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社会选题之王到明星相亲大会,《天天向上》11年flop之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社会选题之王到明星相亲大会,《天天向上》11年flop之谜

《天天向上》是怎么糊的?

文|娱乐硬糖  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金晨、董又霖恋情的曝光和光速分手,意外让《天天向上》获得了存在感。二人曾在《天天向上》美食相亲环节互动,被饭圈侦探们再度翻出来寻找其中的暗流涌动。

而《天天向上》上一次大规模刷存在感,则是肖战、王一博这对当红CP罕见的合体营业。这边厢CP粉因节目发糖而高呼“天妈”,那边厢纯粉彼此拒绝,认为节目有蹭热度之嫌,并互相指责对方吸血。

不久前,孟美岐粉丝更是暗自抱怨,为什么自家姐姐要去《天天向上》这个糊综艺,一定是被公司针对了。

这可真让我们老观众唏嘘。曾经,全盛时期的《天天向上》甚至能压《快乐大本营》一头,如今竟开始被粉丝嫌弃,只能靠明星绯闻获得姓名。

不过,就这0.3左右挣扎的收视率,粉丝们还要争自家“哥哥”“姐姐”上节目的收视成绩,还有啥可争的啊。

《天天向上》是怎么糊的?有人说是因为换了播出时段,流失了固有观众群体,收视才一路走低。但从收视表现看,在换档期之前,“天天”就已经颓势尽显。正是因为“天天”不行了,才在2017年底被湖南卫视踢出黄金时段,此后更是跌跌不休。

节目形式一变再变、主持阵容的频繁换血,以及更多平台崛起、多形态的综艺节目诞生,内忧外患的夹击下,终究没有什么能够永远“天天向上”。

节目定位一变再变,文化、明星还是美食?

诞生于2008年的《天天向上》,是当年综艺市场上的一股清流。

硬糖君依稀记得,当年的综艺大概有这么几种:热热闹闹的选秀类、鸡飞狗跳的调解类、痴男怨女的相亲类,主打大型礼仪公德时尚类脱口秀的《天天向上》横空出世,立刻成为市场上最亮眼的存在。

最初那几年,《天天向上》的定位相当明确:挖掘各行各业的精英,讲述不为普通人所知的行业故事。从现在几档素人综艺各有各的看点不难发现,观众其实并不是对素人不买账,只要有足够的故事性,素人也可以成为流量担当。

当年的《天天向上》就是抓住了“隐秘而伟大的普通人故事”,节目的内容版块设置,都是围绕着这个点来做文章。当年还没有知乎上各路人马自述“xxxx是什么体验”,《天天向上》里这些普通人不平凡的故事,相当具有吸引力。

《天天向上》一跃成为湖南卫视乃至整个卫视阵容里的头部综艺之一,隔壁的“快本”几乎是被压着头打。但是随着其他卫视及平台的综艺百花齐放,互联网上的信息流通越来越快,《天天向上》的优势变得不再那么明显。

如果当年在收视率出现下滑的苗头后,节目组能够抓住素人行业故事中的某一个垂类进行深挖,或许还能挽回颓势。但随着节目制作团队张一蓓团队的离开,《天天向上》开始了一次又一次令人迷惑的改版。

节目改版并不是一件稀罕事,长青综艺几乎都要经历。但如果说其他综艺的改版是微调,那《天天向上》就是来了个换头手术。

明星流量对收视的拉动立竿见影,但在这种饮鸩止渴之下,《天天向上》原本清晰的定位越来越模糊,明星的分量越来越重。可与隔壁定位明确的“快本”相比,明星在“天天”中的作用相对暧昧。甚至不少明星在节目中说不了几句话,全程充当背景板。

这就造成了一个受累不讨好的局面。节目组请来了明星,但明星在节目中分量不多,粉丝怒骂节目,认为自家偶像被忽视,抵制节目。最终的结果是明星的加入不仅没能给节目赋能,反而降低了观众对节目品牌的忠实度。

节目定位模糊,但如果板块玩法独特,或许也有逆天改命的机会。但《天天向上》的板块设置更令人迷惑,尤其最近几年更有着向美食节目转型的趋势。

可是讲道理啊,做美食纪录片,《天天向上》显得太过娱乐化,对于想了解美食背后故事的观众来说深度不够;纯粹看明星和主持人吃美食的点评呢?那我干嘛不去看大胃王吃播。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无奈的现象,距离《天天向上》开播一晃11年过去了,这档节目究竟是主打素人,明星还是美食,谁也说不出来。

主持阵容,究竟是太“新”还是太“老”?

主持人的存在感太强,被网友指为《天天向上》flop的原罪。主持人太多爱抢话,“天天兄弟”抢去了嘉宾的风头。

在这里,硬糖君想为“天天兄弟”们分辨几句。在节目刚诞生之际,请到的嘉宾多是素人为主。那时候的素人嘉宾,几乎没有任何脱口秀舞台经验。如果没有主持人活跃气氛,节目恐怕会大段冷场。因此,虽然当时主持人也抢话,但并不让人觉得突兀。

可如今的素人已不再是当年的素人,经过了这么多年各类节目的“狂轰滥炸”,素人们早就有了舞台掌控力,表达欲也提升了太多。可主持人的风格已经固定,这就显得节目中主持人比嘉宾更像嘉宾。

主持风格没能及时迭代的情况下,主持阵容却在频繁更换。最初的天天兄弟,是观众心中的白月光。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念叨着欧弟、小五。

对于一档老牌综艺,很多时候已经不是靠节目本身多出色,而是靠着对观众长久的陪伴之情。但天天兄弟阵容的频繁更迭,不仅破坏了情怀的培养土壤,也让新人在加入后备受批评,束手束脚。

大老师爱抢话,王一博背景板。即使这两位加入天天兄弟已有不短时间,这样的质疑仍然存在。又赶上节目收视下滑,初代观众很容易就将原因归咎于这些新血。

但是老成员回归就会触底反弹吗?未必。

钱枫回归后,“天天”整体走势并没有变好。反而钱枫在节目上万年不变的老梗,不经意的擦边开车,让观众对他的印象从记忆里的白月光,变成了油腻的胖子。有了钱枫的先例,初代兄弟团的其他成员想要回归,恐怕也得掂量一番。

还是用隔壁的“快本”来做比较,诞生于1997年的快本同样经过了几轮主持人更迭。最初的李兵李湘组合,变为何炅李湘,再到快乐家族。但为什么快本的换人,没有对节目造成太大影响?

李湘时代的“快本”过于久远,在其他娱乐手段匮乏的情况下,即使主持人阵容更迭,观众也没什么别家怀抱可以转投。

而在真正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快乐家族的阵容几乎十年未变。早期的人员更迭,对于新生代观众来说,都是上古传说了。

对于今天的观众,“快本”的主心骨是何炅,“天天”的主心骨是汪涵。而汪涵的主持风格是否与当下娱乐环境脱节,则又是一个可以互撕三百回合的老问题了。当主持人小汪变成副台长老汪,不论观众还是汪涵,或许都需要一定的心理调适。

爱掉书袋、成为舞台中心,是反对者对汪涵的质疑,但一定程度也是支持者喜欢汪涵的理由。或许,需要双方先pk下人数?

群英争霸,给我一个不变心的理由

内忧重重的同时,国内越来越成熟的综艺制作、大大小小的优质团体、以及丰富多样的节目种类,催化《天天向上》彻底走向没落。

虽然《天天向上》一直在进行改版,试图再造辉煌。但时代变了,棚内综艺表现形式有限,与层出不穷的各类真人秀一比更是黯然失色。

过去的《天天向上》,挖掘各行各业的精英故事,精英们也需要这样一个舞台来展示自己的职业和生活。但是现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林立,人人都可以做主播讲述自己的故事。哎,不过说起来,硬糖君还真怀念那个在《天天向上》初见网红真容的时候啊。真是通过《天天向上》第一次知道网红长啥样,以前只看过精修图。

明星上综艺也是一样的道理。《天天向上》并非深度访谈,明星不太可能在节目上吐露什么秘辛,不过是普通通告而已。粉丝能够见到偶像的渠道那么多,与其看一档明星被弱化的节目,还不如去打投帮偶像提升一下排名。

在《天天向上》的辉煌时期,其他各家卫视的节目还停留在家长里短。湖南卫视是全国标杆,在观众心中有着先入为主的“湖南出品,必是精品”的印象。

可如今呢?Z世代的年轻人们,对于湖南卫视以及《天天向上》压根没有这层感情滤镜。而真正对《天天向上》充满了时代情怀的群体,又因为节目频频为迎合年轻人改版伤透了心,缓慢流失掉不少。

几次改版后,《天天向上》与隔壁“快本”的区别越来越小,但又少了那种全明星阵容的红火和傻乐傻乐的热闹劲儿。在价值输出和娱乐大众间摇摆不定,“天天”终究没有再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但陪伴我们走过青春岁月的长寿综艺,我们总还是希望它能长长久久的陪伴下去。对于已经走过11个寒暑的《天天向上》,硬糖君还是衷心祝它天天向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社会选题之王到明星相亲大会,《天天向上》11年flop之谜

《天天向上》是怎么糊的?

文|娱乐硬糖  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金晨、董又霖恋情的曝光和光速分手,意外让《天天向上》获得了存在感。二人曾在《天天向上》美食相亲环节互动,被饭圈侦探们再度翻出来寻找其中的暗流涌动。

而《天天向上》上一次大规模刷存在感,则是肖战、王一博这对当红CP罕见的合体营业。这边厢CP粉因节目发糖而高呼“天妈”,那边厢纯粉彼此拒绝,认为节目有蹭热度之嫌,并互相指责对方吸血。

不久前,孟美岐粉丝更是暗自抱怨,为什么自家姐姐要去《天天向上》这个糊综艺,一定是被公司针对了。

这可真让我们老观众唏嘘。曾经,全盛时期的《天天向上》甚至能压《快乐大本营》一头,如今竟开始被粉丝嫌弃,只能靠明星绯闻获得姓名。

不过,就这0.3左右挣扎的收视率,粉丝们还要争自家“哥哥”“姐姐”上节目的收视成绩,还有啥可争的啊。

《天天向上》是怎么糊的?有人说是因为换了播出时段,流失了固有观众群体,收视才一路走低。但从收视表现看,在换档期之前,“天天”就已经颓势尽显。正是因为“天天”不行了,才在2017年底被湖南卫视踢出黄金时段,此后更是跌跌不休。

节目形式一变再变、主持阵容的频繁换血,以及更多平台崛起、多形态的综艺节目诞生,内忧外患的夹击下,终究没有什么能够永远“天天向上”。

节目定位一变再变,文化、明星还是美食?

诞生于2008年的《天天向上》,是当年综艺市场上的一股清流。

硬糖君依稀记得,当年的综艺大概有这么几种:热热闹闹的选秀类、鸡飞狗跳的调解类、痴男怨女的相亲类,主打大型礼仪公德时尚类脱口秀的《天天向上》横空出世,立刻成为市场上最亮眼的存在。

最初那几年,《天天向上》的定位相当明确:挖掘各行各业的精英,讲述不为普通人所知的行业故事。从现在几档素人综艺各有各的看点不难发现,观众其实并不是对素人不买账,只要有足够的故事性,素人也可以成为流量担当。

当年的《天天向上》就是抓住了“隐秘而伟大的普通人故事”,节目的内容版块设置,都是围绕着这个点来做文章。当年还没有知乎上各路人马自述“xxxx是什么体验”,《天天向上》里这些普通人不平凡的故事,相当具有吸引力。

《天天向上》一跃成为湖南卫视乃至整个卫视阵容里的头部综艺之一,隔壁的“快本”几乎是被压着头打。但是随着其他卫视及平台的综艺百花齐放,互联网上的信息流通越来越快,《天天向上》的优势变得不再那么明显。

如果当年在收视率出现下滑的苗头后,节目组能够抓住素人行业故事中的某一个垂类进行深挖,或许还能挽回颓势。但随着节目制作团队张一蓓团队的离开,《天天向上》开始了一次又一次令人迷惑的改版。

节目改版并不是一件稀罕事,长青综艺几乎都要经历。但如果说其他综艺的改版是微调,那《天天向上》就是来了个换头手术。

明星流量对收视的拉动立竿见影,但在这种饮鸩止渴之下,《天天向上》原本清晰的定位越来越模糊,明星的分量越来越重。可与隔壁定位明确的“快本”相比,明星在“天天”中的作用相对暧昧。甚至不少明星在节目中说不了几句话,全程充当背景板。

这就造成了一个受累不讨好的局面。节目组请来了明星,但明星在节目中分量不多,粉丝怒骂节目,认为自家偶像被忽视,抵制节目。最终的结果是明星的加入不仅没能给节目赋能,反而降低了观众对节目品牌的忠实度。

节目定位模糊,但如果板块玩法独特,或许也有逆天改命的机会。但《天天向上》的板块设置更令人迷惑,尤其最近几年更有着向美食节目转型的趋势。

可是讲道理啊,做美食纪录片,《天天向上》显得太过娱乐化,对于想了解美食背后故事的观众来说深度不够;纯粹看明星和主持人吃美食的点评呢?那我干嘛不去看大胃王吃播。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无奈的现象,距离《天天向上》开播一晃11年过去了,这档节目究竟是主打素人,明星还是美食,谁也说不出来。

主持阵容,究竟是太“新”还是太“老”?

主持人的存在感太强,被网友指为《天天向上》flop的原罪。主持人太多爱抢话,“天天兄弟”抢去了嘉宾的风头。

在这里,硬糖君想为“天天兄弟”们分辨几句。在节目刚诞生之际,请到的嘉宾多是素人为主。那时候的素人嘉宾,几乎没有任何脱口秀舞台经验。如果没有主持人活跃气氛,节目恐怕会大段冷场。因此,虽然当时主持人也抢话,但并不让人觉得突兀。

可如今的素人已不再是当年的素人,经过了这么多年各类节目的“狂轰滥炸”,素人们早就有了舞台掌控力,表达欲也提升了太多。可主持人的风格已经固定,这就显得节目中主持人比嘉宾更像嘉宾。

主持风格没能及时迭代的情况下,主持阵容却在频繁更换。最初的天天兄弟,是观众心中的白月光。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念叨着欧弟、小五。

对于一档老牌综艺,很多时候已经不是靠节目本身多出色,而是靠着对观众长久的陪伴之情。但天天兄弟阵容的频繁更迭,不仅破坏了情怀的培养土壤,也让新人在加入后备受批评,束手束脚。

大老师爱抢话,王一博背景板。即使这两位加入天天兄弟已有不短时间,这样的质疑仍然存在。又赶上节目收视下滑,初代观众很容易就将原因归咎于这些新血。

但是老成员回归就会触底反弹吗?未必。

钱枫回归后,“天天”整体走势并没有变好。反而钱枫在节目上万年不变的老梗,不经意的擦边开车,让观众对他的印象从记忆里的白月光,变成了油腻的胖子。有了钱枫的先例,初代兄弟团的其他成员想要回归,恐怕也得掂量一番。

还是用隔壁的“快本”来做比较,诞生于1997年的快本同样经过了几轮主持人更迭。最初的李兵李湘组合,变为何炅李湘,再到快乐家族。但为什么快本的换人,没有对节目造成太大影响?

李湘时代的“快本”过于久远,在其他娱乐手段匮乏的情况下,即使主持人阵容更迭,观众也没什么别家怀抱可以转投。

而在真正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快乐家族的阵容几乎十年未变。早期的人员更迭,对于新生代观众来说,都是上古传说了。

对于今天的观众,“快本”的主心骨是何炅,“天天”的主心骨是汪涵。而汪涵的主持风格是否与当下娱乐环境脱节,则又是一个可以互撕三百回合的老问题了。当主持人小汪变成副台长老汪,不论观众还是汪涵,或许都需要一定的心理调适。

爱掉书袋、成为舞台中心,是反对者对汪涵的质疑,但一定程度也是支持者喜欢汪涵的理由。或许,需要双方先pk下人数?

群英争霸,给我一个不变心的理由

内忧重重的同时,国内越来越成熟的综艺制作、大大小小的优质团体、以及丰富多样的节目种类,催化《天天向上》彻底走向没落。

虽然《天天向上》一直在进行改版,试图再造辉煌。但时代变了,棚内综艺表现形式有限,与层出不穷的各类真人秀一比更是黯然失色。

过去的《天天向上》,挖掘各行各业的精英故事,精英们也需要这样一个舞台来展示自己的职业和生活。但是现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林立,人人都可以做主播讲述自己的故事。哎,不过说起来,硬糖君还真怀念那个在《天天向上》初见网红真容的时候啊。真是通过《天天向上》第一次知道网红长啥样,以前只看过精修图。

明星上综艺也是一样的道理。《天天向上》并非深度访谈,明星不太可能在节目上吐露什么秘辛,不过是普通通告而已。粉丝能够见到偶像的渠道那么多,与其看一档明星被弱化的节目,还不如去打投帮偶像提升一下排名。

在《天天向上》的辉煌时期,其他各家卫视的节目还停留在家长里短。湖南卫视是全国标杆,在观众心中有着先入为主的“湖南出品,必是精品”的印象。

可如今呢?Z世代的年轻人们,对于湖南卫视以及《天天向上》压根没有这层感情滤镜。而真正对《天天向上》充满了时代情怀的群体,又因为节目频频为迎合年轻人改版伤透了心,缓慢流失掉不少。

几次改版后,《天天向上》与隔壁“快本”的区别越来越小,但又少了那种全明星阵容的红火和傻乐傻乐的热闹劲儿。在价值输出和娱乐大众间摇摆不定,“天天”终究没有再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但陪伴我们走过青春岁月的长寿综艺,我们总还是希望它能长长久久的陪伴下去。对于已经走过11个寒暑的《天天向上》,硬糖君还是衷心祝它天天向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