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温良恭俭让更需大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温良恭俭让更需大勇

温和看似简单,实需大勇。

文|董彦斌

责编|马蓉蓉

温和、良善、恭敬、俭省、礼让,这是对人的建议,也是对贵族们甚至邦君的建议,是对邦君治国的建议。孔子首先要求自己做到,然后要求他的学生们做到,进而逐步推演到精英全体

与温和对立的是暴戾,与良善对立的是恶意,与恭敬对立的是对立,与俭省对立的是奢靡,与礼让对立的是抢夺,孔子提出温、良、恭、俭、让这一组词汇,就是要劝说各邦去除暴戾、恶意、对立、奢靡、抢夺,这就是温和秩序主义或温和秩序理念的孔子式赤忱。

温和、良善、恭敬、俭省、礼让,这是对人的建议,也是对贵族们甚至邦君的建议,是对邦君治国的建议。孔子首先要求自己做到,然后要求他的学生们做到,进而逐步推演到精英全体。

孔子没有权力、军队和最高层面的血统,游走列国开坛讲学,之所以能够赢得尊重,靠的是学问、政治理念,和别人对他的温良恭俭让的人格画像。

人在本质上到底是温驯的还是暴戾的,似乎没有定论。多数时候,经过长期教化的人当然是温和的,但是暴戾也是常态,尤其是当人面临艰窘的局面或竞争环境时,暴戾则更不加遮掩,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原形毕露。

不得不说,面对暴戾,人群会表现出一定的机会主义。暴戾出现之后,人群的表现如何,有时取决于暴戾的人是谁——是个有相当权势的人,则人们会有些恐慌和畏惧,力争满足、哄劝之;是个赳赳武夫,人们也会避其锋芒;若是个普通人,人们才会谴责、纠错。反过来,对于温和亦然,温和有时会被认为是好欺负,至少是好说话,在这个意义上,温和似乎带来的是“吃亏”。当此时,温和似乎并不是人的第一选择,强大的实力才是。只有实力强大者的温和才能赢得尊重,弱小者的温和,并不受重视,甚至贴上了软弱可欺的标签。

但是,人们对温和的确会感到放松和无侵略感。在竞争不那么激烈或竞争有序的情况下,与温和的人相处不会太累,太防备,甚至如沐春风。如果不考虑掠夺物资等情况,在同等条件下,人们还是愿意选择与温和的人相处,也就是说,尽管人们“怕”暴戾的人,但是也会轻微厌憎;尽管人们会“欺”温和的人,但是相处起来还是更愉快些。而对于过度暴戾的人,人们自然会给予谴责。所谓“暴君”,其暴虽然来自诸多方面,但是暴戾应属其一。

当然,对于个体来说,暴戾也不能算错,或许是性格、“血质”、环境和长期驯化的结果。容错机制决定了人们会容忍一定限度之内的暴戾。与暴戾相比,温和虽然与性格有关,但总体更需要自我说服和长期训练,温和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律的结果。

所谓自律,就是对本能的节制。压抑本能是自我戕害,节制本能是自我约束。在这个意义上,“温和自由主义”也就是“自律自由主义”,“温和秩序主义”就是“自律秩序主义”。这种温和和自律,还意味着放弃一些暴戾能够带来的利益。例如,选择温和,带来的或许是人们的不屑甚至欺凌,但是在自我捍卫的同时,并不变温和为暴戾,并不改变根本原则。这就是说,温和所看重的利益,高于暴戾所能抢夺的利益;温和所看重的原则,高于一些所谓的暂得小利。

在这个意义上,温和看似简单,实需大勇。就像我们常见到的苏轼名句:“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温和之外,温良恭俭让当中的良善、恭敬、俭省、礼让,无不出于对自我的要求、自律。无来由的恶意或许是一种本能,良善就是克制此种本能。对立和不敬、蛮不讲理,出言不逊,或许是脱口而出,恭敬也要克制。奢靡、大操大办、满足不尽之口腹和诸多欲望是本能,俭省要克制。无理、无依据的抢夺是本能,礼让要克制。如果说,基于自我保护,人们对暴戾感到畏惧或要避让三分,那么人们对恶意、对立和不敬、奢靡、抢夺,则大体上都是负面评价了。

基于此,当真诚、真实的温良恭俭让的孔子来临时,人们对孔子总体上不会持太大的恶意。《论语集释》引杨名时的话说:“夫子之温良恭俭让,使人望而仰之、则而象之,有不觉暴戾傲慢之潜消者。”说暴戾傲慢潜消当然是有些夸张了,对孔子有好感、尊敬是可以想见的。何况孔子的温和大约已经深入骨髓,“人不知而不愠”,人们的不敬和恶意揣度不见得能够影响孔子的原则。

孔子以温良恭俭让而自律,同时也观察一邦当中是否有温和秩序,民是否如此,君是否如此,政是否如此。从观察到倡导,构建他的温和秩序共同体。“孔子周流海内,再干世主,如齐至卫,所见八十馀君”“孔子历七十二君”,孔子见了七八十位邦君,其数量应当是不少了。

邦君们在邦域竞争的环境当中,当然和我们前面讲的个体会有些相似处境,或许心理也仿佛。所不同者,一个人如果只是考虑自己,则牺牲一些自我利益,似乎更可迁就,或更值得赞许,而主一大家族,甚至主一邦之政,其涉及的是一个集群的大利益,就不免会有些迟疑。此时,在竞争如虎狼的环境里,他们该如何看待孔子的主张?到底是接纳,还是嗤之以鼻甚至斥之以迂腐?到底是虚与委蛇,还是真诚接受?到底是装个门面?还是接纳到自我伤害?

显然,无论如何抉择,他们先接受的是孔子这个人,在这个意义上,温良恭俭让的温和秩序主义或理念,总是像第一缕春风一样,先暖了一小块,拂了一片面颊。道理哪有骤然接受的,何况涉及成千上万人的整体利益,但是,温和总让人感到一种愉悦感和亲近感,而非暴戾所带来的恐惧和不适。 

作者系法学学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温良恭俭让更需大勇

温和看似简单,实需大勇。

文|董彦斌

责编|马蓉蓉

温和、良善、恭敬、俭省、礼让,这是对人的建议,也是对贵族们甚至邦君的建议,是对邦君治国的建议。孔子首先要求自己做到,然后要求他的学生们做到,进而逐步推演到精英全体

与温和对立的是暴戾,与良善对立的是恶意,与恭敬对立的是对立,与俭省对立的是奢靡,与礼让对立的是抢夺,孔子提出温、良、恭、俭、让这一组词汇,就是要劝说各邦去除暴戾、恶意、对立、奢靡、抢夺,这就是温和秩序主义或温和秩序理念的孔子式赤忱。

温和、良善、恭敬、俭省、礼让,这是对人的建议,也是对贵族们甚至邦君的建议,是对邦君治国的建议。孔子首先要求自己做到,然后要求他的学生们做到,进而逐步推演到精英全体。

孔子没有权力、军队和最高层面的血统,游走列国开坛讲学,之所以能够赢得尊重,靠的是学问、政治理念,和别人对他的温良恭俭让的人格画像。

人在本质上到底是温驯的还是暴戾的,似乎没有定论。多数时候,经过长期教化的人当然是温和的,但是暴戾也是常态,尤其是当人面临艰窘的局面或竞争环境时,暴戾则更不加遮掩,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原形毕露。

不得不说,面对暴戾,人群会表现出一定的机会主义。暴戾出现之后,人群的表现如何,有时取决于暴戾的人是谁——是个有相当权势的人,则人们会有些恐慌和畏惧,力争满足、哄劝之;是个赳赳武夫,人们也会避其锋芒;若是个普通人,人们才会谴责、纠错。反过来,对于温和亦然,温和有时会被认为是好欺负,至少是好说话,在这个意义上,温和似乎带来的是“吃亏”。当此时,温和似乎并不是人的第一选择,强大的实力才是。只有实力强大者的温和才能赢得尊重,弱小者的温和,并不受重视,甚至贴上了软弱可欺的标签。

但是,人们对温和的确会感到放松和无侵略感。在竞争不那么激烈或竞争有序的情况下,与温和的人相处不会太累,太防备,甚至如沐春风。如果不考虑掠夺物资等情况,在同等条件下,人们还是愿意选择与温和的人相处,也就是说,尽管人们“怕”暴戾的人,但是也会轻微厌憎;尽管人们会“欺”温和的人,但是相处起来还是更愉快些。而对于过度暴戾的人,人们自然会给予谴责。所谓“暴君”,其暴虽然来自诸多方面,但是暴戾应属其一。

当然,对于个体来说,暴戾也不能算错,或许是性格、“血质”、环境和长期驯化的结果。容错机制决定了人们会容忍一定限度之内的暴戾。与暴戾相比,温和虽然与性格有关,但总体更需要自我说服和长期训练,温和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律的结果。

所谓自律,就是对本能的节制。压抑本能是自我戕害,节制本能是自我约束。在这个意义上,“温和自由主义”也就是“自律自由主义”,“温和秩序主义”就是“自律秩序主义”。这种温和和自律,还意味着放弃一些暴戾能够带来的利益。例如,选择温和,带来的或许是人们的不屑甚至欺凌,但是在自我捍卫的同时,并不变温和为暴戾,并不改变根本原则。这就是说,温和所看重的利益,高于暴戾所能抢夺的利益;温和所看重的原则,高于一些所谓的暂得小利。

在这个意义上,温和看似简单,实需大勇。就像我们常见到的苏轼名句:“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温和之外,温良恭俭让当中的良善、恭敬、俭省、礼让,无不出于对自我的要求、自律。无来由的恶意或许是一种本能,良善就是克制此种本能。对立和不敬、蛮不讲理,出言不逊,或许是脱口而出,恭敬也要克制。奢靡、大操大办、满足不尽之口腹和诸多欲望是本能,俭省要克制。无理、无依据的抢夺是本能,礼让要克制。如果说,基于自我保护,人们对暴戾感到畏惧或要避让三分,那么人们对恶意、对立和不敬、奢靡、抢夺,则大体上都是负面评价了。

基于此,当真诚、真实的温良恭俭让的孔子来临时,人们对孔子总体上不会持太大的恶意。《论语集释》引杨名时的话说:“夫子之温良恭俭让,使人望而仰之、则而象之,有不觉暴戾傲慢之潜消者。”说暴戾傲慢潜消当然是有些夸张了,对孔子有好感、尊敬是可以想见的。何况孔子的温和大约已经深入骨髓,“人不知而不愠”,人们的不敬和恶意揣度不见得能够影响孔子的原则。

孔子以温良恭俭让而自律,同时也观察一邦当中是否有温和秩序,民是否如此,君是否如此,政是否如此。从观察到倡导,构建他的温和秩序共同体。“孔子周流海内,再干世主,如齐至卫,所见八十馀君”“孔子历七十二君”,孔子见了七八十位邦君,其数量应当是不少了。

邦君们在邦域竞争的环境当中,当然和我们前面讲的个体会有些相似处境,或许心理也仿佛。所不同者,一个人如果只是考虑自己,则牺牲一些自我利益,似乎更可迁就,或更值得赞许,而主一大家族,甚至主一邦之政,其涉及的是一个集群的大利益,就不免会有些迟疑。此时,在竞争如虎狼的环境里,他们该如何看待孔子的主张?到底是接纳,还是嗤之以鼻甚至斥之以迂腐?到底是虚与委蛇,还是真诚接受?到底是装个门面?还是接纳到自我伤害?

显然,无论如何抉择,他们先接受的是孔子这个人,在这个意义上,温良恭俭让的温和秩序主义或理念,总是像第一缕春风一样,先暖了一小块,拂了一片面颊。道理哪有骤然接受的,何况涉及成千上万人的整体利益,但是,温和总让人感到一种愉悦感和亲近感,而非暴戾所带来的恐惧和不适。 

作者系法学学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