正在阅读:

“猪肉”“水果”叠加来袭,农业大省山东也走不出的怪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猪肉”“水果”叠加来袭,农业大省山东也走不出的怪圈

截至2019年6月,即使进入水果大量上市的夏季,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依然显示:全国鲜果价格继续环比5月上涨5.1%,相比同期涨幅达到42.7%。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

在省会济南的精品水果店里,去年冷库里储存的优质红富士苹果,依然保持着每斤10块钱的高价;而在几十公里之外的仲宫山区,几十万斤成熟的毛桃却烂在地头的无人问津。

同时,在山东猪肉的主要供应地潍坊诸城,即使在消费淡季的中伏,五花肉的价格依然超过了15元/斤,最贵的肋排,更是接近25元/斤。

而说起来,山东可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农业大省。从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到蔬菜、果品、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农机总动力、农业出口总额,山东有多达八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但从今年3月份开始,山东的CPI就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连续3个月领涨全国物价,连农产品大省的山东人,都感慨既自己既吃不起水果,也吃不起猪肉。

在山东发达的物流网络两头,一边是城市里喊着失去各种食物自由的烦恼市民;另一边则是丰产却不丰收的失落农民。即使农业已经达到了万亿规模,在多个领域全国领先,为何山东依然无法抵御农产品周期的阴影,陷入价格过山车般起伏涨落的怪圈?

水果加猪肉,生活没“自由”

“有些人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却连车厘子都吃不起。”今年,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句话扎透了心。

截至2019年6月,即使进入水果大量上市的夏季,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依然显示:全国鲜果价格继续环比5月上涨5.1%,相比同期涨幅达到42.7%。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

不止吃不起水果,今年让你失去食品“自由”的两大“元凶”,都在下面这个笑话里:

早上去楼下买葡萄,大妈说要 18 块一斤。我说:昨天不才 15 块吗?大妈说:猪肉涨价了。我说:猪肉涨价关你卖葡萄什么事?大妈说:因为我想吃猪肉。

截止6月底,养猪大省山东的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2.2%,涨幅较5月扩大3.8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呈现大幅上涨态势,且涨幅逐月扩大。

在水果方面,6月份,山东鲜瓜果价格同比上涨49.0%,涨幅较5月扩大16.1个百分点。

山东的CPI走势也是全国的缩影,6月份,全国有5个省份CPI涨幅破3,其中不乏吉林、河北这样的农业大省。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为什么背靠农业大省,却吃不上便宜猪肉水果?

这背后是困扰了山东乃至全国的农产品周期怪圈。

逃不过的猪周期

2019年是农历猪年,谁也没想到,一场提前到来的“猪周期”,引领出一场规模空前的资本大戏。

在涨价预期的推动下,牧原、温氏、正邦等猪肉龙头股一路狂涨,股价年初以来翻了2-3翻。

所谓“猪周期”,指的是猪价上涨——养殖户大量补栏——猪肉供应增加——供过于求,猪价下跌——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供不应求——猪价触底反弹的行业发展周期。

由于生猪养殖普遍需要半年至1年时间,所以一个猪周期一般会持续3-4年。

进入新千年,中国已经经历了三个猪周期:2006年~2009年、2009年~2013年、2014年~2018年。

按理说,今年仍将处于下一个猪周期的风暴酝酿期,但2016年起,环保风暴下的养猪散户退场,以及非洲猪瘟造成的全国性生猪减少,提前召唤出了一个“超级猪周期”。

位居全国生猪产量第四的山东,据山东省监测的30个生猪监测县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养殖户数同比减少27.06%,生猪、仔猪、能繁母猪存栏分别下降30.48%、31.52%、32.91%,

导致截至7月中旬,山东生猪均价为18.84元/公斤,同比回升53.05%;猪肉价格达到30.74元/公斤,同比升高47.43%。

养猪大省也没有富裕猪肉了。

意外来临的苹果劫

作为我国苹果的重要产区,山东每年的苹果年产量超过900万吨,占比达到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其中栖霞、蓬莱更是中国苹果最重要的优质产区,价格在全国有标杆意义。

但2018年,一场意外来临的倒春寒,让本来就因为气候变暖而发芽提前的烟台苹果,产量受到了严重影响。而山西、陕西、甘肃等其他苹果主产区,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

无论官方的统计还是市场反馈中,天气是今年山东苹果价格高企的重要原因。

不过, 《农资与市场杂志》的4位记者今年对烟台苹果产区的深入走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产区现状。

调查显示,山东苹果种植面积在最近5、6年间一直在减少,或改种其他品种,或干脆抛荒。烟台的果园抛荒程度甚至超过了10%。

就像如今正在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作为中国苹果主要产区的烟台,如今也在进行一场阵痛的自我革命。

从2018年开始,蓬莱地区已经出现了果商在收购苹果时现场测量糖度。达到标准的(糖度15以上),能卖到每斤8元;而达不到的,只能按照大小、形状,表面光洁度,按2-4元收购。

正是在这种以价格倒逼品质的竞争中,烟威地区的苹果种植,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两极分化:

品质好——越挣钱——越舍得投入——品质越好的良性循环,以及品质差——不挣钱——不想投入——品质更差的恶性循环。

作为中国苹果种植的品质代表,烟台苹果如今的境况,就是陕西、甘肃、山西等其他苹果主产区的未来。

逃不过的农业周期?

眼下,猪坚强还在继续,“火箭蛋”又再次袭来。

这个夏天,济南的鸡蛋价格直逼7元大关,很多做无水蛋糕的烘焙店,已经扛不住蛋价的高企,纷纷涨价。

另外,今年山东的大蒜,在北京新发地卖到了每斤4元的批发价,较年初上涨了近80%,让人胆战心惊的“蒜你狠”,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苹果、猪肉、鸡蛋,大蒜、生姜.....每种农产品都有自己的价格周期,而且每次暴涨暴跌的周期席卷而过,都会造成种植户破产倒闭,消费者肉疼卖肾。尤其是近年来,这样的周期正变得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对产业的健康发展,也越来不利。

《农民日报》曾对农产品周期有过深入分析:

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供给量易变、产品储藏难、生物周期性的天然属性,使得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非常普遍。

而且,这种价格波动可以概括为两点:

一是周期性:

不论是猪周期的三年,蛋周期的半年,还是烟台苹果长达5年的酝酿期,只要是农产品,都有自己的种植、成熟、上市、储存周期。

二是放大性。

在交易方式最为传统,信息不对称最严重的农产品领域,价格信号非常容易被夸大性地放大:价格上涨得很高,并不意味着短缺特别严重;价格下降得很多,也不意味着过剩特别突出。

如果用经济学的角度来观察中国的农产品,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

农产品供应中,很小的数量变化,就能够引起较大的价格变化;而价格变化的幅度,是数量变化的数倍或更多。

这就使得农产品价格,非常容易被少数人或游资干扰,只要一点数量信息上的“煽风点火”,就会带来价格变化上的“火上浇油”。让生产者错误判断,跟风被动盲目调整。

山东,如何走出农产品周期?

最近十年,山东饱受农产品周期困扰,从最初的“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到如今的“香菜炫富”、“苹果自由”,周期波及面越来越广。

对于层出不穷的农产品周期,卓创资讯农产品分析报告的结论:

供需失衡才是罪魁。

“近年来,我国农副产品价格频繁出现‘过山车’式的大幅波动,背后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自然灾害、供求失衡、油价上涨、游资炒作等。究其本质,则是产销严重脱节带来的供需失衡。”

就像《 农资与市场杂志》对烟威苹果的调查,不同于陕西、甘肃动辄几十亩的果林,在烟台,因为地狭人稠,果农通常只有3、5亩地的果园。种植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

不止于烟威苹果,在山东很多农产品饲养种植领域,产业都是以小散户为主,很多时候决策都属于跟风、非理性的操作。一旦出现盈利或者亏损的情况,就会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追涨杀跌”怪圈。

为了解决农产品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盲目决策,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提出过诸多解决之道,如发展农业合作社,建立全产业链。

而山东选择的,是发展订单农业。

2018年年初,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的意见》,在省农业农村厅的解读里,意见的核心是:

“大力推进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整合,打通和拓展产业链条;以共享为核心,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共享发展红利。”

而这一利益联结机制的核心,就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或二次结算”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发展关系。

在意见出台半年后,山东新组建的鲁粮集团就与央企中国中化集团,共同在山东发起了订单农业项目,以淄博高青技术服务中心为基地,年产的4万多吨优质小麦和优质玉米,全部由鲁粮集团和中化农业收购。

目前,订单农业已经形成了“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方式。

在鲁粮集团看来,现阶段“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最适合自己,也适合山东散户居多的农产品生产情况;按照“农户主抓生产、合作社提供服务、企业主抓营销”的模式开展生产,三方互惠互利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销售企业的资金投入和违约风险。

但对于农产业值过万亿,占全国农业总产值8.5%的农业大省山东来说,像鲁粮集团这样的订单农业项目,占比仅仅是九牛一毛;利用互联网工具,大数据算法,解决信息不对称,发展订单农业,其实更适合由市场化的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尤其是生鲜电商企业来完成。

尾声

目前,生鲜电商已经从单一的B2C模式,演变出C2B(消费者定制)、F2C(农场直供)、C2F(订单农业)、CSA(社区支持农业)等多种模式,通过线上的销售数据,需求洞察,来倒推源头的农产品种植与生产,真正打通田间到舌尖。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山东不断错失互联网风口,没有培育出一个互联网龙头企业,也许订单农业+互联网,能够让农业大省的山东,在互联网赛道中杀出独角兽。

 

来源:ET财经观察

原标题:“猪肉”“水果”叠加来袭,农业大省山东也走不出的怪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猪肉”“水果”叠加来袭,农业大省山东也走不出的怪圈

截至2019年6月,即使进入水果大量上市的夏季,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依然显示:全国鲜果价格继续环比5月上涨5.1%,相比同期涨幅达到42.7%。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

在省会济南的精品水果店里,去年冷库里储存的优质红富士苹果,依然保持着每斤10块钱的高价;而在几十公里之外的仲宫山区,几十万斤成熟的毛桃却烂在地头的无人问津。

同时,在山东猪肉的主要供应地潍坊诸城,即使在消费淡季的中伏,五花肉的价格依然超过了15元/斤,最贵的肋排,更是接近25元/斤。

而说起来,山东可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农业大省。从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到蔬菜、果品、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农机总动力、农业出口总额,山东有多达八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但从今年3月份开始,山东的CPI就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连续3个月领涨全国物价,连农产品大省的山东人,都感慨既自己既吃不起水果,也吃不起猪肉。

在山东发达的物流网络两头,一边是城市里喊着失去各种食物自由的烦恼市民;另一边则是丰产却不丰收的失落农民。即使农业已经达到了万亿规模,在多个领域全国领先,为何山东依然无法抵御农产品周期的阴影,陷入价格过山车般起伏涨落的怪圈?

水果加猪肉,生活没“自由”

“有些人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却连车厘子都吃不起。”今年,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句话扎透了心。

截至2019年6月,即使进入水果大量上市的夏季,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依然显示:全国鲜果价格继续环比5月上涨5.1%,相比同期涨幅达到42.7%。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

不止吃不起水果,今年让你失去食品“自由”的两大“元凶”,都在下面这个笑话里:

早上去楼下买葡萄,大妈说要 18 块一斤。我说:昨天不才 15 块吗?大妈说:猪肉涨价了。我说:猪肉涨价关你卖葡萄什么事?大妈说:因为我想吃猪肉。

截止6月底,养猪大省山东的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2.2%,涨幅较5月扩大3.8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呈现大幅上涨态势,且涨幅逐月扩大。

在水果方面,6月份,山东鲜瓜果价格同比上涨49.0%,涨幅较5月扩大16.1个百分点。

山东的CPI走势也是全国的缩影,6月份,全国有5个省份CPI涨幅破3,其中不乏吉林、河北这样的农业大省。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为什么背靠农业大省,却吃不上便宜猪肉水果?

这背后是困扰了山东乃至全国的农产品周期怪圈。

逃不过的猪周期

2019年是农历猪年,谁也没想到,一场提前到来的“猪周期”,引领出一场规模空前的资本大戏。

在涨价预期的推动下,牧原、温氏、正邦等猪肉龙头股一路狂涨,股价年初以来翻了2-3翻。

所谓“猪周期”,指的是猪价上涨——养殖户大量补栏——猪肉供应增加——供过于求,猪价下跌——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供不应求——猪价触底反弹的行业发展周期。

由于生猪养殖普遍需要半年至1年时间,所以一个猪周期一般会持续3-4年。

进入新千年,中国已经经历了三个猪周期:2006年~2009年、2009年~2013年、2014年~2018年。

按理说,今年仍将处于下一个猪周期的风暴酝酿期,但2016年起,环保风暴下的养猪散户退场,以及非洲猪瘟造成的全国性生猪减少,提前召唤出了一个“超级猪周期”。

位居全国生猪产量第四的山东,据山东省监测的30个生猪监测县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养殖户数同比减少27.06%,生猪、仔猪、能繁母猪存栏分别下降30.48%、31.52%、32.91%,

导致截至7月中旬,山东生猪均价为18.84元/公斤,同比回升53.05%;猪肉价格达到30.74元/公斤,同比升高47.43%。

养猪大省也没有富裕猪肉了。

意外来临的苹果劫

作为我国苹果的重要产区,山东每年的苹果年产量超过900万吨,占比达到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其中栖霞、蓬莱更是中国苹果最重要的优质产区,价格在全国有标杆意义。

但2018年,一场意外来临的倒春寒,让本来就因为气候变暖而发芽提前的烟台苹果,产量受到了严重影响。而山西、陕西、甘肃等其他苹果主产区,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

无论官方的统计还是市场反馈中,天气是今年山东苹果价格高企的重要原因。

不过, 《农资与市场杂志》的4位记者今年对烟台苹果产区的深入走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产区现状。

调查显示,山东苹果种植面积在最近5、6年间一直在减少,或改种其他品种,或干脆抛荒。烟台的果园抛荒程度甚至超过了10%。

就像如今正在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作为中国苹果主要产区的烟台,如今也在进行一场阵痛的自我革命。

从2018年开始,蓬莱地区已经出现了果商在收购苹果时现场测量糖度。达到标准的(糖度15以上),能卖到每斤8元;而达不到的,只能按照大小、形状,表面光洁度,按2-4元收购。

正是在这种以价格倒逼品质的竞争中,烟威地区的苹果种植,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两极分化:

品质好——越挣钱——越舍得投入——品质越好的良性循环,以及品质差——不挣钱——不想投入——品质更差的恶性循环。

作为中国苹果种植的品质代表,烟台苹果如今的境况,就是陕西、甘肃、山西等其他苹果主产区的未来。

逃不过的农业周期?

眼下,猪坚强还在继续,“火箭蛋”又再次袭来。

这个夏天,济南的鸡蛋价格直逼7元大关,很多做无水蛋糕的烘焙店,已经扛不住蛋价的高企,纷纷涨价。

另外,今年山东的大蒜,在北京新发地卖到了每斤4元的批发价,较年初上涨了近80%,让人胆战心惊的“蒜你狠”,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苹果、猪肉、鸡蛋,大蒜、生姜.....每种农产品都有自己的价格周期,而且每次暴涨暴跌的周期席卷而过,都会造成种植户破产倒闭,消费者肉疼卖肾。尤其是近年来,这样的周期正变得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对产业的健康发展,也越来不利。

《农民日报》曾对农产品周期有过深入分析:

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供给量易变、产品储藏难、生物周期性的天然属性,使得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非常普遍。

而且,这种价格波动可以概括为两点:

一是周期性:

不论是猪周期的三年,蛋周期的半年,还是烟台苹果长达5年的酝酿期,只要是农产品,都有自己的种植、成熟、上市、储存周期。

二是放大性。

在交易方式最为传统,信息不对称最严重的农产品领域,价格信号非常容易被夸大性地放大:价格上涨得很高,并不意味着短缺特别严重;价格下降得很多,也不意味着过剩特别突出。

如果用经济学的角度来观察中国的农产品,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

农产品供应中,很小的数量变化,就能够引起较大的价格变化;而价格变化的幅度,是数量变化的数倍或更多。

这就使得农产品价格,非常容易被少数人或游资干扰,只要一点数量信息上的“煽风点火”,就会带来价格变化上的“火上浇油”。让生产者错误判断,跟风被动盲目调整。

山东,如何走出农产品周期?

最近十年,山东饱受农产品周期困扰,从最初的“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到如今的“香菜炫富”、“苹果自由”,周期波及面越来越广。

对于层出不穷的农产品周期,卓创资讯农产品分析报告的结论:

供需失衡才是罪魁。

“近年来,我国农副产品价格频繁出现‘过山车’式的大幅波动,背后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自然灾害、供求失衡、油价上涨、游资炒作等。究其本质,则是产销严重脱节带来的供需失衡。”

就像《 农资与市场杂志》对烟威苹果的调查,不同于陕西、甘肃动辄几十亩的果林,在烟台,因为地狭人稠,果农通常只有3、5亩地的果园。种植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

不止于烟威苹果,在山东很多农产品饲养种植领域,产业都是以小散户为主,很多时候决策都属于跟风、非理性的操作。一旦出现盈利或者亏损的情况,就会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追涨杀跌”怪圈。

为了解决农产品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盲目决策,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提出过诸多解决之道,如发展农业合作社,建立全产业链。

而山东选择的,是发展订单农业。

2018年年初,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的意见》,在省农业农村厅的解读里,意见的核心是:

“大力推进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整合,打通和拓展产业链条;以共享为核心,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共享发展红利。”

而这一利益联结机制的核心,就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或二次结算”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发展关系。

在意见出台半年后,山东新组建的鲁粮集团就与央企中国中化集团,共同在山东发起了订单农业项目,以淄博高青技术服务中心为基地,年产的4万多吨优质小麦和优质玉米,全部由鲁粮集团和中化农业收购。

目前,订单农业已经形成了“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方式。

在鲁粮集团看来,现阶段“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最适合自己,也适合山东散户居多的农产品生产情况;按照“农户主抓生产、合作社提供服务、企业主抓营销”的模式开展生产,三方互惠互利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销售企业的资金投入和违约风险。

但对于农产业值过万亿,占全国农业总产值8.5%的农业大省山东来说,像鲁粮集团这样的订单农业项目,占比仅仅是九牛一毛;利用互联网工具,大数据算法,解决信息不对称,发展订单农业,其实更适合由市场化的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尤其是生鲜电商企业来完成。

尾声

目前,生鲜电商已经从单一的B2C模式,演变出C2B(消费者定制)、F2C(农场直供)、C2F(订单农业)、CSA(社区支持农业)等多种模式,通过线上的销售数据,需求洞察,来倒推源头的农产品种植与生产,真正打通田间到舌尖。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山东不断错失互联网风口,没有培育出一个互联网龙头企业,也许订单农业+互联网,能够让农业大省的山东,在互联网赛道中杀出独角兽。

 

来源:ET财经观察

原标题:“猪肉”“水果”叠加来袭,农业大省山东也走不出的怪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