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朗诗上半年销售滑坡,仅完成年度目标不足三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朗诗上半年销售滑坡,仅完成年度目标不足三成

上半年114.8亿元的销售额,给朗诗的销售前景蒙上阴影。

李洁|财联社

日前,朗诗绿色集团(00106.HK,下称“朗诗”)在公布中期业绩报告的同时,宣布拟由“朗诗绿色集团”更名为“朗诗绿色地产”,这已是该公司一年多时间内两度更名。

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朗诗收入总额约20.9亿元,同比增长3.6%;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率约22%,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

尽管收入和净利双增,但朗诗销售额表现不尽如人意,今年1-6月实现签约销售额约114.8亿元,同比下降29.8%。而朗诗2019年全年销售目标为400亿元,上半年仅完成全年目标的28.7%。

“从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朗诗完成全年目标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因为下半年的市场调控还在收紧,监管层面的各种表态都说明,不可能放松房地产调控。”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对财联社表示。

销售额下降近30%

朗诗方面曾表示,2019年预计将提供约500亿元货值的土地储备,且土储集中在长三角一二线城市。

“朗诗市场深度较为稳固, 2019年去化率若能够保持在过往水平,估计约85%,销售额相当于约425亿元。”安信国际分析师黄焯伟曾表示。

但上半年114.8亿元的销售额,给朗诗的销售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对此,朗诗方面表示,签约销售额未能达成既定目标,主要原因在于土地市场高企,拓展量不足。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国内土地市场高企,经常出现土地价格大于房屋价格的情况,这并不是投资的好机会。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投资目标均没有达成,对合约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想要完成全年400亿销售目标,朗诗在下半年需要实现近285亿元的销售额,那在利润方面可能就要有所牺牲,比如说降价,因为相对来说降价的楼盘会好卖,能快速实现销售回款。”一位知名房地产分析师告诉财联社记者。

中报显示,期内朗诗共新获取了16个项目,新增开发销售型物业可售面积为57.3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103.6亿元,其中权益项目可售面积为51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91.3亿元。

此外,朗诗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诸多存量项目,此类项目开发周期长,开发难度大,周转速度相对较慢。

截至今年6月底,朗诗开发管理项目共34个,可售面积291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504.1亿元。其中上半年朗诗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投资位于北京东三环的船舶大厦项目、位于上海浦东的张江嘉利大厦及上海静安区的星星大厦项目,由朗诗负责运营及管理。

一位熟悉朗诗的人士则认为,朗诗上半年销售额下滑与内部反腐不无关联。“营销部门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门,内部反腐调查带来的调整会对销售产生一定影响。”

今年5月,朗诗公告称成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邓敏,被司法机关采取逮捕强制措施,这已经是朗诗内部第三位被调查的区域高管。

朗诗方面曾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内部反腐并非短期行动,是一场持久战役,而关注的重点会放在营销部门。”

频繁更名背后

除了中期业绩,朗诗频繁更名也引发业内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朗诗不过是改回到原来的名字。2018年2月28日,其将“朗诗绿色地产有限公司”改为“朗诗绿色集团有限公司”。当时朗诗集团董事长田明指出,企业更名是朗诗转型升级新战略的必然结果,单一的地产已经装不下朗诗纵向多元化的业务,朗诗现在发展了包括长租公寓、养老服务、地产金融等在内的多元化业务。

但更名不到一年半时间,朗诗便回归地产主航道。对于再度更名的原因,朗诗方面表示,更改公司名称有利于凸显及匹配公司聚焦绿色地产核心业务,有助更好地反映公司业务的新发展策略,亦有利于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

“当时地产企业更名是一个潮流,为了转型布局多元化,许多地产公司都进行了更名,但朗诗将名称再改回‘地产’也说明有一些房企的多元化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也说明朗诗重回地产的决心。”上述房地产分析师告诉财联社。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本次更名与朗诗绿色集团剥离长租公寓等业务有关。

朗诗绿色集团在2019年5月将旗下多项业务进行了剥离,其中共转让长租公寓、园林、设计院、物业管理、绿化景观及设计施工几项业务,交易总金额约9.81亿元,收购方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朗诗控股集团。

对于剥离这几项业务,朗诗方面表示,是因为部分业务产生不同程度的亏损,且未来两年可能还会继续亏损。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朗诗长租公寓分别亏损0.4亿元、1.9亿元。

朗诗解释称,剥离这些非地产业务,公司的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预计同比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并有助市场充分认识公司的盈利能力。

虽然今年上半年朗诗的利润水平进一步提升,但其负债等财务指标也出现上升。

报告期内,朗诗净负债总计约29.4亿元,较2018年末上升81.4%;净负债率为57.2%,较2018年末上升23个百分点,但仍低于行业均值。

此外,今年上半年朗诗的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7.7%,较2018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行政费用同比增长60.8%至3.07亿元,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1.2%至0.78亿元;账面现金为49.6亿元,与2018年末相比下降16.6%。

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房企半年考】朗诗上半年销售滑坡 仅完成年度目标不足三成

最新更新时间:08/21 14:1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朗诗上半年销售滑坡,仅完成年度目标不足三成

上半年114.8亿元的销售额,给朗诗的销售前景蒙上阴影。

李洁|财联社

日前,朗诗绿色集团(00106.HK,下称“朗诗”)在公布中期业绩报告的同时,宣布拟由“朗诗绿色集团”更名为“朗诗绿色地产”,这已是该公司一年多时间内两度更名。

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朗诗收入总额约20.9亿元,同比增长3.6%;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率约22%,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

尽管收入和净利双增,但朗诗销售额表现不尽如人意,今年1-6月实现签约销售额约114.8亿元,同比下降29.8%。而朗诗2019年全年销售目标为400亿元,上半年仅完成全年目标的28.7%。

“从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朗诗完成全年目标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因为下半年的市场调控还在收紧,监管层面的各种表态都说明,不可能放松房地产调控。”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对财联社表示。

销售额下降近30%

朗诗方面曾表示,2019年预计将提供约500亿元货值的土地储备,且土储集中在长三角一二线城市。

“朗诗市场深度较为稳固, 2019年去化率若能够保持在过往水平,估计约85%,销售额相当于约425亿元。”安信国际分析师黄焯伟曾表示。

但上半年114.8亿元的销售额,给朗诗的销售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对此,朗诗方面表示,签约销售额未能达成既定目标,主要原因在于土地市场高企,拓展量不足。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国内土地市场高企,经常出现土地价格大于房屋价格的情况,这并不是投资的好机会。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投资目标均没有达成,对合约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想要完成全年400亿销售目标,朗诗在下半年需要实现近285亿元的销售额,那在利润方面可能就要有所牺牲,比如说降价,因为相对来说降价的楼盘会好卖,能快速实现销售回款。”一位知名房地产分析师告诉财联社记者。

中报显示,期内朗诗共新获取了16个项目,新增开发销售型物业可售面积为57.3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103.6亿元,其中权益项目可售面积为51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91.3亿元。

此外,朗诗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诸多存量项目,此类项目开发周期长,开发难度大,周转速度相对较慢。

截至今年6月底,朗诗开发管理项目共34个,可售面积291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504.1亿元。其中上半年朗诗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投资位于北京东三环的船舶大厦项目、位于上海浦东的张江嘉利大厦及上海静安区的星星大厦项目,由朗诗负责运营及管理。

一位熟悉朗诗的人士则认为,朗诗上半年销售额下滑与内部反腐不无关联。“营销部门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门,内部反腐调查带来的调整会对销售产生一定影响。”

今年5月,朗诗公告称成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邓敏,被司法机关采取逮捕强制措施,这已经是朗诗内部第三位被调查的区域高管。

朗诗方面曾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内部反腐并非短期行动,是一场持久战役,而关注的重点会放在营销部门。”

频繁更名背后

除了中期业绩,朗诗频繁更名也引发业内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朗诗不过是改回到原来的名字。2018年2月28日,其将“朗诗绿色地产有限公司”改为“朗诗绿色集团有限公司”。当时朗诗集团董事长田明指出,企业更名是朗诗转型升级新战略的必然结果,单一的地产已经装不下朗诗纵向多元化的业务,朗诗现在发展了包括长租公寓、养老服务、地产金融等在内的多元化业务。

但更名不到一年半时间,朗诗便回归地产主航道。对于再度更名的原因,朗诗方面表示,更改公司名称有利于凸显及匹配公司聚焦绿色地产核心业务,有助更好地反映公司业务的新发展策略,亦有利于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

“当时地产企业更名是一个潮流,为了转型布局多元化,许多地产公司都进行了更名,但朗诗将名称再改回‘地产’也说明有一些房企的多元化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也说明朗诗重回地产的决心。”上述房地产分析师告诉财联社。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本次更名与朗诗绿色集团剥离长租公寓等业务有关。

朗诗绿色集团在2019年5月将旗下多项业务进行了剥离,其中共转让长租公寓、园林、设计院、物业管理、绿化景观及设计施工几项业务,交易总金额约9.81亿元,收购方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朗诗控股集团。

对于剥离这几项业务,朗诗方面表示,是因为部分业务产生不同程度的亏损,且未来两年可能还会继续亏损。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朗诗长租公寓分别亏损0.4亿元、1.9亿元。

朗诗解释称,剥离这些非地产业务,公司的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预计同比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并有助市场充分认识公司的盈利能力。

虽然今年上半年朗诗的利润水平进一步提升,但其负债等财务指标也出现上升。

报告期内,朗诗净负债总计约29.4亿元,较2018年末上升81.4%;净负债率为57.2%,较2018年末上升23个百分点,但仍低于行业均值。

此外,今年上半年朗诗的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7.7%,较2018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行政费用同比增长60.8%至3.07亿元,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1.2%至0.78亿元;账面现金为49.6亿元,与2018年末相比下降16.6%。

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房企半年考】朗诗上半年销售滑坡 仅完成年度目标不足三成

最新更新时间:08/21 14:1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