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言人袭艳春在会上介绍,《中国的核安全》是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部核安全白皮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核安全事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中国核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主张,分享中国核安全监管的理念和实践,阐明中国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进程的决心和行动。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刘华介绍我国当前的核安全战略和进展时表示,我国核电厂的安全保持了世界先进水平。“近五年核电国际运行者协会WANO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核电厂运行机组80%的指标优于世界中值水平,其中70%的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值,应该说总体的运行指标是处于世界前列的。”
尽管日本福岛事故以后,有些国家有去核的趋势,但继续发展核能仍然是国际上一些国家的重要的选项。
“对于中国来说,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清洁、高效能源,这样才能进一步的保护环境,促进蓝天保卫战的更好地实施。从调整能源结构讲,中国要发展清洁能源。” 刘华说。
刘华指出,从能源多样性的角度看,中国也要除了火电、水电,新能源以外,核能是作为一个重要选项,但是中国的政策是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能。
近年来,我国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治理取得成效。据刘华介绍,13项早期核设施完成了退役,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处置工作也在有序推进,其中完成了29个2010年以前关停的铀矿冶设施的退役,127个历史遗留的铀矿冶地址勘探设施的退役治理。
关于放射性废物安全,刘华表示,这是中国从核能发展以来就一直关注的问题。“中国不论是在中低放废物还是在高放废物的处理处置方面都做了规划战略的安排,包括现在中低放废物处置厂已经建立了两座并且在安全的运行。”
谈到下一阶段的计划,刘华表示,中国还会在发展核电的省份陆续建造五个左右的中低放处置厂,中国对高放废物处置现在正在进行地下处置厂试验室的立项和研究开发,这个立项也会很快进入到实质性的进展阶段。
关于美国发布了对华核限令,刘华表示,除了中美核能合作以外,中国和法国、俄罗斯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核能合作,一些重大项目,包括核电厂、乏燃料后处理厂,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所以说,中国的核能合作是全方位的,并不是只与美国一个国家开展合作。
“美方通过核限令对中国企业进行限制以后,我相信中方企业一方面会加强研究开发,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刘华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