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丁香医生
古代的东西方,无论在生活、文化、信仰上都大相径庭。可有一件事情,即使隔着宽广的欧亚大陆,大家却还是达成了惊人的一致,那就是:白。
古人对白的推崇,在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比如《诗经·硕人》里就提到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又比如《荷马史诗》中,说女神赫拉有「洁白如雪的玉臂」。在古罗马,女性美不美,就看皮肤白不白。
在这样氛围的影响下,古人在美白这件事上的追求,绝对是标准的「人有多大胆,美白方法就有多大产」。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玄学党:以形补形是王道
不信我就白不了!
我国古书记载,吃鸡蛋可以美白。那到底怎么吃呢?非常简单:把鸡蛋放到酒里,第一天饭前吃一个,第二天吃两个,第三天吃三个,三天一个循环。据说经常这样吃鸡蛋,可以让皮肤像剥了壳的鸡蛋一样光滑白皙。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除了靠吃鸡蛋美白,古人还想到了另一个堪称「玄学」的方法:把鸡蛋去掉蛋黄,然后填上朱砂,再把这个鸡蛋封好。还没完,最最关键的一步来了:找一只白色的鸡来孵这个蛋。
等白鸡孵完蛋以后,古人就会把蛋里面的东西掏出来抹脸上。这「东西」会不会「画面一度难以描述」,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可能「白色的鸡孵的蛋,用了一定可以白」,也是古人一种朴素的信仰吧。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据古书记载,这么折磨鸡的方法,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陈朝张贵妃用的方子,估计古代大部人也根本用不起。有钱人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专家大实话:口服美白的手段十分有限,食物是无法达到显著美白的效果的。但是多吃鸡蛋,也有一定的好处呢——比如不容易饿肚子。
搏命党:只要能白,命算什么?
要美白,只吃鸡蛋哪够呢?毕竟在美白这件事上,古人的追求是「不仅要白,还要白得更高、更快、更强!」于是,他们开始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比如——吃硫磺。
《杜光庭玉函方》里有这样一段话,说的就是古人通过吃精心熬制的硫磺来美白一事:「硫黄半斤,淋取汁,煮三伏时。……铁钱抄出,细研,饭丸麻子大。每空心盐汤下十丸,极有效验」。
看起来熬制手法堪比「米其林大厨」的硫磺丸子,坚持吃一定会(无)变(卵)白(用)吧?能不能白先不说,吃了一个劲地放屁谁顶得住啊?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无独有偶,在 19 世纪,传说阿尔卑斯山区的农民把含砷的化合物当成补药吃,认为这样可以让男人更有活力,而女性的皮肤白里透红。
相比佛系的硫磺,砷更像一个冷血的「杀手」,比如含砷的化合物——砒霜,也是潘金莲女士诚意推荐的居家旅行、杀人灭口的必备良药哟。
专家大实话:硫磺自古以来就常被用作药品,它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少量食用硫磺不会死人,可你要说它能美白,我们建议还是放过它吧。
砷是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元素,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砷也会导致慢性中毒,危及性命。
重口党:有些人表面上雍容华贵,背地里为了美白什么都做得出来
所谓爱美之心,男女皆有。
比如到了南北朝时代,「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到了明朝,皇帝则开始拥有专属的美白配方,其中有一种成分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不过用起来也颇有几分闹心。它是什么呢?
——唾液。
在这个美白秘方里,丹砂、乌梅这些常见的化妆品成分需要用唾液调成糊糊,然后在睡前把糊糊抹脸上,第二天早晨再用清水洗掉。
让人好奇的是,皇帝肯定没闲心留唾液调化妆品,那么问题来了,他们用的唾液到底是谁的呢?当然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咱只管奉命「往皇帝脸上吐口水」。
往脸上涂口水够奇葩了吗?慈禧太后告诉你:「即使奇葩,我也要做超级奇葩的那一个」。
据记载,慈禧的秘制面膜「玉容散」就加入鹰条白。鹰条白是什么?想必一定是高大上的稀有珍品吧?其实,鹰条白就是老鹰大便尖尖头上那白色的一小撮。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专家大实话:九五之尊,果然重口!其实想要亮白,对大部分人来说,选用含有科学亮白成分的护肤品就可以了,比如烟酰胺和维生素 C。
相比古代这些只有贵族才享受得起、且「吃力不讨好」的亮白方法,咱们现代姑娘的亮白方式则更「理智」、更「科学」、更「实惠」。
本文经由 皮肤科医师曾相儒 审核
— 参考文献 —
[1]孙朋玉, 崔炳南, 于彬. 唐朝面部美容方特色浅析[J]. 北京中医药, 2016(12):1158-1160.
[2]秦俊法, 李增禧, 楼蔓藤. 中国的泥土疗法:美容篇(Ⅰ)[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2, 19(6):1-46.
[3]李春生[1], 李洁[1], 刘东宇[2]. 中国宫廷美容发展简史[J]. 中华医史杂志, 2001, 31(3):180-183.
[4]高宇. 中国古代化妆品制作技艺研究[D]. 安徽医科大学, 2018.
[5]丽莎·埃尔德里奇[英],彩妆圣经[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