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浙江“套路贷”恶势力团伙受审:涉案2.9亿,有人被逼服毒自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浙江“套路贷”恶势力团伙受审:涉案2.9亿,有人被逼服毒自杀

近日,一个涉案金额达2亿9千万元、导致六万多人被骗的“套路贷”恶势力团伙在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巨大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曾陷入“套路贷”压力的人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以“借贷”之名诈骗 组成恶势力团伙

“凭身份证借款,无抵押,秒下款”,诱人的广告背后,很可能是“套路贷”陷阱,近日,一个涉案金额达2亿9千万元、导致六万多人被骗的“套路贷”恶势力团伙在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陈某通过注册成立公司,招募被告人曹某、蔡某、何某等人,以网络“借贷”之名骗取他人财产,组成恶势力犯罪集团,先后向数万人实施诈骗、敲诈勒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活动。

绍兴市人民检察院 副检察长 丁飞:造成众多被害人正常家庭生活秩序受到影响,其中,被害人梁某服毒自杀死亡、董某跳楼自杀致伤。该犯罪集团为非作恶,欺压百姓,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涉案金额2.9亿、被害人6万余人、20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巨大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曾陷入“套路贷”压力的人生。

案例一:  

儿子陷入借贷陷阱 父亲帮忙还债

两年前,梁先生与妻子在浙江温州一家工厂打工,儿子在绍兴一所高校读大二。当时的梁先生还不清楚什么是“网贷”、“套路贷”,直到有一天,他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说欠了几万元的债。

梁先生和妻子连夜从温州赶往绍兴,就在开车途中,梁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中对方自称是某公司,说到梁先生儿子欠钱不还(信息掌握的很全),当时梁先生就从手机上直接转给了对方。

梁先生这才知道,儿子背着他们在网上借钱,逾期未还,大大小小几十笔贷款,所有债务加起来金额有六万多。

欠债并未还清 儿子却突然失踪

梁先生随后把钱转给了儿子,让儿子去还钱。然而,他没有料到,儿子欠下的高利贷不仅没有还清,反而是个无底洞。2018年春节前夕,本来约定寒假回家的儿子,突然和他们失去了联系,怎么打电话都不接。

梁先生:我打电话,我从7点钟给他打电话,一直不接。到了9点多钟吧接个电话。他说爸你在哪里?我听着声音不大正常,我说你怎么了?他说爸我对不起你们,我吃药了,你来绍兴看我最后一眼吧。当时脑子里炸起来了,我说你赶快去医院。

没想到电话接通后,等来的竟是这样的消息。梁先生和妻子心急如焚,连夜开车去绍兴。

经过抢救,小梁的身体状况暂时得以维持。凌晨1点,梁先生和家人赶到医院见儿子,没等焦急的情绪稳定下来,很快他们又发现,儿子的手机不停地收到催债的电话和微信消息。

梁先生和妻子临时找亲友借钱,但也只能还一部分。1月25日上午,小梁回到温州接受治疗,几经转院,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

第二天早晨5点多钟时,小梁逝世。

梁先生和妻子悲痛难忍,更令夫妻二人备受折磨的是,儿子离开后,催债人恶毒的辱骂和威胁仍旧不断摧残着他们的神经。

网络借贷 实际周利率高达30%

梁先生前前后后总共帮儿子还了30万余元的债务,不仅用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亲戚朋友不少钱。最让他不解的是,儿子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巨额支出?

警方调查发现,小梁曾在“米房”、“壹周金”等多个网络平台借钱,仅在“米房”平台上签过的借款协议,累计金额就超过了25万元。

小梁与其中一名放款人员的聊天记录显示:“借款额度为借3000到手2300,7天一期,到期还3000”;“米房平台5000,到手3500,到期还5000,7天周期”。小梁所借的网贷,实际周利率高达30%。

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警方将调查重点锁定在了浙江温州一个名叫“感恩投资信息咨询”的公司。2016年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陈某。警方发现,这家公司表面上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实际上却经营着网络放贷、催收的业务。梁先生的儿子自杀后,还在对他进行暴力催收的微信账号“曹某”、“周某”,都是这家公司的员工。

开发借贷平台 形成完整房贷流程

2018年2月,绍兴警方出动五十余名警力,将感恩公司的老板陈某及其他涉案人员抓获。

犯罪嫌疑人陈某,2016年初开始了网络高利贷生意,先后开发“米房”“壹周金”两个打借条平台。2016年3月,陈某注册成立了感恩公司,逐渐形成了一条在线审核、签订电子借条、放款、催收的完整放贷流程。

陈某的话务员每天要打几百个电话,询问是否要借款,若借款,然后加上财务的微信,他会把这个“壹周金”的这个平台推荐给你。

审核被害人身份 实则为方便后续催款

一旦被害人提出借款需求,“套路”便开始了。所谓的财务人员会以审核身份为由,让被害人填写个人信息、手机通讯录、通话记录、家庭地址等内容,实际却是为了方便后续催收。借条则是在“米房”、“壹周金”这类所谓的第三方平台上签订的。

平台貌似很正规,其实他们是背后是串联在一起的,最后都是为了共同的利益。

借条签订后,被害人就真正落入了他们的圈套。以借款1000元为例,“押一付一”,借条上金额需要写2000元,再扣除首周30%的高额利息,实际到手只有700元。

到手的700元他们其实也有套路,七天到期(首尾七天),从借款到放款首尾七天,除去两天其实只有五天时间,说是七天其实五天就要到期。

未能按期还款 支付一周利息当“展期费”

短期内支付如此高息,对本来就急需用钱的人来说,很难按期还款。这时,所谓的“财务人员”便会提出,可以支付一周的利息当做“展期费”。

比如小梁就是这样,他每个礼拜就是不停地在展期,展期过了以后他可以给你推荐其他的财务,比如说一开始是只能借1000,接下来可以借2000甚至借3000,本来一个礼拜利息可能只有300,借了3000的那个,一个礼拜利息就是900了。

就这样,被害人本来只需要还钱,却在放款人的建议下,签下了更高金额和利息的借条。而为了挖掘更多这一类客户,2017年,犯罪嫌疑人陈某还通过亲戚阮某的上海显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每条10元的价格购买了20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用于投放贷款广告。

案例二:  

借款应急 不料落入债务无底洞

2016年至2018年,犯罪嫌疑人陈某等人共骗取6万多名被害人合计人民币2.9亿余元,扣除本金后实际骗得1.4亿余元。遭遇犯罪嫌疑人陈某“套路贷”黑手的,还有浙江绍兴的李女士。2017年8月,李女士要支付装修房子的钱款,急需用钱,结果掉进了债务的无底洞。

被害人 李女士: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个短信,他说可以借款怎么样,那我刚开始想着应应急先借一点。当时刚开始是借了个三千,他说扣掉七百,就到手只有两千三,就一个星期以后可以周转,就是那种一星期的那种贷款。

不用抵押、快速放款,对于李女士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能够立刻解决资金紧张的困难,让她忽视了将近30%的高额利息。

但是一个礼拜以后因为种种事情也没还得上,然后就就一步一步来,能还多少还多少,可以拿到七百然后续期,然后再介绍一个财务给你。

李女士所说的“财务”就是放款人。很快,她从另一个放款人那里借了更多金额,来还之前的借款和利息。就这样,李女士新添加的放款人越来越多,债务向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李女士回忆,那段时间她根本无心工作,不仅要应付频繁打来的催债电话(短信辱骂、短信威胁、爆通讯录、P淫秽的图片威胁),还要向被骚扰的亲戚朋友、同事解释缘由。

最终,李女士将新装修好的房子卖掉,还上了欠款。

实施“软暴力” 多人获刑

两年时间,以陈某为首的犯罪集团利用“套路贷”疯狂敛财,导致六万多名被害人卷入“套路贷”诈骗,四万多人被敲诈勒索,20多万条公民个人信息遭泄露。2019年6月,这起案件在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宣判。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陈某纠集并组织、领导被告人曹某、蔡某、杨某、陈某等人形成恶势力犯罪集团,共同实施犯罪活动。其中,被告人陈某、曹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诈骗方法,骗取他人财产,构成诈骗罪。

法官介绍,本案中,感恩公司催收部成员,通过网络、电话向被害人实施辱骂、威胁、骚扰的行为,属于“软暴力”的一种。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软暴力”手段强行索取公私财物,同时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犯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除了遭遇“软暴力”的侵害,不少被害人在借款之前,他的个人信息也早已遭到泄露。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中,被告人陈某购买了20多万条公民个人信息,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2019年6月25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被告人陈某犯诈骗罪、敲诈勒索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罚金人民币六百五十万元;判处曹某等其余十六人有期徒刑十年至一年五个月不等,并处罚金。目前,相关案件仍在办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以“借贷”之名诈骗 恶势力团伙终落网

最新更新时间:08/14 20:13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浙江“套路贷”恶势力团伙受审:涉案2.9亿,有人被逼服毒自杀

近日,一个涉案金额达2亿9千万元、导致六万多人被骗的“套路贷”恶势力团伙在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巨大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曾陷入“套路贷”压力的人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以“借贷”之名诈骗 组成恶势力团伙

“凭身份证借款,无抵押,秒下款”,诱人的广告背后,很可能是“套路贷”陷阱,近日,一个涉案金额达2亿9千万元、导致六万多人被骗的“套路贷”恶势力团伙在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陈某通过注册成立公司,招募被告人曹某、蔡某、何某等人,以网络“借贷”之名骗取他人财产,组成恶势力犯罪集团,先后向数万人实施诈骗、敲诈勒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活动。

绍兴市人民检察院 副检察长 丁飞:造成众多被害人正常家庭生活秩序受到影响,其中,被害人梁某服毒自杀死亡、董某跳楼自杀致伤。该犯罪集团为非作恶,欺压百姓,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涉案金额2.9亿、被害人6万余人、20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巨大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曾陷入“套路贷”压力的人生。

案例一:  

儿子陷入借贷陷阱 父亲帮忙还债

两年前,梁先生与妻子在浙江温州一家工厂打工,儿子在绍兴一所高校读大二。当时的梁先生还不清楚什么是“网贷”、“套路贷”,直到有一天,他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说欠了几万元的债。

梁先生和妻子连夜从温州赶往绍兴,就在开车途中,梁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中对方自称是某公司,说到梁先生儿子欠钱不还(信息掌握的很全),当时梁先生就从手机上直接转给了对方。

梁先生这才知道,儿子背着他们在网上借钱,逾期未还,大大小小几十笔贷款,所有债务加起来金额有六万多。

欠债并未还清 儿子却突然失踪

梁先生随后把钱转给了儿子,让儿子去还钱。然而,他没有料到,儿子欠下的高利贷不仅没有还清,反而是个无底洞。2018年春节前夕,本来约定寒假回家的儿子,突然和他们失去了联系,怎么打电话都不接。

梁先生:我打电话,我从7点钟给他打电话,一直不接。到了9点多钟吧接个电话。他说爸你在哪里?我听着声音不大正常,我说你怎么了?他说爸我对不起你们,我吃药了,你来绍兴看我最后一眼吧。当时脑子里炸起来了,我说你赶快去医院。

没想到电话接通后,等来的竟是这样的消息。梁先生和妻子心急如焚,连夜开车去绍兴。

经过抢救,小梁的身体状况暂时得以维持。凌晨1点,梁先生和家人赶到医院见儿子,没等焦急的情绪稳定下来,很快他们又发现,儿子的手机不停地收到催债的电话和微信消息。

梁先生和妻子临时找亲友借钱,但也只能还一部分。1月25日上午,小梁回到温州接受治疗,几经转院,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

第二天早晨5点多钟时,小梁逝世。

梁先生和妻子悲痛难忍,更令夫妻二人备受折磨的是,儿子离开后,催债人恶毒的辱骂和威胁仍旧不断摧残着他们的神经。

网络借贷 实际周利率高达30%

梁先生前前后后总共帮儿子还了30万余元的债务,不仅用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亲戚朋友不少钱。最让他不解的是,儿子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巨额支出?

警方调查发现,小梁曾在“米房”、“壹周金”等多个网络平台借钱,仅在“米房”平台上签过的借款协议,累计金额就超过了25万元。

小梁与其中一名放款人员的聊天记录显示:“借款额度为借3000到手2300,7天一期,到期还3000”;“米房平台5000,到手3500,到期还5000,7天周期”。小梁所借的网贷,实际周利率高达30%。

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警方将调查重点锁定在了浙江温州一个名叫“感恩投资信息咨询”的公司。2016年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陈某。警方发现,这家公司表面上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实际上却经营着网络放贷、催收的业务。梁先生的儿子自杀后,还在对他进行暴力催收的微信账号“曹某”、“周某”,都是这家公司的员工。

开发借贷平台 形成完整房贷流程

2018年2月,绍兴警方出动五十余名警力,将感恩公司的老板陈某及其他涉案人员抓获。

犯罪嫌疑人陈某,2016年初开始了网络高利贷生意,先后开发“米房”“壹周金”两个打借条平台。2016年3月,陈某注册成立了感恩公司,逐渐形成了一条在线审核、签订电子借条、放款、催收的完整放贷流程。

陈某的话务员每天要打几百个电话,询问是否要借款,若借款,然后加上财务的微信,他会把这个“壹周金”的这个平台推荐给你。

审核被害人身份 实则为方便后续催款

一旦被害人提出借款需求,“套路”便开始了。所谓的财务人员会以审核身份为由,让被害人填写个人信息、手机通讯录、通话记录、家庭地址等内容,实际却是为了方便后续催收。借条则是在“米房”、“壹周金”这类所谓的第三方平台上签订的。

平台貌似很正规,其实他们是背后是串联在一起的,最后都是为了共同的利益。

借条签订后,被害人就真正落入了他们的圈套。以借款1000元为例,“押一付一”,借条上金额需要写2000元,再扣除首周30%的高额利息,实际到手只有700元。

到手的700元他们其实也有套路,七天到期(首尾七天),从借款到放款首尾七天,除去两天其实只有五天时间,说是七天其实五天就要到期。

未能按期还款 支付一周利息当“展期费”

短期内支付如此高息,对本来就急需用钱的人来说,很难按期还款。这时,所谓的“财务人员”便会提出,可以支付一周的利息当做“展期费”。

比如小梁就是这样,他每个礼拜就是不停地在展期,展期过了以后他可以给你推荐其他的财务,比如说一开始是只能借1000,接下来可以借2000甚至借3000,本来一个礼拜利息可能只有300,借了3000的那个,一个礼拜利息就是900了。

就这样,被害人本来只需要还钱,却在放款人的建议下,签下了更高金额和利息的借条。而为了挖掘更多这一类客户,2017年,犯罪嫌疑人陈某还通过亲戚阮某的上海显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每条10元的价格购买了20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用于投放贷款广告。

案例二:  

借款应急 不料落入债务无底洞

2016年至2018年,犯罪嫌疑人陈某等人共骗取6万多名被害人合计人民币2.9亿余元,扣除本金后实际骗得1.4亿余元。遭遇犯罪嫌疑人陈某“套路贷”黑手的,还有浙江绍兴的李女士。2017年8月,李女士要支付装修房子的钱款,急需用钱,结果掉进了债务的无底洞。

被害人 李女士: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个短信,他说可以借款怎么样,那我刚开始想着应应急先借一点。当时刚开始是借了个三千,他说扣掉七百,就到手只有两千三,就一个星期以后可以周转,就是那种一星期的那种贷款。

不用抵押、快速放款,对于李女士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能够立刻解决资金紧张的困难,让她忽视了将近30%的高额利息。

但是一个礼拜以后因为种种事情也没还得上,然后就就一步一步来,能还多少还多少,可以拿到七百然后续期,然后再介绍一个财务给你。

李女士所说的“财务”就是放款人。很快,她从另一个放款人那里借了更多金额,来还之前的借款和利息。就这样,李女士新添加的放款人越来越多,债务向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李女士回忆,那段时间她根本无心工作,不仅要应付频繁打来的催债电话(短信辱骂、短信威胁、爆通讯录、P淫秽的图片威胁),还要向被骚扰的亲戚朋友、同事解释缘由。

最终,李女士将新装修好的房子卖掉,还上了欠款。

实施“软暴力” 多人获刑

两年时间,以陈某为首的犯罪集团利用“套路贷”疯狂敛财,导致六万多名被害人卷入“套路贷”诈骗,四万多人被敲诈勒索,20多万条公民个人信息遭泄露。2019年6月,这起案件在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宣判。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陈某纠集并组织、领导被告人曹某、蔡某、杨某、陈某等人形成恶势力犯罪集团,共同实施犯罪活动。其中,被告人陈某、曹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诈骗方法,骗取他人财产,构成诈骗罪。

法官介绍,本案中,感恩公司催收部成员,通过网络、电话向被害人实施辱骂、威胁、骚扰的行为,属于“软暴力”的一种。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软暴力”手段强行索取公私财物,同时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犯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除了遭遇“软暴力”的侵害,不少被害人在借款之前,他的个人信息也早已遭到泄露。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中,被告人陈某购买了20多万条公民个人信息,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2019年6月25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被告人陈某犯诈骗罪、敲诈勒索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罚金人民币六百五十万元;判处曹某等其余十六人有期徒刑十年至一年五个月不等,并处罚金。目前,相关案件仍在办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以“借贷”之名诈骗 恶势力团伙终落网

最新更新时间:08/14 20:13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