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蜘蛛侠退出漫威电影宇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蜘蛛侠退出漫威电影宇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谁也不确定未来会朝怎样的方向发展,合作破裂之后,索尼和迪士尼两家面临的挑战其实都不少。

文|刺猬公社 赵思强

编辑|石灿

一切都发生得非常突然。8月20日,索尼刚宣布作为漫威电影宇宙第三阶段收官作的《蜘蛛侠:英雄远征》将于8月29日在北美地区开启加长版重映,一天之后,索尼和漫威的合作便宣告破裂,“荷兰弟”版蜘蛛侠几乎确认退出漫威电影宇宙(MCU)。

根据外媒的报道,索尼和漫威的母公司迪士尼的分歧主要是在钱上,迪士尼希望和索尼联合出资,各占50%,收益也对半分,但对此提议,索尼的态度是直接拒绝,并希望保持现在的合作模式,迪士尼可以获得蜘蛛侠电影5%的收入。

21日,索尼官方就此事发布声明,表示不再聘请漫威影业总裁凯文·费奇担任接下来《蜘蛛侠》真人电影的主要制片,声明中提到,迪士尼方给费奇安排了新工作,包括新加入漫威电影的几部新IP,迪士尼也不会让费奇一直负责一个不属于他们的IP。从声明的口吻可以看出,终止合作是迪士尼的决定。

这意味着,迄今已经推出三个版本的《蜘蛛侠》电影,可能又要重开一个新的存档了。

1999年,索尼花费七百万美元从漫威手中买下了蜘蛛侠的版权,一并打包的还有毒液、屠杀等900个与蜘蛛侠相关角色版权,当时双方达成的协议是,如果索尼五年内没有拍摄蜘蛛侠相关电影,那么蜘蛛侠的拍摄版权就会回到漫威手中。

2002年,27岁的托比·马奎尔身穿红色紧身衣,成为第一代蜘蛛侠,第一次让人们看到了蜘蛛侠仅凭一根蛛丝在高楼间穿梭是怎样的姿态。这一版《蜘蛛侠》在很多人心中都是不可磨灭的经典,票房成绩上也非常出色,三部曲共收获24.9亿美元票房。

2012年,距离《蜘蛛侠》三部曲最后一部上映过去五年,为了保住蜘蛛侠的版权,索尼推出《超凡蜘蛛侠》系列,由安德鲁·加菲尔德主演。但由于续集《超凡蜘蛛侠2》票房成绩不佳,导致原定为四部曲的系列在2014年提前终结。

而这个时候,漫威宇宙已经在稳步搭建之中,《复仇者联盟》《美队2》《银河护卫队》均表现出色,这让漫威也有了更多可以和索尼商谈的筹码,双方在此时利害一致:漫威希望蜘蛛侠这个人气角色出现在越来越庞大的电影宇宙之中,而索尼则希望保住蜘蛛侠版权,并让这个角色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多的商业收益。

2015年2月10日中午,漫威影业中文官微发布消息称,蜘蛛侠回归漫威电影宇宙。2016年,钢铁侠的一声“underoos!”叫出了第三代蜘蛛侠“荷兰弟”,在之后的三年,除了推出两部个人独立电影之外,新一代蜘蛛侠在两部《复仇者联盟》中,也拥有非常重要的戏份。

所以在漫威的眼中,蜘蛛侠这个IP在近几年的成功,要归功于MCU本身的影响力,这也让其对蜘蛛侠这个IP有了更大的野心,才提出要平分收益的要求。

但索尼也没有一直当撒手掌柜,在与漫威合作的同时,索尼在《毒液:致命守护者》和《蜘蛛侠:平行宇宙》两部作品上取得极大的成功。前者的制作成本仅1亿美元,最终票房却达到8.55亿美元。后者更是斩获了第91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

此外,索尼在PS4上推出的游戏《漫威蜘蛛侠》的总销量已经达到了1320万份,成为了美国销量最高的超级英雄游戏。

可以说,这些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给了索尼更强的自信,即便是离开MCU,他们也依旧有足够的能力经营好蜘蛛侠这个超级IP,毕竟和迪士尼不同,索尼所拥有的900多个角色,全是和蜘蛛侠相关的衍生角色,在索尼这里,蜘蛛侠是绝对的主角,而不是像在MCU里只是众多超级英雄中的一员。

尤其在今年三月,迪士尼收购了20世纪福克斯之后,又拥有了X战警和神奇四侠的版权,其实手上能用的IP依旧非常多,肯定也不会给小蜘蛛这个不属于自家的角色投入太多的资源,索尼应该也是看清了这一点,才态度如此强硬。

关于公司双方的意见分歧,粉丝们对此事的看法也产生了严重的两级分化。一些“漫画党”拍手叫好,表示早就看不惯MCU中蜘蛛侠的人物设定,仅仅是丧失了蜘蛛侠精神内核的“工具人”。

在漫威漫画中,蜘蛛侠一直都是人气最高的角色,他也是创作者斯坦·李超级英雄观的集中体现,即“如果这些角色真的存在,他们在真实世界会怎样生活?”

斯坦·李一直着眼刻画超级英雄更趋近于常人的那一面,他们会有自己的烦恼,会有自己生活,有自己的爱情、友情。在创作蜘蛛侠时,斯坦·李始终在思考“真正的青少年应该是什么样的?”

他把自己能想到的属于青少年的痛苦都赋予给了这个角色:年轻的彼特帕克钱总是不够花,在学校也不是风云人物,不擅长跟女生交往,但自己也有些过人之处,比如在科学课上表现优异......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是蜘蛛侠的叔叔本对他说的话,但蜘蛛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代价,却是本的死亡。愤怒、失望、不安、自我怀疑,这些真实的情感,都在蜘蛛侠的身上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但粉丝们认为这些在MCU的作品中都没有体现,让索尼单独来做,反而可能会重现过去的辉煌。

反过来也有人认为,MCU本身就是独立于漫画的新宇宙,反复强调所谓的“精神内核”没有太多意义。MCU的特点其实在于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能够让蜘蛛侠让蜘蛛侠的角色更加多元且饱满。

而且对于MCU的粉丝群体来说,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看过原作,对他们来说,对蜘蛛侠的认知就是MCU中的一员,一旦蜘蛛侠离开MCU,可能也会丧失掉很大一部分粉丝。

不过这些现在看来还都只是推测,毕竟谁也不确定未来会朝怎样的方向发展,合作破裂之后,索尼和迪士尼两家面临的挑战其实都不少。

对于索尼来说,最大的挑战自然就是怎样搭建起一个像MCU一样庞大的蜘蛛侠宇宙,毕竟和漫威相比,这一步已经晚了十年,更何况还有另一家公司DC的步步紧逼。

而迪士尼面临的困境也不小,十年时间过去,伴随MCU成长的一代人已经长大,对这个系列的热情可能会有所消减,另一方面,由于整个MCU体系越来越大,导致新粉丝的进入门槛也越来越高。在《复仇者联盟4》拿到全球票房最高的成绩之后,失去钢铁侠的MCU第四阶段能否靠新角色持续过去的辉煌,同样也很难说。

所以这场争论究竟谁对谁错,可能要过几年才能见分晓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蜘蛛侠退出漫威电影宇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谁也不确定未来会朝怎样的方向发展,合作破裂之后,索尼和迪士尼两家面临的挑战其实都不少。

文|刺猬公社 赵思强

编辑|石灿

一切都发生得非常突然。8月20日,索尼刚宣布作为漫威电影宇宙第三阶段收官作的《蜘蛛侠:英雄远征》将于8月29日在北美地区开启加长版重映,一天之后,索尼和漫威的合作便宣告破裂,“荷兰弟”版蜘蛛侠几乎确认退出漫威电影宇宙(MCU)。

根据外媒的报道,索尼和漫威的母公司迪士尼的分歧主要是在钱上,迪士尼希望和索尼联合出资,各占50%,收益也对半分,但对此提议,索尼的态度是直接拒绝,并希望保持现在的合作模式,迪士尼可以获得蜘蛛侠电影5%的收入。

21日,索尼官方就此事发布声明,表示不再聘请漫威影业总裁凯文·费奇担任接下来《蜘蛛侠》真人电影的主要制片,声明中提到,迪士尼方给费奇安排了新工作,包括新加入漫威电影的几部新IP,迪士尼也不会让费奇一直负责一个不属于他们的IP。从声明的口吻可以看出,终止合作是迪士尼的决定。

这意味着,迄今已经推出三个版本的《蜘蛛侠》电影,可能又要重开一个新的存档了。

1999年,索尼花费七百万美元从漫威手中买下了蜘蛛侠的版权,一并打包的还有毒液、屠杀等900个与蜘蛛侠相关角色版权,当时双方达成的协议是,如果索尼五年内没有拍摄蜘蛛侠相关电影,那么蜘蛛侠的拍摄版权就会回到漫威手中。

2002年,27岁的托比·马奎尔身穿红色紧身衣,成为第一代蜘蛛侠,第一次让人们看到了蜘蛛侠仅凭一根蛛丝在高楼间穿梭是怎样的姿态。这一版《蜘蛛侠》在很多人心中都是不可磨灭的经典,票房成绩上也非常出色,三部曲共收获24.9亿美元票房。

2012年,距离《蜘蛛侠》三部曲最后一部上映过去五年,为了保住蜘蛛侠的版权,索尼推出《超凡蜘蛛侠》系列,由安德鲁·加菲尔德主演。但由于续集《超凡蜘蛛侠2》票房成绩不佳,导致原定为四部曲的系列在2014年提前终结。

而这个时候,漫威宇宙已经在稳步搭建之中,《复仇者联盟》《美队2》《银河护卫队》均表现出色,这让漫威也有了更多可以和索尼商谈的筹码,双方在此时利害一致:漫威希望蜘蛛侠这个人气角色出现在越来越庞大的电影宇宙之中,而索尼则希望保住蜘蛛侠版权,并让这个角色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多的商业收益。

2015年2月10日中午,漫威影业中文官微发布消息称,蜘蛛侠回归漫威电影宇宙。2016年,钢铁侠的一声“underoos!”叫出了第三代蜘蛛侠“荷兰弟”,在之后的三年,除了推出两部个人独立电影之外,新一代蜘蛛侠在两部《复仇者联盟》中,也拥有非常重要的戏份。

所以在漫威的眼中,蜘蛛侠这个IP在近几年的成功,要归功于MCU本身的影响力,这也让其对蜘蛛侠这个IP有了更大的野心,才提出要平分收益的要求。

但索尼也没有一直当撒手掌柜,在与漫威合作的同时,索尼在《毒液:致命守护者》和《蜘蛛侠:平行宇宙》两部作品上取得极大的成功。前者的制作成本仅1亿美元,最终票房却达到8.55亿美元。后者更是斩获了第91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

此外,索尼在PS4上推出的游戏《漫威蜘蛛侠》的总销量已经达到了1320万份,成为了美国销量最高的超级英雄游戏。

可以说,这些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给了索尼更强的自信,即便是离开MCU,他们也依旧有足够的能力经营好蜘蛛侠这个超级IP,毕竟和迪士尼不同,索尼所拥有的900多个角色,全是和蜘蛛侠相关的衍生角色,在索尼这里,蜘蛛侠是绝对的主角,而不是像在MCU里只是众多超级英雄中的一员。

尤其在今年三月,迪士尼收购了20世纪福克斯之后,又拥有了X战警和神奇四侠的版权,其实手上能用的IP依旧非常多,肯定也不会给小蜘蛛这个不属于自家的角色投入太多的资源,索尼应该也是看清了这一点,才态度如此强硬。

关于公司双方的意见分歧,粉丝们对此事的看法也产生了严重的两级分化。一些“漫画党”拍手叫好,表示早就看不惯MCU中蜘蛛侠的人物设定,仅仅是丧失了蜘蛛侠精神内核的“工具人”。

在漫威漫画中,蜘蛛侠一直都是人气最高的角色,他也是创作者斯坦·李超级英雄观的集中体现,即“如果这些角色真的存在,他们在真实世界会怎样生活?”

斯坦·李一直着眼刻画超级英雄更趋近于常人的那一面,他们会有自己的烦恼,会有自己生活,有自己的爱情、友情。在创作蜘蛛侠时,斯坦·李始终在思考“真正的青少年应该是什么样的?”

他把自己能想到的属于青少年的痛苦都赋予给了这个角色:年轻的彼特帕克钱总是不够花,在学校也不是风云人物,不擅长跟女生交往,但自己也有些过人之处,比如在科学课上表现优异......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是蜘蛛侠的叔叔本对他说的话,但蜘蛛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代价,却是本的死亡。愤怒、失望、不安、自我怀疑,这些真实的情感,都在蜘蛛侠的身上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但粉丝们认为这些在MCU的作品中都没有体现,让索尼单独来做,反而可能会重现过去的辉煌。

反过来也有人认为,MCU本身就是独立于漫画的新宇宙,反复强调所谓的“精神内核”没有太多意义。MCU的特点其实在于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能够让蜘蛛侠让蜘蛛侠的角色更加多元且饱满。

而且对于MCU的粉丝群体来说,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看过原作,对他们来说,对蜘蛛侠的认知就是MCU中的一员,一旦蜘蛛侠离开MCU,可能也会丧失掉很大一部分粉丝。

不过这些现在看来还都只是推测,毕竟谁也不确定未来会朝怎样的方向发展,合作破裂之后,索尼和迪士尼两家面临的挑战其实都不少。

对于索尼来说,最大的挑战自然就是怎样搭建起一个像MCU一样庞大的蜘蛛侠宇宙,毕竟和漫威相比,这一步已经晚了十年,更何况还有另一家公司DC的步步紧逼。

而迪士尼面临的困境也不小,十年时间过去,伴随MCU成长的一代人已经长大,对这个系列的热情可能会有所消减,另一方面,由于整个MCU体系越来越大,导致新粉丝的进入门槛也越来越高。在《复仇者联盟4》拿到全球票房最高的成绩之后,失去钢铁侠的MCU第四阶段能否靠新角色持续过去的辉煌,同样也很难说。

所以这场争论究竟谁对谁错,可能要过几年才能见分晓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