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外卖头条
虽然外卖品类逐渐丰富,涵盖多个用餐场景,但背后往往意味着白热化竞争的程度。3.5亿人次的外卖消费用户,存量有限,如何让顾客主动购买你家产品?
昨日,美团外卖发布了《轻食消费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美团外卖轻食订单量突破2662万单,同比2017年轻食订单量增长157.9%,消费金额增长159%!
今年3月因某沙拉品牌官方失联,餐饮界对轻食未来走向就持有怀疑态度,缘何事件刚过,轻食订单仍呈现飞速猛涨?
从数据来看,轻食品类是一片可以轻易涉足的市场吗?那么此时,是否又站在风口上?
1、轻食:“越难吃越有人买,越贵越有人买!”
前几天,在洪七公外卖课堂上,一位餐饮人想外卖君说出了这样一番话:现在不知道消费者怎么了,外卖越贵越有人买,越便宜越没人理!
一位在郑州经营轻食店的张老板表示:今年夏天推出了一款鲜榨的胡萝卜汁,不加糖和其他,纯榨蔬菜,特别难喝。上新品时,甚至在菜品图片上,都标明“该产品特别难喝,谨慎下单”的提醒。
适得其反,鲜榨萝卜汁竟然卖的很好。单量虽少,但不少顾客留言,点名要鲜榨胡萝卜汁。
“后来涨价,涨了十几块,还是有人买。”
(此图为现调整价位)
早在2016年,郑州金水区农业路商圈,从平台搜索也只有一家轻食店铺,到了2018年,同商圈内出现了10几家轻食店。
从2018年开始,轻食类店铺开始猛增,同一商圈多开5、6家,都属平常。
“但一上来就打价格战,把好好的市场给搅乱,这是最痛苦的。”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新入局的餐饮人认为轻食就是几根菜,成本低,客单价还高,一时蜂拥而上。
真正做轻食的,其实对食材要求极高。以店内为例,南瓜,选用进口的还是本土的,口感差异化是什么?紫薯,是用南方的还是北方的?
能直接吃出来口感体验,决定了复购与否。对店铺品质的把控,轻食店成本并不低!
近两年,轻食产品越来越受到餐饮人关注,虽然轻食仍被认为是小众产品,但增长速度,特别是一线城市,悄然占据年轻人的胃。
8日,美团外卖发布了《轻食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轻食、减脂餐、减肥餐、健康餐四个关键词在美团APP搜索次数同比去年,分别增长235.8%、200.6%、186.4%、116.0%。不仅如此,众多主打健康的轻食店也顺势而“生”,同比2017年美团外卖轻食商户数增长高达119.8%。
从数据来看,轻食商家不断增加,竞争对手正在扩张,因而竞争成本也相对较高。这片市场恐怕真的真的不好做!
2、轻食现状:资本信任危机、产品类雷同化......
最初,轻食作为舶来品,并不指是一种特定的食物,而是泛指各种含有轻食形态的小吃。发展到国内,则以轻餐、素餐代替,随着经济化发展,健身减脂概念被搬到轻食领域。
放在外卖,以宣传营养搭配、有机蔬菜、减肥塑形等轻食沙拉店铺为主。
①面临资本危机!
大约在2014年,轻食品类高调进军国内市场,西洋餐品兴起,在一线城市,获得大批白领上班族的喜爱。
一些品牌高调的故事背书,打造整体品牌VI视觉设计,塑造产品高价值感等方式获得市场资本青睐。仿佛一时之间,未来餐饮行业里,轻食隐藏巨大力量!
真格基金投资的“米有沙拉”,红杉资本中国、美团投资的“甜心摇滚沙拉”,IDG、峰瑞等资方参与投资的“好色派沙拉”等轻食创业公司先后被看好,并在短期内制造了“沙拉也可以规模化连锁经营”的理想蓝图。
直到今年5月,据媒体公开统计,甜心摇滚沙拉、贝果轻食、米有沙拉等13家创业公司处于关停状态。轻食市场的未来面临新一轮挑战!
如果说,2018年之前,沙拉是轻食品类的主力,占据绝大轻食品类的主要份额,那么2018年的轻食,则更多的做了本土化改良。
增加主配料:蔬菜、水果、谷物和肉蛋类,藜麦、荞麦、玉米、燕麦、糙米,在人体每天摄入的各种营养素中非常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人们对鸡肉和鱼肉青睐有加,从而保证营养摄入比素食更加均衡。
②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
《报告》结合订单菜品名称分析,发现用户常点的订单包括几种类型,分别是:低卡(56%)、元气(15%)、健康(13%)、增肌(10%)、素食(6%),其中6成以上是为了减肥。
无论男女,对减肥都已一定诉求,加上夏季天气炎热,清爽的用餐体验成为首选,加之蔬菜和水果的搭配,轻食成为年轻人的消费诉求。
点开手机端外卖平台,外卖君发现,虽然可选轻食店铺增多,但产品类型几乎一模一样。健身餐、减脂餐、塑形餐等,菜单设计名称相似,宣传效果更是雷同,无非减脂和营养。
从分析角度来看,同商圈内各门店月销量普遍在2000——3000单,9000+单以上店铺几乎没有。
产品差异化不明显,及时“品牌”店铺也难以成为商圈头部。
受季节和饮食习惯的影响,今年夏天,办公室小伙伴平均点轻食的次数在3天左右。就连小编自己,在纠结中午吃什么的问题时,脑海中不自觉的想点一份轻食,借此减脂瘦身。
轻食受到欢迎,能否走出一二线市场?
3、轻食走进小城市!
作为一种时尚标签和生活方式,轻食让年轻人热衷追求简单生活,蒸、炖等烹饪手法和多样食材兼顾,增加了人们对轻食的喜爱程度。
《报告》显示,除了北上广深特大城市,成都、杭州、南京等新一线城市的数据也表现出轻食已经走进大众化视野,形成稳定的消费市场。而外卖也让轻食挂进了小城市人群的生活。
2018年,有59个城市的美团外卖轻食订单量实现了零的突破,其中包括45个五线城市以及11个四线城市。
轻食的荤素搭配结构,也使得接受程度较高。北方市场西安、天津、沈阳三个北方城市的轻食用户数增长速度更是位列前三,增速均超过270%。
结语:
从数据结果来看,轻食市场依然蓬勃发展,增长速度快,市场空间大。但消费者粘性、发展规模等问题一直被人们诟病,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营思路仍是轻食领域的问题。
今年,不少餐饮人提出深耕概念,深耕产品,深耕品牌,外卖君认为,这也同样适应轻食品类。深耕产品和品牌,才能保持持续增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