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轻巧气质很容易让它淹没在众多宏大话题的主竞赛影片里。亚当·德赖弗(Adam Driver)扮演的戏剧导演和斯嘉丽·约翰逊(Scarlett Johansson)扮演的女演员虽然还爱着彼此,但因为种种原因走到了离婚的田地。原本只是想友好结束婚姻的两个人却因为法律系统的惨烈而一步步被推到了冲突的边缘。
这个故事探讨的话题本身其实相当残酷。失败的关系也好,健全的法律也罢,背后都是人类情感不可避免的自私。但导演鲍姆巴赫(Noah Baumbach)设计了很多幽默的对话与桥段,让人类无力的自我变成了复杂的理解。
幽默首先表现在人物遭遇和意愿的反差上。妻子在焦虑中见了强势张扬的律师,她原本一直在表述自己并非真的想要离婚,而律师那种“没关系,我知道你其实想要离婚”的过分自信让观众捧腹大笑,但妻子却在叙述中慢慢明确了想要离婚的愿望,把对丈夫自大性格的不满缓缓道出,最后终于叱骂了其出轨的行为。丈夫在收到律师信以后咨询了同样冷血势利的律师,但拒绝说出对妻子太过不利的私生活细节,于是转投一位温和老态的律师,却险些被迫答应苛刻的离婚调解。最后,他带着一开始雇佣的势利律师出现在了法庭上。
婚姻法律对于婚姻情感的不利影响,在这些幽默的反差里被表现出来。影片不断地让本可以自然处理的事情用程序化的方式来处理。比如俩人本可以自然友好地分开,但法律程序让他们不得不撕破脸皮;又比如丈夫和儿子一起吃饭本来就是很愉快的事情,但偏偏观察员的出现把父子的日常相处搅得万分奇怪。妻子让妹妹把离婚信递给丈夫,这本来是为了避免尴尬,但妹妹却把“递”当做程序,以至于当丈夫无意间拿起律师信问她是什么时,她刻意接过信来做出“递”的动作。
所有这些由于反差而引起的幽默都是在嘲笑离婚法律在人情上的多此一举和无中生有。“刑事律师嘴里只有好人,离婚律师嘴里只有坏人。”这句丈夫原本只觉得可笑的评价,最后却亲自参与其中。
和法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情感的复杂。鲍姆巴赫坦诚,这部影片里投入了很多自己以及父母离婚的经历,而斯嘉丽·约翰逊也在表演中加入了自己在失败婚姻中遭遇的疼痛。“我和诺亚一起讨论怎么演夫妻吵架的戏,结果我进入房间以后就开始哭,然后要了一杯酒,与诺亚分享了一种共同的经历。”尽管这场吵架的戏依然表现出很多舞台表演的夸张感,但情绪堆积之后的突然爆发却很值得一看。
鲍姆巴赫擅长的不仅仅是轻松,还有对于关系微妙变化的理解力和掌控力。一对相爱的夫妻是如何分开的,而分开之后又如何保持了相爱的习惯。关系里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回避交流以及对交流的渴望,都在《婚姻生活》里被明确地展现了出来。只是很可惜,大多数人,包括鲍姆巴赫自己,都是在分离以后才明白了这些道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