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在B站蹿红的纪录片为啥一进电影院就哑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在B站蹿红的纪录片为啥一进电影院就哑了?

在戏谑与调侃充斥的商业电影市场中,纪录电影应发挥其独有的艺术实践力,找寻不同的叙事主题和叙事角度,以珍贵的纪实视角折射出国家和社会的多层面向,呈现出多元的当代中国图景。

图片来源:《零零后》剧照

作者 | 洛神

纪录片《徒手攀岩》6日上映首日722万票房,排片比10.8%,上座率3.3%。

这个数据很低(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但依然要比国产纪录片《零零后》好很多。

9月3日《零零后》首映,排片占比0.4%,票房35.7万。

院线版与两年前剧版《零零后》的观众反馈差得有点远。

2017年剧版《零零后》播出后引起很多年轻群体的热议,B站点击率也一路飙升,很多微信公众号与微博流量主都主动转发宣传,然而制作团队却表示几乎没有做任何推广。

一如两季以来吸粉无数的“网红”纪录片《人生一串》系列。

纪实类作品观众的年轻化,确实是一种趋势。

但备受年轻观众追捧的“网红”纪录片在变身院线版后,到底多少自来水能转化成票房?

去B站刷片,去线下体验店打卡,与走进电影院看大电影,似乎没有必然的相关性。

这与“小鲜肉”的流量不能转化为电影票房一样,原因暧昧复杂。

《零零后》大电影与此前的《舌尖上的中国》大电影一样,失利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纪录电影走入院线,探寻其潜在的商业价值。但由于纪录电影固化的叙事模式和错位的市场定位,市场化进程发展缓慢。行业的一次拐点始于2017年的《二十二》。

行业拐点与遇冷常态

对于中国整个纪录片产业而言,2012是一次新起点——风靡全国的《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

讲究叙事手法,用“吃”的视角讲述打动人心的“人”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让观众开始意识到中国也能创作出观赏性高的纪录片。

它成了一个IP。

而对于国产纪录电影而言,2014 年是个新起点。当年国产纪录电影票房达到1815 万,是1998年《周恩来外交风云》创造3000万票房奇迹之后,国产纪录电影年度票房首次逼近2000万。同年的《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狂揽近7亿票房,也引发了关于综艺大电影的激烈争议。

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我们诞生在中国》(合拍片)、《生门》《天梯:蔡国强的艺术》《摇摇晃晃的人间》等内容和定位迥异的几部纪录电影先后上映。

直到2017年上映的《冈仁波齐》和《二十二》,先后以1亿、1.7亿票房让大家对纪录片的院线市场找回了信心。那一年的《重返·狼群》《我的诗篇》差强人意。

2018年至2019这两年来,藉由市场的向好局面,一些表现底层、边缘人群的纪录电影也争相走向大银幕,渴望在纪录电影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最后的棒棒‎》《大三儿》就是这样的纪录电影。

2019年1月初上映的《四个春天》,以家庭Vlog的内容和质朴的诗意,赢得了一致好评。小人物纪录片填补中国纪录电影类型的空白,可票房却不尽如人意。

如何“圈粉”又“圈钱”

纪录片无论如何发展,相对故事片、电视剧和综艺节目而言,永远都是小众产品,是“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因此非常适合追求长尾效益。

尽管《舌尖上的中国》院线市场的探索并不成功,但制作方与爱奇艺合作获取网络点击分成,回收了一大笔制作成本。

优质纪录电影《生门》当年只取得了106万元的票房,但在爱奇艺上映的系列剧则实现了盈利。

2017年9月5日,纪录电影《生门》借助大象点映重回大银幕。

截至2017年底,又在全国88个城市完成了218场专场展映,场均观影人次 63 人,票房41.6万,而这部影片2016年公映总票房为106万,点映票房占总票房的38.3%(数据来源于李瑞华、樊启鹏《2017年中国纪录电影观察》)。

宣发模式确实要改变了。

首先是利用“大象点映”平台。

2017年,“大象点映”平台通过众筹点映的方式,发行或协助发行了多部纪录电影,如《摇摇晃晃的人间》《地球:神奇的一天》《天梯:蔡国强的艺术》和《我只认识你》。

此平台还将之前公映过的《我的诗篇》《生门》《千锤百炼》和《乡村里的中国》等纪录电影重新带回大银幕,为曾经下线的纪录电影做长线展映。

互联网时代是关注“长尾”,发挥“长尾”效益的时代。

其二,利用“意见领袖”(KOL)们的带动性。

如果纪录电影的内容选取是具有话题性的人物和事件,与高受众参与度的互联网联姻会扩大纪录电影传递的观念价值,从而在网络中形成影响力,带动市场。

从根源上说,“纪录电影的春天来了吗”“纪录电影进入寒冬了吗”了,这样的问题基本等同于“中国纪录片产业化机制建立起来了吗?”

我们为什么需要院线纪录片?

《二十二》对整个纪录电影行业的巨大拉动作用是毫无疑问的,但下一部《二十二》在哪?答案无从得知。

不过退一步讲,不管市场困境大小,表达诉求一直都在。

像15年前的《幼儿园》一样,《零零后》也触及中国教育问题,因为导演有诉求、有表达、想展示。

《2017年中国纪录电影观察》中有一种观点:无论纪录片还是纪录电影,都能与现实社会产生一定的联动作用,这种作用是可以延伸到纪录片之外的。

《生门》对于医患关系和谐的促进;《二十二》为慰安妇受害者带来的社会关照;《舌尖上的中国》甚至被《华尔街日报》点评为“明显的政治片”,这显然有过度解读的嫌疑,但影片对于社会的镇定和润滑作用还是显著的。

在戏谑与调侃充斥的商业电影市场中,纪录电影应发挥其独有的艺术实践力,找寻不同的叙事主题和叙事角度,以珍贵的纪实视角折射出国家和社会的多层面向,呈现出多元的当代中国图景。

在大银幕上,我们不仅需要抚慰人心的平和喜乐,还需要更多的人才用悲悯的、不违背良知的镜头,去描绘时代。

来源:影艺独舌

原标题:在B站蹿红的纪录片为啥一进电影院就哑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在B站蹿红的纪录片为啥一进电影院就哑了?

在戏谑与调侃充斥的商业电影市场中,纪录电影应发挥其独有的艺术实践力,找寻不同的叙事主题和叙事角度,以珍贵的纪实视角折射出国家和社会的多层面向,呈现出多元的当代中国图景。

图片来源:《零零后》剧照

作者 | 洛神

纪录片《徒手攀岩》6日上映首日722万票房,排片比10.8%,上座率3.3%。

这个数据很低(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但依然要比国产纪录片《零零后》好很多。

9月3日《零零后》首映,排片占比0.4%,票房35.7万。

院线版与两年前剧版《零零后》的观众反馈差得有点远。

2017年剧版《零零后》播出后引起很多年轻群体的热议,B站点击率也一路飙升,很多微信公众号与微博流量主都主动转发宣传,然而制作团队却表示几乎没有做任何推广。

一如两季以来吸粉无数的“网红”纪录片《人生一串》系列。

纪实类作品观众的年轻化,确实是一种趋势。

但备受年轻观众追捧的“网红”纪录片在变身院线版后,到底多少自来水能转化成票房?

去B站刷片,去线下体验店打卡,与走进电影院看大电影,似乎没有必然的相关性。

这与“小鲜肉”的流量不能转化为电影票房一样,原因暧昧复杂。

《零零后》大电影与此前的《舌尖上的中国》大电影一样,失利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纪录电影走入院线,探寻其潜在的商业价值。但由于纪录电影固化的叙事模式和错位的市场定位,市场化进程发展缓慢。行业的一次拐点始于2017年的《二十二》。

行业拐点与遇冷常态

对于中国整个纪录片产业而言,2012是一次新起点——风靡全国的《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

讲究叙事手法,用“吃”的视角讲述打动人心的“人”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让观众开始意识到中国也能创作出观赏性高的纪录片。

它成了一个IP。

而对于国产纪录电影而言,2014 年是个新起点。当年国产纪录电影票房达到1815 万,是1998年《周恩来外交风云》创造3000万票房奇迹之后,国产纪录电影年度票房首次逼近2000万。同年的《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狂揽近7亿票房,也引发了关于综艺大电影的激烈争议。

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我们诞生在中国》(合拍片)、《生门》《天梯:蔡国强的艺术》《摇摇晃晃的人间》等内容和定位迥异的几部纪录电影先后上映。

直到2017年上映的《冈仁波齐》和《二十二》,先后以1亿、1.7亿票房让大家对纪录片的院线市场找回了信心。那一年的《重返·狼群》《我的诗篇》差强人意。

2018年至2019这两年来,藉由市场的向好局面,一些表现底层、边缘人群的纪录电影也争相走向大银幕,渴望在纪录电影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最后的棒棒‎》《大三儿》就是这样的纪录电影。

2019年1月初上映的《四个春天》,以家庭Vlog的内容和质朴的诗意,赢得了一致好评。小人物纪录片填补中国纪录电影类型的空白,可票房却不尽如人意。

如何“圈粉”又“圈钱”

纪录片无论如何发展,相对故事片、电视剧和综艺节目而言,永远都是小众产品,是“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因此非常适合追求长尾效益。

尽管《舌尖上的中国》院线市场的探索并不成功,但制作方与爱奇艺合作获取网络点击分成,回收了一大笔制作成本。

优质纪录电影《生门》当年只取得了106万元的票房,但在爱奇艺上映的系列剧则实现了盈利。

2017年9月5日,纪录电影《生门》借助大象点映重回大银幕。

截至2017年底,又在全国88个城市完成了218场专场展映,场均观影人次 63 人,票房41.6万,而这部影片2016年公映总票房为106万,点映票房占总票房的38.3%(数据来源于李瑞华、樊启鹏《2017年中国纪录电影观察》)。

宣发模式确实要改变了。

首先是利用“大象点映”平台。

2017年,“大象点映”平台通过众筹点映的方式,发行或协助发行了多部纪录电影,如《摇摇晃晃的人间》《地球:神奇的一天》《天梯:蔡国强的艺术》和《我只认识你》。

此平台还将之前公映过的《我的诗篇》《生门》《千锤百炼》和《乡村里的中国》等纪录电影重新带回大银幕,为曾经下线的纪录电影做长线展映。

互联网时代是关注“长尾”,发挥“长尾”效益的时代。

其二,利用“意见领袖”(KOL)们的带动性。

如果纪录电影的内容选取是具有话题性的人物和事件,与高受众参与度的互联网联姻会扩大纪录电影传递的观念价值,从而在网络中形成影响力,带动市场。

从根源上说,“纪录电影的春天来了吗”“纪录电影进入寒冬了吗”了,这样的问题基本等同于“中国纪录片产业化机制建立起来了吗?”

我们为什么需要院线纪录片?

《二十二》对整个纪录电影行业的巨大拉动作用是毫无疑问的,但下一部《二十二》在哪?答案无从得知。

不过退一步讲,不管市场困境大小,表达诉求一直都在。

像15年前的《幼儿园》一样,《零零后》也触及中国教育问题,因为导演有诉求、有表达、想展示。

《2017年中国纪录电影观察》中有一种观点:无论纪录片还是纪录电影,都能与现实社会产生一定的联动作用,这种作用是可以延伸到纪录片之外的。

《生门》对于医患关系和谐的促进;《二十二》为慰安妇受害者带来的社会关照;《舌尖上的中国》甚至被《华尔街日报》点评为“明显的政治片”,这显然有过度解读的嫌疑,但影片对于社会的镇定和润滑作用还是显著的。

在戏谑与调侃充斥的商业电影市场中,纪录电影应发挥其独有的艺术实践力,找寻不同的叙事主题和叙事角度,以珍贵的纪实视角折射出国家和社会的多层面向,呈现出多元的当代中国图景。

在大银幕上,我们不仅需要抚慰人心的平和喜乐,还需要更多的人才用悲悯的、不违背良知的镜头,去描绘时代。

来源:影艺独舌

原标题:在B站蹿红的纪录片为啥一进电影院就哑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