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重庆高新区新使命:“升级”人才,重构研发创新原动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重庆高新区新使命:“升级”人才,重构研发创新原动力

数据显示,目前重庆高新区内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家,全市第一;聚集了全市11.6%的高新技术企业、11.9%的市级高成长性科技企业、7%的市级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新三板企业18家。

文 | 界面重庆 曹钰 刘金阳 

国家高新区集聚了全国近40%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中96家诞生于国家高新区……一组来自中国高新网的数据表明,高新区的“高”和“新”,立根之本在于其中的创新型企业主体。

如何抓住立根之本?

日前,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赴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调研时指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加快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要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根本上要靠创新。

根本上要靠创新,而创新平台与相关的人才体系建设,则是重庆高新区“升级”的重要课题。

重庆高新区创新平台应以研发为重

“重庆的工业基础是比较雄厚的,但不少企业技术很落后,发展乏力,主要是因为技术落后,没有跟上前沿技术脚步,创新力不够。”知名经济学者、重庆大学教授蒲永健介绍。

创新不足,是重庆经济目前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重庆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88%,同年,北京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指数为5.64%,全国指数为2.13%。

但重庆并没有停滞不前。在2018年11月公布的《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中明确表示,依托大学城规划建设科学城,并以科学城为智核,以发展智能产业为主导,联动九龙坡、北碚、江津和璧山,形成西部“智能谷”,联动两江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构建重庆创新版图,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地。

日前,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在考察重庆高新区时指出,要加大创新支持力度,聚集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中小企业、年轻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高技术企业成长建立加速机制。

“为什么是叫科学城,不叫科技城?”蒲永健向界面重庆表示,过去,高新区偏重应用型,多采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机制;如今,高新区升级版的战略已经提出,将更强调“研究创新”“科技创新”的比重。

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认为,打造高新区的升级版,实际上就是要就是以高新区为抓手,承载统筹规划建设好科学城的使命,让高新区成为重庆的人力资本高地、成为重庆创新策源地、成为新的增长动力源泉,从而推动重庆经济实现资源重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开放型顶级人才高地

搭建创新平台,构建重庆创新驱动新引擎,核心要素之一是人才。

“研发创新是第一动力,高端人才是第一资源。”在蒲永健看来,科学家之于高新区相当于发动机之于汽车,顶尖的科学家就是发动机。而目前在高新区,顶级的科学家体量是不够的。

高端人才对于高新企业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仅是“引入”二字那么简单。

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艺谚向界面重庆直言,人才一直是企业发展很痛很痛的痛点。工业互联网技术改造方面的人才、人工智能方面的高精尖人才,在全国范围内都极度稀缺,关键人才的缺失会导致技术突破进程缓慢;另一方面,重庆高新产业领域对北上广深的信息化人才吸引力远远不够。

王艺谚表示,企业除了以高薪和平台未来、期权股份吸引人才,更大一部分是通过内部培养的方式。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面临培养周期过长、人员的流失不可控等问题,培养成熟了,他们有可能飞向北上广去了。

重庆凯泽科技副总经理聂文剑向界面重庆表示,人才引进很困难,留住人才更困难。同时,企业和政府对于人才引进的需求方面往往还存在着偏差。

“因此,在人才的引入方面,政府应该思考的更多。”聂文剑说,对于高薪引入人才,企业往往比政府承担了更大的风险:若是在企业自身发展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承接政府引入的人才,反而会增加负担。

在蒲永健看来,重庆高新区已经摸索多年,有一些积淀、有土地、有硬件设备、有平台,也有人才等等,但事实上,它还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还不足以把全球顶尖的科技人才吸引过来。因此,应在人才“机制”下功夫,构建人才高地,让高新区成为顶级人才聚集地。

基础研究引领产业创新氛围

重庆高新区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高新区内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家,全市第一;聚集了全市11.6%的高新技术企业、11.9%的市级高成长性科技企业、7%的市级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新三板企业18家;获市级及以上科技奖励93项,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产品678个;聚集市级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9人,建成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个。

显然,相比于重庆的其它区域,高新区在创新要素的聚集方面,处于领先位置。但要扮演一座城市创新引擎的角色,重庆高新区还任重道远。

由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编写的《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显示,把2017年中国各省(市、区)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水平总体划分为4个梯队,重庆市高新区总分值为27.9,位列第三梯队。

该报告的数据显示,2017年重庆高新区创新能力总指标加权增长率为13.3%。安徽、湖南、贵州三省市分别以23.5%、23.1%和23.1%位列前三名。

“高级人才与高新产业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蒲永健表示,高新区首先应把加强基础研究摆到重要的位置,建立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顶级实验室,只有好的研究平台和项目才能吸引高端科技人才,要让高新技术人才看到长远发展的信心。

其次,应融入民间资本,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市场竞争活力。

第三,要把重庆的高新区升级和成渝城市群一体化的打造放在一起做,借助成渝城市群一体化,把成都的科技人才乃至全国全球的人才引入进来,形成优势互补。

此外,蒲永健认为,打破人才交流障碍是促进人才引进、产业引进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去,重庆的码头文化造就了“小圈子文化”,在科技圈甚至各行各业都屡见不鲜。现在的高新区,应更加开放,要打破码头文化,不止讲经济的开放,还要讲人才的开放,文化的开放。

制度创新服务研发创新

平台、人才、产业氛围有了,还需要制度的创新,为企业、机构的研发创新做好保障服务。

目前,高新区相关部门已经在行动。据界面重庆了解,为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重庆高新区全面启动6项科技体制综合改革,破除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给企业“松绑”,如,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成功并在重庆市推广,截至去年7月共134家企业获得2.5亿元贷款。

与此同时,重庆高新区通过制度创新,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在重庆市率先启动渝新券试点,调整财政“后补助”为“前担保”,借助“服务兜底”+“逆风投原理”,为创新主体购买专利申请、研发设计、分析测试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提供制度性保障,累计发放渝新券价值1.4亿元、惠及企业848家。

此外,高新区还针对初创型企业不熟悉政策、不熟悉办事流程、人力资源不足等情况,率先开展微企园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构建了涵盖政策、融资、技术等八大方面的标准化孵化服务体系,服务产品扩至100余项,有力助推创新主体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不同阶段快速成长。

易小光表示,按照高新区升级的方向,未来它将是一座拥有一流大学、一流科研院所、一流的科技转化环境的高新区,知识型服务业发达。在当前的基础上,高新区还需放眼未来,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为研发创新护航,最大可能释放研发创新的动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重庆高新区新使命:“升级”人才,重构研发创新原动力

数据显示,目前重庆高新区内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家,全市第一;聚集了全市11.6%的高新技术企业、11.9%的市级高成长性科技企业、7%的市级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新三板企业18家。

文 | 界面重庆 曹钰 刘金阳 

国家高新区集聚了全国近40%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中96家诞生于国家高新区……一组来自中国高新网的数据表明,高新区的“高”和“新”,立根之本在于其中的创新型企业主体。

如何抓住立根之本?

日前,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赴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调研时指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加快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要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根本上要靠创新。

根本上要靠创新,而创新平台与相关的人才体系建设,则是重庆高新区“升级”的重要课题。

重庆高新区创新平台应以研发为重

“重庆的工业基础是比较雄厚的,但不少企业技术很落后,发展乏力,主要是因为技术落后,没有跟上前沿技术脚步,创新力不够。”知名经济学者、重庆大学教授蒲永健介绍。

创新不足,是重庆经济目前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重庆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88%,同年,北京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指数为5.64%,全国指数为2.13%。

但重庆并没有停滞不前。在2018年11月公布的《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中明确表示,依托大学城规划建设科学城,并以科学城为智核,以发展智能产业为主导,联动九龙坡、北碚、江津和璧山,形成西部“智能谷”,联动两江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构建重庆创新版图,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地。

日前,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在考察重庆高新区时指出,要加大创新支持力度,聚集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中小企业、年轻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高技术企业成长建立加速机制。

“为什么是叫科学城,不叫科技城?”蒲永健向界面重庆表示,过去,高新区偏重应用型,多采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机制;如今,高新区升级版的战略已经提出,将更强调“研究创新”“科技创新”的比重。

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认为,打造高新区的升级版,实际上就是要就是以高新区为抓手,承载统筹规划建设好科学城的使命,让高新区成为重庆的人力资本高地、成为重庆创新策源地、成为新的增长动力源泉,从而推动重庆经济实现资源重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开放型顶级人才高地

搭建创新平台,构建重庆创新驱动新引擎,核心要素之一是人才。

“研发创新是第一动力,高端人才是第一资源。”在蒲永健看来,科学家之于高新区相当于发动机之于汽车,顶尖的科学家就是发动机。而目前在高新区,顶级的科学家体量是不够的。

高端人才对于高新企业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仅是“引入”二字那么简单。

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艺谚向界面重庆直言,人才一直是企业发展很痛很痛的痛点。工业互联网技术改造方面的人才、人工智能方面的高精尖人才,在全国范围内都极度稀缺,关键人才的缺失会导致技术突破进程缓慢;另一方面,重庆高新产业领域对北上广深的信息化人才吸引力远远不够。

王艺谚表示,企业除了以高薪和平台未来、期权股份吸引人才,更大一部分是通过内部培养的方式。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面临培养周期过长、人员的流失不可控等问题,培养成熟了,他们有可能飞向北上广去了。

重庆凯泽科技副总经理聂文剑向界面重庆表示,人才引进很困难,留住人才更困难。同时,企业和政府对于人才引进的需求方面往往还存在着偏差。

“因此,在人才的引入方面,政府应该思考的更多。”聂文剑说,对于高薪引入人才,企业往往比政府承担了更大的风险:若是在企业自身发展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承接政府引入的人才,反而会增加负担。

在蒲永健看来,重庆高新区已经摸索多年,有一些积淀、有土地、有硬件设备、有平台,也有人才等等,但事实上,它还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还不足以把全球顶尖的科技人才吸引过来。因此,应在人才“机制”下功夫,构建人才高地,让高新区成为顶级人才聚集地。

基础研究引领产业创新氛围

重庆高新区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高新区内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家,全市第一;聚集了全市11.6%的高新技术企业、11.9%的市级高成长性科技企业、7%的市级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新三板企业18家;获市级及以上科技奖励93项,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产品678个;聚集市级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9人,建成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个。

显然,相比于重庆的其它区域,高新区在创新要素的聚集方面,处于领先位置。但要扮演一座城市创新引擎的角色,重庆高新区还任重道远。

由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编写的《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显示,把2017年中国各省(市、区)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水平总体划分为4个梯队,重庆市高新区总分值为27.9,位列第三梯队。

该报告的数据显示,2017年重庆高新区创新能力总指标加权增长率为13.3%。安徽、湖南、贵州三省市分别以23.5%、23.1%和23.1%位列前三名。

“高级人才与高新产业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蒲永健表示,高新区首先应把加强基础研究摆到重要的位置,建立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顶级实验室,只有好的研究平台和项目才能吸引高端科技人才,要让高新技术人才看到长远发展的信心。

其次,应融入民间资本,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市场竞争活力。

第三,要把重庆的高新区升级和成渝城市群一体化的打造放在一起做,借助成渝城市群一体化,把成都的科技人才乃至全国全球的人才引入进来,形成优势互补。

此外,蒲永健认为,打破人才交流障碍是促进人才引进、产业引进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去,重庆的码头文化造就了“小圈子文化”,在科技圈甚至各行各业都屡见不鲜。现在的高新区,应更加开放,要打破码头文化,不止讲经济的开放,还要讲人才的开放,文化的开放。

制度创新服务研发创新

平台、人才、产业氛围有了,还需要制度的创新,为企业、机构的研发创新做好保障服务。

目前,高新区相关部门已经在行动。据界面重庆了解,为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重庆高新区全面启动6项科技体制综合改革,破除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给企业“松绑”,如,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成功并在重庆市推广,截至去年7月共134家企业获得2.5亿元贷款。

与此同时,重庆高新区通过制度创新,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在重庆市率先启动渝新券试点,调整财政“后补助”为“前担保”,借助“服务兜底”+“逆风投原理”,为创新主体购买专利申请、研发设计、分析测试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提供制度性保障,累计发放渝新券价值1.4亿元、惠及企业848家。

此外,高新区还针对初创型企业不熟悉政策、不熟悉办事流程、人力资源不足等情况,率先开展微企园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构建了涵盖政策、融资、技术等八大方面的标准化孵化服务体系,服务产品扩至100余项,有力助推创新主体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不同阶段快速成长。

易小光表示,按照高新区升级的方向,未来它将是一座拥有一流大学、一流科研院所、一流的科技转化环境的高新区,知识型服务业发达。在当前的基础上,高新区还需放眼未来,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为研发创新护航,最大可能释放研发创新的动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