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日抛型”APP们刷屏之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日抛型”APP们刷屏之后……

“一下子火了,一下子没了。”

文|互联网热点分析  乔艾

近期,又一款“日抛型”APP火了,ZAO一个不再陌生的名字,让AI换脸再度成为了新潮流。然而好景不长,换脸的热度还未褪去,ZAO的安全性便引发了争议。暂且不提ZAO的技术性问题,ZAO就同无数刷屏APP一样,拥有着致命缺陷,注定是一款快应用。

市面上出现过很多虚拟形象的APP,但他们火的也快凉的也快,ZAO也不例外。

从功能上看,ZAO十分简单,仅提供视频换脸、制作表情和分享朋友圈的功能。除了视频换脸更为新鲜外,其余的都属于附属功能,相对鸡肋。上一款利用AI换脸的FaceApp靠着“变老滤镜”火爆刷屏,如今在国内大量盗版的包围下也销声匿迹了。

不难发现,创意很好抄袭,最初提出创意的人若没有利用好新鲜感的优势,随后就会被复制,最后成为微信/QQ创意玩法中的一部分。

换脸APP最大的硬伤便是没有自身的社区,难以沉淀社交关系。ZAO的分享只有微信这一单一渠道,在微信限制其分享后,它只能凉得更快。本身没有承载流量的平台,用户交流全靠微信,这种给微信送流量而不是导流的做法,ZAO也不第一家。

事实上,很多一夜爆红的APP都只有微信、QQ、微博这三个社交宣传渠道。但在用户集中、使用习惯都已成型的今天,想做出自己的社区也绝非易事。首先技术、资金就不是创业团队可以跟上的,这也是国内做不出第二个INS的原因。

一夜爆红,红后爆亡根源在于APP没有清晰的盈利方式,甚至没有付费点。没钱途就意味着没前途,当用户新鲜感不在,又还有什么可以留住流量的吗?花钱吗?自己都还没从用户手里挣到钱,难道真的靠“黑色地带”盈利?

同样,功能单一、缺乏社交、没钱途的APP真的太多了。比如,做头像的脸萌,除了做头像还能干什么呢?Zepeto 3D版的QQ秀,有自己的社交功能,但来中国之后明显水土不服,虚拟形象新鲜了半年就凉了。还有给照片加电影台词的足迹,起初是新鲜随后是麻烦,凉了也就不奇怪了。

还有一批瞄准了匿名社交的APP。比如,无秘。既然要做到私密,又要做到树洞,更何况匿名是能催生恶的。谣言、诽谤、黄色、暴利让无秘一边被大众审视,一边成为宣泄的出口,这种不平衡就是其毁灭的根源。被下架后的无秘也无人问津,和人们的秘密一同埋在了互联网的坟墓里。

同样是做社交,有了钱途也可能被自己扼杀在摇篮里。

当年,老罗的宣传让子弹短信引起了一众互联网运营者的关注,上线10天,激活用户400多万,50多家VC参与,最终获得1.5亿人民币融资。大家都想看看这个新社交APP能否创造新的时代。但现实是,这里又扎堆了一群社群运营,面对着同一个圈子里的熟悉ID,火速建几个群加几个相熟的好友也就放着吃灰了。

留下的用户也没能见证子弹短信的崛起,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更新中意识到,自己已然成了老罗做社交的试验品。老罗本人则是搬进了快如科技的办公室,拿着鞭子和钱催着员工快跑,在高压下的团队还未能补完技术上的窟窿,子弹短信就已改名为聊天宝。

新的产品从技术到运营全部大换血,公司名称也从快如科技到快如时代,为了拿到更好地数据去融资,老罗瞄上了“趣头条模式”,靠补贴提升日活和留存率。用户补贴往往是为了在初期快速获得用户基础,而非花钱去救一个功能并不完善的失败品。更何况拉新不成,反倒因为主动降低姿态失去了原有的老用户。

回顾子弹短信的诞生,起初是一款办公沟通软件,提高沟通效率。未完善便上线,火爆后陷入补窟窿的循环中。随后老罗插手,逐渐将子弹短信带偏方向,从为用户解决痛点,到花钱买用户求融资。变味的子弹短信,飞不起来也是正常。

早期飞信的火败也败在运营,飞信的底子是硬的,但成也移动败也移动,明明有机会打赢腾讯却先玩死了自己。

尽管飞信出现的年代竞争对手仅有QQ和MSN,微信和米聊还没出生,有移动的用户作为基础,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移动把路子走窄了,放弃了联通和电信的用户,只对移动用户开放注册。这一决策直到微信出生才得以改变,然而此时的市场已经不是飞信能够撼动的格局了。

首先便是飞信的技术发展跟不上。无论是界面还是卡顿的用户体验,飞信的运营商思维从未感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危机感,还停留在短信时代的产品,很轻易就能被不停迭代的QQ超越。

加之,飞信的诞生受制于移动的短信服务费,不能自行研发。因此交给了神州泰岳打理,卓越运营。众所周知,移动的利润之一便是短信业务,但飞信的基础就是免费短信。神州泰岳凭借着飞信的服务费(按项目总人数计算服务费)而上市,自然不会考虑移动的盈利问题。移动总部也不希望分掉短信服务费这块蛋糕。多方制衡下的结果就是,五年来飞信一点长进都没有,直到被科技取代。

提到一夜爆红的APP自然少不了游戏,但游戏这个行业比较特殊,游戏的迭代更新是众多火爆APP“泯然众人矣”的主要原因。比如早期很火爆的会说话的汤姆猫、水果忍者、跳一跳此类游戏,凉了也是因为玩腻了。但是不要紧,去做下一款更火爆的游戏就行了。

但还有一种游戏,比如《旅行青蛙》,除了老母亲的疼爱,更多的是背后所反应出的一类“佛系青年”,这种本身没有可玩性的游戏,概念不火了,自然背后的推手也没声了。

综上,刷屏APP之所以活不久,其最大的硬伤是功能单一,没有清晰的赢利点,用户新鲜感过去了之后,这款APP又如何处之呢?这一点是许多刷屏APP无法给出答案的。是选择自己做社交提高留存率,还是服务延伸,打造IP产品,让自己看起来更有钱途。对于用户来说,新鲜感难以维持,换脸也不是刚需,能否在小众市场做到小而美,考验的不仅仅是创新,目前来看最大的难点就是钱、技术和运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日抛型”APP们刷屏之后……

“一下子火了,一下子没了。”

文|互联网热点分析  乔艾

近期,又一款“日抛型”APP火了,ZAO一个不再陌生的名字,让AI换脸再度成为了新潮流。然而好景不长,换脸的热度还未褪去,ZAO的安全性便引发了争议。暂且不提ZAO的技术性问题,ZAO就同无数刷屏APP一样,拥有着致命缺陷,注定是一款快应用。

市面上出现过很多虚拟形象的APP,但他们火的也快凉的也快,ZAO也不例外。

从功能上看,ZAO十分简单,仅提供视频换脸、制作表情和分享朋友圈的功能。除了视频换脸更为新鲜外,其余的都属于附属功能,相对鸡肋。上一款利用AI换脸的FaceApp靠着“变老滤镜”火爆刷屏,如今在国内大量盗版的包围下也销声匿迹了。

不难发现,创意很好抄袭,最初提出创意的人若没有利用好新鲜感的优势,随后就会被复制,最后成为微信/QQ创意玩法中的一部分。

换脸APP最大的硬伤便是没有自身的社区,难以沉淀社交关系。ZAO的分享只有微信这一单一渠道,在微信限制其分享后,它只能凉得更快。本身没有承载流量的平台,用户交流全靠微信,这种给微信送流量而不是导流的做法,ZAO也不第一家。

事实上,很多一夜爆红的APP都只有微信、QQ、微博这三个社交宣传渠道。但在用户集中、使用习惯都已成型的今天,想做出自己的社区也绝非易事。首先技术、资金就不是创业团队可以跟上的,这也是国内做不出第二个INS的原因。

一夜爆红,红后爆亡根源在于APP没有清晰的盈利方式,甚至没有付费点。没钱途就意味着没前途,当用户新鲜感不在,又还有什么可以留住流量的吗?花钱吗?自己都还没从用户手里挣到钱,难道真的靠“黑色地带”盈利?

同样,功能单一、缺乏社交、没钱途的APP真的太多了。比如,做头像的脸萌,除了做头像还能干什么呢?Zepeto 3D版的QQ秀,有自己的社交功能,但来中国之后明显水土不服,虚拟形象新鲜了半年就凉了。还有给照片加电影台词的足迹,起初是新鲜随后是麻烦,凉了也就不奇怪了。

还有一批瞄准了匿名社交的APP。比如,无秘。既然要做到私密,又要做到树洞,更何况匿名是能催生恶的。谣言、诽谤、黄色、暴利让无秘一边被大众审视,一边成为宣泄的出口,这种不平衡就是其毁灭的根源。被下架后的无秘也无人问津,和人们的秘密一同埋在了互联网的坟墓里。

同样是做社交,有了钱途也可能被自己扼杀在摇篮里。

当年,老罗的宣传让子弹短信引起了一众互联网运营者的关注,上线10天,激活用户400多万,50多家VC参与,最终获得1.5亿人民币融资。大家都想看看这个新社交APP能否创造新的时代。但现实是,这里又扎堆了一群社群运营,面对着同一个圈子里的熟悉ID,火速建几个群加几个相熟的好友也就放着吃灰了。

留下的用户也没能见证子弹短信的崛起,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更新中意识到,自己已然成了老罗做社交的试验品。老罗本人则是搬进了快如科技的办公室,拿着鞭子和钱催着员工快跑,在高压下的团队还未能补完技术上的窟窿,子弹短信就已改名为聊天宝。

新的产品从技术到运营全部大换血,公司名称也从快如科技到快如时代,为了拿到更好地数据去融资,老罗瞄上了“趣头条模式”,靠补贴提升日活和留存率。用户补贴往往是为了在初期快速获得用户基础,而非花钱去救一个功能并不完善的失败品。更何况拉新不成,反倒因为主动降低姿态失去了原有的老用户。

回顾子弹短信的诞生,起初是一款办公沟通软件,提高沟通效率。未完善便上线,火爆后陷入补窟窿的循环中。随后老罗插手,逐渐将子弹短信带偏方向,从为用户解决痛点,到花钱买用户求融资。变味的子弹短信,飞不起来也是正常。

早期飞信的火败也败在运营,飞信的底子是硬的,但成也移动败也移动,明明有机会打赢腾讯却先玩死了自己。

尽管飞信出现的年代竞争对手仅有QQ和MSN,微信和米聊还没出生,有移动的用户作为基础,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移动把路子走窄了,放弃了联通和电信的用户,只对移动用户开放注册。这一决策直到微信出生才得以改变,然而此时的市场已经不是飞信能够撼动的格局了。

首先便是飞信的技术发展跟不上。无论是界面还是卡顿的用户体验,飞信的运营商思维从未感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危机感,还停留在短信时代的产品,很轻易就能被不停迭代的QQ超越。

加之,飞信的诞生受制于移动的短信服务费,不能自行研发。因此交给了神州泰岳打理,卓越运营。众所周知,移动的利润之一便是短信业务,但飞信的基础就是免费短信。神州泰岳凭借着飞信的服务费(按项目总人数计算服务费)而上市,自然不会考虑移动的盈利问题。移动总部也不希望分掉短信服务费这块蛋糕。多方制衡下的结果就是,五年来飞信一点长进都没有,直到被科技取代。

提到一夜爆红的APP自然少不了游戏,但游戏这个行业比较特殊,游戏的迭代更新是众多火爆APP“泯然众人矣”的主要原因。比如早期很火爆的会说话的汤姆猫、水果忍者、跳一跳此类游戏,凉了也是因为玩腻了。但是不要紧,去做下一款更火爆的游戏就行了。

但还有一种游戏,比如《旅行青蛙》,除了老母亲的疼爱,更多的是背后所反应出的一类“佛系青年”,这种本身没有可玩性的游戏,概念不火了,自然背后的推手也没声了。

综上,刷屏APP之所以活不久,其最大的硬伤是功能单一,没有清晰的赢利点,用户新鲜感过去了之后,这款APP又如何处之呢?这一点是许多刷屏APP无法给出答案的。是选择自己做社交提高留存率,还是服务延伸,打造IP产品,让自己看起来更有钱途。对于用户来说,新鲜感难以维持,换脸也不是刚需,能否在小众市场做到小而美,考验的不仅仅是创新,目前来看最大的难点就是钱、技术和运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