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异地办学,工信部直属高校的“突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异地办学,工信部直属高校的“突围”

异地校区的建设能否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复制本部的奇迹,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青塔网 观察

随着各大高校的开学,2019年的高考落下帷幕。

今年高考中,最大的黑马之一莫过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9年,哈工大(深圳)不仅理科分数线位居广东高校首位,而且绝大部分省份录取分数线超过本部校区。异地校区分数线超过本部,实属罕见。

除分数线表现亮眼外,背靠深圳的哈工大(深圳)近几年发展突飞猛进,不仅聚集11位两院院士,同时还牵头组建投资高达数百亿的鹏城实验室等,发展势头丝毫不弱于校本部。哈工大(深圳)的大放异彩,也被视为高校异地校区的成功样板。

除哈工大外,近几年,同属工信部直属高校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也纷纷开启异地办学模式,值得关注。

它们或南下,或东进,力图在激烈的“双一流”竞争中“突围”。

突围 建设异地办学

8月28日,在江苏太仓娄江新城科教创新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一期开工建设。西北工大这所地处西部的“国防名校”正式走出西部,开启“一校三区”办学模式。

官方消息显示,西工大太仓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576亩,总建筑面积约94.3万平方米。此次开工的首期项目占地约474亩,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计划于2021年6月建成投用,将满足不少于3000名国家统招本科生、1500名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和1000名教职工教学、科研、生活需要。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的兴建,标志着工信部高校全部都启动了分校区建设,而且多所高校在外省建设了新校区。

七所国防名校中,哈工大自1985年就成立了哈工大威海分校,2002年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批异地办学的名牌大学校区。2000年前后,深圳的快速崛起对高等教育需求非常迫切,这种情况下,哈工大(深圳)应运而生。经过数十年发展,哈工大(威海)和哈工大(深圳)均实现了独立招生本科生,发展成绩也是有目共睹。

地处北京的北理工同样很早就开始了异地办学。1984年和2004年,北理工分别建设秦皇岛分校和珠海学院,其中秦皇岛分校目前为7所工信部全国重点大学培养一年制民族预科生,而北理工珠海学院为全国排名靠前的独立学院。

北航除了在北京建有学院路校区和沙河校区外,近年来开始布局全国重点城市,其中包括青岛校区、合肥创新研究院、杭州创新研究院等。哈工程同样也走出哈尔滨,建设了青岛校区和烟台院区。

地处南京的南航和南理工与其他五所高校则有不同,它们均把新校区建设在江苏省内城市。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落户江苏无锡的县级市江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则落户常州溧阳。

原因 地理位置和办学空间制约发展

工信部高校纷纷开启异地办学,有着各自的“无奈”。

对于地处中西部和东北的几所工信部直属高校来说,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现实——地域劣势已经愈发明显。

地域差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经费投入上。

从前几天刚刚发布的《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来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全部集中在东部省份。而地处西部的陕西省共有532.4亿元,仅相当于排名前6位省份的不到1/3,而地处东北的黑龙江共投入135亿元,不足1/10。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差距如此之大,未来各省份经济发展可想而知。

 

从城市角度看,哈工大和哈工程所在的哈尔滨为例,虽然曾是著名老工业基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单一问题不断凸显,技术水平落后,使得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乏力,在全国的GDP比重也不断下降,城市吸引力也明显下降。

西北工业大学所在的西安市,虽然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但近几年,经济发展不如同类城市,GDP仅位于全国20位左右,不仅落后于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同样也落后于成都和重庆等西部城市。

知名高校和所在城市属于共生关系,一旦城市经济发展落户和吸引力下降,势必影响高校的发展,包括生源、人才队伍的引进等方方面面。

对于地处北京的北理工、北航和地处南京的南航、南理工来说,其建设异地校区的原因,则有所不同。

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面临巨大压力,除了师资队伍、实验条件、图书资料等严重短缺外,校区土地面积、建筑面积也呈现严重不足的态势。为此,新校区建设,甚至异地办学,成为不少大学主动突围的选择。

以北航为例,北航虽然在北京建有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占地3000多亩。尽管在北京高校中规模已经算比较大了,不过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校的快速发展,其办学空间已经不足。在北京拿到面积较大的办学用地存在较大的困难的前提下,主动走出北京,前往青岛、合肥、杭州等发展迅猛的二线城市,就是必然选择。

未来 期待复制本部奇迹

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之下,如今的国内高校,竞争已经日趋激烈。

一方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为代表的顶尖名校都在进行奋力发展。除了在各自优势领域迅速做大做强外,同时在不断地寻找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以西湖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为代表的新型高校也在快速崛起。新理念、高起点、研究型、发展迅猛,是这些新型高校的共同特点。如果继续目前的发展势头,未来它们将有望成为改变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

面对新的形势,作为老牌名校,工信部直属高校通过建设异地校区,寻找新的增长潜力,为在激烈的“双一流”建设“突围”提供了可能。特别是对于几所地理位置处于劣势的工信部直属高校来说,在东部发达地区建设异地校区,打破地域的限制,有望重新崛起。

当然,异地校区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已经建设和正在建设异地校区的工信部直属高校来说,异地校区的建设能否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复制本部的奇迹,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来源:青塔网

原标题:异地办学,工信部直属高校的“突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异地办学,工信部直属高校的“突围”

异地校区的建设能否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复制本部的奇迹,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青塔网 观察

随着各大高校的开学,2019年的高考落下帷幕。

今年高考中,最大的黑马之一莫过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9年,哈工大(深圳)不仅理科分数线位居广东高校首位,而且绝大部分省份录取分数线超过本部校区。异地校区分数线超过本部,实属罕见。

除分数线表现亮眼外,背靠深圳的哈工大(深圳)近几年发展突飞猛进,不仅聚集11位两院院士,同时还牵头组建投资高达数百亿的鹏城实验室等,发展势头丝毫不弱于校本部。哈工大(深圳)的大放异彩,也被视为高校异地校区的成功样板。

除哈工大外,近几年,同属工信部直属高校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也纷纷开启异地办学模式,值得关注。

它们或南下,或东进,力图在激烈的“双一流”竞争中“突围”。

突围 建设异地办学

8月28日,在江苏太仓娄江新城科教创新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一期开工建设。西北工大这所地处西部的“国防名校”正式走出西部,开启“一校三区”办学模式。

官方消息显示,西工大太仓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576亩,总建筑面积约94.3万平方米。此次开工的首期项目占地约474亩,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计划于2021年6月建成投用,将满足不少于3000名国家统招本科生、1500名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和1000名教职工教学、科研、生活需要。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的兴建,标志着工信部高校全部都启动了分校区建设,而且多所高校在外省建设了新校区。

七所国防名校中,哈工大自1985年就成立了哈工大威海分校,2002年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批异地办学的名牌大学校区。2000年前后,深圳的快速崛起对高等教育需求非常迫切,这种情况下,哈工大(深圳)应运而生。经过数十年发展,哈工大(威海)和哈工大(深圳)均实现了独立招生本科生,发展成绩也是有目共睹。

地处北京的北理工同样很早就开始了异地办学。1984年和2004年,北理工分别建设秦皇岛分校和珠海学院,其中秦皇岛分校目前为7所工信部全国重点大学培养一年制民族预科生,而北理工珠海学院为全国排名靠前的独立学院。

北航除了在北京建有学院路校区和沙河校区外,近年来开始布局全国重点城市,其中包括青岛校区、合肥创新研究院、杭州创新研究院等。哈工程同样也走出哈尔滨,建设了青岛校区和烟台院区。

地处南京的南航和南理工与其他五所高校则有不同,它们均把新校区建设在江苏省内城市。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落户江苏无锡的县级市江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则落户常州溧阳。

原因 地理位置和办学空间制约发展

工信部高校纷纷开启异地办学,有着各自的“无奈”。

对于地处中西部和东北的几所工信部直属高校来说,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现实——地域劣势已经愈发明显。

地域差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经费投入上。

从前几天刚刚发布的《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来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全部集中在东部省份。而地处西部的陕西省共有532.4亿元,仅相当于排名前6位省份的不到1/3,而地处东北的黑龙江共投入135亿元,不足1/10。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差距如此之大,未来各省份经济发展可想而知。

 

从城市角度看,哈工大和哈工程所在的哈尔滨为例,虽然曾是著名老工业基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单一问题不断凸显,技术水平落后,使得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乏力,在全国的GDP比重也不断下降,城市吸引力也明显下降。

西北工业大学所在的西安市,虽然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但近几年,经济发展不如同类城市,GDP仅位于全国20位左右,不仅落后于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同样也落后于成都和重庆等西部城市。

知名高校和所在城市属于共生关系,一旦城市经济发展落户和吸引力下降,势必影响高校的发展,包括生源、人才队伍的引进等方方面面。

对于地处北京的北理工、北航和地处南京的南航、南理工来说,其建设异地校区的原因,则有所不同。

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面临巨大压力,除了师资队伍、实验条件、图书资料等严重短缺外,校区土地面积、建筑面积也呈现严重不足的态势。为此,新校区建设,甚至异地办学,成为不少大学主动突围的选择。

以北航为例,北航虽然在北京建有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占地3000多亩。尽管在北京高校中规模已经算比较大了,不过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校的快速发展,其办学空间已经不足。在北京拿到面积较大的办学用地存在较大的困难的前提下,主动走出北京,前往青岛、合肥、杭州等发展迅猛的二线城市,就是必然选择。

未来 期待复制本部奇迹

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之下,如今的国内高校,竞争已经日趋激烈。

一方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为代表的顶尖名校都在进行奋力发展。除了在各自优势领域迅速做大做强外,同时在不断地寻找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以西湖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为代表的新型高校也在快速崛起。新理念、高起点、研究型、发展迅猛,是这些新型高校的共同特点。如果继续目前的发展势头,未来它们将有望成为改变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

面对新的形势,作为老牌名校,工信部直属高校通过建设异地校区,寻找新的增长潜力,为在激烈的“双一流”建设“突围”提供了可能。特别是对于几所地理位置处于劣势的工信部直属高校来说,在东部发达地区建设异地校区,打破地域的限制,有望重新崛起。

当然,异地校区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已经建设和正在建设异地校区的工信部直属高校来说,异地校区的建设能否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复制本部的奇迹,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来源:青塔网

原标题:异地办学,工信部直属高校的“突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