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7月出口大增10.3%:国际市场此消彼长,贸易摩擦冲击有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7月出口大增10.3%:国际市场此消彼长,贸易摩擦冲击有限

前7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2.1万亿元,下降8.1%,占我外贸总值的12%;美国之外,中国对欧盟、东盟则保持着10.8%、11.3%的高速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增长了10.2%。

海关总署8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7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2.1万亿元,下降8.1%,占我外贸总值的12%;美国之外,中国对欧盟、东盟则保持着10.8%、11.3%的高速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增长了10.2%。

此消彼长间,以人民币计,中国7月外贸增长了5.7%,其中出口超预期增长10.3%,进口则保持着0.4%的微弱增长。中国有望在进口领域出台更多“稳外贸”措施。

分析指出,人民币汇率波动是由市场决定的,由于传导机制复杂,其对外贸的刺激作用并不明显,中国没有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美国无端为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只会进一步升级中美贸易摩擦。

出口强劲进口疲弱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4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其中,出口9.48万亿元,增长6.7%;进口7.93万亿元,增长1.3%;贸易顺差1.55万亿元,扩大47.4%。

7月当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74万亿元,增长5.7%。其中,出口1.53万亿元,增长10.3%;进口1.21万亿元,增长0.4%;贸易顺差3102.6亿元,扩大79%。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杨长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7月外贸保持着两位数的较高增长,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对主要的贸易伙伴的出口仍保持着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去年以来,中国采取了不少外贸稳增长措施,这些措施正在逐步见效。

今年前7月,中国对欧盟出口1.64万亿元,增长了12.6%;对东盟出口1.33万亿元,增长了15.8%。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7月中国出口明显超出预期,去年开始,中国加快落实外贸企业的出口退税,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加快了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复制推广,这提升了外贸企业的竞争力。

汇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以美元计,7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3980亿美元,下降0.8%。其中,出口2215.3亿美元,增长3.3%;进口1764.7亿美元,下降5.6%。

交银金研中心研究专员刘健指出,2018年三四季度人民币汇率曾阶段性贬值,由6月初的6.4左右贬至11月底的6.95,贬值幅度约8%,由于汇率变化对出口一般存在近半年的时滞,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今年的出口压力,同时,在计价上也抬高了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速。

关于进口的持续低迷,杨长湧指出,相较去年,中国经济有所放缓,会对进口产生影响;此外,大宗商品在进口中的比重从进入新世纪以后显著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与进口量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进口增速。

今年前7月,中国进口铁矿砂5.9亿吨,减少4.9%;进口钢材666万吨,减少了13.4%;进口煤1.87亿吨,增加7%,但进口均价下跌5.3%。

张建平表示,中国正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海外的大宗商品资源能源的依赖程度正在下降。

此外,他认为,制约进口的一个因素是加工贸易比重的下降,“原来需要进口很多中间品、资本品,也就是零部件,但中国的加工贸易的比重在下降,这部分的需求也会有所下降。”

前7个月,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4.34万亿元,下降2.3%,占比为24.9%,下滑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76万亿元,下降0.8%;进口1.58万亿元,下降4.7%。

国际市场此消彼长

前7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2.1万亿元,同比下降了8.1%;其中,对美国出口1.62万亿元,下降2.1%;自美国进口4739.3亿元,下降24%;对美贸易顺差1.15万亿元,扩大11.1%。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尽管美国不断升级对华关税,但中国对美出口仍保持着基本的稳定。

“这是因为,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多是日用消费品,一方面这部分产品目前受到的关税影响尚小,更关键的是,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即便涨价也具备很强的竞争力,美国消费者对此存在需求刚性,且短期内没有可比的替代品。”他说。

前7月中国进口大豆4690万吨,减少11.2%,进口均价为每吨2745.5元,也下跌了0.8%。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近日介绍,中美两国元首大阪会晤后至7月底,已有227万吨美国大豆新装船运往中国,原本预计8月份还会有200万吨大豆装船,双方企业已签协议的1400万吨大豆中将仅剩30万吨9月份待装船。但由于美国出尔反尔,宣称拟对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于8月6日宣布暂停购买美国农产品。

杨亚辉表示,美国再度升级关税对其公司的影响是有限的,“我们所有的产品都被加了关税,未来对我们的实质影响有限,更多是心理预期上的影响。”

他表示,公司将更多海外业务从美国转向欧洲等其他区域,“去年已经在加速开拓欧洲市场了,当然这也面临不少困难,进入新市场必然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此外,由于产品标准不同,且分销方式迥异(美国侧重标准件分销,欧盟侧重个性化定制),其出口市场的切换注定将需要一个过程。

刘健指出,在对美出口受阻时,中国企业积极寻找替代市场,此外一些企业更多地通过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转口贸易。

汇率并非刺激外贸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人民币的贬值或对未来的中国外贸产生一定影响。

杨亚辉表示,人民币贬值对于出口企业意味着显而可见的利好,但其公司与很多大客户都签有价格回顾机制,每过半年时间,会根据原材料价格和汇率的变化,重新确定出口价格。

“由于时滞作用,人民币汇率变化其实对短期出口的作用并不明显,特别是中国外贸里超过30%都是加工贸易,其进出口都是用美元结算的,汇率对外贸影响的传导机制是非常复杂,其刺激作用并不明显。不能把短期的汇率波动和中长期的外贸建立因果关系。”杨长湧说。

不过,在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美国财政部马上给中国贴上了所谓的“汇率操纵国”的标签,尽管中国的情况并不符合美国对这一概念定下的标准。

展望未来,杨长湧认为,中美贸易摩擦仍是今年中国外贸面临的一个不确定性,但中国外贸的基本面是非常扎实的,中国有着完备的的产业体系,与绝大多数经济体的产业具有互补性,经济全球化的根本性趋势不会因为保护主义抬头而中断,中国在外贸领域的政策也在不断完善,推动外贸的高质量发展,其对中国外贸的长期前景抱有信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7月出口大增10.3%:国际市场此消彼长 贸易摩擦冲击有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7月出口大增10.3%:国际市场此消彼长,贸易摩擦冲击有限

前7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2.1万亿元,下降8.1%,占我外贸总值的12%;美国之外,中国对欧盟、东盟则保持着10.8%、11.3%的高速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增长了10.2%。

海关总署8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7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2.1万亿元,下降8.1%,占我外贸总值的12%;美国之外,中国对欧盟、东盟则保持着10.8%、11.3%的高速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增长了10.2%。

此消彼长间,以人民币计,中国7月外贸增长了5.7%,其中出口超预期增长10.3%,进口则保持着0.4%的微弱增长。中国有望在进口领域出台更多“稳外贸”措施。

分析指出,人民币汇率波动是由市场决定的,由于传导机制复杂,其对外贸的刺激作用并不明显,中国没有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美国无端为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只会进一步升级中美贸易摩擦。

出口强劲进口疲弱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4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其中,出口9.48万亿元,增长6.7%;进口7.93万亿元,增长1.3%;贸易顺差1.55万亿元,扩大47.4%。

7月当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74万亿元,增长5.7%。其中,出口1.53万亿元,增长10.3%;进口1.21万亿元,增长0.4%;贸易顺差3102.6亿元,扩大79%。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杨长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7月外贸保持着两位数的较高增长,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对主要的贸易伙伴的出口仍保持着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去年以来,中国采取了不少外贸稳增长措施,这些措施正在逐步见效。

今年前7月,中国对欧盟出口1.64万亿元,增长了12.6%;对东盟出口1.33万亿元,增长了15.8%。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7月中国出口明显超出预期,去年开始,中国加快落实外贸企业的出口退税,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加快了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复制推广,这提升了外贸企业的竞争力。

汇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以美元计,7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3980亿美元,下降0.8%。其中,出口2215.3亿美元,增长3.3%;进口1764.7亿美元,下降5.6%。

交银金研中心研究专员刘健指出,2018年三四季度人民币汇率曾阶段性贬值,由6月初的6.4左右贬至11月底的6.95,贬值幅度约8%,由于汇率变化对出口一般存在近半年的时滞,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今年的出口压力,同时,在计价上也抬高了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速。

关于进口的持续低迷,杨长湧指出,相较去年,中国经济有所放缓,会对进口产生影响;此外,大宗商品在进口中的比重从进入新世纪以后显著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与进口量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进口增速。

今年前7月,中国进口铁矿砂5.9亿吨,减少4.9%;进口钢材666万吨,减少了13.4%;进口煤1.87亿吨,增加7%,但进口均价下跌5.3%。

张建平表示,中国正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海外的大宗商品资源能源的依赖程度正在下降。

此外,他认为,制约进口的一个因素是加工贸易比重的下降,“原来需要进口很多中间品、资本品,也就是零部件,但中国的加工贸易的比重在下降,这部分的需求也会有所下降。”

前7个月,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4.34万亿元,下降2.3%,占比为24.9%,下滑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76万亿元,下降0.8%;进口1.58万亿元,下降4.7%。

国际市场此消彼长

前7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2.1万亿元,同比下降了8.1%;其中,对美国出口1.62万亿元,下降2.1%;自美国进口4739.3亿元,下降24%;对美贸易顺差1.15万亿元,扩大11.1%。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尽管美国不断升级对华关税,但中国对美出口仍保持着基本的稳定。

“这是因为,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多是日用消费品,一方面这部分产品目前受到的关税影响尚小,更关键的是,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即便涨价也具备很强的竞争力,美国消费者对此存在需求刚性,且短期内没有可比的替代品。”他说。

前7月中国进口大豆4690万吨,减少11.2%,进口均价为每吨2745.5元,也下跌了0.8%。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近日介绍,中美两国元首大阪会晤后至7月底,已有227万吨美国大豆新装船运往中国,原本预计8月份还会有200万吨大豆装船,双方企业已签协议的1400万吨大豆中将仅剩30万吨9月份待装船。但由于美国出尔反尔,宣称拟对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于8月6日宣布暂停购买美国农产品。

杨亚辉表示,美国再度升级关税对其公司的影响是有限的,“我们所有的产品都被加了关税,未来对我们的实质影响有限,更多是心理预期上的影响。”

他表示,公司将更多海外业务从美国转向欧洲等其他区域,“去年已经在加速开拓欧洲市场了,当然这也面临不少困难,进入新市场必然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此外,由于产品标准不同,且分销方式迥异(美国侧重标准件分销,欧盟侧重个性化定制),其出口市场的切换注定将需要一个过程。

刘健指出,在对美出口受阻时,中国企业积极寻找替代市场,此外一些企业更多地通过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转口贸易。

汇率并非刺激外贸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人民币的贬值或对未来的中国外贸产生一定影响。

杨亚辉表示,人民币贬值对于出口企业意味着显而可见的利好,但其公司与很多大客户都签有价格回顾机制,每过半年时间,会根据原材料价格和汇率的变化,重新确定出口价格。

“由于时滞作用,人民币汇率变化其实对短期出口的作用并不明显,特别是中国外贸里超过30%都是加工贸易,其进出口都是用美元结算的,汇率对外贸影响的传导机制是非常复杂,其刺激作用并不明显。不能把短期的汇率波动和中长期的外贸建立因果关系。”杨长湧说。

不过,在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美国财政部马上给中国贴上了所谓的“汇率操纵国”的标签,尽管中国的情况并不符合美国对这一概念定下的标准。

展望未来,杨长湧认为,中美贸易摩擦仍是今年中国外贸面临的一个不确定性,但中国外贸的基本面是非常扎实的,中国有着完备的的产业体系,与绝大多数经济体的产业具有互补性,经济全球化的根本性趋势不会因为保护主义抬头而中断,中国在外贸领域的政策也在不断完善,推动外贸的高质量发展,其对中国外贸的长期前景抱有信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7月出口大增10.3%:国际市场此消彼长 贸易摩擦冲击有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