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湾区金融+湾区“核心”:深圳先行示范区新样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湾区金融+湾区“核心”:深圳先行示范区新样本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受到市场瞩目。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文 | 陈中

8月26日上午,距离中广核集团总部2公里的深交所大厅内,湾区“核心”与湾区金融产生了化学反应:中国广核敲钟挂牌,正式回归A股。这既是央企与深交所的又一次连接,也成为资本市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最新样本。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受到市场瞩目。业内人士认为,这既是深圳的历史性机遇,也是创业板的历史性机遇。

湾区“核心”与

金融的化学反应

在核电专家眼里,中国广核被称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核电作为安全、清洁、稳定、可持续的大容量电源,是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供应的理想选择和重要支撑。

不仅如此,核电作为国之重器,被誉为和高铁齐名的两张“国家名片”之一,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如果以深圳为圆心,画一个两小时经济圈的圆形,圆形内集聚了从设计研发、设备制造、性能验证到工程建设、生产运营、人才培养的较为完善的核电产业链。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全球核电产业链的一块高地。

核电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多重要?资料显示,以使用核电25年的香港为例,目前香港用户年均停电时间约为2.7分钟,同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纽约,年均停电时间是香港的数十倍;深圳及珠三角六城市中心城区用户年均停电时间小于1小时,也达到国际高标准。

“核电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稳定的电力供应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广核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广东共有在运核电机组12台,装机容量1330万千瓦,为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清洁稳定的电力;其中,每年为香港供电超过100亿千瓦时,占香港用电量的四分之一。

湾区“核心”为大湾区供能,湾区金融为湾区“核心”供能。

中国广核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IPO募集资金约125.74亿元,其中30亿元将用于投资阳江5号、6号机组,80亿元用于投资防城港3号、4号机组,其余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此前,中广核集团多次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融资。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广核电力实际募集资金187.74亿元;中国广核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广核应付长期债券44.98亿元,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25亿元;今年6月,中广核集团公开发行120亿元公司债券项目获深交所受理。

深交所昨日表示,中国广核登陆深市成为中国核电领域首家A+H上市公司,是深交所加强与央企战略合作,积极推动国资国企改革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资本市场为中国广核注入发展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助力我国核电产业持续做大做强,推动核电国产化率水平持续提升,为深圳发展及大湾区建设增添新动能。

“中国广核回归A股,不仅给国内投资者带来了一只重要的蓝筹股,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广核更好发展,持续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服务大湾区

推动注册制改革

作为大湾区的“金融核心”之一,以深交所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对大湾区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2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交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

随着《意见》的发布,深圳再次被寄予厚望,未来定位包括港澳大湾区建设核心引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全球标杆城市,更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截至2018年底,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44万家,位居全国城市第二,仅次于北京;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也在全国领先;深圳2018年GDP继续位居湾区第一,占湾区经济总量22.29%。

放眼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以1%的国土面积和约5%的全国人口数量,创造了约全国GDP的13%,GDP总量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在第十三位,交易所市值位列全球第二,同时,人均GDP、产业结构、创新实力仍处于快速上升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资本市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仍大有可为。

据Wind统计,截至2019年6月底,广东省境内上市公司595家,在全国各省市排在第一位。其中,深市上市公司合计512家,累计直接融资超2.6万亿元,包括股权融资1万亿元,并购重组配套融资738亿元,固定收益产品融资1.5万亿元。

数据还显示,截至8月26日,珠三角九市在深交所的上市公司共469家,其中主板89家、中小板210家、创业板170家,IPO募集资金超过2700亿元,涌现出美的集团、格力电器、顺丰控股、迈瑞医疗、比亚迪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企业。今年上半年,广东省深市上市公司股票融资90.35亿元,其中IPO募集资金42.28亿元,以配股、增发的形式发行股票募集资金48.07亿元。

事实上,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机构和重要平台,深交所长期以来积极发挥市场化资源配置功能,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这正与此次《意见》提出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求不谋而合。

当前,实施注册制的科创板“满月”,创业板也即将迎来“十周年”的关键时刻。

《意见》中提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备受市场瞩目。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是深圳的历史性机遇,也是创业板的历史性机遇。

杨德龙建议,创业板注册制可借鉴和参照现在科创板发行上市的条件,重点支持科技类、创新类企业上市,上市条件可以更加宽容,包括允许亏损的科技类企业、海外注册企业、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吸引更多新兴经济代表在创业板上市。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交所推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应与上交所有明显的差异化设计,以及更有特色的市场定位——专注于服务中小型创新型企业,甚至可以进行更具突破性的制度创新。

董登新认为,进行注册制改革后的创业板,应该是一个比科创板更加包容的市场,只有这样的“创业板+科创板”组合,才能全面对标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在IPO门槛降低方面应该比科创板进行更大力度和魄力的改革。例如,当前科创板IPO的最低预计市值标准为10亿元,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可以考虑将市值标准降低,下限设为1亿元或2亿元。”

“在深圳先行示范区这样一个重大历史机遇面前,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应大胆创新,大胆尝试,改革思路也应该体现出大格局、大气派、大战略。”董登新说。

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湾区金融+湾区“核心”:深圳先行示范区新样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湾区金融+湾区“核心”:深圳先行示范区新样本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受到市场瞩目。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文 | 陈中

8月26日上午,距离中广核集团总部2公里的深交所大厅内,湾区“核心”与湾区金融产生了化学反应:中国广核敲钟挂牌,正式回归A股。这既是央企与深交所的又一次连接,也成为资本市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最新样本。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受到市场瞩目。业内人士认为,这既是深圳的历史性机遇,也是创业板的历史性机遇。

湾区“核心”与

金融的化学反应

在核电专家眼里,中国广核被称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核电作为安全、清洁、稳定、可持续的大容量电源,是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供应的理想选择和重要支撑。

不仅如此,核电作为国之重器,被誉为和高铁齐名的两张“国家名片”之一,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如果以深圳为圆心,画一个两小时经济圈的圆形,圆形内集聚了从设计研发、设备制造、性能验证到工程建设、生产运营、人才培养的较为完善的核电产业链。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全球核电产业链的一块高地。

核电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多重要?资料显示,以使用核电25年的香港为例,目前香港用户年均停电时间约为2.7分钟,同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纽约,年均停电时间是香港的数十倍;深圳及珠三角六城市中心城区用户年均停电时间小于1小时,也达到国际高标准。

“核电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稳定的电力供应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广核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广东共有在运核电机组12台,装机容量1330万千瓦,为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清洁稳定的电力;其中,每年为香港供电超过100亿千瓦时,占香港用电量的四分之一。

湾区“核心”为大湾区供能,湾区金融为湾区“核心”供能。

中国广核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IPO募集资金约125.74亿元,其中30亿元将用于投资阳江5号、6号机组,80亿元用于投资防城港3号、4号机组,其余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此前,中广核集团多次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融资。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广核电力实际募集资金187.74亿元;中国广核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广核应付长期债券44.98亿元,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25亿元;今年6月,中广核集团公开发行120亿元公司债券项目获深交所受理。

深交所昨日表示,中国广核登陆深市成为中国核电领域首家A+H上市公司,是深交所加强与央企战略合作,积极推动国资国企改革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资本市场为中国广核注入发展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助力我国核电产业持续做大做强,推动核电国产化率水平持续提升,为深圳发展及大湾区建设增添新动能。

“中国广核回归A股,不仅给国内投资者带来了一只重要的蓝筹股,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广核更好发展,持续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服务大湾区

推动注册制改革

作为大湾区的“金融核心”之一,以深交所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对大湾区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2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交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

随着《意见》的发布,深圳再次被寄予厚望,未来定位包括港澳大湾区建设核心引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全球标杆城市,更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截至2018年底,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44万家,位居全国城市第二,仅次于北京;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也在全国领先;深圳2018年GDP继续位居湾区第一,占湾区经济总量22.29%。

放眼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以1%的国土面积和约5%的全国人口数量,创造了约全国GDP的13%,GDP总量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在第十三位,交易所市值位列全球第二,同时,人均GDP、产业结构、创新实力仍处于快速上升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资本市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仍大有可为。

据Wind统计,截至2019年6月底,广东省境内上市公司595家,在全国各省市排在第一位。其中,深市上市公司合计512家,累计直接融资超2.6万亿元,包括股权融资1万亿元,并购重组配套融资738亿元,固定收益产品融资1.5万亿元。

数据还显示,截至8月26日,珠三角九市在深交所的上市公司共469家,其中主板89家、中小板210家、创业板170家,IPO募集资金超过2700亿元,涌现出美的集团、格力电器、顺丰控股、迈瑞医疗、比亚迪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企业。今年上半年,广东省深市上市公司股票融资90.35亿元,其中IPO募集资金42.28亿元,以配股、增发的形式发行股票募集资金48.07亿元。

事实上,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机构和重要平台,深交所长期以来积极发挥市场化资源配置功能,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这正与此次《意见》提出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求不谋而合。

当前,实施注册制的科创板“满月”,创业板也即将迎来“十周年”的关键时刻。

《意见》中提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备受市场瞩目。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是深圳的历史性机遇,也是创业板的历史性机遇。

杨德龙建议,创业板注册制可借鉴和参照现在科创板发行上市的条件,重点支持科技类、创新类企业上市,上市条件可以更加宽容,包括允许亏损的科技类企业、海外注册企业、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吸引更多新兴经济代表在创业板上市。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交所推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应与上交所有明显的差异化设计,以及更有特色的市场定位——专注于服务中小型创新型企业,甚至可以进行更具突破性的制度创新。

董登新认为,进行注册制改革后的创业板,应该是一个比科创板更加包容的市场,只有这样的“创业板+科创板”组合,才能全面对标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在IPO门槛降低方面应该比科创板进行更大力度和魄力的改革。例如,当前科创板IPO的最低预计市值标准为10亿元,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可以考虑将市值标准降低,下限设为1亿元或2亿元。”

“在深圳先行示范区这样一个重大历史机遇面前,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应大胆创新,大胆尝试,改革思路也应该体现出大格局、大气派、大战略。”董登新说。

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湾区金融+湾区“核心”:深圳先行示范区新样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