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上海人的AI+生活圈

算法,芯片,传感器,神经链路,深度学习,应用场景……这是人工智能(AI)的世界。AI+生活=?这不是一道算术题,而是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众所瞩目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昨天在上海盛大开幕。从去年的首届到今年的第二届,最直观的AI进展是什么?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这一年间,上海人的“AI+生活圈”越来越大。AI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生活,365天,24小时,方方面面的升级。

今天,请随新民晚报记者体验上海人的“AI+生活圈”,见证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人才集聚高地进军的脚步。

图说:无人驾驶的清扫车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AI+清扫

在北新泾街道,阿姨爷叔们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大家伙”。方方的脑袋和身子,行动起来却十分灵活,它“扫荡”后的路面清清爽爽。“这叫AI智能扫路机。”深兰科技的工程师告诉前去体验的记者,它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搭载了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以及超声波雷达,把传统环卫车带入了智能化的新时代。

这台AI智能扫路机的“档案”上标明,它身长3.5米,水箱容积150升,垃圾箱容积500升,最小转弯半径2.6米。

“以前大冬天,清晨扫马路风可大了,很冷。而它可以自动“唤醒”,在清晨四五点执行清扫任务。”环卫师傅由衷地感谢。这个方头大脑的家伙有啥优势?“可多了呢!”深兰的工作人员一一细数,“首先是节能环保,它一天只要‘吃’30度电就能工作;后台1人就能管理。”AI智能扫路机还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风险,并自动识污开展覆盖式清扫。

既然是“智能扫路”,自动驾驶该会的本领,它都“学”了。利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全场景图像识别,搭配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在封闭区域内,它可自主规划线路,自主识别障碍物、行人并主动避让。“红灯停、绿灯行”是必须掌握的。对于各种清扫“套路”,它也是“门儿清”:无水干式清扫、干湿两用作业、区域覆盖式清扫,循环闭环清扫,统统不在话下。

据悉,AI智能扫路机还会为即将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供服务保障工作。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图说:学生设计的人工智能垃圾箱  新民晚报 孔明哲 摄

AI+校园

“8月27日,4.2元,成长牛奶一罐,支付成功。支付商家,Take go。”8月27日11时,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初二(3)班范之昊的妈妈吴莉娟收到支付宝发来的一条消息。“儿子正在学校参加开学前活动,这是他用手脉在学校无人贩售机上购买点心的记录。会实时发送到我的手机上。”如今,手脉识别系统已逐渐在建青实验学校普及。

除了可以刷“手脉”在智能贩售机购买牛奶、矿泉水、糕点等健康食品,该校学生还可以“刷手”借图书、体育器材,并使用“手脉”给选修的拓展课签到。高中部的曹睿毅喜欢运动,这几天正在学校帮助班主任做一些开学准备工作。闲暇时,他会跑到体育馆,活络下筋骨。“滴!53号箱门已打开。离开时请务必关门!”在左侧一排存放着体育器材的柜子前,小曹在手脉识别设备前伸手一扫,点击屏幕上排球选项,几秒之内储物柜柜门自动打开。“以前如果要运动,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借还体育器材,不是特别方便。现在有了这套人工智能的设备,随时就能借还器材,越来越多的同学们都运动起来了。”

在即将开始的新学期,家长们还可以直接在手机客户端看到孩子在学校参与的各类活动信息,其中个性化的学生信息还有助于家校共育。记者在吴莉娟的手机上看到,手脉识别系统的终端上清楚地记录着范之昊暑假里到校活动的情况。“8月1日小学劳技教室、8月27日生命科学实验室……等到开学,还能看到平日里,儿子喜欢读哪些书、喜欢哪些运动。”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

图说:用翻译机给新民晚报送句不一样的生日祝福  新民晚报 张剑 摄

AI+办公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来的国际大咖自然不是一个两个。“他们的英语语速那么快,我能跟上吗?”听众心中不免泛起嘀咕。或许此时,AI可以帮到你。在南京东路的科大讯飞“超新星”AI实体店,记者体验了这些办公好帮手。

3.0版的讯飞翻译机针对离线环境的翻译,搭载了新一代离线内核,0.5秒的“闪译”速度,可以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水平。它还配备了图文专业调校摄像头,拍照翻译也更加清晰、准确。“它可以和7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充分对话,涵盖了医疗、金融、计算机、外贸、体育、能源、法律的行业术语。”实体店项目负责人吴宇介绍。记者体验时,恰有日本游客进店,拿起翻译机,和店员交流丝毫没有障碍。

10.3英寸的屏幕,初拿到手,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iPad!你错了,它是讯飞智能办公本!在屏幕表面记录一段话,立刻有一种在“一沓纸”上书写的弹性感觉,十分舒适。原来是采用了微蚀刻工艺,这样的办公本可舍不得来盖泡面。记者随机读了一段新民晚报新闻,内容被实时转化成了文字,且支持同时手写记录提纲,提纲和录音还可智能匹配。当演讲或会议结束,记录也就完成。而且,文字和手写提纲都可以即点即读,播放对应的录音,解决了传统笔记本“记而不全”的问题。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图说:无人小巴在徐汇滨江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图说:无人驾驶小巴行驶在上海交大校园  新民晚报记者 李永生 摄

AI+交通

偌大的校园里,顶着炎炎烈日,通勤也是个大问题。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一辆圆头圆脑的黑白色小巴缓缓驶入电信学院校车站。这是由上海交通大学-青飞智能联合实验室研发的无人驾驶小巴,它正在校园内试运行,穿梭在学院之间承担接驳任务。

按下车身上的感应开关,车门打开,登上小巴,记者挑选了传统“司机位”就坐。没有方向盘、仪表板,更没有刹车和油门,小巴上除了1位安全员,还为乘客提供了7个座位。稳坐之后,小巴继续前行,驶向下一站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车上还有一个人机交互系统,淡蓝色显示屏上实时显示速度和站点等信息,乘客还能通过语音“指挥”小巴更改目的地。小巴以1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校园中行驶,遇到减速带,小巴还会贴心再降速,“温柔”滑过,不让乘客感到颠簸。上桥、下桥、转弯、停车,也都自动控制速度。

小巴不分头尾,在狭窄路段不用掉头便可实现双向行驶。两头中央设置着一个紧急停车按钮,在目前国内无人车设置安全员的情况下,为安全员或乘客提供紧急制动功能。记者也试着按了一下,小巴骤停。

据介绍,这辆机智的小巴能根据不同环境选用不同方案,实现厘米级的精准定位。车顶的“小犄角”是2个16线激光雷达,再加上GPS等其他传感器,可以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的方式实现自动驾驶;小巴还有一个聪明“脑”,采用智能算法处理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场景。目前这款智能小巴已在上海交大校园、徐汇滨江、南京青奥村和中国移动南方基地等试运营。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图说:智慧商场的AR试衣  新民晚报 张剑 摄

AI+商区

来到世博源3区中庭,只需打开“AI未来行”APP,商场内上下四层楼,南北一公里全域范围内即可实现AR导航,跟着屏幕上的箭头,再也不会在大型商场里迷路啦!

咦?手机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福袋,怎么回事?身边的工作人员解释,这是商家发送的现金红包或优惠券。走到中庭,在空中游动的大鲸鱼和嬉闹的水母群演绎出一个梦幻世界,这是用AR技术与现有假山、喷泉以及周边装饰物品相结合打造的“海底世界”和“动物乐园”。

走进服装店,这件看着喜庆,那件瞧着合身,都想试试又怕麻烦,还担心长时间占用试衣间。没关系,在世博源彪马、布景、麦檬等品牌服装店,顾客挥挥双手就可以体验店内服饰的试衣效果,这是基于AR试衣镜带来的虚拟试衣体验。

逛累了,不妨到世博源2区B层的智慧健康小屋歇歇脚,那儿不仅提供多项体征指标的资助检测,现场即可出具报告,还能与体验者的历史健康数据打通,提供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管理新尝试。

肚子饿了,走进餐厅,送餐的或许是机器人哟!萌萌的外表、温柔的语气,让你心情也舒畅了不少。“对不起,你挡着我的路了,能让一让吗?”当有人“调皮”地挡在送餐机器人前,它也会发出请求。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图说:自助办理入住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AI+酒店

登录酒店APP,你不仅可以查看各个房型的设置,还可以在线预订、办理入住手续。记者在沪上多家酒店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让酒店更有温度。

不用去酒店柜台排长队,就可以在手机上办理选房、订房、退房等手续。用户登录APP,映入眼帘的便是“从这搜索酒店”提示;进入“搜索”页面,不仅可以搜索喜欢的品牌,还可以根据商圈、地铁、火车站、机场、汽车站等地标来划定搜索范围;进入酒店页面,用户可直接看到酒店“大床房”“套房”“标准房”的实景照片,和房间内的软硬件设置;选择好自己喜欢的房间,还能在APP上付费。

进入在静安区天目西路上的漫心酒店,前台有两台“华掌柜”,这是自助办理入住手续的终端。显示屏上设有“入住”“退房”“续住”“发票”等按钮,用户轻轻按“入住”,机器人立即提示用户扫描身份证、人脸识别,随后便“吐”处一张房卡。记者看到,通过这台“华掌柜”办理入住手续,用户办理入住时间由平均20分钟缩短到10秒钟。

进入房间,住客想听音乐、关闭窗帘、调节空调温度,只要跟机器人说一声,便能享受到贴心的服务;夜晚想点一份夜宵,只需通过APP便可以直接下单,便能享受网红机器人“小漫”的送餐服务。据悉,“小漫”每天可以为住客提供取物、送物、送餐等35单服务,每天承担的工作量相当于0.5个服务员。

新民晚报记者 杨玉红

图说:智能决策系统-骨髓细胞检测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AI+医院

作为“智能化的浦东医疗卫生”示范单位,上海市东方医院在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作为场外展馆参展,而医院的日常也处处有AI的身影。门诊领路者——智能导诊机器人,只需一句问候,即可“唤醒”,记者发现,它会自动规划最优院内就诊路线带着患者走,无处不在的AR实景智慧导航,配合门诊一站式自助机、诊间支付等已经成熟运用的技术,基本实现了“拿个手机,走个几步就把病看了”。

在东方医院的B超室里,因为配备了医院深度融合的AI语音虚拟助手,B超室医生一边做检查,一边说话,检查结果就实时出现在电脑上,患者刚刚做完检查下床,一份检查报告便同步递到了他的手中。听说,这样帮助医生实时记录医嘱的“听写者”,充当了“手”的角色,除了精准识别医疗词汇,自动生成电子化病历,还会实现云端大数据诊断参考。

在一台使用Brainlab智能导航的神经外科手术中,患者为右侧颞叶深部肿瘤,东方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钟春龙介绍,在传统手术中,颞叶深部的肿瘤往往需要切除部分颞叶脑组织才能达到切除肿瘤的要求,但这样会影响视觉、嗅觉,甚至冒然切除过多颞叶,会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而在Brainlab帮助下,肿瘤位置被精确锁定,在对病灶及相关脑皮层进行定位后,手术医生得以在最小程度切除脑组织的情况下将肿瘤完整切除。据了解,东方医院启用Brainlab导航系统后,已在它的协助下为83位患者开展了精准的神经外科手术。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图说:周家渡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智能老人车  孔明哲 摄

AI+养老

周家渡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位于邹平路58号,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应用场景之一。走进小楼,一个长相“萌萌哒”的机器人正在大厅穿梭,见人来访便上前热情交流。做个导游不在话下,唱歌也是张口就来。

一楼的居家环境与辅具增能“样板间”是这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亮点。在“分钟诊所”里可快速检测、数据分析,几分钟就能拿到体检报告。输入刚刚测量的血脂、血压、血糖的数据,智能机器人能很快给出专业建议。

这些“样板间”里的智慧养老设备并不是“摆设”,将逐渐飞进寻常百姓家。周家渡街道办事处主任华英姿介绍,32个家门口微型为老服务站将陆续与中心联网,相关数据实时汇总到数据中心,为每位老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

家住上南花苑的孟先生推着老父亲来了解,怎么用高科技帮助解决居家养老问题。他对全方位安防感应护理系统特别感兴趣。“有了智慧养老的设施,老人家摔倒或离床都会发出安全警示。家人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足不出户了解长辈的健康状况。”旁边的工作人员提醒说,这个设备还可以显示昨夜老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存在睡眠问题。更重要的是,一旦数据发生异常,系统会及时干预,发出疾病预警提示。

记者了解到,在“周家渡智慧养老平台”微信小程序,家属可以随时向社区提出安排护工上门陪聊、陪同就医、助餐送餐等服务。中心以及就近微型为老服务站将提供老年康乐、社区关爱、养老政策等活动信息,提供智慧养老顾问以及各类资讯。

新民晚报记者 宋宁华

图说: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AI+康复

下肢残疾,穿上一套外骨骼“机械衣”,就能重新站起来,出门散散步;中风瘫痪,套上“钢铁甲”,背上电池包,就能摆脱病床,出门买买菜……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会场展示区,一套来自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外骨骼机器人FourierX2,收获了无数好奇又惊奇的目光。将身体与一套钢铁肢体绑在一起,重获某些丧失的身体功能,这种电影“钢铁侠”中才得一见的“科幻”,经AI赋能已经成为现实。

当你轻轻按下启动按钮,钢“骨骼”加绑带支撑起双腿、4只马达配6个传感器主动代步,背包式蓄电池充电三小时行走8小时……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或者老年人,在外骨骼机器人的走步带动下,迈出了久违的第一步。这是多么令人期待的重生一刻啊! 从原理上来讲,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的动力外骨骼系统,可通过它所提供的动力带动具有运动功能障碍的下肢,实现行走或康复训练等功能。

“它是康复治疗师的助手,可以执行治疗师及医生下达的处方,并感知患者的意图,不断自适应调整参数。”傅利叶智能技术支持石云昊告诉记者,通过力反馈核心技术,钢骨架有了“触觉”,“感知”穿戴者站立行走时的各种力学参数,通过驱动髋关节、膝关节处四个马达,模拟出人的步态轨迹,帮助佩戴者完成直立行走。

“整套装备看上去有点笨重,总重量约18公斤,但它已经是国际上最轻的同类设备了。”据介绍,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产品只能实现被动模式,傅利叶外骨骼机器人可以通过其独有的力反馈控制算法,未来有望实现主动步态轨迹导引。

新民晚报记者 马亚宁

图说:AI创作的莫奈的花园,融合了梵高等多位画家的风格画 ,最左是照片原图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AI+艺术

《日本桥》《睡莲》这些大家熟悉的莫奈名画都取景于画家的私家花园。如果梵高、毕加索等画家也来到莫奈家做客,这些个给予莫奈无限灵感的园子,是否也能激发起另几位大师的创作欲望?在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举办的国内首次人工智能艺术展上,记者见到了梵高“画”的水园,毕加索“画”的诺曼底花园,还有莫奈“画”的,既有大片睡莲,又有垂柳、小桥的水园大全景,甚至还有几位大师一同“合作”的花园油画。

是AI实现了这一创想——真正的“画家”是上海交大图像所人工智能团队的AI-ART TEAM,这支AI研究团队提出的算法模型,让计算机学习大师们的用色、笔触、构图及不同时期的画风特征,因此只需要一张普通照片,AI画家就能绘出名家风格的油画。

这还不是最酷的。把真人画家和AI画家的肖像画作品摆在一起,完全人机难辨。记者在现场一组9幅这样的作品中就妥妥地被“骗”了,完全没有猜到其中只有2幅是真人所绘。据说,请来艺术教师和学生来辨别,错误率也相当高!不过记者也“鉴”出几幅,画面浓浓透出的“科幻感”,“暴露”了AI画家放飞自我的审美。

“苹果在陶罐左前方,陶罐右边是橙子”,一幅静物画就完成了!虽然看上去技法还有提高空间,但是AI在空间构图、色彩和光影效果等方面都已经能展现出是一位有“思路”的“资深初学者”。团队研发的3D仿真器配合成熟的3D打印技术,高质量的油画作品也能走进普通人家。

来源:新民晚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上海人的AI+生活圈

算法,芯片,传感器,神经链路,深度学习,应用场景……这是人工智能(AI)的世界。AI+生活=?这不是一道算术题,而是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众所瞩目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昨天在上海盛大开幕。从去年的首届到今年的第二届,最直观的AI进展是什么?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这一年间,上海人的“AI+生活圈”越来越大。AI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生活,365天,24小时,方方面面的升级。

今天,请随新民晚报记者体验上海人的“AI+生活圈”,见证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人才集聚高地进军的脚步。

图说:无人驾驶的清扫车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AI+清扫

在北新泾街道,阿姨爷叔们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大家伙”。方方的脑袋和身子,行动起来却十分灵活,它“扫荡”后的路面清清爽爽。“这叫AI智能扫路机。”深兰科技的工程师告诉前去体验的记者,它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搭载了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以及超声波雷达,把传统环卫车带入了智能化的新时代。

这台AI智能扫路机的“档案”上标明,它身长3.5米,水箱容积150升,垃圾箱容积500升,最小转弯半径2.6米。

“以前大冬天,清晨扫马路风可大了,很冷。而它可以自动“唤醒”,在清晨四五点执行清扫任务。”环卫师傅由衷地感谢。这个方头大脑的家伙有啥优势?“可多了呢!”深兰的工作人员一一细数,“首先是节能环保,它一天只要‘吃’30度电就能工作;后台1人就能管理。”AI智能扫路机还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风险,并自动识污开展覆盖式清扫。

既然是“智能扫路”,自动驾驶该会的本领,它都“学”了。利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全场景图像识别,搭配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在封闭区域内,它可自主规划线路,自主识别障碍物、行人并主动避让。“红灯停、绿灯行”是必须掌握的。对于各种清扫“套路”,它也是“门儿清”:无水干式清扫、干湿两用作业、区域覆盖式清扫,循环闭环清扫,统统不在话下。

据悉,AI智能扫路机还会为即将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供服务保障工作。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图说:学生设计的人工智能垃圾箱  新民晚报 孔明哲 摄

AI+校园

“8月27日,4.2元,成长牛奶一罐,支付成功。支付商家,Take go。”8月27日11时,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初二(3)班范之昊的妈妈吴莉娟收到支付宝发来的一条消息。“儿子正在学校参加开学前活动,这是他用手脉在学校无人贩售机上购买点心的记录。会实时发送到我的手机上。”如今,手脉识别系统已逐渐在建青实验学校普及。

除了可以刷“手脉”在智能贩售机购买牛奶、矿泉水、糕点等健康食品,该校学生还可以“刷手”借图书、体育器材,并使用“手脉”给选修的拓展课签到。高中部的曹睿毅喜欢运动,这几天正在学校帮助班主任做一些开学准备工作。闲暇时,他会跑到体育馆,活络下筋骨。“滴!53号箱门已打开。离开时请务必关门!”在左侧一排存放着体育器材的柜子前,小曹在手脉识别设备前伸手一扫,点击屏幕上排球选项,几秒之内储物柜柜门自动打开。“以前如果要运动,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借还体育器材,不是特别方便。现在有了这套人工智能的设备,随时就能借还器材,越来越多的同学们都运动起来了。”

在即将开始的新学期,家长们还可以直接在手机客户端看到孩子在学校参与的各类活动信息,其中个性化的学生信息还有助于家校共育。记者在吴莉娟的手机上看到,手脉识别系统的终端上清楚地记录着范之昊暑假里到校活动的情况。“8月1日小学劳技教室、8月27日生命科学实验室……等到开学,还能看到平日里,儿子喜欢读哪些书、喜欢哪些运动。”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

图说:用翻译机给新民晚报送句不一样的生日祝福  新民晚报 张剑 摄

AI+办公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来的国际大咖自然不是一个两个。“他们的英语语速那么快,我能跟上吗?”听众心中不免泛起嘀咕。或许此时,AI可以帮到你。在南京东路的科大讯飞“超新星”AI实体店,记者体验了这些办公好帮手。

3.0版的讯飞翻译机针对离线环境的翻译,搭载了新一代离线内核,0.5秒的“闪译”速度,可以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水平。它还配备了图文专业调校摄像头,拍照翻译也更加清晰、准确。“它可以和7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充分对话,涵盖了医疗、金融、计算机、外贸、体育、能源、法律的行业术语。”实体店项目负责人吴宇介绍。记者体验时,恰有日本游客进店,拿起翻译机,和店员交流丝毫没有障碍。

10.3英寸的屏幕,初拿到手,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iPad!你错了,它是讯飞智能办公本!在屏幕表面记录一段话,立刻有一种在“一沓纸”上书写的弹性感觉,十分舒适。原来是采用了微蚀刻工艺,这样的办公本可舍不得来盖泡面。记者随机读了一段新民晚报新闻,内容被实时转化成了文字,且支持同时手写记录提纲,提纲和录音还可智能匹配。当演讲或会议结束,记录也就完成。而且,文字和手写提纲都可以即点即读,播放对应的录音,解决了传统笔记本“记而不全”的问题。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图说:无人小巴在徐汇滨江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图说:无人驾驶小巴行驶在上海交大校园  新民晚报记者 李永生 摄

AI+交通

偌大的校园里,顶着炎炎烈日,通勤也是个大问题。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一辆圆头圆脑的黑白色小巴缓缓驶入电信学院校车站。这是由上海交通大学-青飞智能联合实验室研发的无人驾驶小巴,它正在校园内试运行,穿梭在学院之间承担接驳任务。

按下车身上的感应开关,车门打开,登上小巴,记者挑选了传统“司机位”就坐。没有方向盘、仪表板,更没有刹车和油门,小巴上除了1位安全员,还为乘客提供了7个座位。稳坐之后,小巴继续前行,驶向下一站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车上还有一个人机交互系统,淡蓝色显示屏上实时显示速度和站点等信息,乘客还能通过语音“指挥”小巴更改目的地。小巴以1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校园中行驶,遇到减速带,小巴还会贴心再降速,“温柔”滑过,不让乘客感到颠簸。上桥、下桥、转弯、停车,也都自动控制速度。

小巴不分头尾,在狭窄路段不用掉头便可实现双向行驶。两头中央设置着一个紧急停车按钮,在目前国内无人车设置安全员的情况下,为安全员或乘客提供紧急制动功能。记者也试着按了一下,小巴骤停。

据介绍,这辆机智的小巴能根据不同环境选用不同方案,实现厘米级的精准定位。车顶的“小犄角”是2个16线激光雷达,再加上GPS等其他传感器,可以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的方式实现自动驾驶;小巴还有一个聪明“脑”,采用智能算法处理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场景。目前这款智能小巴已在上海交大校园、徐汇滨江、南京青奥村和中国移动南方基地等试运营。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图说:智慧商场的AR试衣  新民晚报 张剑 摄

AI+商区

来到世博源3区中庭,只需打开“AI未来行”APP,商场内上下四层楼,南北一公里全域范围内即可实现AR导航,跟着屏幕上的箭头,再也不会在大型商场里迷路啦!

咦?手机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福袋,怎么回事?身边的工作人员解释,这是商家发送的现金红包或优惠券。走到中庭,在空中游动的大鲸鱼和嬉闹的水母群演绎出一个梦幻世界,这是用AR技术与现有假山、喷泉以及周边装饰物品相结合打造的“海底世界”和“动物乐园”。

走进服装店,这件看着喜庆,那件瞧着合身,都想试试又怕麻烦,还担心长时间占用试衣间。没关系,在世博源彪马、布景、麦檬等品牌服装店,顾客挥挥双手就可以体验店内服饰的试衣效果,这是基于AR试衣镜带来的虚拟试衣体验。

逛累了,不妨到世博源2区B层的智慧健康小屋歇歇脚,那儿不仅提供多项体征指标的资助检测,现场即可出具报告,还能与体验者的历史健康数据打通,提供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管理新尝试。

肚子饿了,走进餐厅,送餐的或许是机器人哟!萌萌的外表、温柔的语气,让你心情也舒畅了不少。“对不起,你挡着我的路了,能让一让吗?”当有人“调皮”地挡在送餐机器人前,它也会发出请求。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图说:自助办理入住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AI+酒店

登录酒店APP,你不仅可以查看各个房型的设置,还可以在线预订、办理入住手续。记者在沪上多家酒店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让酒店更有温度。

不用去酒店柜台排长队,就可以在手机上办理选房、订房、退房等手续。用户登录APP,映入眼帘的便是“从这搜索酒店”提示;进入“搜索”页面,不仅可以搜索喜欢的品牌,还可以根据商圈、地铁、火车站、机场、汽车站等地标来划定搜索范围;进入酒店页面,用户可直接看到酒店“大床房”“套房”“标准房”的实景照片,和房间内的软硬件设置;选择好自己喜欢的房间,还能在APP上付费。

进入在静安区天目西路上的漫心酒店,前台有两台“华掌柜”,这是自助办理入住手续的终端。显示屏上设有“入住”“退房”“续住”“发票”等按钮,用户轻轻按“入住”,机器人立即提示用户扫描身份证、人脸识别,随后便“吐”处一张房卡。记者看到,通过这台“华掌柜”办理入住手续,用户办理入住时间由平均20分钟缩短到10秒钟。

进入房间,住客想听音乐、关闭窗帘、调节空调温度,只要跟机器人说一声,便能享受到贴心的服务;夜晚想点一份夜宵,只需通过APP便可以直接下单,便能享受网红机器人“小漫”的送餐服务。据悉,“小漫”每天可以为住客提供取物、送物、送餐等35单服务,每天承担的工作量相当于0.5个服务员。

新民晚报记者 杨玉红

图说:智能决策系统-骨髓细胞检测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AI+医院

作为“智能化的浦东医疗卫生”示范单位,上海市东方医院在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作为场外展馆参展,而医院的日常也处处有AI的身影。门诊领路者——智能导诊机器人,只需一句问候,即可“唤醒”,记者发现,它会自动规划最优院内就诊路线带着患者走,无处不在的AR实景智慧导航,配合门诊一站式自助机、诊间支付等已经成熟运用的技术,基本实现了“拿个手机,走个几步就把病看了”。

在东方医院的B超室里,因为配备了医院深度融合的AI语音虚拟助手,B超室医生一边做检查,一边说话,检查结果就实时出现在电脑上,患者刚刚做完检查下床,一份检查报告便同步递到了他的手中。听说,这样帮助医生实时记录医嘱的“听写者”,充当了“手”的角色,除了精准识别医疗词汇,自动生成电子化病历,还会实现云端大数据诊断参考。

在一台使用Brainlab智能导航的神经外科手术中,患者为右侧颞叶深部肿瘤,东方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钟春龙介绍,在传统手术中,颞叶深部的肿瘤往往需要切除部分颞叶脑组织才能达到切除肿瘤的要求,但这样会影响视觉、嗅觉,甚至冒然切除过多颞叶,会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而在Brainlab帮助下,肿瘤位置被精确锁定,在对病灶及相关脑皮层进行定位后,手术医生得以在最小程度切除脑组织的情况下将肿瘤完整切除。据了解,东方医院启用Brainlab导航系统后,已在它的协助下为83位患者开展了精准的神经外科手术。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图说:周家渡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智能老人车  孔明哲 摄

AI+养老

周家渡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位于邹平路58号,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应用场景之一。走进小楼,一个长相“萌萌哒”的机器人正在大厅穿梭,见人来访便上前热情交流。做个导游不在话下,唱歌也是张口就来。

一楼的居家环境与辅具增能“样板间”是这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亮点。在“分钟诊所”里可快速检测、数据分析,几分钟就能拿到体检报告。输入刚刚测量的血脂、血压、血糖的数据,智能机器人能很快给出专业建议。

这些“样板间”里的智慧养老设备并不是“摆设”,将逐渐飞进寻常百姓家。周家渡街道办事处主任华英姿介绍,32个家门口微型为老服务站将陆续与中心联网,相关数据实时汇总到数据中心,为每位老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

家住上南花苑的孟先生推着老父亲来了解,怎么用高科技帮助解决居家养老问题。他对全方位安防感应护理系统特别感兴趣。“有了智慧养老的设施,老人家摔倒或离床都会发出安全警示。家人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足不出户了解长辈的健康状况。”旁边的工作人员提醒说,这个设备还可以显示昨夜老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存在睡眠问题。更重要的是,一旦数据发生异常,系统会及时干预,发出疾病预警提示。

记者了解到,在“周家渡智慧养老平台”微信小程序,家属可以随时向社区提出安排护工上门陪聊、陪同就医、助餐送餐等服务。中心以及就近微型为老服务站将提供老年康乐、社区关爱、养老政策等活动信息,提供智慧养老顾问以及各类资讯。

新民晚报记者 宋宁华

图说: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AI+康复

下肢残疾,穿上一套外骨骼“机械衣”,就能重新站起来,出门散散步;中风瘫痪,套上“钢铁甲”,背上电池包,就能摆脱病床,出门买买菜……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会场展示区,一套来自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外骨骼机器人FourierX2,收获了无数好奇又惊奇的目光。将身体与一套钢铁肢体绑在一起,重获某些丧失的身体功能,这种电影“钢铁侠”中才得一见的“科幻”,经AI赋能已经成为现实。

当你轻轻按下启动按钮,钢“骨骼”加绑带支撑起双腿、4只马达配6个传感器主动代步,背包式蓄电池充电三小时行走8小时……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或者老年人,在外骨骼机器人的走步带动下,迈出了久违的第一步。这是多么令人期待的重生一刻啊! 从原理上来讲,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的动力外骨骼系统,可通过它所提供的动力带动具有运动功能障碍的下肢,实现行走或康复训练等功能。

“它是康复治疗师的助手,可以执行治疗师及医生下达的处方,并感知患者的意图,不断自适应调整参数。”傅利叶智能技术支持石云昊告诉记者,通过力反馈核心技术,钢骨架有了“触觉”,“感知”穿戴者站立行走时的各种力学参数,通过驱动髋关节、膝关节处四个马达,模拟出人的步态轨迹,帮助佩戴者完成直立行走。

“整套装备看上去有点笨重,总重量约18公斤,但它已经是国际上最轻的同类设备了。”据介绍,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产品只能实现被动模式,傅利叶外骨骼机器人可以通过其独有的力反馈控制算法,未来有望实现主动步态轨迹导引。

新民晚报记者 马亚宁

图说:AI创作的莫奈的花园,融合了梵高等多位画家的风格画 ,最左是照片原图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AI+艺术

《日本桥》《睡莲》这些大家熟悉的莫奈名画都取景于画家的私家花园。如果梵高、毕加索等画家也来到莫奈家做客,这些个给予莫奈无限灵感的园子,是否也能激发起另几位大师的创作欲望?在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举办的国内首次人工智能艺术展上,记者见到了梵高“画”的水园,毕加索“画”的诺曼底花园,还有莫奈“画”的,既有大片睡莲,又有垂柳、小桥的水园大全景,甚至还有几位大师一同“合作”的花园油画。

是AI实现了这一创想——真正的“画家”是上海交大图像所人工智能团队的AI-ART TEAM,这支AI研究团队提出的算法模型,让计算机学习大师们的用色、笔触、构图及不同时期的画风特征,因此只需要一张普通照片,AI画家就能绘出名家风格的油画。

这还不是最酷的。把真人画家和AI画家的肖像画作品摆在一起,完全人机难辨。记者在现场一组9幅这样的作品中就妥妥地被“骗”了,完全没有猜到其中只有2幅是真人所绘。据说,请来艺术教师和学生来辨别,错误率也相当高!不过记者也“鉴”出几幅,画面浓浓透出的“科幻感”,“暴露”了AI画家放飞自我的审美。

“苹果在陶罐左前方,陶罐右边是橙子”,一幅静物画就完成了!虽然看上去技法还有提高空间,但是AI在空间构图、色彩和光影效果等方面都已经能展现出是一位有“思路”的“资深初学者”。团队研发的3D仿真器配合成熟的3D打印技术,高质量的油画作品也能走进普通人家。

来源:新民晚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