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总营收648亿,日本药妆店松本清欲“抱团”重回第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总营收648亿,日本药妆店松本清欲“抱团”重回第一

强强联手,共谋出路。

文|青眼 海苔

由于日本药妆店渠道竞争激烈,正确选择站队和抱团,正成为日本药妆店活下去的救命稻草。

近日,可开嘉来(Cocokarafine)发布消息称,将与松本清控股(HD)启动业务合并磋商。可开嘉来将授予松本清独家谈判权,若二者合并成功,营收总额将达到648亿的规模,在药妆店行业跃居日本国内首位。

至此,阔别行业龙头地位三年多的松本清,有望借“抱团”重回第一。据了解,松本清曾连续22年保持行业第一,但自2016年开始逐渐失去行业领先位置,截至2018年行业排名下滑至第5位。

拓展海外市场、业务结构转型、同行抱团,近年来,松本清的发展与困境也凸显了日本“药妆”行业整体的严峻形势。

两大巨头“抱团”,形成垄断势力

日本化妆品实体渠道的分布以药妆店为主,其次是百货。松本清是日本国内历史悠久且最具人气的药妆店之一,它成立于1932年,截止目前,全国拥有店铺1654家,2018年营收达382亿元。

根据各药妆店企业2018年营收数据核算,日本前7大药妆店连锁企业分别为鹤羽、WELCIA、Cosmos药品、SUNDRUG、松本清、杉药局和可开嘉来。

据日经中文网消息称,今年4月,松本清就向可开嘉来提出了合作意向。与此同时,行业排名第六的杉药局也向可开嘉来抛出橄榄枝。虽然两家药企的合作意愿都十分强烈,且实力强劲,可开嘉来的特别委员会却更倾向于在自有品牌开发方面表现突出的松本清,认为与松本清合并经营后能够减少店铺的经营成本,加强商品的开发能力。

可开嘉来2018年营收为266亿元,店铺数量1354家,与松本清合并运营后,将以648亿元的营收规模、超3000家店铺数量高居行业榜首。

不过,当前行业排名第一、二名的鹤羽和WELCIA同属永旺集团,且双方同样有意合并。与松本清、可开嘉来店铺主要位于市中心商圈不同,鹤羽、WELCIA则是定位于城郊的大型药店,近年来扩张势头明显。

国内市场饱和,积极寻求海外增量

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开始,整个日本“药妆”行业的销售额呈大幅增长趋势,2018年达历史最高峰,门店数量超过2万个。这4年间,日本“药妆”市场规模从3300亿元增长至4600亿元,2019年预计仍会持续增长。

因市场竞争激烈,在经历了16年的上涨后,松本清在2016年出现下滑。为提振业绩,这几年间,松本清也采取了诸多转型应对举措。

针对日本市场日益饱和的现状,松本清积极加强旅游零售及海外业务。2015年,访日的中国游客达500万人,在日本,中国游客的人均消费额达1.73万元,位居海外游客榜首。针对中国游客,松本清推行了一系列举措,比如加聘会讲中文的店员、增加中文标识、推进免税政策等。目前,松本清旗下店铺约有400家是免税店,销售占比达10%。

除此之外,2015年9月,松本清正式入驻天猫国际,开设海外旗舰店。该店铺根据中国访日游客在日本店铺的消费记录,分析出最受欢迎的人气商品进行提供。目前,松本清海外旗舰店共涵盖个人护理、护肤、彩妆、营养保健、美发洗护等200多种商品,粉丝量达171万。其中,资生堂发膜、尤妮佳化妆棉、碧柔防晒霜等产品热销,月销量约在6000-20000笔。

▍截自松本清天猫国际海外旗舰店

松本清在2019年1季度财报中透露,中国大陆的跨境业务,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和泰国地区的店铺正在稳步扩张。目前,松本清在泰国拥有33家店铺,中国台湾3家。此外,今年7月,松本清在中国香港及越南地区设立法人代表,计划继续在这些地区开设门店,进一步寻求海外增量。

松本清经营数据显示,近3年来业绩逐渐恢复,呈缓慢增长态势。2018年营收增长3%,营业利润同比增长7%,营业利润率达12%。但行业排名仍逐年下滑,从2016年的第三位下滑至2018年的第5位。

▍截自松本清财报

以鹤羽、WELCIA为代表的药妆店,仍是松本清的强劲对手。因为品类结构趋同,松本清力求差异化竞争,进行品类结构的调整。2017年,其推出新一代店铺Beauty U,化妆品的占比达到了85%。此外,增加自有品牌占比以提升利润,松本清旗下自有品牌matsukiyo的产品占比约为10%。

多方影响,日本药妆店进入调整期

事实上,近年来受国内市场空间限制,针对海外游客的旅游零售业务成为推动日本药妆店企业增长的主要动力。2019年1月,受中国电商法影响,海外游客“赴日”爆买热度递减,日本药妆店也面临调整。

2018年,中国消费品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化妆品关税从8.4%下调至2.9%。这在一定上促使 “代购”和一般贸易的差异减小。此外,今年1月《电子商务法》施行,强制从事电商行业的个人代购进行法人登记并纳税,原本大量从日本药妆店购买商品的个人代购,受此影响大幅减少。

除了松本清因自有品牌业务提升,以及跨境电商业务的稳定,保持了营业利润的增长,大部分药妆店企业均面临营业利润下滑。据日本新华侨报消息,在2018年12月期的决算中,3个月间,日本5家大型药妆连锁企业的销售利润较前年同期减少了2%。

不过,这种趋势的加强,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日本企业对中国出口增加。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日本超过韩国和法国成为中国化妆品最大进口国,进口额达到118亿元。

然而,除了跨境电商业务之外,日本药妆店要想把店铺开到中国市场,则遭受着重重阻碍。早在2010年,当时排名日本第二大药妆店的Segami就曾大力拓展中国市场,但很快在两年后就宣布退出。2014年可开嘉来进入中国,并称将在5年内拓展至300家门店,而今仍未在市场上激起浪花。2018年,中国药监局对于“药妆”等违法宣称的大力排查,又让这些试图拓展中国市场的日本药妆店企业多了一道枷锁。

在日本国内,业内分析师认为,积极开新店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也进入夕阳期。今后各大药妆店将关闭亏本店铺并进行同行业间的并购,行业内部的淘汰调整将成为主流。

注:本文除特别说明外,均已换算为人民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总营收648亿,日本药妆店松本清欲“抱团”重回第一

强强联手,共谋出路。

文|青眼 海苔

由于日本药妆店渠道竞争激烈,正确选择站队和抱团,正成为日本药妆店活下去的救命稻草。

近日,可开嘉来(Cocokarafine)发布消息称,将与松本清控股(HD)启动业务合并磋商。可开嘉来将授予松本清独家谈判权,若二者合并成功,营收总额将达到648亿的规模,在药妆店行业跃居日本国内首位。

至此,阔别行业龙头地位三年多的松本清,有望借“抱团”重回第一。据了解,松本清曾连续22年保持行业第一,但自2016年开始逐渐失去行业领先位置,截至2018年行业排名下滑至第5位。

拓展海外市场、业务结构转型、同行抱团,近年来,松本清的发展与困境也凸显了日本“药妆”行业整体的严峻形势。

两大巨头“抱团”,形成垄断势力

日本化妆品实体渠道的分布以药妆店为主,其次是百货。松本清是日本国内历史悠久且最具人气的药妆店之一,它成立于1932年,截止目前,全国拥有店铺1654家,2018年营收达382亿元。

根据各药妆店企业2018年营收数据核算,日本前7大药妆店连锁企业分别为鹤羽、WELCIA、Cosmos药品、SUNDRUG、松本清、杉药局和可开嘉来。

据日经中文网消息称,今年4月,松本清就向可开嘉来提出了合作意向。与此同时,行业排名第六的杉药局也向可开嘉来抛出橄榄枝。虽然两家药企的合作意愿都十分强烈,且实力强劲,可开嘉来的特别委员会却更倾向于在自有品牌开发方面表现突出的松本清,认为与松本清合并经营后能够减少店铺的经营成本,加强商品的开发能力。

可开嘉来2018年营收为266亿元,店铺数量1354家,与松本清合并运营后,将以648亿元的营收规模、超3000家店铺数量高居行业榜首。

不过,当前行业排名第一、二名的鹤羽和WELCIA同属永旺集团,且双方同样有意合并。与松本清、可开嘉来店铺主要位于市中心商圈不同,鹤羽、WELCIA则是定位于城郊的大型药店,近年来扩张势头明显。

国内市场饱和,积极寻求海外增量

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开始,整个日本“药妆”行业的销售额呈大幅增长趋势,2018年达历史最高峰,门店数量超过2万个。这4年间,日本“药妆”市场规模从3300亿元增长至4600亿元,2019年预计仍会持续增长。

因市场竞争激烈,在经历了16年的上涨后,松本清在2016年出现下滑。为提振业绩,这几年间,松本清也采取了诸多转型应对举措。

针对日本市场日益饱和的现状,松本清积极加强旅游零售及海外业务。2015年,访日的中国游客达500万人,在日本,中国游客的人均消费额达1.73万元,位居海外游客榜首。针对中国游客,松本清推行了一系列举措,比如加聘会讲中文的店员、增加中文标识、推进免税政策等。目前,松本清旗下店铺约有400家是免税店,销售占比达10%。

除此之外,2015年9月,松本清正式入驻天猫国际,开设海外旗舰店。该店铺根据中国访日游客在日本店铺的消费记录,分析出最受欢迎的人气商品进行提供。目前,松本清海外旗舰店共涵盖个人护理、护肤、彩妆、营养保健、美发洗护等200多种商品,粉丝量达171万。其中,资生堂发膜、尤妮佳化妆棉、碧柔防晒霜等产品热销,月销量约在6000-20000笔。

▍截自松本清天猫国际海外旗舰店

松本清在2019年1季度财报中透露,中国大陆的跨境业务,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和泰国地区的店铺正在稳步扩张。目前,松本清在泰国拥有33家店铺,中国台湾3家。此外,今年7月,松本清在中国香港及越南地区设立法人代表,计划继续在这些地区开设门店,进一步寻求海外增量。

松本清经营数据显示,近3年来业绩逐渐恢复,呈缓慢增长态势。2018年营收增长3%,营业利润同比增长7%,营业利润率达12%。但行业排名仍逐年下滑,从2016年的第三位下滑至2018年的第5位。

▍截自松本清财报

以鹤羽、WELCIA为代表的药妆店,仍是松本清的强劲对手。因为品类结构趋同,松本清力求差异化竞争,进行品类结构的调整。2017年,其推出新一代店铺Beauty U,化妆品的占比达到了85%。此外,增加自有品牌占比以提升利润,松本清旗下自有品牌matsukiyo的产品占比约为10%。

多方影响,日本药妆店进入调整期

事实上,近年来受国内市场空间限制,针对海外游客的旅游零售业务成为推动日本药妆店企业增长的主要动力。2019年1月,受中国电商法影响,海外游客“赴日”爆买热度递减,日本药妆店也面临调整。

2018年,中国消费品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化妆品关税从8.4%下调至2.9%。这在一定上促使 “代购”和一般贸易的差异减小。此外,今年1月《电子商务法》施行,强制从事电商行业的个人代购进行法人登记并纳税,原本大量从日本药妆店购买商品的个人代购,受此影响大幅减少。

除了松本清因自有品牌业务提升,以及跨境电商业务的稳定,保持了营业利润的增长,大部分药妆店企业均面临营业利润下滑。据日本新华侨报消息,在2018年12月期的决算中,3个月间,日本5家大型药妆连锁企业的销售利润较前年同期减少了2%。

不过,这种趋势的加强,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日本企业对中国出口增加。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日本超过韩国和法国成为中国化妆品最大进口国,进口额达到118亿元。

然而,除了跨境电商业务之外,日本药妆店要想把店铺开到中国市场,则遭受着重重阻碍。早在2010年,当时排名日本第二大药妆店的Segami就曾大力拓展中国市场,但很快在两年后就宣布退出。2014年可开嘉来进入中国,并称将在5年内拓展至300家门店,而今仍未在市场上激起浪花。2018年,中国药监局对于“药妆”等违法宣称的大力排查,又让这些试图拓展中国市场的日本药妆店企业多了一道枷锁。

在日本国内,业内分析师认为,积极开新店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也进入夕阳期。今后各大药妆店将关闭亏本店铺并进行同行业间的并购,行业内部的淘汰调整将成为主流。

注:本文除特别说明外,均已换算为人民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