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下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了《山东威海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有关情况:经过激烈竞争,威海市突出优势、亮点和创新点,经过艰苦努力、反复争取,最终成功获批成为全国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之一。
威海市经过多轮的意见征求、专家论证和修改完善,修编制定了《山东威海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要求,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研究决定,支持威海等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批复了威海市示范区“发展远洋渔业和海洋牧场,推动传统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海洋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主要任务。
威海市经过多轮的意见征求、专家论证和修改完善,修编制定了《山东威海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方案经省政府同意,近期已由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海洋局正式印发实施。
《山东威海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分前言及8个章节。
“前言”部分,明确以荣成市为主体创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据介绍,示范区总体面积148平方公里,依托荣成市南部、东部和北部区域,打造“一核两带”的示范区总体布局。
“一核”即示范区核心区域,位于峨石山路以南,西起靖海湾、东接石岛湾,包括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示范功能区、现代渔业示范功能区、海洋运输物流及装备制造示范功能区、水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示范功能区“一园四区”。滨海休闲旅游带位于示范区北部,整合岛、湾、滩、湖、海、山、鸟等资源,布局文化展示区、高端养生休假区、生态观光区、海洋运动休闲区、自然景观区以及鸡鸣岛等“五区一岛”。海洋牧场带位于示范区东部,以桑沟湾、爱莲湾为两翼,南北扩展,发展新型、生态、高效、高产的海洋牧场养殖及加工模式。
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从威海市层面来说,希望通过示范区的建设,来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不断优化海洋经济结构、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健全发展机制、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活力迸发的海洋产业发展试验区、前瞻高效的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创新先行区、“三生共融”的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以支撑形成国家海洋经济开发新格局、加快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率先探索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构建海洋生态文明新体系。
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荣成是主战场,在保障方案顺利地推进实施上,荣成建立了工作推进小组,对方案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到相关区镇和部门。启动了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正在探索创新经济开发区、海洋高新园、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等管理运营机制,采取“管委会+公司”等模式,整合各方面资源要素,进一步加大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构建“科技研发+人才服务+企业孵化+产业加速”的全过程创新孵化体系,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齐鲁壹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