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腾讯体育
历史上在亚运会和奥运会上金牌为零,2014年5月突然捧得代表男团最强实力和最高荣誉的汤姆斯杯。2019年在瑞士,日本羽毛球队更是狂摄2金3银,成为世界羽坛新霸主。
从悄无声息,到称霸世界羽坛,日本只用了短短5年--全世界羽毛球界的人都在问,日本羽球,究竟发生了什么?
先说结论:日本羽球能够迅速称霸世界,是因为其背后,有一个你看不见的“举国体制”。
这个事,千真万确。
那一年,笔者曾走进神秘的日本国家训练中心。那是它落成数年后,第一次接待来自海外的媒体。
独一无二的“多国教练部队”
2014年9月,日本男团首次捧得汤姆斯杯四个月之后,笔者走进了位于东京都北区的日本国家训练中心,直击了日本羽毛球队训练,并专访到了日本羽毛球队男单教练舛田圭太。
日本国家训练中心落成于2008年。这是它第一次接待来自海外的媒体,包括中国媒体。
“因为在我们羽毛球队,外籍教练比本土教练还要多。这在日本所有项目的国家队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舛田圭太教练开口第一句,便将功劳归给了日本羽毛球队的外籍教练团队。
一切始于10年前的那场滑铁卢。
2004年雅典奥运会,日本羽球派出的7名参赛队员中,除了女单选手森薰外,出人意料地悉数在第一轮便铩羽而归。赛前原本预想至少可以延续米仓加奈子在悉尼奥运会上取得的女单八强的良好趋势,这一惨淡的结果深深触动了日本羽球界。
为图东山再起,日本羽球协会解散了原有的强化训练部,转而改建新的体制。此前,他们想到了前马来西亚国家队教练、韩国人朴柱奉。
朴柱奉在1996年亚特兰大亚运会上夺得混双银牌之后退役,先在英格兰(微博)国家队担纲指导,1999年开始被聘为马来西亚国家队教练。此后返回韩国队,在雅典奥运会上帮助韩国队夺得了2银1铜,以及一枚宝贵的男子双打金牌。
日本羽球人认定,履历辉煌的朴柱奉一定能够帮助日本队重建国际竞争力。从未在这运会上夺得过奖牌的日本人,为朴柱奉开出了1亿2千万韩元的年薪,以及车子、房子,甚至子女的抚养费。
之后,日本引进了印尼籍教练里奥尼-麦纳克,还有自1989年起就在日本从事羽毛球指导的出身于中国的中岛庆。在朴教练一手指导下成长起来,参加过北京奥运会的舛田圭太和伦敦奥运会的佐藤翔治也在此后逐一加入了教练团队。
一韩国,一印尼,一中国,两日本本土——日本羽毛球队的“多国教练部队”,就这样集结完成了。2006年多哈亚运会,日本女羽率先“制造”了时隔20年,再次击败韩国的奇迹。
集训开始常态化:从1年1周,到1年250天
在瑞士世锦赛期间,朴柱奉每天不管多晚,都会亲自为日本羽球协会官网投稿,向羽毛球迷们报告日本羽球队的每日战况。
15年前,朴柱奉在日本国家羽毛球队履新之后,着手改革日本国家羽毛球队的训练制度。
说起那个日本羽毛球队不堪回首的时代,舛田连用了“弱小”一词来形容。
“之前我们说是有国家羽毛球队,但其实是有名无实。平时大家都分散在各个企业球队打球,遇上国际比赛,基本都是直接在机场集合开拔,全然就是一支杂牌军。”
2005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前夕,朴柱奉开始为日本羽球队建立集训制度。自此每逢大赛,日本队终于真正有了赛前集训一说。
“虽然只有一月一次,一次一周,但总归是聊胜于无,比之前一年一周要强多了,关键是制度本身确立了起来。”舛田说。
真正的改变,出现在日本体育界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之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日本体育界,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国家训练中心”(类似中国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
这个训练中心,正是笔者与舛田圭太对话的场所。
舛田并不讳言:“训练中心由于有国家资金投入,所以各项花费都相当低廉。”食宿费、餐饮费,场地使用费,队员们都只需负担最基本的费用。
而之前,每赴东京集训,吃住行加上昂贵的场地租用费,都让队员们叫苦不迭。
最重要的是,从前羽毛球队没有专属的羽毛球场地,场馆都是与其它项目合用,需要轮换使用;但是现在,位于室内训练馆三楼北侧的这个场馆,全天24小时属于羽毛球队。“只要我们想练,随时都可以练。再没有人来占用训练场地,还有时间。”
而在拥有了专属训练场馆之后,日本羽毛球队的集训时间,也急遽地由之前的一月一周,上升到了全年200-250天。
“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飞跃!”舛田圭太感慨地说。
羽球人口金字塔存在,独缺塔顶
“有了专属训练场馆,有了集训制度,队员们就拥有了强手与强手之间互相切磋,打拼的平台。之前分散在各支企业球队训练,难免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所谓羽球国手的水准也相应地大打了折扣。”舛田告诉我们说。
在成人队之外,U19、U16、U13三个年龄段的国字号队伍,也同样享有使用国家训练中心羽毛球场馆的权利。
“这也使得年轻选手的水准迅速获得提升。而且,日本全国顶尖的羽毛球好手通过集训提升水准,之后返回各自球队,也将国字号队高超的训练手法和水准很好地反馈到了全国各地,促进了全日本羽球水准的提高。”
舛田告诉我们说,日本全国拥有羽毛球注册人口大约25万人,但这一数字来自于实际参赛人员的登录人数,“真实的羽球人口应该会超过100万人。”
这个人口有多少,舛田形容地打了个比方。“可以这么说吧,几乎每一个周六周日 ,在全日本的某一个地方,必定有一场羽毛球赛事。”
如同闻名中国的全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那样,每年一冬一夏,日本羽毛球界都要举办全国性青少年羽毛球大赛,争夺青少年龄段全日本冠军。
日本羽毛球不是不具备金字塔底边;之前全然是由于没有良好的,有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训练环境才一再蹉跎;而国家训练中心的建成,不吝给日本羽球的腾飞按下了启动开关。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日本羽毛球的崛起,日本的羽毛球人口,已经从2014年当年的26万758人,遽增到了2018年的30万135人(数据来源:日本羽毛球协会官网)。
25亿!国家训练中心提供全方位保障 国家队教练直接从国家领取工资
自2012年伦敦奥运会周期起,日本文部省开始策定“选手育成强化并支援体制”,从资金、情报、科学分析、医疗保障等多个层面,对日本奥委会旗下各个单项的国家队,进行国家层面的保障和支持。
这样的国家队保障体系,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后,日本体育半个世纪以来的第一次。由此,日本羽毛球队的整个保障体系,不再单单依赖于一介民间机构的日本羽协,而是获得了全新的、国家级资金的流入和国家级支援体制的强大支持。
“现在我们羽球队教练是从国家领取工资,但从前是从羽球协会,工资相对低不说,还不太稳定。”舛田圭太向我们证实说。
而近在训练馆咫尺之遥,同处国家训练中心境内的日本国立体育科学中心的存在,也为羽毛球队的训练和比赛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国立体育科学中心主要为我们提供科学的数据分析,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为我们派出专门的训练指导员,还有专职的按摩师。”舛田笑称,“当然花费的金额也相当惊人,光是一个伦敦奥运会,整个支援体制的花费就超过了23亿日元,这样的支援体制一直持续至今。”
1979年出生的舛田圭太,是悉尼、雅典和北京三届奥运会日本国手,2009年出任日本国家队男单教练。2014年汤姆斯杯大赛期间,集训练比赛指导、赛前踩点,赛后断后,媒体公关于一身的舛田,还特地细心地利用两次奔赴印度的机会,将大米和电饭煲捎到了印度,亲手为队友们烹制日本式美食。
而如今,自2017年世锦赛起,日本羽球队开始拥有一个国家级项目的“深夜食堂”。在瑞士世锦赛期间,特设在运动员宿舍3分钟车程的专属食堂,为运动员提供“胜利饭”。源源不断的能量补充,帮助桃田贤斗们顶住了长达一周的马拉松式鏖战。
【结语】外援团队与日籍教练队齐心协力,日本国家级训练场馆和保障体制的投入,让拥有良好大众基础的日本羽毛球,经由举国体制的“催化”破茧,在瑞士世锦赛成为世界羽坛新霸主。
来源:腾讯体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