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粤港澳大湾区还有哪些短板需要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粤港澳大湾区还有哪些短板需要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具备发展世界级城市群的良好基础。但是,该地区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约束等亟需解决的问题。

2019年4月10日,广东,惠州。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樊旭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日前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在制度创新、交通运输和区域发展格局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优势。未来要重点解决要素自由流动缺乏整体协同、珠江两岸发展平衡不足及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

8月29日晚,张晓强在作客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时说,在多个经济指标上,粤港澳大湾区已超过或接近世界三大湾区。比如,这里密集分布着5个国际机场——广州、香港、珠海、澳门和深圳。2017年,航空旅客客流量超过2亿人次,远远超过了纽约,其三个机场加在一起客流量仅1亿多人次。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依托港口的区域在货运吞吐量上也具有明显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装箱货运量差不多每年达到8000万,是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三大湾区总和的3倍多。”张晓强说,在这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具有和世界优秀大湾区进行比较的良好基础。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短板。张晓强指出,首先是内地和香港的发展协同度不够。以连接广州、东莞、深圳和香港之间的广深港高速铁路为例,115公里的内地段于2015年底建成通车,而26公里的香港段直至2018年10月才完成建设。“由于建设速度的不一致,导致这中间的几年都无法进行协同合作,发挥协同效应。”

其次,珠江东西两岸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张晓强说,大湾区的9个内地城市中,除了广州是省会城市,珠江口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三市,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经济发展总量来看,都远远高于珠江口西岸的中山、江门和珠海。

界面新闻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计算,2018年全年,深莞惠三市GDP总和超过3.6万亿元,而中山、江门及珠海总和则不到1万亿。从人口规模上来看,2018年,前者的常驻人口达2624万余,而后者仅为979万余。综合来看,西岸三市在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上都仅为东岸三市的三分之一左右,具有相当大的发展差距。

“另一个发展的不平衡则表现在资源的约束上。”张晓强指出,在珠江水系中,东江和西江的开发利用率非常失衡。

东江流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广州东部、深圳、河源、惠州、东莞等市近4000万人的生产生活主要水源。根据张晓强提供的数据,当前,东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38.3%,逼近国际公认的40%警戒线。而水资源总量是东江近10倍的西江水系,开发利用率只有1.3%。

为此,今年5月,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计划将西江优质水源引至广州、东莞,输送到珠江口东岸。此举将大大缓解深莞等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城市缺水问题和东江水资源不堪重负的局面。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后,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开工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意为粤港澳大湾区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此外,张晓强指出,还有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目标之一,但当前该地区在基础科研的投入上还不够充分。“广东的研发总量居于全国第一,但如果根据研发投入的强度来看,还是低于上海和北京。”他说。

根据广东省政府公布的数据,2018年,研发经费支出占广东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7%。同期,上海和北京的这一指标分别为3.8%和约6%。

张晓强指出,虽然广东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作用非常突出,但省内优秀高校和国家级科研单位数量不及京沪。下一步,除了继续发挥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优势,还要进一步强化基础创新能力。

他提到,鼓励香港高校在内地开办分校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一方面,由于香港的办学空间越发有限,内地能够为其提供更多场地;另一方面,香港的大学也能为内地带来优秀的办学资源,从而提高内地的教学质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粤港澳大湾区还有哪些短板需要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具备发展世界级城市群的良好基础。但是,该地区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约束等亟需解决的问题。

2019年4月10日,广东,惠州。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樊旭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日前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在制度创新、交通运输和区域发展格局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优势。未来要重点解决要素自由流动缺乏整体协同、珠江两岸发展平衡不足及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

8月29日晚,张晓强在作客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时说,在多个经济指标上,粤港澳大湾区已超过或接近世界三大湾区。比如,这里密集分布着5个国际机场——广州、香港、珠海、澳门和深圳。2017年,航空旅客客流量超过2亿人次,远远超过了纽约,其三个机场加在一起客流量仅1亿多人次。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依托港口的区域在货运吞吐量上也具有明显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装箱货运量差不多每年达到8000万,是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三大湾区总和的3倍多。”张晓强说,在这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具有和世界优秀大湾区进行比较的良好基础。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短板。张晓强指出,首先是内地和香港的发展协同度不够。以连接广州、东莞、深圳和香港之间的广深港高速铁路为例,115公里的内地段于2015年底建成通车,而26公里的香港段直至2018年10月才完成建设。“由于建设速度的不一致,导致这中间的几年都无法进行协同合作,发挥协同效应。”

其次,珠江东西两岸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张晓强说,大湾区的9个内地城市中,除了广州是省会城市,珠江口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三市,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经济发展总量来看,都远远高于珠江口西岸的中山、江门和珠海。

界面新闻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计算,2018年全年,深莞惠三市GDP总和超过3.6万亿元,而中山、江门及珠海总和则不到1万亿。从人口规模上来看,2018年,前者的常驻人口达2624万余,而后者仅为979万余。综合来看,西岸三市在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上都仅为东岸三市的三分之一左右,具有相当大的发展差距。

“另一个发展的不平衡则表现在资源的约束上。”张晓强指出,在珠江水系中,东江和西江的开发利用率非常失衡。

东江流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广州东部、深圳、河源、惠州、东莞等市近4000万人的生产生活主要水源。根据张晓强提供的数据,当前,东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38.3%,逼近国际公认的40%警戒线。而水资源总量是东江近10倍的西江水系,开发利用率只有1.3%。

为此,今年5月,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计划将西江优质水源引至广州、东莞,输送到珠江口东岸。此举将大大缓解深莞等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城市缺水问题和东江水资源不堪重负的局面。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后,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开工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意为粤港澳大湾区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此外,张晓强指出,还有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目标之一,但当前该地区在基础科研的投入上还不够充分。“广东的研发总量居于全国第一,但如果根据研发投入的强度来看,还是低于上海和北京。”他说。

根据广东省政府公布的数据,2018年,研发经费支出占广东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7%。同期,上海和北京的这一指标分别为3.8%和约6%。

张晓强指出,虽然广东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作用非常突出,但省内优秀高校和国家级科研单位数量不及京沪。下一步,除了继续发挥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优势,还要进一步强化基础创新能力。

他提到,鼓励香港高校在内地开办分校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一方面,由于香港的办学空间越发有限,内地能够为其提供更多场地;另一方面,香港的大学也能为内地带来优秀的办学资源,从而提高内地的教学质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