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餐饮界 大筝
最近,有一种爆火的吃火锅方式叫“打着吊瓶吃火锅”!
将可乐、雪碧、啤酒等饮品包装成“脱单水”、“专治穷”、“专治不高兴”等“吊瓶药”,顾客通过“吊瓶”的吸管或“龙头”饮用,火锅店通过这样一些“仿吊瓶”火遍了社交网络。不少年轻人为了在朋友圈“打卡”特意前往。
(图片来自微博)
网友看“吊瓶”
7月,吊瓶火锅店以一种猝不及防的速度火了起来,特别是在短视频、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与吊瓶火锅店相关的内容获得了惊人的浏览量与关注度。不过,与火锅店火爆流量形成正比的还有其不断的争议声。
1、卫生问题
所谓“吊瓶”,是店家将饮品从原包装中取出后再注入进这种仿医疗器械包装中所得。很多消费者提到,且不说在注入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的二次污染,这种仿医疗器械包装本身的卫生问题就令人堪忧。在某宝上搜索“吊瓶袋”,很轻易地就能搜出各种“网红创意液体分装袋”,价格美丽,款式可选。这种包装够不够食品包装的级别,是很多消费者担忧的问题。
2、对医护人员的亵渎
在一些短视频中,有踩着“奇特步伐”的火锅店男员工穿着护士服提着“吊瓶”为消费像模像样地“扎针”的内容;有“专治胃里缺酒”的“美女小护士”在高仿版“护士站”里忙碌的身影……
面对这样的短视频,有网友表示“十分有趣”,“老板脑洞大开”,也有网友评论“这是真真的‘富贵险中求’”,因为这些内容不仅是“对医护工作者的亵渎”,更是“会对小朋友的观念产生不良影响”。
3、满足猎奇,观感却并不美好
“以‘生病’作为场景,多少有点膈应”;“加了可乐或是啤酒的袋子,总能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
这种吊瓶火锅店固然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甚至是未成年人的目光,但是形式上虽然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留给很多消费者的观感却并不美好。
(图片来自微博)
餐饮人看“吊瓶”
在吊瓶火锅店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红”了之后,“吊瓶饮品”便开始大张旗鼓地进入各地市场。
有在原有餐饮店引进吊瓶饮品创意的,也有以此为主题开新店的,一时间,“吊瓶餐厅”俨然已经成为餐饮业的一名另类网红。那么,从业内人士的角度看“吊瓶”创意,真的值得一路跟风吗?
1、过度营销
在被第一波“吊瓶火锅店”内容轰炸后,各地迎来了一批“吊瓶创意餐饮店”,一度成为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刷不停,此时,却有人评论说“再热就糊了”……
对于热度与争议同在的吊瓶火锅店,如果第一波话题引发的是大范围的好奇心,此的网友话题多围绕着营销创意;那在好奇心渐渐冷却后来袭的话题营销中,质疑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大。
当营销带来的流量被质疑声占领,这样的营销已然得不偿失。
2、舍本求末
在网络上层出不穷的“吊瓶餐厅”中,除了初始的“吊瓶火锅店”之外,后来的“吊瓶餐厅”除了“吊瓶饮品”之外,很多消费者连“这家餐厅是卖什么的”都不知道。
在餐饮业,过度的强调外在的营销包装,而忽略了餐饮的本质——产品,是在舍本求末。
3、“快钱”可以,发展堪忧
不可否认,有餐厅在这一波“吊瓶”风潮中赚足了人气,但就餐厅的长足发展而言,这样充满争议性的营销行为并不利于餐厅的长久形象经营。
当消费者对“吊瓶饮品”的新鲜感已过,餐厅的销量便会随之快速下降。况且,这种只流于包装表面,缺乏实质内涵的营销方式,也是“保质期”最短的方式。
(图片来自微博)
营销过度,过犹不及
如今的餐饮业早已与互联网全面接轨,但餐饮业“触网”的精髓在传统餐饮与互联网的“融合”,而不在彼此的“颠覆”,互联网终究颠覆不了传统餐饮的产品核心。恰当的互联网营销是光环,过度的营销是负累。
1、流量≠销量
且不说餐饮业的流量红利期已过,即便在流量红利明显的“雕爷牛腩”与“西少爷肉夹馍”时代,巨大的流量也未能挽救起一个又一个逐渐“过气”的网红。
由此看来,流量并非是万能的,营销的成功与否也不能以流量定胜负。
餐厅将流量转换销量产生价值,终究需要产品的支撑。如果核心产品未达预期,那之前为了曝光而曝光获取流量的努力都可能是无用功。
2、过度营销是短视行为
为何网红餐厅总是“昙花一现”?为何网红餐厅总是走不远?近两年,很多人发出诸如此类的问题。纵观这些“网红餐厅”便不难发现,它们身上存在着一个“共性”——过度营销。
从产品封测到黄牛排队,从创始人故事到噱头话题包装……不断上演的营销手段简直比网友的想象还要精彩。
然而,当消费者将“到底好吃到什么程度值得人们排队两小时购买”,“到底是什么神品会让明星络绎不绝来消费”,“这样的传奇人物到底会打造出什么样的餐厅”等问题对应到真实的消费中去时,一旦与营销塑造的形象存在一定差距,那“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大量案例证明,过度营销是短视行为。
3、营销是工具不是核心
在春节期间名声大噪的故宫火锅店在一片”价格高”、“排队时间长”、“味道普通”的吐槽声中仅运营了一个月的时间。在媒体评论中,“过度营销、产品缺失”成为故宫火锅店早早关门的“最大祸首”。
营销是将产品的内容与品质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播出去,以获得一定的口碑与影响力,但是,营销并不能替代产品的核心作用。在餐饮业,营销是运营的一种工具,产品的核心地位从未改变。
参某说
品牌作为餐饮企业的第一生命力,近两年,随着餐饮业品牌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品牌建设起到关键作用的营销也渐渐被得到重视。层出不穷的营销创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网红”品牌,餐饮业的营销力在不断提升。
不过,在餐饮人积极开展营销工作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弯路、岔道,其中有“对付了事”的“佛系营销”,亦有很多网红餐饮品牌都在走的“过度营销”。
而真正懂营销、会营销的餐企则会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点,带着饱含诚意却又不会显得过于刻意或肤浅的走心创意,在与消费者“共情”的氛围中,获取绝佳的营销效果。
欢迎在评论区写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由餐饮界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餐饮界(canyinj.com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