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广东中小学生“减负”21条征求意见,家长有赞也有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广东中小学生“减负”21条征求意见,家长有赞也有忧

对于争议较大的中学生作业量的规定,记者采访发现,在面临中考和高考压力的学生和家长们中间并没有获得“热烈欢迎”,反而引发不少焦虑。

近日,广东中小学生“减负”21条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羊城晚报记者多方采访收集学生、家长、学校以及教育专家的意见发现,大部分人对其的实施点赞叫好,但也有部分家长对于家庭作业时间和“公、民同招”“电脑摇号”有所担心,希望减负的同时“配套”各种教育措施,缩小公办学校办学质量的差距,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从而避免把学生减负后却推入辅导机构又变“加负”或是后续演变催生学区房热。

新政:高中生家庭作业不超2小时

担忧:会否把学生推入辅导机构?

记者留意到,征求意见稿中特别指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2小时以内;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代为评改作业;学校和家长要保障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和8小时等。

对此,有家长担心,一、二年级学生不做作业能否消化学习到的内容?能否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华南师大附小张锦庭校长认为,“家长不必担心”,学校要按照国家规定开齐开足课程,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孩子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作业的,“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不增加教学内容难度,不加快教学进度,孩子自然有时间在课堂上消化掉学习的内容,一、二年级就不必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的作业也少了”。

对于争议较大的中学生作业量的规定,记者采访发现,在面临中考和高考压力的学生和家长们中间并没有获得“热烈欢迎”,反而引发不少焦虑。

“高中学习这么多科目,2个小时的话平均每科作业时间20分钟!怎么应对高考?”一位高二学生的家长说,“刚过去的高考,一个高分考生说,每天刷四张卷子,可见还是需要一定做题量的。”

一个即将升入初二的女生也担忧说:“学校减了作业,别的同学也会去外校补习,做补习班的作业,自己没有补会不会反而导致差距越来越大?最后也得去补习班?”

一位家长坦言:“在目前的升学和考试方式下,必须做一定题目才能熟练应对考试的,不让学校布置该布置的作业,我们反而很担心,只能去上辅导机构了。”

新政:推进“公、民同招”“电脑摇号”

担忧:实施后会否推高学区房热?

征求意见稿要求,严格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总目标,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服务片区范围,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明确区域内外招生计划以及录取方式,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这一规定引发广泛关注。有家长叫好“民办学校不能‘掐尖’了,家长也不要那么‘鸡血’地关注‘幼升小’、‘小升初’了”。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有助于抑制民办学校的择校热,“少数民办学校的择校,带动整个地区的择校热,而且,民办学校的面试入学,也被质疑就是考试入学”。

不过,也有家长担忧,抑制了民办学校择校热,是否会催生学区房热?

“我们家门口对口入学的公办学校办学质量不行,以前可以‘拼孩子实力’面试进民办学校,如果电脑摇号未如愿,怎么办?是去买好学校的学区房,还是进家门口学校,再把孩子送到培训班补课呢?”一位家长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强调:“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办学模式并无多大不同,生源成为影响办学质量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提前招生、可以选生源的民办学校,就快速超过公办学校……如果只推进公、民同招和‘电脑摇号’招生,而不采取措施提高家门口公办学校的办学质量,并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焦虑不可能就此缓解。”

熊丙奇指出,学生成为“尖子”的需求始终存在,一个出口堵住就会找其他出口。据中国教育学会统计,我国中小学学科培训的产值达8000亿元,而民办中小学所有学费收入只有5000亿(1700万学生在民办中小学求学,以平均学费3万元计算)。因此,“能否取得给学生减负,缓解择校热、培训热的实效,取决于整体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缩小公办校办学质量差距,消除薄弱校,以及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并推动中小学进行多元办学、个性化办学”。

校长观点

给学生减负不宜“一刀切”

对于减负问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州中学校长吴颖民一贯的观点是:“所有的一刀切一定是有问题的,减负同样如此。”

“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是统计意义上的总体判断。但具体到每一个人,一定是不一样的。每个地区、每个学校、每个家庭、每个学生都不一样。”吴颖民说,“家长都希望孩子更有竞争力、将来更有成就,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生命个体,有不同的天赋和优势,也有不同的短板、不同的抱负。”

吴颖民主张:“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谈减负,一定要因人而异,“有些同学可能不需要减,有些同学确实需要减;有些要减轻这种负担,有些要减轻那种负担,都不一样。”

对于减负,学校应该怎么做?广东广雅中学校长叶丽琳强调:“学校一定要做课程统整。现在是一段归一段,初中不管小学,所以小升初很痛苦;高中不管初中,初中非常痛苦,因此像重庆谢家湾小学那样的课程统整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一定要把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全部连通,孩子们就不会那么痛苦。”

来源:金羊网

原标题:广东中小学生“减负”21条征求意见 家长有赞也有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广东中小学生“减负”21条征求意见,家长有赞也有忧

对于争议较大的中学生作业量的规定,记者采访发现,在面临中考和高考压力的学生和家长们中间并没有获得“热烈欢迎”,反而引发不少焦虑。

近日,广东中小学生“减负”21条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羊城晚报记者多方采访收集学生、家长、学校以及教育专家的意见发现,大部分人对其的实施点赞叫好,但也有部分家长对于家庭作业时间和“公、民同招”“电脑摇号”有所担心,希望减负的同时“配套”各种教育措施,缩小公办学校办学质量的差距,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从而避免把学生减负后却推入辅导机构又变“加负”或是后续演变催生学区房热。

新政:高中生家庭作业不超2小时

担忧:会否把学生推入辅导机构?

记者留意到,征求意见稿中特别指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2小时以内;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代为评改作业;学校和家长要保障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和8小时等。

对此,有家长担心,一、二年级学生不做作业能否消化学习到的内容?能否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华南师大附小张锦庭校长认为,“家长不必担心”,学校要按照国家规定开齐开足课程,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孩子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作业的,“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不增加教学内容难度,不加快教学进度,孩子自然有时间在课堂上消化掉学习的内容,一、二年级就不必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的作业也少了”。

对于争议较大的中学生作业量的规定,记者采访发现,在面临中考和高考压力的学生和家长们中间并没有获得“热烈欢迎”,反而引发不少焦虑。

“高中学习这么多科目,2个小时的话平均每科作业时间20分钟!怎么应对高考?”一位高二学生的家长说,“刚过去的高考,一个高分考生说,每天刷四张卷子,可见还是需要一定做题量的。”

一个即将升入初二的女生也担忧说:“学校减了作业,别的同学也会去外校补习,做补习班的作业,自己没有补会不会反而导致差距越来越大?最后也得去补习班?”

一位家长坦言:“在目前的升学和考试方式下,必须做一定题目才能熟练应对考试的,不让学校布置该布置的作业,我们反而很担心,只能去上辅导机构了。”

新政:推进“公、民同招”“电脑摇号”

担忧:实施后会否推高学区房热?

征求意见稿要求,严格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总目标,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服务片区范围,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明确区域内外招生计划以及录取方式,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这一规定引发广泛关注。有家长叫好“民办学校不能‘掐尖’了,家长也不要那么‘鸡血’地关注‘幼升小’、‘小升初’了”。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有助于抑制民办学校的择校热,“少数民办学校的择校,带动整个地区的择校热,而且,民办学校的面试入学,也被质疑就是考试入学”。

不过,也有家长担忧,抑制了民办学校择校热,是否会催生学区房热?

“我们家门口对口入学的公办学校办学质量不行,以前可以‘拼孩子实力’面试进民办学校,如果电脑摇号未如愿,怎么办?是去买好学校的学区房,还是进家门口学校,再把孩子送到培训班补课呢?”一位家长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强调:“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办学模式并无多大不同,生源成为影响办学质量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提前招生、可以选生源的民办学校,就快速超过公办学校……如果只推进公、民同招和‘电脑摇号’招生,而不采取措施提高家门口公办学校的办学质量,并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焦虑不可能就此缓解。”

熊丙奇指出,学生成为“尖子”的需求始终存在,一个出口堵住就会找其他出口。据中国教育学会统计,我国中小学学科培训的产值达8000亿元,而民办中小学所有学费收入只有5000亿(1700万学生在民办中小学求学,以平均学费3万元计算)。因此,“能否取得给学生减负,缓解择校热、培训热的实效,取决于整体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缩小公办校办学质量差距,消除薄弱校,以及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并推动中小学进行多元办学、个性化办学”。

校长观点

给学生减负不宜“一刀切”

对于减负问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州中学校长吴颖民一贯的观点是:“所有的一刀切一定是有问题的,减负同样如此。”

“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是统计意义上的总体判断。但具体到每一个人,一定是不一样的。每个地区、每个学校、每个家庭、每个学生都不一样。”吴颖民说,“家长都希望孩子更有竞争力、将来更有成就,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生命个体,有不同的天赋和优势,也有不同的短板、不同的抱负。”

吴颖民主张:“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谈减负,一定要因人而异,“有些同学可能不需要减,有些同学确实需要减;有些要减轻这种负担,有些要减轻那种负担,都不一样。”

对于减负,学校应该怎么做?广东广雅中学校长叶丽琳强调:“学校一定要做课程统整。现在是一段归一段,初中不管小学,所以小升初很痛苦;高中不管初中,初中非常痛苦,因此像重庆谢家湾小学那样的课程统整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一定要把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全部连通,孩子们就不会那么痛苦。”

来源:金羊网

原标题:广东中小学生“减负”21条征求意见 家长有赞也有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