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日,教育部就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会上透露,我国教师工资由上世纪80年代之前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排行倒数三位,上升到目前全国19大行业排名第7位。
任友群介绍,教师节设立35年来,教师队伍规模大幅增长。目前全国现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673.83万人,比1985年的931.9万人增长79%。学历上,相比1985年,小学、初中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分别增加了61.59%和80.59%。能力上,2012年以来,“国培计划”培训各级各类教师超过1400万人次。
其中,乡村教师队伍结构也不断优化。2012年以来,中西部省份共招聘51万余名的特岗教师,通过万名教师支教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等,为“三区三州”等贫困地区补充教师近25万人,每年精准培训骨干教师上万人次。
在教师队伍发展的背后,师范类院校改制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任友群介绍,全国现有高等师范院校199所,举办师范教育的非师范院校406所;2019年,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招收公费师范生8441人,比2018年增加了2015名。近90%的2019届应届公费师范生毕业生直接回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全国共有60个师范专业通过第二级专业认证,2个师范专业通过第三级专业认证,认证结论有效期6年。
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也不断加大,据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吕建平介绍,2013-2018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累计16.2万亿元,年均增长7.9%,一直是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7年保持在4%以上。同时调整优化结构,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倾斜,教师工资福利支出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已经连续多年超过50%。
此外,任友群表示,“教师地位待遇更加受尊重、受关注。教师工资由上世纪80年代之前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排行倒数三位,上升到目前全国19大行业排名第7位。”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政府多次聚焦教师队伍建设。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央4号文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政策文件;在上一个教师节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重要讲话并指出,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任友群表示,“中央4号文件的印发、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四梁八柱’已经建成。”
在备受关注的编制问题方面,中央编办于2014年将乡镇和农村小学、初中、高中师生比标准提高至1:19、1:13.5、1:12.5的城市标准,分别提高了10.5%、18.5%和4%。
据中央编办四局巡视员、副局长田中介绍,“目前,这个统一的标准我们也做过测算,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6个国家和欧盟国家相比,除小学阶段略有差距外,初中、高中阶段基本持平或略高。”
此外,在近几年实际工作中,不少地方结合生源情况变化,还调高了标准,核增和多核了一些教职工编制。比如,江苏省提出,可根据财力保障能力和实际需要,按现有教职工编制总量的一定比例另行增加编制。山西、湖南等省提出,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统筹考虑随迁子女入学、二孩政策、小规模学校、贫困地区等因素,适当增加教职工编制。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各省、区、市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基本都达到或超过全国统一的编制标准,所有省份在事业编制总量只减不增的同时,均保持了教职工编制的基本稳定和逐步增长,总体满足了教育教学需要。
针对经济实力很弱的县市如何进行教师编制优化的问题,田中表示,“一些边远地区、一些贫困地区,如果学校规模比较小,开启各种课程相对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包括吸引特定人才可能有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好多地方采取‘走教制’、几个学校建立教育共同体,推动音体美教师、专业技术教师等共享共用,这是个很好的办法,我们也积极鼓励地方采取这种方法。”
“推进县管校聘的制度,一定程度上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变教师从学校人为教育系统的人,打通学校之间的教师固化,从而加强一个区域内,比如县域区域内各种类型教师的统筹配置,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田中称。
至于贫困地区如何将编制配备到位,田中表示,“首先,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标准,这是必须执行的。在全国标准之外,有些地方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提高自己的标准,当然这也有个前提,要结合各地的实际,在一定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适当提高。”
任友群强调,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下一步教育部将协同相关部委通过加大挖掘创新力度,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调剂建立“周转池”等方式,增加中小学教师的编制,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积极推动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的出台。
同时还会研制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管理办法,优化学段岗位比例结构,指导地方落实职称评审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的政策,推动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设置相对均衡。
“我们还将研究改革和完善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单列班主任岗位津贴,推动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他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