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调研过1300多家企业的投资人,最终投了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调研过1300多家企业的投资人,最终投了谁?

多年的投资经历,让于光大形成了投资“三不”原则。

于光大

文|界面重庆 刘金阳  

“投资不在于投成功多少项目,而是看规避了多少风险 。”

在国内投资圈声名鹊起的投资人于光大眼里,一个优秀的投资人,应该用冷静、怀疑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个细节。

正是以这样的“去伪存真”的态度,于光大成功捕获了科大讯飞、猪八戒网、准时达、京东金融(现京东数科)等独角兽企业,也规避了诸如“升汇集团骗贷案”等陷阱。

11页风险报告  一战成名

于光大从小的职业梦想,是当一名体育记者,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在少年时代,于光大就展现出运动天赋,足球和短跑都拿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若不是父母反对,差点成了职业球员。

18岁时,他最想进的单位是沈阳电视台,“扛着摄像机到处跑”。

但最终,体育记者的梦,没能如愿。

1996年大三暑假,于光大做过上海第一代“红马甲”交易员的表哥,回到沈阳国泰君安做操盘手。

在表哥的启蒙下,于光大第一次尝试炒股,买的第一支股票是“第一铅笔”,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

这给于光大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也是在那一年,于光大放弃材料工程专业,转到会计系,这一转,人生轨迹也转了个“大弯”。

大学毕业后,于光大如愿去了国资局下属的联合证券做操盘手,经历了1998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东北国有企业转制等重大事件。

2006年,在一家大型银行负责风控的于光大接手了一笔蹊跷的贷款业务。

当时,号称资产过百亿元、控制三家上市公司、五省纺织化纤龙头的升汇集团旗下一家名叫丹东化纤的国有纺织企业,向于光大供职的银行申请了5000万贷款。

信息传到于光大手里时,这笔贷款已经审过两轮,有几百亿的担保加持,又是有名的大型上市公司,多数人都认为万无一失。

作为最后一轮的审批人,于光大敏锐地察觉到财务报表有猫腻:“以我以前对纺织行业的理解,丹东化纤不应该有这么好的效益。不能因为是大型上市公司,就判断没有问题,要辩证的去看”。

于光大只身一人去丹东化纤暗访了三天,“第一天在市区来回打出租,因为的哥消息最灵通,都在议论这家企业不景气;第二天在工厂门外饭店蹲点,观察工厂进出车流量,发现门口一片死气沉沉;第三天跟着大货车司机混进去,车间外几乎听不到机器声,货品积满灰尘。这些进一步证实了我的判断。”

于光大连夜写了11页的风险提示报告,果断停止对丹东化纤放贷。随即,该银行厦门分行也立即收回即将发放的2亿贷款。

两个月后升汇集团突然倒闭,九部委联合成立专案组调查,发现在巨额亏损的情况下,整个升汇集团编制虚假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从国内数家银行骗出20多亿贷款。

这其中超过10亿元的银行贷款流入个人腰包难以收回。由于及时采纳了于光大的风险提示,这家银行与巨额骗局擦身而过。

在于光大看来,会计不是简单记账,而是一种逻辑思维;财务报表不是简单数字,而是企业经营行为数字化。

“给我三张财务报表,企业的经营状况就会栩栩如生的呈现在我眼前,就像看见一张照片,就能马上进入一个场景。”于光大说,一个嗅觉灵敏的投资人,应由此判断出企业整个资产状况、配比是否合适、风险状况、现金流状况等。

一次惨痛失败  重新出发

在职业生涯的21年里,于光大当过操盘手,负责过企业并购、委托资产管理,管过信贷,研究过外部风险,又做了投资。

他先后调研分析过1300多家企业,能迅速拨开纷繁复杂的表象,直抵企业核心价值和主要风险。

但“老马”也有“失蹄”时。

离开银行后,于光大与好友合伙开设了自己的投资公司。每天保持着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的高强度。“因为热爱,乐此不疲。”他感慨道。

2008年,在众多合伙人意见不一的纠结中,于光大配置的奥运概念股青岛啤酒出人意料的下跌,导致公司从一级市场赚的钱,在二级市场赔掉了80%,2009年公司最终注销。

“拼搏多年,一夜归零。”少年得志、一帆风顺的于光大,第一次经历人生的低谷。赔光的不光是自己的积蓄,合伙人也散了。

这次投资失败,让于光大半年之久闭不见客,蓄满胡子,每天独自在河边沉思许久。

缺钱,让于光大不得不卖掉了自己心爱的跑车。“在此之前,别说卖,借都不借。”

当与爱车在高速路口依依惜别时,他反复叮嘱外地买家“一定要善待我的车”,目送车子渐行渐远消失在地平线。

2010年,于光大来到人生又一个重大拐点。

新年伊始,36岁的于光大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他剃掉了三个月都没理的络腮胡,对着镜子里面的自己说:要振作。

同年,因工作关系来重庆的父亲退休了,作为独生子的于光大,决定搬到重庆照顾父母,也寄希望换个环境,让自己从低谷走出来。

经历过一次惨痛的失败,父亲认为于光大做投资是不务正业。因此,他重新回归银行工作,并很快被提拔到领导岗位。

不过,这种平静再一次被于光大的一纸辞职报告打破了,为此,严厉的父亲一个月没和他说话。

2014年,于光大在北京认识了从硅谷回来的赛伯乐创始人朱敏:他是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领导者之一,屡获福布斯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被誉为中国投资界的“教父”,旗下拥有70多支人民币基金,参控股的企业达100多家。

2015年上半年,他顶着巨大压力,借来启动资金与赛伯乐成立合资公司赛伯乐盈科。在这个国际化的大平台,于光大结识了大批硅谷回来的科学家。“以前只能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的专家,如今可以在一起切磋交流”。

渴求新知识新视野的他,对于有价值的前沿研讨会,不但从不缺席,而且都是提早到场,抢坐在第一排。散会后他也与专家保持高粘度的良性互动,“不耻下问”成了于光大的口头禅。

这让于光大意识到,投资的视野很重要。自己前些年的投资,缺乏拿得出手的项目,眼界不够开阔。局限在东三省的产业基础,投的都是传统制造业。

“缺乏创新的产业,即便风险控制得再好,也出不来大的成果。上一轮互联网的机遇我没抓住,甚至是根本就没看到。这一轮一定要抓住”。于光大豁然开朗。

不盲目跟风  风控第一

“投资是个苦差事,是一锄一镐深耕出来的。”于光大说,盈科投资努力做到“82”法则,即10个项目中要成功8个项目。所以盈科不以利益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而是强调整体安全性。

“这就要求我们除了看准行业,还要切准细分市场和准确圈定成长性好,抗风险能力强的优质标的。”于光大说,在此背景下,三维度的”产业深耕就变得尤为重要,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科研单位、行业重点企业。

在于光大看来,投资,首先是投行业。选对了行业,事半功倍。全球经济低谷,恰恰孕育驱动了新一轮的变革。要积极进入新的产业,新的生态,目前,盈科投资以精准医疗、新零售、先进制造业、5G通信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这五个领域为主。

对于各种热炒的“风口”,在于光大看来,“风口”是资金短期追逐的方向,但“风口”真正的价值在于落地能力。成长性好的模式都是科技驱动的,新的模式会对传统的习惯有一定的改变和冲击。

这是一个不断落地、生根、发芽、成长、成熟的过程。只要趋势是正确的,并符合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它的渗透率会逐渐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是“风口”。

但“风口”,也未必是“真风口”。于光大说,有些资本为了逐利,人为扩大了一些应用效果,创造了溢价率很高的“风口”技术和行业,但最终还是要由市场来检验,市场不认可,最终还是要摔下来。

多年的投资经历,让于光大形成了投资“三不”原则。首先,不单纯追求“高大上”,比如专家、名人的创业项目,知名品牌项目。

其次,不盲目跟风,一个项目,经常会有多家投资机构联合投资,不会因为里面有知名大牌的投资机构,就放松独立判断。

第三,不凑热闹。“共享经济热潮,新能源汽车热潮。我们冷静看待,深入调研,没有参与。”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调研过1300多家企业的投资人,最终投了谁?

多年的投资经历,让于光大形成了投资“三不”原则。

于光大

文|界面重庆 刘金阳  

“投资不在于投成功多少项目,而是看规避了多少风险 。”

在国内投资圈声名鹊起的投资人于光大眼里,一个优秀的投资人,应该用冷静、怀疑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个细节。

正是以这样的“去伪存真”的态度,于光大成功捕获了科大讯飞、猪八戒网、准时达、京东金融(现京东数科)等独角兽企业,也规避了诸如“升汇集团骗贷案”等陷阱。

11页风险报告  一战成名

于光大从小的职业梦想,是当一名体育记者,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在少年时代,于光大就展现出运动天赋,足球和短跑都拿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若不是父母反对,差点成了职业球员。

18岁时,他最想进的单位是沈阳电视台,“扛着摄像机到处跑”。

但最终,体育记者的梦,没能如愿。

1996年大三暑假,于光大做过上海第一代“红马甲”交易员的表哥,回到沈阳国泰君安做操盘手。

在表哥的启蒙下,于光大第一次尝试炒股,买的第一支股票是“第一铅笔”,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

这给于光大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也是在那一年,于光大放弃材料工程专业,转到会计系,这一转,人生轨迹也转了个“大弯”。

大学毕业后,于光大如愿去了国资局下属的联合证券做操盘手,经历了1998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东北国有企业转制等重大事件。

2006年,在一家大型银行负责风控的于光大接手了一笔蹊跷的贷款业务。

当时,号称资产过百亿元、控制三家上市公司、五省纺织化纤龙头的升汇集团旗下一家名叫丹东化纤的国有纺织企业,向于光大供职的银行申请了5000万贷款。

信息传到于光大手里时,这笔贷款已经审过两轮,有几百亿的担保加持,又是有名的大型上市公司,多数人都认为万无一失。

作为最后一轮的审批人,于光大敏锐地察觉到财务报表有猫腻:“以我以前对纺织行业的理解,丹东化纤不应该有这么好的效益。不能因为是大型上市公司,就判断没有问题,要辩证的去看”。

于光大只身一人去丹东化纤暗访了三天,“第一天在市区来回打出租,因为的哥消息最灵通,都在议论这家企业不景气;第二天在工厂门外饭店蹲点,观察工厂进出车流量,发现门口一片死气沉沉;第三天跟着大货车司机混进去,车间外几乎听不到机器声,货品积满灰尘。这些进一步证实了我的判断。”

于光大连夜写了11页的风险提示报告,果断停止对丹东化纤放贷。随即,该银行厦门分行也立即收回即将发放的2亿贷款。

两个月后升汇集团突然倒闭,九部委联合成立专案组调查,发现在巨额亏损的情况下,整个升汇集团编制虚假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从国内数家银行骗出20多亿贷款。

这其中超过10亿元的银行贷款流入个人腰包难以收回。由于及时采纳了于光大的风险提示,这家银行与巨额骗局擦身而过。

在于光大看来,会计不是简单记账,而是一种逻辑思维;财务报表不是简单数字,而是企业经营行为数字化。

“给我三张财务报表,企业的经营状况就会栩栩如生的呈现在我眼前,就像看见一张照片,就能马上进入一个场景。”于光大说,一个嗅觉灵敏的投资人,应由此判断出企业整个资产状况、配比是否合适、风险状况、现金流状况等。

一次惨痛失败  重新出发

在职业生涯的21年里,于光大当过操盘手,负责过企业并购、委托资产管理,管过信贷,研究过外部风险,又做了投资。

他先后调研分析过1300多家企业,能迅速拨开纷繁复杂的表象,直抵企业核心价值和主要风险。

但“老马”也有“失蹄”时。

离开银行后,于光大与好友合伙开设了自己的投资公司。每天保持着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的高强度。“因为热爱,乐此不疲。”他感慨道。

2008年,在众多合伙人意见不一的纠结中,于光大配置的奥运概念股青岛啤酒出人意料的下跌,导致公司从一级市场赚的钱,在二级市场赔掉了80%,2009年公司最终注销。

“拼搏多年,一夜归零。”少年得志、一帆风顺的于光大,第一次经历人生的低谷。赔光的不光是自己的积蓄,合伙人也散了。

这次投资失败,让于光大半年之久闭不见客,蓄满胡子,每天独自在河边沉思许久。

缺钱,让于光大不得不卖掉了自己心爱的跑车。“在此之前,别说卖,借都不借。”

当与爱车在高速路口依依惜别时,他反复叮嘱外地买家“一定要善待我的车”,目送车子渐行渐远消失在地平线。

2010年,于光大来到人生又一个重大拐点。

新年伊始,36岁的于光大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他剃掉了三个月都没理的络腮胡,对着镜子里面的自己说:要振作。

同年,因工作关系来重庆的父亲退休了,作为独生子的于光大,决定搬到重庆照顾父母,也寄希望换个环境,让自己从低谷走出来。

经历过一次惨痛的失败,父亲认为于光大做投资是不务正业。因此,他重新回归银行工作,并很快被提拔到领导岗位。

不过,这种平静再一次被于光大的一纸辞职报告打破了,为此,严厉的父亲一个月没和他说话。

2014年,于光大在北京认识了从硅谷回来的赛伯乐创始人朱敏:他是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领导者之一,屡获福布斯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被誉为中国投资界的“教父”,旗下拥有70多支人民币基金,参控股的企业达100多家。

2015年上半年,他顶着巨大压力,借来启动资金与赛伯乐成立合资公司赛伯乐盈科。在这个国际化的大平台,于光大结识了大批硅谷回来的科学家。“以前只能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的专家,如今可以在一起切磋交流”。

渴求新知识新视野的他,对于有价值的前沿研讨会,不但从不缺席,而且都是提早到场,抢坐在第一排。散会后他也与专家保持高粘度的良性互动,“不耻下问”成了于光大的口头禅。

这让于光大意识到,投资的视野很重要。自己前些年的投资,缺乏拿得出手的项目,眼界不够开阔。局限在东三省的产业基础,投的都是传统制造业。

“缺乏创新的产业,即便风险控制得再好,也出不来大的成果。上一轮互联网的机遇我没抓住,甚至是根本就没看到。这一轮一定要抓住”。于光大豁然开朗。

不盲目跟风  风控第一

“投资是个苦差事,是一锄一镐深耕出来的。”于光大说,盈科投资努力做到“82”法则,即10个项目中要成功8个项目。所以盈科不以利益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而是强调整体安全性。

“这就要求我们除了看准行业,还要切准细分市场和准确圈定成长性好,抗风险能力强的优质标的。”于光大说,在此背景下,三维度的”产业深耕就变得尤为重要,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科研单位、行业重点企业。

在于光大看来,投资,首先是投行业。选对了行业,事半功倍。全球经济低谷,恰恰孕育驱动了新一轮的变革。要积极进入新的产业,新的生态,目前,盈科投资以精准医疗、新零售、先进制造业、5G通信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这五个领域为主。

对于各种热炒的“风口”,在于光大看来,“风口”是资金短期追逐的方向,但“风口”真正的价值在于落地能力。成长性好的模式都是科技驱动的,新的模式会对传统的习惯有一定的改变和冲击。

这是一个不断落地、生根、发芽、成长、成熟的过程。只要趋势是正确的,并符合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它的渗透率会逐渐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是“风口”。

但“风口”,也未必是“真风口”。于光大说,有些资本为了逐利,人为扩大了一些应用效果,创造了溢价率很高的“风口”技术和行业,但最终还是要由市场来检验,市场不认可,最终还是要摔下来。

多年的投资经历,让于光大形成了投资“三不”原则。首先,不单纯追求“高大上”,比如专家、名人的创业项目,知名品牌项目。

其次,不盲目跟风,一个项目,经常会有多家投资机构联合投资,不会因为里面有知名大牌的投资机构,就放松独立判断。

第三,不凑热闹。“共享经济热潮,新能源汽车热潮。我们冷静看待,深入调研,没有参与。”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