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电影终端的技术变革,为何是从中国开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电影终端的技术变革,为何是从中国开始?

从目前市场来看,影院竞争加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文|跃幕电影观察 bobby

影院升级。

在去年影院寒冬出现之后,影院升级就成为了一个关键词。如何寻求差异化竞争,如何满足观众多维需求,某种程度上寄希望于影院升级。

今年上半年,观影人次下跌以及票价的上涨,从“局部环境”来看持续挑战着影院的运营能力。但与此同时,从整个“大环境”来看,上半年新开影城数量远高于关停数量,而中影巴可推出了S4放映机,其他友商品牌也有相应的产品布局,整个影院终端迎来了一次集中的技术革新。

不过相比北美等海外影院市场,中国影院市场在技术革新上反而领先。国内影院数量上的优势以及对于强视听体验的重视,都在倒逼着技术的升级。因此,这也是为何这场影院技术升级源于中国市场的原因所在。

另外,从几大放映机品牌来说,基本上都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放映机市场,而是集中提升背后的附加增值平台价值,通过全套方案来提升影院的运营能力。

为此,悦幕采访了中影巴可总经理王红波和市场总监吴东亮,针对今年电影终端市场出现的新变革以及中影巴可提出的“值·新主张”进行了更全面的解读。

不断增长的“世界老大”

市场份额。

今年上半年,中国数字银幕总数达到了67446块,全球数字银幕总数为188288块,占全球总数的35.8%。

这是中国电影市场最具优势的“硬件”基础,而2018年12月13日,国家电影局印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中国在2020年将会达到8万块银幕。

此外,奥维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数字放映机销售达15000台,并预计3年之后这一数据可能高达2万台(新增和旧机更新)。中国必然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设备市场。

无论是银幕数量,还是数字放映机销售数量,国内市场仍然有着极大的空间。在中影巴可总经理王红波看来,国内电影市场平均每人一年看1.3场电影,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至少在两倍以上;电影上映数量不足500部,而发达国家可以达到1000部以上。所以,供需两端都有着极大的空间。

如果对应中国14亿人口来说,如今67000多块银幕仍然很难满足观众的需求。此前在市场调查当中,中国至今仍有80%的观众未能进入影院。所以,中国电影市场未来银幕数突破8万块甚至10万块依然有很大的实现可能。

但与此同时,影院竞争已经过了最初期的粗放式竞争阶段,单纯的依靠地理优势无法保障影院运营。所以,寻求差异化的竞争,提升观众的满意度就成为了必然所需。

综合国内的市场特点,中影巴可推出了更符合主流银幕的第四代放映机。S4支持全平台4K分辨率,支持多项高规格放映,应用多项巴可技术设计专利,这大大保障了银幕高品质画面。与此同时,S4在降低运维成本的优势,则能够为影院充分“节流”。

从这一点来看,提升观影品质和最大程度节约运维成本,是国内影院在现阶段所需要面对的主要矛盾。这种矛盾,倒逼着放映机厂商加速技术升级,从而满足市场刚需。

对于影院建设来说,品质是根本,只有为观众提供极致的观影体验,才能促进观影文化和习惯的建立。

技术革命的未来已至

差异性。

其实对于目前整个市场来说,技术升级早就成为了大势所趋。从技术层面而言,进入到2019年后,设备升级已经密集出现。那么,如何在升级的“大趋势”中寻找差异性,也就成为了诸多放映机设备厂商最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在此次BIRTV(北京国际广播电视设备展览会)上,S4拿下了产品奖。在此前的CinemaS 2019(上海国际电影论坛暨展览会)首届“影院+创新产品”大赛上,S4斩获了硬件产品类一等奖。除了支持4K等高规格放映外,中影巴可这款最新的放映机重点在于稳定性和效能比,这是S4和其他放映设备可以寻求差异竞争等核心。

据悉,目前整个全球激光光源普及率并不高。相比之下,更看重视听体验的国内影院反而在这一领域领先于国外,但很多未经放映机厂商认证的RGB激光改造方案在运营一年后出现了颜色衰减失衡等问题。

为此,中影巴可在S4放映机上,使用了业内独创的AIM (Active Image Management)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基色激光器的衰减速率和温度变化,动态调整各自的运行功率,从而一直保持颜色还原的准确性。

与此同时,S4系列新增了Eco Mode超级节能模式,这是在放映机关机与待机模式中间的另一种电源模式。在Eco Mode下,放映机的功耗只有不到3W,可以认为是不耗电的。Eco模式可以通过TMS或远程网络控制定时唤醒,电源模式之间的切换也无需人为干预。

此外,对于影院来说,“效能比”是一个极其关键的量化因素。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激光放映机的效能比在6-7Lm/W,这相较于传统氙灯放映机已经提高了将近50%。而巴可Barco全新一代S4激光放映机则可以提升到9.8Lm/W。

在技术提升和节能方面的平衡,成为了S4放映机可以寻求差异竞争的关键。对于此后的电影放映机市场,更具针对性的功能升级和更明显的差异化,才能够在市场存活。

平台和服务,大势所趋?

超一万家影院。

这是国内电影终端市场最“幸福的烦恼”。在超过一万家影院里,放映设备的差异性很大。大多数影片在放映版本上都需要制作十几个版本来满足不同层级影院的放映需求,对于放映机厂商来说,如何满足不同层级影院的技术需求其实也变得非常重要。

在中影巴可总经理王红波看来,如今的中影巴可不只是单纯卖放映设备的厂商,也是希望能够为影院提供整套方案的公司。寻求设备之外的平台附加值和服务,其实已经成为了各大放映设备厂商的共同追求。

影院的放映设备,某种程度上已经升级到了影院系统。基于此,中影巴可在S4放映机之外,还推出了SmartOPS智慧放映系统。

据中影巴可市场总监吴东亮介绍,目前在一万多家影院里有6千家以上使用TMS影院管理系统。智慧放映是在TMS基础上强化功能,一是密钥下载;二是广告自动排期;三是播放列表自动生成等帮助影院进一步节省人力重复性的工作。

除了影院降低人力、运营成本和减少人工失误方面,SmartOPS随着服务器的升级,具有中央片库能达到未来点播市场的需求。另外可以与中影巴可的各类服务功能深度联动,完成播放任务、系统监控、日常维护到故障报修的系统化整合。

总得来说,一方面帮助影院开源,另一方面是在人工及能耗方面做到节流。

此外,在服务方面中影巴可开启了服务2.0时代。王红波表示,服务2.0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快的反应速度,服务响应时间从72小时缩到24小时甚至6小时,效率提升;第二个是尝试做放映托管服务,影院重点关注在引流和营销,在放映等技术操作,从厂商进一步延伸,负责设备的维护和放映一体化服务。

其实,目前国内的放映机市场,除了直接购买设备外,金融租赁也占据了绝大多数。这某种程度上已经减少了影院运营等负担,倘若如王红波所言,放映机设备厂商可以尝试放映托管服务,那么影院在技术层面将进一步“减负”。

从目前市场来看,影院竞争加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了在选址、管理等硬性考核标准外,如何选择更节能也更高端的放映设备,如何尽可能减少人工失误,都是在影院竞争中存活的关键。

除此之外,中国影院终端市场的上升空间显然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未来在影院终端市场必然需要新的整合运维。从目前来看,关于影院终端的技术升级,已经在国内市场形成了一股新的浪潮,针对国内电影终端市场的特点更具针对性的升级,对于放映机厂商来说,也是其竞争的关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电影终端的技术变革,为何是从中国开始?

从目前市场来看,影院竞争加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文|跃幕电影观察 bobby

影院升级。

在去年影院寒冬出现之后,影院升级就成为了一个关键词。如何寻求差异化竞争,如何满足观众多维需求,某种程度上寄希望于影院升级。

今年上半年,观影人次下跌以及票价的上涨,从“局部环境”来看持续挑战着影院的运营能力。但与此同时,从整个“大环境”来看,上半年新开影城数量远高于关停数量,而中影巴可推出了S4放映机,其他友商品牌也有相应的产品布局,整个影院终端迎来了一次集中的技术革新。

不过相比北美等海外影院市场,中国影院市场在技术革新上反而领先。国内影院数量上的优势以及对于强视听体验的重视,都在倒逼着技术的升级。因此,这也是为何这场影院技术升级源于中国市场的原因所在。

另外,从几大放映机品牌来说,基本上都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放映机市场,而是集中提升背后的附加增值平台价值,通过全套方案来提升影院的运营能力。

为此,悦幕采访了中影巴可总经理王红波和市场总监吴东亮,针对今年电影终端市场出现的新变革以及中影巴可提出的“值·新主张”进行了更全面的解读。

不断增长的“世界老大”

市场份额。

今年上半年,中国数字银幕总数达到了67446块,全球数字银幕总数为188288块,占全球总数的35.8%。

这是中国电影市场最具优势的“硬件”基础,而2018年12月13日,国家电影局印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中国在2020年将会达到8万块银幕。

此外,奥维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数字放映机销售达15000台,并预计3年之后这一数据可能高达2万台(新增和旧机更新)。中国必然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设备市场。

无论是银幕数量,还是数字放映机销售数量,国内市场仍然有着极大的空间。在中影巴可总经理王红波看来,国内电影市场平均每人一年看1.3场电影,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至少在两倍以上;电影上映数量不足500部,而发达国家可以达到1000部以上。所以,供需两端都有着极大的空间。

如果对应中国14亿人口来说,如今67000多块银幕仍然很难满足观众的需求。此前在市场调查当中,中国至今仍有80%的观众未能进入影院。所以,中国电影市场未来银幕数突破8万块甚至10万块依然有很大的实现可能。

但与此同时,影院竞争已经过了最初期的粗放式竞争阶段,单纯的依靠地理优势无法保障影院运营。所以,寻求差异化的竞争,提升观众的满意度就成为了必然所需。

综合国内的市场特点,中影巴可推出了更符合主流银幕的第四代放映机。S4支持全平台4K分辨率,支持多项高规格放映,应用多项巴可技术设计专利,这大大保障了银幕高品质画面。与此同时,S4在降低运维成本的优势,则能够为影院充分“节流”。

从这一点来看,提升观影品质和最大程度节约运维成本,是国内影院在现阶段所需要面对的主要矛盾。这种矛盾,倒逼着放映机厂商加速技术升级,从而满足市场刚需。

对于影院建设来说,品质是根本,只有为观众提供极致的观影体验,才能促进观影文化和习惯的建立。

技术革命的未来已至

差异性。

其实对于目前整个市场来说,技术升级早就成为了大势所趋。从技术层面而言,进入到2019年后,设备升级已经密集出现。那么,如何在升级的“大趋势”中寻找差异性,也就成为了诸多放映机设备厂商最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在此次BIRTV(北京国际广播电视设备展览会)上,S4拿下了产品奖。在此前的CinemaS 2019(上海国际电影论坛暨展览会)首届“影院+创新产品”大赛上,S4斩获了硬件产品类一等奖。除了支持4K等高规格放映外,中影巴可这款最新的放映机重点在于稳定性和效能比,这是S4和其他放映设备可以寻求差异竞争等核心。

据悉,目前整个全球激光光源普及率并不高。相比之下,更看重视听体验的国内影院反而在这一领域领先于国外,但很多未经放映机厂商认证的RGB激光改造方案在运营一年后出现了颜色衰减失衡等问题。

为此,中影巴可在S4放映机上,使用了业内独创的AIM (Active Image Management)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基色激光器的衰减速率和温度变化,动态调整各自的运行功率,从而一直保持颜色还原的准确性。

与此同时,S4系列新增了Eco Mode超级节能模式,这是在放映机关机与待机模式中间的另一种电源模式。在Eco Mode下,放映机的功耗只有不到3W,可以认为是不耗电的。Eco模式可以通过TMS或远程网络控制定时唤醒,电源模式之间的切换也无需人为干预。

此外,对于影院来说,“效能比”是一个极其关键的量化因素。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激光放映机的效能比在6-7Lm/W,这相较于传统氙灯放映机已经提高了将近50%。而巴可Barco全新一代S4激光放映机则可以提升到9.8Lm/W。

在技术提升和节能方面的平衡,成为了S4放映机可以寻求差异竞争的关键。对于此后的电影放映机市场,更具针对性的功能升级和更明显的差异化,才能够在市场存活。

平台和服务,大势所趋?

超一万家影院。

这是国内电影终端市场最“幸福的烦恼”。在超过一万家影院里,放映设备的差异性很大。大多数影片在放映版本上都需要制作十几个版本来满足不同层级影院的放映需求,对于放映机厂商来说,如何满足不同层级影院的技术需求其实也变得非常重要。

在中影巴可总经理王红波看来,如今的中影巴可不只是单纯卖放映设备的厂商,也是希望能够为影院提供整套方案的公司。寻求设备之外的平台附加值和服务,其实已经成为了各大放映设备厂商的共同追求。

影院的放映设备,某种程度上已经升级到了影院系统。基于此,中影巴可在S4放映机之外,还推出了SmartOPS智慧放映系统。

据中影巴可市场总监吴东亮介绍,目前在一万多家影院里有6千家以上使用TMS影院管理系统。智慧放映是在TMS基础上强化功能,一是密钥下载;二是广告自动排期;三是播放列表自动生成等帮助影院进一步节省人力重复性的工作。

除了影院降低人力、运营成本和减少人工失误方面,SmartOPS随着服务器的升级,具有中央片库能达到未来点播市场的需求。另外可以与中影巴可的各类服务功能深度联动,完成播放任务、系统监控、日常维护到故障报修的系统化整合。

总得来说,一方面帮助影院开源,另一方面是在人工及能耗方面做到节流。

此外,在服务方面中影巴可开启了服务2.0时代。王红波表示,服务2.0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快的反应速度,服务响应时间从72小时缩到24小时甚至6小时,效率提升;第二个是尝试做放映托管服务,影院重点关注在引流和营销,在放映等技术操作,从厂商进一步延伸,负责设备的维护和放映一体化服务。

其实,目前国内的放映机市场,除了直接购买设备外,金融租赁也占据了绝大多数。这某种程度上已经减少了影院运营等负担,倘若如王红波所言,放映机设备厂商可以尝试放映托管服务,那么影院在技术层面将进一步“减负”。

从目前市场来看,影院竞争加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了在选址、管理等硬性考核标准外,如何选择更节能也更高端的放映设备,如何尽可能减少人工失误,都是在影院竞争中存活的关键。

除此之外,中国影院终端市场的上升空间显然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未来在影院终端市场必然需要新的整合运维。从目前来看,关于影院终端的技术升级,已经在国内市场形成了一股新的浪潮,针对国内电影终端市场的特点更具针对性的升级,对于放映机厂商来说,也是其竞争的关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