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气球》,藏地导演万玛才旦的全新回归之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气球》,藏地导演万玛才旦的全新回归之作

《气球》是万玛才旦关于藏地生活、当代人文、精神与现实搏力命题上的又一叙事。

文|黑白文娱 蓝二

编辑|王子之

1

黑暗中,黄旭峰听到坐在自己后排的两位法国女影评人的微微抽泣声。

灯光亮起之后,这两位女性开始讨论起了彼此的哭点。

这是导演万玛才旦新作《气球》在威尼斯电影节的首映现场。

威尼斯的专业人士和观众们对于万玛才旦都是钟爱的,去年他的《撞死了一只羊》就曾拿到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最佳剧本奖,今年电影节官方又早早和制片方沟通,即便收到了别的邀请,也请优先考虑威尼斯。

《气球》的首映被安排在了主会场电影宫,14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电影节主席阿尔贝托·巴贝拉亲自引领着导演和主创团队,在观众们的一片掌声中入场。

“那时你真的能感受到做电影艺术所受到的尊重。”《气球》出品人兼制片人、工厂大门影业CEO黄旭峰对我们感慨道。

《气球》是万玛才旦关于藏地生活、当代人文、精神与现实搏力命题上的又一叙事。这一次,男主人公达杰一家因一只避孕套、一场死亡、一个新生而陷入难以抉择的境地。

与以往导演的影片不同,这一次女性在故事推进上具有更加决定性的作用,女主人公和她的妹妹都需要去做出自己的命运抉择,而她们的抉择会进一步影响到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人。

但是《气球》所切入和呈现的现实困境,并不是藏地人民或藏族女性所独有的,相较万玛才旦以往的影片,《气球》可能会形成更广泛的理解和共鸣。

两位女影评人正是被影片中所呈现的现实细节所打动,女主人公姐妹的无奈处境和内心的矛盾,家庭中孩子受到影响所做出的举动,让她们落了泪。

《国际银幕》杂志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这部藏地剧情片更显示了万玛才旦作为导演,其对无论是职业演员还是非职演员卓越绝妙的指导能力,使得存在于牧民家庭成员间的亲密两性关系于从未看见的暗处浮现——这正是这部影片众多丰富意涵中炉火纯青的迷人表达之一。”

2

“他们一直就是那样真实地活着的。”

万玛才旦导演莆一开始制作藏地电影,就想呈现最真实自然的藏地,打破一直以来单一的对于藏地生活、藏地文化的猎奇视角。

对于黄旭峰来说,与万玛才旦导演的合作,最吸引他的就是,导演本身作为一个藏族导演,对那边土地上生活的人的理解。“这是他一辈子要处理的主题,因为同样土地上生活的人,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困境,他们的抉择,他可能终其一生都会拍摄这一类。”

万玛才旦曾说过一个小故事,“据说我很小的时候说了一些跟爷爷的舅舅有关的事情,所以爷爷认定我就是他的舅舅的转世”。

小故事最终化在了数年后,如今的《气球》里。

每一部影片,都是这样一个藏地生活的真实片段。万玛才旦将对藏地生活的所有观察和理解,化为了一个一个细微的视角,写成了一个一个具体的故事,做出了一部一部影片。

通过一个个叙事的增加,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万玛才旦似乎正在形成一个自己的藏地电影“小宇宙”。

其中心就在导演自己的家乡青海贵德县。从《塔洛》开始,这里就成了导演的拍摄地,所有的故事都在这里上演。

人物是固定的演员金巴、索朗旺姆和杨秀措等,以及一群普通的民众们,他们一次次地与万玛才旦合作,以他们不变的面孔演绎着一个个不同的、变化着的故事,似乎预示着这些故事都是一个普通藏人会遇到的或喜或忧的经历,生活中的一个个组成部分。

《气球》中的演员索朗旺姆(左)和金巴

3

“红气球在天上越飘越高,越飘越小,最后消失不见了。”

万玛才旦说,某天走在北京街头看到的这一幕,突然触发了他的灵感。这一幕也成为小说和影片中最重要的一个意象。

先成为作家、后才成为导演的万玛才旦,其电影作品常常是由自己创作的小说改编而成。这次的《气球》稍有不同,导演先创作出了剧本,后根据剧本写成了小说,最后又再次修改形成了现在的电影故事。

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创作过程,当我们去阅读《气球》原小说时,已经能从文本叙事中感触到清晰的影像结构。

而当文本真正经过导演和摄像师之手影像化之后,制片人黄旭峰又有了新的感受。

“这是一个全新的万玛才旦作品,他又回到了现实主义轨道,但写实手法却不是他早期故乡三部曲的纪录片手法,而是在写实的同时融入梦境和虚幻的影像构建,同时这种构建又不同于导演上一部作品《撞死了一只羊》里纯粹的双重虚构梦境,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黄旭峰向我们分享了一些细节,比如气球这个核心隐喻在影片中就实现了三种存在方式,既有超现实部分,也存在梦境里,也有符合当下人物真实情境的部分,并且实现了相当自然的切换。而在场景背景上又有贯穿影片的迷幻化的处理,或深或浅,去体现主人公内心不时激荡的或喜或忧。

“光用语言无法表达,你只有看到电影才能真正地感受到这种声画意境,几乎从影片开头就开始了。”

4

“我们的价值导向是,做‘能给人希望’的作品。”

黄旭峰在电影节上抽空去看了大热的《小丑》,他对我们说,这部影片的导演、演员、技术都非常好,但是他不喜欢。他还直接将他的这一态度发布在了朋友圈里。

“从我个人来说不喜欢,是因为这部影片非常黑暗和扭曲,到最后也没有给出出路。我跟万玛才旦老师刚刚也聊了这个问题,就是说,一个创作的限度到底在哪里。”

黄旭峰自己的答案是要坚持温暖和善良的力量,“一部作品哪怕经历了至暗的人性黑洞,走到最后也要给到一个出口,告诉大家人性也是有可能的,生活也是有可能的,而不是相反”。

他的这一坚持充分体现在了工厂大门影业制作的一系列项目上,《大三儿》《造访》《春江水暖》《气球》都是具有同样价值特征的作品。

尤其是纪录片《大三儿》,讲述的就是一位天生有严重身体缺陷的人物,在日复一日平淡的生活里,突然萌发了一个在别人看来对他遥不可及的心愿,并在朋友帮助下努力完成这一心愿的事情。真实的故事,真实诠释了“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与万玛才旦导演的合作,让黄旭峰最受鼓舞的就是导演所有作品中都充满了希望,这种希望不是苍白简单或流于表面的光明,反而是蕴含着平和的力量。让他兴奋的是,他们与万玛才旦已经确定了未来长期的合作计划。

5

路程继续。

《气球》首映,反馈很好,当天就已经迅速收到法国、瑞士、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发行商的合约开价,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发行人也主动表示了兴趣。

而这只是在欧洲进行的世界首映,《气球》马上将踏上接下来的电影节巡展行程,下一站是多伦多电影节,之后是温哥华、釜山等电影节,届时还将确定北美地区和亚洲各国的发行。

到了10月,在平遥电影节上,《气球》也将在国内首映。

而就工厂大门影业来说,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了8部电影和1部电视剧的制作,黄旭峰认为通过这个过程,他们完成了一家公司基础的方法论建设和价值观建设。

价值观,即是创造美和善良的力量。而关于方法论,黄旭峰指出,工厂大门选择项目的原则,不会太关注它是所谓“商业”还是“艺术”,选择标准还是回归到创作本体,看作品的价值。工厂大门主要服务于新导演的作品,首要关注的还是题材创新、主题创新和电影语言本体创新。而当项目确定之后,到运营阶段才会说它是定调商业类型,还是文艺类型,“这只是一个操盘方法的问题”。

行业内对于工厂大门影业可能会存在一部分的误读,概因目前他们推出的项目多是新人导演的文艺类型作品,于是认为这家公司就是专注文艺片。对此,黄旭峰特别进行了澄清。

“商业片和文艺片我们都在同步开发。只不过我一向有个观点,好的商业片其实更难做,一个简单的道理,要让5千万人或1亿人掏钱,这其实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其实我们商业片的开发周期会更漫长一点。如果顺利的话,我们可能马上就会有全新的商业片计划公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气球》,藏地导演万玛才旦的全新回归之作

《气球》是万玛才旦关于藏地生活、当代人文、精神与现实搏力命题上的又一叙事。

文|黑白文娱 蓝二

编辑|王子之

1

黑暗中,黄旭峰听到坐在自己后排的两位法国女影评人的微微抽泣声。

灯光亮起之后,这两位女性开始讨论起了彼此的哭点。

这是导演万玛才旦新作《气球》在威尼斯电影节的首映现场。

威尼斯的专业人士和观众们对于万玛才旦都是钟爱的,去年他的《撞死了一只羊》就曾拿到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最佳剧本奖,今年电影节官方又早早和制片方沟通,即便收到了别的邀请,也请优先考虑威尼斯。

《气球》的首映被安排在了主会场电影宫,14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电影节主席阿尔贝托·巴贝拉亲自引领着导演和主创团队,在观众们的一片掌声中入场。

“那时你真的能感受到做电影艺术所受到的尊重。”《气球》出品人兼制片人、工厂大门影业CEO黄旭峰对我们感慨道。

《气球》是万玛才旦关于藏地生活、当代人文、精神与现实搏力命题上的又一叙事。这一次,男主人公达杰一家因一只避孕套、一场死亡、一个新生而陷入难以抉择的境地。

与以往导演的影片不同,这一次女性在故事推进上具有更加决定性的作用,女主人公和她的妹妹都需要去做出自己的命运抉择,而她们的抉择会进一步影响到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人。

但是《气球》所切入和呈现的现实困境,并不是藏地人民或藏族女性所独有的,相较万玛才旦以往的影片,《气球》可能会形成更广泛的理解和共鸣。

两位女影评人正是被影片中所呈现的现实细节所打动,女主人公姐妹的无奈处境和内心的矛盾,家庭中孩子受到影响所做出的举动,让她们落了泪。

《国际银幕》杂志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这部藏地剧情片更显示了万玛才旦作为导演,其对无论是职业演员还是非职演员卓越绝妙的指导能力,使得存在于牧民家庭成员间的亲密两性关系于从未看见的暗处浮现——这正是这部影片众多丰富意涵中炉火纯青的迷人表达之一。”

2

“他们一直就是那样真实地活着的。”

万玛才旦导演莆一开始制作藏地电影,就想呈现最真实自然的藏地,打破一直以来单一的对于藏地生活、藏地文化的猎奇视角。

对于黄旭峰来说,与万玛才旦导演的合作,最吸引他的就是,导演本身作为一个藏族导演,对那边土地上生活的人的理解。“这是他一辈子要处理的主题,因为同样土地上生活的人,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困境,他们的抉择,他可能终其一生都会拍摄这一类。”

万玛才旦曾说过一个小故事,“据说我很小的时候说了一些跟爷爷的舅舅有关的事情,所以爷爷认定我就是他的舅舅的转世”。

小故事最终化在了数年后,如今的《气球》里。

每一部影片,都是这样一个藏地生活的真实片段。万玛才旦将对藏地生活的所有观察和理解,化为了一个一个细微的视角,写成了一个一个具体的故事,做出了一部一部影片。

通过一个个叙事的增加,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万玛才旦似乎正在形成一个自己的藏地电影“小宇宙”。

其中心就在导演自己的家乡青海贵德县。从《塔洛》开始,这里就成了导演的拍摄地,所有的故事都在这里上演。

人物是固定的演员金巴、索朗旺姆和杨秀措等,以及一群普通的民众们,他们一次次地与万玛才旦合作,以他们不变的面孔演绎着一个个不同的、变化着的故事,似乎预示着这些故事都是一个普通藏人会遇到的或喜或忧的经历,生活中的一个个组成部分。

《气球》中的演员索朗旺姆(左)和金巴

3

“红气球在天上越飘越高,越飘越小,最后消失不见了。”

万玛才旦说,某天走在北京街头看到的这一幕,突然触发了他的灵感。这一幕也成为小说和影片中最重要的一个意象。

先成为作家、后才成为导演的万玛才旦,其电影作品常常是由自己创作的小说改编而成。这次的《气球》稍有不同,导演先创作出了剧本,后根据剧本写成了小说,最后又再次修改形成了现在的电影故事。

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创作过程,当我们去阅读《气球》原小说时,已经能从文本叙事中感触到清晰的影像结构。

而当文本真正经过导演和摄像师之手影像化之后,制片人黄旭峰又有了新的感受。

“这是一个全新的万玛才旦作品,他又回到了现实主义轨道,但写实手法却不是他早期故乡三部曲的纪录片手法,而是在写实的同时融入梦境和虚幻的影像构建,同时这种构建又不同于导演上一部作品《撞死了一只羊》里纯粹的双重虚构梦境,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黄旭峰向我们分享了一些细节,比如气球这个核心隐喻在影片中就实现了三种存在方式,既有超现实部分,也存在梦境里,也有符合当下人物真实情境的部分,并且实现了相当自然的切换。而在场景背景上又有贯穿影片的迷幻化的处理,或深或浅,去体现主人公内心不时激荡的或喜或忧。

“光用语言无法表达,你只有看到电影才能真正地感受到这种声画意境,几乎从影片开头就开始了。”

4

“我们的价值导向是,做‘能给人希望’的作品。”

黄旭峰在电影节上抽空去看了大热的《小丑》,他对我们说,这部影片的导演、演员、技术都非常好,但是他不喜欢。他还直接将他的这一态度发布在了朋友圈里。

“从我个人来说不喜欢,是因为这部影片非常黑暗和扭曲,到最后也没有给出出路。我跟万玛才旦老师刚刚也聊了这个问题,就是说,一个创作的限度到底在哪里。”

黄旭峰自己的答案是要坚持温暖和善良的力量,“一部作品哪怕经历了至暗的人性黑洞,走到最后也要给到一个出口,告诉大家人性也是有可能的,生活也是有可能的,而不是相反”。

他的这一坚持充分体现在了工厂大门影业制作的一系列项目上,《大三儿》《造访》《春江水暖》《气球》都是具有同样价值特征的作品。

尤其是纪录片《大三儿》,讲述的就是一位天生有严重身体缺陷的人物,在日复一日平淡的生活里,突然萌发了一个在别人看来对他遥不可及的心愿,并在朋友帮助下努力完成这一心愿的事情。真实的故事,真实诠释了“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与万玛才旦导演的合作,让黄旭峰最受鼓舞的就是导演所有作品中都充满了希望,这种希望不是苍白简单或流于表面的光明,反而是蕴含着平和的力量。让他兴奋的是,他们与万玛才旦已经确定了未来长期的合作计划。

5

路程继续。

《气球》首映,反馈很好,当天就已经迅速收到法国、瑞士、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发行商的合约开价,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发行人也主动表示了兴趣。

而这只是在欧洲进行的世界首映,《气球》马上将踏上接下来的电影节巡展行程,下一站是多伦多电影节,之后是温哥华、釜山等电影节,届时还将确定北美地区和亚洲各国的发行。

到了10月,在平遥电影节上,《气球》也将在国内首映。

而就工厂大门影业来说,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了8部电影和1部电视剧的制作,黄旭峰认为通过这个过程,他们完成了一家公司基础的方法论建设和价值观建设。

价值观,即是创造美和善良的力量。而关于方法论,黄旭峰指出,工厂大门选择项目的原则,不会太关注它是所谓“商业”还是“艺术”,选择标准还是回归到创作本体,看作品的价值。工厂大门主要服务于新导演的作品,首要关注的还是题材创新、主题创新和电影语言本体创新。而当项目确定之后,到运营阶段才会说它是定调商业类型,还是文艺类型,“这只是一个操盘方法的问题”。

行业内对于工厂大门影业可能会存在一部分的误读,概因目前他们推出的项目多是新人导演的文艺类型作品,于是认为这家公司就是专注文艺片。对此,黄旭峰特别进行了澄清。

“商业片和文艺片我们都在同步开发。只不过我一向有个观点,好的商业片其实更难做,一个简单的道理,要让5千万人或1亿人掏钱,这其实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其实我们商业片的开发周期会更漫长一点。如果顺利的话,我们可能马上就会有全新的商业片计划公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