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没钱没朋友没文化的人更爱喝酒?你错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没钱没朋友没文化的人更爱喝酒?你错了!

贫穷、孤单的人更爱喝酒?喝多少才算适量?适量饮酒真的有益健康吗?

图片来源:GettyImages

你以为我贫穷、孤单、没读过书,我就更爱借酒浇愁吗?你想错了!

最新研究显示,饮酒过量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中产阶级现象,那些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社交能力强的人,染上酒瘾的风险更大。

慈善机构英国老人(Age UK)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健康状况更好、收入更高、教育水平更高、社交更活跃的人,更容易饮酒过量以致伤害身体。”而贫穷、孤独、孩子仍住家中的人,反而不容易经常饮酒。

一个人到底喝了多少酒,国际上以摄入多少个单位酒精(Unit of Alcohol)来计量。一般来说,一单位酒精是10毫升酒精的量。不同类型的酒酒精含量不同。一小杯葡萄酒相当于1.3个单位的酒精,一品脱(约568毫升)啤酒至少是2个单位。

男性每周摄入超过22个单位酒精,女性超过15个,即被认为饮酒过量。

专家们补充道:“我们认为,在英国,50多岁的人喝酒过量,可被归为一种中产阶级现象。”研究人员对9,000名50岁及以上的英国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婚姻状况、收入、教育、健康状况以及饮酒量。研究成果被发表在《英国医学周刊》(BMJ Open)上。

盖洛普在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收入更高、学历更高的人更爱饮酒。此类人群中,80%的成年人表示自己喝酒;只有高中学历(或更低)的低收入人群中,仅大约50%的成年人称自己喝酒。

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经济地位更高的人经济上更宽裕,想喝酒时就能买得起。另一方面,这类人参加活动的机会也更多,比如去餐馆吃饭、度假以及和同事社交,这些场合都难免饮酒。

收入和教育水平不但对一个人是否喝酒有影响,同时还左右着饮酒习惯和偏好。

调查中,有近一半的高收入、高学历的饮酒者称,自己在过去24小时内曾喝酒;而在没有大学文凭的中低收入饮酒者中,这一比例只有三分之一。但前者认为自己喝过量的时候并不多;后者中表示经常会喝高的人占比更大。

戒酒慈善协会Drinkaware的拉森(John Larsen)医生也指出:“相关数据显示,管理阶层和高级职业人士更常喝酒,但他们手下的员工却更易因酗酒相关的疾病死亡。这可能是因为,普通员工的健康状况更差,也不太可能一发现疾病征兆就去看医生,同时也更容易重度饮酒。”

“长期过量饮酒,虽会增加你对酒精短期作用的容忍度,但并不会减轻这些酒精对肝脏的损害程度。而随着酒量的增大,你可能就会喝得更多”,拉森补充道。

另外,高收入、高学历者中喜欢葡萄酒的人居多,占38%;只有36%的人表示更喜欢啤酒。但中低收入者则更爱啤酒。

许多人认为,适量饮酒有益于健康。只要不喝多,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盖洛普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7%的美国人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觉得即便适量饮酒也有害健康的人占28%。不过,大部分的人(52%)认为适量饮酒对健康并无影响,无论好坏。

其中有意思的是,喝酒的人更倾向于认为饮酒有利于健康。

酒精虽然对于防止心脏疾病有积极作用,但其危害性也不可小觑。研究显示,11种疾病造成的死亡与长期饮酒有关,包括心脏病、中风、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癫痫和5种不同类型的癌症。英国NHS每年要花费33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30亿),用于饮酒导致的伤害和疾病。

另有研究显示,喝酒、吸烟可能加大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因为两者会导致大脑的关键部位萎缩。专家警告称,肥胖、糖尿病、抽烟和饮酒皆会导致大脑关键部位的灰色物质萎缩,这些物质和大脑的记忆功能有关。

研究人员调查了1,600名志愿者的生活习惯,其中800人为50岁以上,另外800人不到50岁。并在7年后对这些志愿者进行MRI大脑扫描以及IQ测验,以鉴定哪些人出现了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

他们检查了负责记忆和信息唤起的三个大脑区域——海马、楔前叶和扣带回后部,并发现喝酒和糖尿病将导致整个脑容积缩小,而抽烟和肥胖则和扣带回后部的萎缩有关。该研究发表在医学杂志《放射科学》(Radiology)上。

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也警告称,即便是适度饮酒的人,其患癌症、跌倒致伤的几率也更高,也更容易发生暴力事件和车祸。美国知名私人医院梅约诊所(Mayo Clinic)表示,即便每天一杯红酒或有益于心脏健康,但告诫称,不要因为这一点点好处就开始喝酒。

但似乎中产阶级并未将这些危害放在心上。

“对他们而言,喝不喝酒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就像是否选择阿玛尼牛仔裤一样,很少会想到疾病”,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前任院长吉尔莫(Sir Ian Gilmore)说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 (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没钱没朋友没文化的人更爱喝酒?你错了!

贫穷、孤单的人更爱喝酒?喝多少才算适量?适量饮酒真的有益健康吗?

图片来源:GettyImages

你以为我贫穷、孤单、没读过书,我就更爱借酒浇愁吗?你想错了!

最新研究显示,饮酒过量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中产阶级现象,那些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社交能力强的人,染上酒瘾的风险更大。

慈善机构英国老人(Age UK)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健康状况更好、收入更高、教育水平更高、社交更活跃的人,更容易饮酒过量以致伤害身体。”而贫穷、孤独、孩子仍住家中的人,反而不容易经常饮酒。

一个人到底喝了多少酒,国际上以摄入多少个单位酒精(Unit of Alcohol)来计量。一般来说,一单位酒精是10毫升酒精的量。不同类型的酒酒精含量不同。一小杯葡萄酒相当于1.3个单位的酒精,一品脱(约568毫升)啤酒至少是2个单位。

男性每周摄入超过22个单位酒精,女性超过15个,即被认为饮酒过量。

专家们补充道:“我们认为,在英国,50多岁的人喝酒过量,可被归为一种中产阶级现象。”研究人员对9,000名50岁及以上的英国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婚姻状况、收入、教育、健康状况以及饮酒量。研究成果被发表在《英国医学周刊》(BMJ Open)上。

盖洛普在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收入更高、学历更高的人更爱饮酒。此类人群中,80%的成年人表示自己喝酒;只有高中学历(或更低)的低收入人群中,仅大约50%的成年人称自己喝酒。

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经济地位更高的人经济上更宽裕,想喝酒时就能买得起。另一方面,这类人参加活动的机会也更多,比如去餐馆吃饭、度假以及和同事社交,这些场合都难免饮酒。

收入和教育水平不但对一个人是否喝酒有影响,同时还左右着饮酒习惯和偏好。

调查中,有近一半的高收入、高学历的饮酒者称,自己在过去24小时内曾喝酒;而在没有大学文凭的中低收入饮酒者中,这一比例只有三分之一。但前者认为自己喝过量的时候并不多;后者中表示经常会喝高的人占比更大。

戒酒慈善协会Drinkaware的拉森(John Larsen)医生也指出:“相关数据显示,管理阶层和高级职业人士更常喝酒,但他们手下的员工却更易因酗酒相关的疾病死亡。这可能是因为,普通员工的健康状况更差,也不太可能一发现疾病征兆就去看医生,同时也更容易重度饮酒。”

“长期过量饮酒,虽会增加你对酒精短期作用的容忍度,但并不会减轻这些酒精对肝脏的损害程度。而随着酒量的增大,你可能就会喝得更多”,拉森补充道。

另外,高收入、高学历者中喜欢葡萄酒的人居多,占38%;只有36%的人表示更喜欢啤酒。但中低收入者则更爱啤酒。

许多人认为,适量饮酒有益于健康。只要不喝多,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盖洛普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7%的美国人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觉得即便适量饮酒也有害健康的人占28%。不过,大部分的人(52%)认为适量饮酒对健康并无影响,无论好坏。

其中有意思的是,喝酒的人更倾向于认为饮酒有利于健康。

酒精虽然对于防止心脏疾病有积极作用,但其危害性也不可小觑。研究显示,11种疾病造成的死亡与长期饮酒有关,包括心脏病、中风、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癫痫和5种不同类型的癌症。英国NHS每年要花费33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30亿),用于饮酒导致的伤害和疾病。

另有研究显示,喝酒、吸烟可能加大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因为两者会导致大脑的关键部位萎缩。专家警告称,肥胖、糖尿病、抽烟和饮酒皆会导致大脑关键部位的灰色物质萎缩,这些物质和大脑的记忆功能有关。

研究人员调查了1,600名志愿者的生活习惯,其中800人为50岁以上,另外800人不到50岁。并在7年后对这些志愿者进行MRI大脑扫描以及IQ测验,以鉴定哪些人出现了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

他们检查了负责记忆和信息唤起的三个大脑区域——海马、楔前叶和扣带回后部,并发现喝酒和糖尿病将导致整个脑容积缩小,而抽烟和肥胖则和扣带回后部的萎缩有关。该研究发表在医学杂志《放射科学》(Radiology)上。

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也警告称,即便是适度饮酒的人,其患癌症、跌倒致伤的几率也更高,也更容易发生暴力事件和车祸。美国知名私人医院梅约诊所(Mayo Clinic)表示,即便每天一杯红酒或有益于心脏健康,但告诫称,不要因为这一点点好处就开始喝酒。

但似乎中产阶级并未将这些危害放在心上。

“对他们而言,喝不喝酒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就像是否选择阿玛尼牛仔裤一样,很少会想到疾病”,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前任院长吉尔莫(Sir Ian Gilmore)说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 (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