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话徐易容:创新的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徐易容:创新的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徐易容是互联网不同周期的穿越者。从Web 2.0到电商,再到移动时代,他经历的不仅仅是互联网变迁,更是商业世界和社会形态的不断重构。

文丨接招 文婷

徐易容开始造衣服了。

放在互联网圈,这个事情有点非主流。有人做过,但不太成功,比如凡客。更多的人是在追求交易平台,流量。

他也曾经是流量的信徒。第一次创业项目抓虾是Web 2.0时代的社区代表,后来做美丽说,从电商导购到交易,都是在追求流量和规模的路上,越走越远。竞争也决定了,不得不走远。

第三次创业做HIGO,他觉得这些东西太旧了。部分原因是他都已经做过,互联网下半场,真正的创新逻辑不应该是这样。就如同,互联网人都喜欢玩“比特”,但这时候该真正做点“原子”的事情了。

扎实、坚守、拙诚,这是徐易容现在喜欢的词。他说,过去的那些东西太快,太粗糙,太追求规模,但是没有把品质真正做好。现在他想好好造衣服,造品牌。

从某种意义上说,徐易容是互联网不同周期的穿越者。从Web 2.0到电商,再到移动时代,他经历的不仅仅是互联网变迁,更是商业世界和社会形态的不断重构。作为一名创业者,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穿越周期,三次创业老兵徐易容的思考有一定借鉴意义。

以下为「接招」与徐易容的独家对话:

从卖商品到造衣服

接招:你要把HIGO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徐易容:对美感的追求,这是我们团队努力的独特方向。我们希望为中国的中产人群,重新定义美感。我们相信,如果全世界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诞生一个伟大的时尚企业,那一定是在中国。这里有2亿接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对美感有追求的中产人群,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土壤。

今天国外至少有100多个时装大牌,国内有6000多个商场品牌,但他们的模式从老佛爷卡尔·拉格斐、LVMH 的阿诺特开始,过去四十年基本没有变过。实际上,他们的服务对象只是中国最富有的千分之一人群。两亿的中产人群根本不是他们的主要用户。

因此,我们正在寻找一条正确的新道路,希望能从根本上让两亿中产人群拥有更好的美感和进步。

接招:你之前做美丽说要解决的问题,跟现在做的不是同一个事情?

徐易容:仍然是美感方向,但做的事情很不一样了。美丽说时代,我们当时的想法是,人们不太会搭配,因此我们创造了一个新型的穿衣搭配指南。但是这几年我慢慢意识到,更本质的问题是,人们的衣橱里根本没有几件适宜搭配的高级的衣服。我发现得自己创造衣服。所以,我进入了时装制造业。

接招:但HIGO一开始的定位,也是一个电商平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个转变?

徐易容:HIGO是2016年2月份独立分拆的,它的定位是中国有名的全球时尚买手店,为中产人群提供有美感的选品,价格很好,保证正品。然后,我记得是在2017年夏天,我们销售了一款GUCCI GEEKS 系列的插画T恤,总共11个图案,每个图案限量100件,全球总共1100件。每件都用铁皮盒包装,非常精致。HIGO很快就卖出去90件,很开心,但再想卖更多,没货了。而且,这款T恤的价格是3300块,这是品牌官方的定价,并不是大量中产人群能接受的价格。

这时候我们意识到,如果只是作为一个买手店存在,不去拥有自己的品牌、没有定价权,不可能从根本上为中产人群解决美感的问题。所以我们从两年前开始酝酿直接为用户创造精致的衣着。

HIGO依然有买手店业务,但不再是一个泛泛的交易平台,更像是一个连锁的买手店,越来越远离淘宝的方向。我们还把Slogan改成,中国有名的全球时尚买手店。现在有两百多名买手分布在全球各地。

接招:你们的自有品牌进展如何?

徐易容:去年夏天启动,已经开始真正生产了。我们现在没怎么推广,就在HIGO里面出售。我们肯定不会在淘宝天猫开店,但也许会筹划开线下店。

接招:做服装自有品牌的难点是什么?

徐易容:如果想服务这2亿中产人群,必须把价格做好。跟传统大牌相比,我们的倍率就不能定在成本的6到15倍以上,而是要定在2倍以下,这样大家才能实现时装自由。但是,价格做好后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你能不能生存,别人花三四十年也只能做到6到15倍是有原因的。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第二,与大牌相对应的往往是高价。一旦降价,就意味着不太高级了。比如工厂货,把价格降低之后,用户无法在有钱没钱这个层面证明自己高级与否了。

另外,造一件东西真的很复杂,一件衣服来回要改几十遍。互联网人都不愿意去制造东西,中国最优秀的人都在玩“比特”,没有人做跟“原子”相关的东西。

接招:近几年也有互联网力量与制造相结合的品牌,但两者融合相加还是很难。

徐易容:需要跨界。下一个10年,伟大的企业应该是像宜家、华为这样的公司。第一,用户的痛点摆在这里,就是要为用户创造价值;第二,未来趋势是企业要拥有自己产品品牌,打通信息和交易,最典型的是苹果,用户需要的是终极体验。如果你只停留在交易平台或信息层面,只愿意管一段,就是不愿意对用户的体验负全责。

接招:拼多多走的也是工厂模式,你看好他们吗?

徐易容:拼多多瞄准的是中国后50%的人群,这个人群最大的需求是功能性,没有太多精神层面的需求,比如衣服,他们需要的是结实、耐穿,或是保暖。拼多多适合解决功能性方面的问题,其实就是中国的沃尔玛。

接招:拼多多对抗淘宝,赢面有多大?

徐易容:要看它怎么发展。我相信如果它深入供应链,到设计、制造环节,保障产品品质,最终会赢得未来,至少这样的企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交易平台有永恒的存在价值,但不能阻止创造和制造好产品的企业诞生,交易平台很难把事情深入下去。用户的忠诚度会建立在对产品的忠诚度上。我现在不迷恋做交易平台的企业,相反,我非常喜欢能自己设计和创造的事情。

接招:是不是因为你做过了,所以没有太大感觉了?

徐易容:部分原因是我做过了,更重要的是我喜欢创新。我发现在原来的框架里面,无论是新闻还是信息、或者交易平台,过去20年下来,人们几乎把互联网能做的事情翻了个遍,已经没有什么创新点了。现在很多人做的事情都是“旧瓶装新酒”,那些战争通常不正义,完全师出无名。我觉得是时候引入“原子”,而不是只停留在“比特”层面了。

当年做美丽说,至少我们重新定义了什么叫穿搭指南。接下来,我想重新定义什么是精致衣着。

坚守公司存在的意义

接招:你有没有想过,如果2016年继续做美丽说,会有什么不一样?

徐易容:会有很大的不同。其实在2014年我已经隐约感觉到,需要把美丽说变成一个品牌,我们的未来应该是成为一家ZARA那样的企业。当然,当时我没有做到,我还不够坚定,团队也不够支撑这件事情。但这个Vision在当时是有的。如果从那个时候就坚定的做一家服装品牌企业,沿这个方向持续做到现在,我相信五年下来,中国的县城里面,恐怕都应该是我们的地标建筑。

接招:就是比特加原子。

徐易容:对,最重要的是这样一个维度,用户需要但没有人在做。中国的快时尚服装,一天会产生1500个左右的新款,但质量参差不齐。美丽说当时每个月给4000万女生提供穿搭指南,如果当时依托有利条件,真正去创造这样的产品,是很有机会的。

如果做成,这完全是另一个故事了。这是一个跟宜家类似的企业,每一件衣服都知道因何而存在,是怎么把它创造出来的。这跟小红书做红人推荐、淘宝档口式的交易平台,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接招:所以后来会有点遗憾吗?

徐易容:事情过去就过去了。而且我自己本身不是美丽说的用户,我确实会离得有点远。

接招:这些思考对你现在做HIGO有哪些影响?

徐易容:影响还是蛮大的。我现在更觉得好东西是需要时间的,Good things take time。那时候有些东西太快,太粗糙,太追求规模,但是没有把品质真正做好。

2015年美丽说顶峰的时候,我们回访用户,有不少的用户反馈,美丽说的衣服品质不是太好,有开线、污渍、货不对款等情况。

但是当收到这些用户反馈的时候,我们的团队失去了一种为用户负责的文化,大家没有站在用户的立场上去想,没有人在意这件事情。很多人都认为把交易额做上去是第一要务,而把交易额做上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搞流量,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只是缺流量、缺流量、缺流量。而大家似乎都忘记了一点,用户来美丽说是希望在这里买到一件时尚的衣着。美丽说的衣服价格很便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有理由让它开线,让它有污渍。

所有垂直电商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开始横向发展,变成小淘宝,失去它原本存在的价值。美丽说在2014年时,从时尚穿搭指南变成交易平台,再进一步,应该成为一个自己为产品终极体验负责的时尚品牌。但我们没有,反而开始横向发展,卖零食、卖尿布,什么东西都开始卖。

最多的时候,美丽说的商家数量是两万家。今天再回想,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事情。因为我们把美丽说慢慢做成小淘宝了,可是用户绝不需要第二个淘宝。

因此,任何一家公司,不管发展到什么阶段,都要坚守一个点,总要不停地问自己,你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你究竟是谁?

接招:当时没有做到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徐易容:应该跟团队文化相关吧。后来我慢慢开始理解,为什么伟大的企业和牛逼的企业家,总是在不厌其烦地强调自己的价值观,坚守自己存在的意义。美丽说当时可能没有坚持那个意义。

接招:你是从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徐易容:2015年下半年,但已经来不及了。

接招:如果不合并,当时有选择可走吗?

徐易容:一个公司除了坚守存在的意义外,还需要团队去执行,但我的团队不足以支撑这样一个意义了。

接招:是不是美丽说当时像很多电商公司一样,陷入做大流量——融资——买更多流量这样的无限循环当中,已经跳不出来了?

徐易容:这是今天互联网里的大部分问题,已经跳不出来了。但在美丽说时代,我非常自豪的事情是,重新定义了什么叫穿搭指南,也就是服饰的“软件”。但是美丽说没有重新定义服饰的“硬件”。今天我已经不做小女生的生意了,HIGO瞄准的是中产人群,我希望重新定义什么是精致衣着,重新定义什么是服饰的“硬件”。从2016年2月,HIGO独立分拆后,我们对这个方向越来越坚持。

美丽说一路很红火,但方向还不是那么坚定。老实说,美丽说未来应该向哪去,当时我是讲不长远的,只能思考两年左右的事情。但在HIGO,我希望我能看到10年以后的事情。我们的路径可能会调整,但方向是坚定不变的,我绝对不会偏离这个方向。我们相信,中国一定会有全世界最好的美感和设计。这是我们的土壤决定的。

接招:过去你都做了哪些调整?

徐易容:HIGO刚分拆出来两个月,我们就把奶粉和尿布都砍了,这差不多砍掉了20%的交易额,但我们也没犹豫。又过了一年,我们把奥莱的老土款都砍掉了,因为这些都不代表美感。然后,当我们发现全球时尚买手店的模式,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让大量中产拥有更好衣着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自己创造衣服了。

颠覆两个自己

接招:你前面说,后来美丽说的团队不足以支撑公司存在的意义,做HIGO时会尤其注意这点吗?

徐易容:当然。从2016年至今,在这个办公室上过半天班的同事已经快600人了,而实际上今天我们只有70个同事。我们在不停地筛选,就是希望留在这里的人,是对我们要做的事情态度坚决的人,内心真正热爱美感的人。

我现在相信扎实是好东西。我们现在的70个同事,我觉得干了原来美丽说300人的工作;原来美丽说的设计团队有40多人,现在只有6个,但工作产出相近。

接招:从过去创业和资本的历史来看,都希望高举高打,速成。你现在的路径与常规意义上的创业逻辑是截然相反的。

徐易容:资本确实是重要的,但我们究竟为何而存在是最重要的。我们没有刻意拒绝资本,但肯定也不是为资本而存在。如果我们做的事情能获得更多资本,当然是好事,但如果不能,我也要坚持做。

接招:你个人过去已经完成一定的资本积累。但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创业,是不是不得不去考虑更多资本的支持?

徐易容:也不尽然。我看到那么多伟大的企业,在使命上都非常坚持。最优秀的投资人反而更认这种东西。

接招:算上之前的抓虾和美丽说,这已经是你创业的第三个项目了。你会有疲惫感吗?

徐易容:刚好相反。我在创造东西的时候,会很舒服,我很享受这样一个创造和创新的过程。想想过去40年,6000多个商场大牌,还有无数个没有进入商场的设计师品牌,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两亿中产人群的精致衣着问题。这是多么酷的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还有一个解决办法摆在你面前,你能不觉得兴奋吗?今天可能只是星星之火,但如果真把它做成燎原之势,那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当然,我不确定这条路什么时候能成,甚至可能不成,但为这个事情奋斗,本身就有价值。

接招:你的动力来自哪里,你还需要再证明自己吗?

徐易容:不需要。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人不就活一辈子吗,富兰克林说,很多人在25岁就已经死了,只是75岁才埋掉。

接招:你是在颠覆两个自己。第一次创业做流量,你还是技术大牛,但你这次选择了一条更加感性的路。

徐易容:我更喜欢这个。

接招:但最难的就是否定自己。

徐易容:我喜欢嬗变,我喜欢的东西会不停地变化,因为要创新。你待在任何一个领域的中心地带,都不会有创新的,一定要跨界。

2009年我做美丽说,它是一个边缘,穿搭指南这样的东西,互联网人是不会认真去做的。而传统时尚行业的人,又不会使用类似社区这样的创新点。这两个东西是没有交集的,但美丽说让他们彼此接壤,产生创新。

技术男的标签在我身上其实是永远存在的,我会持续观察用互联网新的技术究竟能带来怎样的创新。都说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了,可是用户总有需求,有新的问题去解决。用户需要好的衣服,那我就来造衣服好了。原来的东西就让已有的人去服务,我们为什么还要再回去抢人家的地盘?没有必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徐易容:创新的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徐易容是互联网不同周期的穿越者。从Web 2.0到电商,再到移动时代,他经历的不仅仅是互联网变迁,更是商业世界和社会形态的不断重构。

文丨接招 文婷

徐易容开始造衣服了。

放在互联网圈,这个事情有点非主流。有人做过,但不太成功,比如凡客。更多的人是在追求交易平台,流量。

他也曾经是流量的信徒。第一次创业项目抓虾是Web 2.0时代的社区代表,后来做美丽说,从电商导购到交易,都是在追求流量和规模的路上,越走越远。竞争也决定了,不得不走远。

第三次创业做HIGO,他觉得这些东西太旧了。部分原因是他都已经做过,互联网下半场,真正的创新逻辑不应该是这样。就如同,互联网人都喜欢玩“比特”,但这时候该真正做点“原子”的事情了。

扎实、坚守、拙诚,这是徐易容现在喜欢的词。他说,过去的那些东西太快,太粗糙,太追求规模,但是没有把品质真正做好。现在他想好好造衣服,造品牌。

从某种意义上说,徐易容是互联网不同周期的穿越者。从Web 2.0到电商,再到移动时代,他经历的不仅仅是互联网变迁,更是商业世界和社会形态的不断重构。作为一名创业者,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穿越周期,三次创业老兵徐易容的思考有一定借鉴意义。

以下为「接招」与徐易容的独家对话:

从卖商品到造衣服

接招:你要把HIGO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徐易容:对美感的追求,这是我们团队努力的独特方向。我们希望为中国的中产人群,重新定义美感。我们相信,如果全世界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诞生一个伟大的时尚企业,那一定是在中国。这里有2亿接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对美感有追求的中产人群,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土壤。

今天国外至少有100多个时装大牌,国内有6000多个商场品牌,但他们的模式从老佛爷卡尔·拉格斐、LVMH 的阿诺特开始,过去四十年基本没有变过。实际上,他们的服务对象只是中国最富有的千分之一人群。两亿的中产人群根本不是他们的主要用户。

因此,我们正在寻找一条正确的新道路,希望能从根本上让两亿中产人群拥有更好的美感和进步。

接招:你之前做美丽说要解决的问题,跟现在做的不是同一个事情?

徐易容:仍然是美感方向,但做的事情很不一样了。美丽说时代,我们当时的想法是,人们不太会搭配,因此我们创造了一个新型的穿衣搭配指南。但是这几年我慢慢意识到,更本质的问题是,人们的衣橱里根本没有几件适宜搭配的高级的衣服。我发现得自己创造衣服。所以,我进入了时装制造业。

接招:但HIGO一开始的定位,也是一个电商平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个转变?

徐易容:HIGO是2016年2月份独立分拆的,它的定位是中国有名的全球时尚买手店,为中产人群提供有美感的选品,价格很好,保证正品。然后,我记得是在2017年夏天,我们销售了一款GUCCI GEEKS 系列的插画T恤,总共11个图案,每个图案限量100件,全球总共1100件。每件都用铁皮盒包装,非常精致。HIGO很快就卖出去90件,很开心,但再想卖更多,没货了。而且,这款T恤的价格是3300块,这是品牌官方的定价,并不是大量中产人群能接受的价格。

这时候我们意识到,如果只是作为一个买手店存在,不去拥有自己的品牌、没有定价权,不可能从根本上为中产人群解决美感的问题。所以我们从两年前开始酝酿直接为用户创造精致的衣着。

HIGO依然有买手店业务,但不再是一个泛泛的交易平台,更像是一个连锁的买手店,越来越远离淘宝的方向。我们还把Slogan改成,中国有名的全球时尚买手店。现在有两百多名买手分布在全球各地。

接招:你们的自有品牌进展如何?

徐易容:去年夏天启动,已经开始真正生产了。我们现在没怎么推广,就在HIGO里面出售。我们肯定不会在淘宝天猫开店,但也许会筹划开线下店。

接招:做服装自有品牌的难点是什么?

徐易容:如果想服务这2亿中产人群,必须把价格做好。跟传统大牌相比,我们的倍率就不能定在成本的6到15倍以上,而是要定在2倍以下,这样大家才能实现时装自由。但是,价格做好后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你能不能生存,别人花三四十年也只能做到6到15倍是有原因的。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第二,与大牌相对应的往往是高价。一旦降价,就意味着不太高级了。比如工厂货,把价格降低之后,用户无法在有钱没钱这个层面证明自己高级与否了。

另外,造一件东西真的很复杂,一件衣服来回要改几十遍。互联网人都不愿意去制造东西,中国最优秀的人都在玩“比特”,没有人做跟“原子”相关的东西。

接招:近几年也有互联网力量与制造相结合的品牌,但两者融合相加还是很难。

徐易容:需要跨界。下一个10年,伟大的企业应该是像宜家、华为这样的公司。第一,用户的痛点摆在这里,就是要为用户创造价值;第二,未来趋势是企业要拥有自己产品品牌,打通信息和交易,最典型的是苹果,用户需要的是终极体验。如果你只停留在交易平台或信息层面,只愿意管一段,就是不愿意对用户的体验负全责。

接招:拼多多走的也是工厂模式,你看好他们吗?

徐易容:拼多多瞄准的是中国后50%的人群,这个人群最大的需求是功能性,没有太多精神层面的需求,比如衣服,他们需要的是结实、耐穿,或是保暖。拼多多适合解决功能性方面的问题,其实就是中国的沃尔玛。

接招:拼多多对抗淘宝,赢面有多大?

徐易容:要看它怎么发展。我相信如果它深入供应链,到设计、制造环节,保障产品品质,最终会赢得未来,至少这样的企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交易平台有永恒的存在价值,但不能阻止创造和制造好产品的企业诞生,交易平台很难把事情深入下去。用户的忠诚度会建立在对产品的忠诚度上。我现在不迷恋做交易平台的企业,相反,我非常喜欢能自己设计和创造的事情。

接招:是不是因为你做过了,所以没有太大感觉了?

徐易容:部分原因是我做过了,更重要的是我喜欢创新。我发现在原来的框架里面,无论是新闻还是信息、或者交易平台,过去20年下来,人们几乎把互联网能做的事情翻了个遍,已经没有什么创新点了。现在很多人做的事情都是“旧瓶装新酒”,那些战争通常不正义,完全师出无名。我觉得是时候引入“原子”,而不是只停留在“比特”层面了。

当年做美丽说,至少我们重新定义了什么叫穿搭指南。接下来,我想重新定义什么是精致衣着。

坚守公司存在的意义

接招:你有没有想过,如果2016年继续做美丽说,会有什么不一样?

徐易容:会有很大的不同。其实在2014年我已经隐约感觉到,需要把美丽说变成一个品牌,我们的未来应该是成为一家ZARA那样的企业。当然,当时我没有做到,我还不够坚定,团队也不够支撑这件事情。但这个Vision在当时是有的。如果从那个时候就坚定的做一家服装品牌企业,沿这个方向持续做到现在,我相信五年下来,中国的县城里面,恐怕都应该是我们的地标建筑。

接招:就是比特加原子。

徐易容:对,最重要的是这样一个维度,用户需要但没有人在做。中国的快时尚服装,一天会产生1500个左右的新款,但质量参差不齐。美丽说当时每个月给4000万女生提供穿搭指南,如果当时依托有利条件,真正去创造这样的产品,是很有机会的。

如果做成,这完全是另一个故事了。这是一个跟宜家类似的企业,每一件衣服都知道因何而存在,是怎么把它创造出来的。这跟小红书做红人推荐、淘宝档口式的交易平台,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接招:所以后来会有点遗憾吗?

徐易容:事情过去就过去了。而且我自己本身不是美丽说的用户,我确实会离得有点远。

接招:这些思考对你现在做HIGO有哪些影响?

徐易容:影响还是蛮大的。我现在更觉得好东西是需要时间的,Good things take time。那时候有些东西太快,太粗糙,太追求规模,但是没有把品质真正做好。

2015年美丽说顶峰的时候,我们回访用户,有不少的用户反馈,美丽说的衣服品质不是太好,有开线、污渍、货不对款等情况。

但是当收到这些用户反馈的时候,我们的团队失去了一种为用户负责的文化,大家没有站在用户的立场上去想,没有人在意这件事情。很多人都认为把交易额做上去是第一要务,而把交易额做上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搞流量,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只是缺流量、缺流量、缺流量。而大家似乎都忘记了一点,用户来美丽说是希望在这里买到一件时尚的衣着。美丽说的衣服价格很便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有理由让它开线,让它有污渍。

所有垂直电商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开始横向发展,变成小淘宝,失去它原本存在的价值。美丽说在2014年时,从时尚穿搭指南变成交易平台,再进一步,应该成为一个自己为产品终极体验负责的时尚品牌。但我们没有,反而开始横向发展,卖零食、卖尿布,什么东西都开始卖。

最多的时候,美丽说的商家数量是两万家。今天再回想,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事情。因为我们把美丽说慢慢做成小淘宝了,可是用户绝不需要第二个淘宝。

因此,任何一家公司,不管发展到什么阶段,都要坚守一个点,总要不停地问自己,你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你究竟是谁?

接招:当时没有做到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徐易容:应该跟团队文化相关吧。后来我慢慢开始理解,为什么伟大的企业和牛逼的企业家,总是在不厌其烦地强调自己的价值观,坚守自己存在的意义。美丽说当时可能没有坚持那个意义。

接招:你是从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徐易容:2015年下半年,但已经来不及了。

接招:如果不合并,当时有选择可走吗?

徐易容:一个公司除了坚守存在的意义外,还需要团队去执行,但我的团队不足以支撑这样一个意义了。

接招:是不是美丽说当时像很多电商公司一样,陷入做大流量——融资——买更多流量这样的无限循环当中,已经跳不出来了?

徐易容:这是今天互联网里的大部分问题,已经跳不出来了。但在美丽说时代,我非常自豪的事情是,重新定义了什么叫穿搭指南,也就是服饰的“软件”。但是美丽说没有重新定义服饰的“硬件”。今天我已经不做小女生的生意了,HIGO瞄准的是中产人群,我希望重新定义什么是精致衣着,重新定义什么是服饰的“硬件”。从2016年2月,HIGO独立分拆后,我们对这个方向越来越坚持。

美丽说一路很红火,但方向还不是那么坚定。老实说,美丽说未来应该向哪去,当时我是讲不长远的,只能思考两年左右的事情。但在HIGO,我希望我能看到10年以后的事情。我们的路径可能会调整,但方向是坚定不变的,我绝对不会偏离这个方向。我们相信,中国一定会有全世界最好的美感和设计。这是我们的土壤决定的。

接招:过去你都做了哪些调整?

徐易容:HIGO刚分拆出来两个月,我们就把奶粉和尿布都砍了,这差不多砍掉了20%的交易额,但我们也没犹豫。又过了一年,我们把奥莱的老土款都砍掉了,因为这些都不代表美感。然后,当我们发现全球时尚买手店的模式,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让大量中产拥有更好衣着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自己创造衣服了。

颠覆两个自己

接招:你前面说,后来美丽说的团队不足以支撑公司存在的意义,做HIGO时会尤其注意这点吗?

徐易容:当然。从2016年至今,在这个办公室上过半天班的同事已经快600人了,而实际上今天我们只有70个同事。我们在不停地筛选,就是希望留在这里的人,是对我们要做的事情态度坚决的人,内心真正热爱美感的人。

我现在相信扎实是好东西。我们现在的70个同事,我觉得干了原来美丽说300人的工作;原来美丽说的设计团队有40多人,现在只有6个,但工作产出相近。

接招:从过去创业和资本的历史来看,都希望高举高打,速成。你现在的路径与常规意义上的创业逻辑是截然相反的。

徐易容:资本确实是重要的,但我们究竟为何而存在是最重要的。我们没有刻意拒绝资本,但肯定也不是为资本而存在。如果我们做的事情能获得更多资本,当然是好事,但如果不能,我也要坚持做。

接招:你个人过去已经完成一定的资本积累。但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创业,是不是不得不去考虑更多资本的支持?

徐易容:也不尽然。我看到那么多伟大的企业,在使命上都非常坚持。最优秀的投资人反而更认这种东西。

接招:算上之前的抓虾和美丽说,这已经是你创业的第三个项目了。你会有疲惫感吗?

徐易容:刚好相反。我在创造东西的时候,会很舒服,我很享受这样一个创造和创新的过程。想想过去40年,6000多个商场大牌,还有无数个没有进入商场的设计师品牌,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两亿中产人群的精致衣着问题。这是多么酷的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还有一个解决办法摆在你面前,你能不觉得兴奋吗?今天可能只是星星之火,但如果真把它做成燎原之势,那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当然,我不确定这条路什么时候能成,甚至可能不成,但为这个事情奋斗,本身就有价值。

接招:你的动力来自哪里,你还需要再证明自己吗?

徐易容:不需要。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人不就活一辈子吗,富兰克林说,很多人在25岁就已经死了,只是75岁才埋掉。

接招:你是在颠覆两个自己。第一次创业做流量,你还是技术大牛,但你这次选择了一条更加感性的路。

徐易容:我更喜欢这个。

接招:但最难的就是否定自己。

徐易容:我喜欢嬗变,我喜欢的东西会不停地变化,因为要创新。你待在任何一个领域的中心地带,都不会有创新的,一定要跨界。

2009年我做美丽说,它是一个边缘,穿搭指南这样的东西,互联网人是不会认真去做的。而传统时尚行业的人,又不会使用类似社区这样的创新点。这两个东西是没有交集的,但美丽说让他们彼此接壤,产生创新。

技术男的标签在我身上其实是永远存在的,我会持续观察用互联网新的技术究竟能带来怎样的创新。都说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了,可是用户总有需求,有新的问题去解决。用户需要好的衣服,那我就来造衣服好了。原来的东西就让已有的人去服务,我们为什么还要再回去抢人家的地盘?没有必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