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后的珍珠养殖人

如今,美国境内只有一个地区还存在宝石养殖产业。我们将在本文中认识美国最后一批以采收珍珠母为生的人。

吉娜·拉藤德烈斯收藏的珍珠。这些珍珠继承自她的父亲约翰——田纳西州第一位珍珠养殖员。

美国的“珍珠之乡”并不是大海,甚至也不是某个沿海地区,而是距离大西洋多达400多英里(约合644千米)的田纳西州。肯塔基湖(Kentucky Lake)正好坐落于田纳西州与肯塔基州交界,“鸟鸣度假区、船坞与露营地”(Birdsong Resort, Marina, and Campground)的老板鲍勃·基斯特(Bob Keast)监管着美国最后一个尚在运作的珍珠养殖场——它是这个曾盛极一时的区域性产业的最后余晖。

田纳西州人最早接触珍珠产业是在20世纪初,但当时这些宝石并不在此地养殖。相反,田纳西州只负责提供来自淡水湖和河流的原材料:当地的潜水采珠人在水中搜寻满足条件的蚌壳(它们将被植入到其他贝类水生动物中去),并把它们卖给日本的珍珠养殖人。

想要制作一颗珍珠,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第一是一只牡蛎或河蚌,第二是一个“异物”——亦称刺激物、珠核或是种子。当某个异物落入上述双壳贝类动物之中,该动物便会分泌珍珠质(即珍珠母)将其包裹起来,以此保护自己。20世纪初,日本开始人工养殖珍珠,不再通过野外捕捞贝类水生动物获得。通过对不同“异物”的实验,他们得出了最理想的养殖方案:由于田纳西州河蚌的蚌壳比日本当地贝类生物的壳更厚,所以把它们植入到日本软体动物中会更加便捷,也更加坚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田纳西州一直是天然珍珠母的主要供应者,这些珍珠母多被投入美国服装产业,用于制作纽扣。二战后,珍珠的供应不再由穿梭在田纳西州淡水湖和河流的潜水采珠人独占鳌头,日本的珍珠养殖者开始大量向美国出口珍珠。

纯天然的球形珍珠是最稀有的。这串塔链完全由来自田纳西河的纯天然珍珠构成,已故的约翰·拉藤德烈斯用了将近25年时间才把它们全部搜集完成。

参与珍珠采集的并不都是专业人士。“在最红火的那几年,有的妇女在早上送完孩子上学、目送丈夫上班之后,会提上一个五加仑、有把手的那种塑料桶,换上泳衣,然后踏进齐腰深的水里去抓河蚌,”基斯特说,“她一桶能卖40,50或者100美元,一次大概能捞两三桶。我们叫它‘脚趾捕捞’。这活儿谁都能做。”

1949年,来自南达科他州的复员海军约翰·拉藤德烈斯(John Latendresse)在田纳西州自驾游时,停在了一个淡水湖边。他看到好多人潜在水中,在湖底搜寻着河蚌,带给买家。约翰发现了商机,于是决定举家迁往田纳西州的小镇卡姆登(Camden)。1954年,他在此地成立了田纳西蚌壳公司(Tennessee Shell Company)。

位于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的珍珠档案库。吉娜说,条件允许后,她的父亲便会在每次采收珍珠后,自己留下其中的10%到20%,以备不时之需,一直到2000年他去世。
吉娜在大学主修宝石学,图中的她正在仔细观察父亲收集的一颗人工养殖珍珠。“时至今日,厂商依然一次就会向我们购买成百上千颗珍珠,”她说,“你们或许能借此推断出我父亲收集的珍珠总数。”
吉娜的纳什维尔办公室里的珍珠质(亦称“珍珠母”)纽扣。珍珠母是珍珠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它也因此而得名:珍珠母会一层一层地逐渐包裹异物颗粒,直至珍珠形成。

20世纪60年代,约翰·拉藤德烈斯的生意迎来了黄金时期——除了出口蚌壳之外,他的珍珠买卖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他的公司在当时为小镇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他的女儿吉娜·拉藤德烈斯(Gina Latendresse)回忆,当时他去日本出差时遭到了别人不温不火的调侃,这调侃彻底改变了他后来的职业生涯。“你在美国售卖来自我们国家的美丽珍珠,” 约翰·拉藤德烈斯的日本同事说,“只可惜你们不能在田纳西州做珍珠养殖。”

吉娜说:“我的父亲当时灵光一闪:‘你认为我不能在田纳西州搞珍珠养殖吗?等着瞧吧。’”

到了1985年,拉藤德烈斯一家人选定了养殖点——卡姆登小镇北部的肯塔基湖,此时他们已经采收了足够的珍珠作为存货。一时间,美国境内数个珍珠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包括他们在田纳西州的竞争对手“国家珍珠公司”(United States Pearl Company)——但拉藤德烈斯的“美利坚珍珠公司”(American Pearl Company)是其中最成功的。

肩扛从田纳西河中捕捞的河蚌的潜水采珠人约翰·奈仁。他干这一行已经25年了,他的父亲唐已在美国珍珠公司的营运经理的岗位上做了数十年。
奈仁打开了一个淡水河蚌,我们可以看到里面的珍珠母。
身处田纳西河中央的奈仁。田纳西河就在鸟鸣度假区和珍珠养殖场附近。
放在甲板上的是两种不一样的河蚌。左边的这个叫“heelsplitter”,另一种叫“bankclimber”。
一位潜水采珠人把这些蚌壳送到了位于卡姆登的国家珍珠公司,斯蒂芬妮·克拉菲尔德与约翰尼·皮弛正在对它们进行分拣。

拉藤德烈斯的公司刚站稳脚跟不久,田纳西州的珍珠和蚌壳产业却开始走起了下坡路。20世纪90年代,疾病杀死了许多日本牡蛎,与此同时,中国的相关产业后来居上——但中国的生产商并没有选择使用出产自田纳西州公司的蚌壳,而是开发了新的方式,通过软体动物身体的另一部分来培育珍珠,蚌壳的需求量于是一落千丈。在产业的黄金时期——60年代到90年代——田纳西的蚌壳产业每年的产值达到5000万美元;但现在这个数字降到了600万。约翰·拉藤德烈斯于2000年去世后,他的家人把公司卖给了基斯特,后者把它合并到了自己的度假村里。虽然如今这个珍珠养殖场仍在运营,但它已然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这些锈迹斑斑的抄网钩往日曾被用于在河里捕捞河蚌,如今它们陈列在鸟鸣珍珠博物馆门口进行展出。
清洁蚌壳和剔除蚌肉的机器的控制开关,河蚌经过处理后,通过分拣便会被运往中国和日本等国家,在那里,它们会被制成珠核,用于珍珠养殖。
国家珍珠公司里,一辆手推车满载着被剔除的蚌肉。
卡姆登国家珍珠公司的仓库中,堆放着已被清洁和分类的蚌壳。

如今,田纳西州的珍珠产业规模已一缩再缩,它的未来一片渺茫。目前没有新人能够接手尚存的产业,比如珍珠养殖场。当年的田纳西州曾同时拥有上千名潜水采珠人,但到了2018年,整个州持有相关资格证书的仅余27人。但对于吉娜来说——她现在和母亲和姐妹共同管理美利坚珍珠公司,主要业务是售卖约翰贮存的大量珍珠——保护这个行业同时也意味着保护她们家的历史。“我们曾把这个行业的一切知识都从头到脚地学过,”她说,“包括如何把河蚌从田纳西河的淤泥中弄出来,如何把蚌壳运到海外,如何用珍珠制作首饰,以及如何把它们卖出去。我们还知道该如何在活物中培育珍珠。”

蚌壳买家史蒂夫·海特利正在家中(他家离卡姆登不远)测量蚌壳的大小:只有大到不能通过圆环的蚌壳才算达到了准许采收的法律标准。史蒂夫是当地潜水采珠人和日本与中国进口商的中间人。
国家珍珠公司的陈列室内进行展出的珍珠和珍珠母。公司老板詹姆斯·皮驰过去曾运营一个珍珠养殖场,也卖过蚌壳;他现在的主要身份是经销商,负责售卖来自日本、中国和南太平洋地区的珍珠。
鸟鸣度假区珍珠博物馆内的一件展品。
詹姆斯·皮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端着两扇被珍珠母包裹的蚌壳。“我希望一切能回到以前的样子,但时光无法倒流。”他在谈到当地的珍珠产业时说。
芭芭拉·朵儿是卡姆登本地人,她手上的纯天然球形珍珠是她已故的儿子尤金·贝克——他曾每日潜入水中搜寻蚌壳——在田纳西州派勒特山附近找到的。
鸟鸣度假区珍珠博物馆的展品。每个容器中都有一颗在田纳西河中人工养殖的珍珠,和一颗用于培育该珍珠的珠核。

文中的所有图片均来自玛吉·香农(Maggie Shannon)。

(翻译:黄婧思)

 

※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乙未光画志”(ID:JMmoment)和界面影像新浪微博

 

来源:Topic

原标题:The Pearl Clutchers

最新更新时间:09/13 11:03
0
表情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