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印度为何踩踏事故频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印度为何踩踏事故频发?

恐慌中,每个人心里都响起“危险”的警报。人们不清楚危险是否真实存在,也不知道其会否影响自己。人这时只会顾及自己和家人,把他人视作物体和障碍。

图片来源:Channi Anand / 东方IC

印度又一次在宗教活动期间发生了踩踏事故。

8月10日,位于印度东部贾坎德邦的迪奥加尔县(Deoghar),在一处寺院于黎明时分打开大门之际,约5,000朝圣者夺门而入。人们的争先恐后酿成了踩踏事件,造成至少11人死亡,24人受伤,死者中包括八名女性。

当地警官库马尔(Subodh Kumar)表示,目前正值印度教一个为期一月的节日,当时有数万人聚集在一座湿婆神庙附近。湿婆神(Shiva)是印度教中的毁灭之神,是印度教的主要神明之一。

每年8月,作为印度教的宗教传统,成千上万朝圣者涌向神庙,向湿婆神奉上取自恒河的圣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当地警司穆鲁根(S.Murugan)的话称,黎明前,拥挤的人群中有些人为了靠近神庙开始插队。在大门打开后,这条5万人长队的尾部突然发生混乱,人们开始推搡着前进。

事发时,正在神庙外等待进入的朝圣者库玛里(Nidhi Kumari)对美联社说,“人们突然开始推挤,我们都倒了下去”。万幸的是,库玛里挣脱了推搡的人群。

对印度来说,在宗教节日期间出现踩踏致死事件已是屡见不鲜。在宗教集会中,拥挤的人群往往在短时间内涌向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而安全和人数控制措施的缺失往往会酿成悲剧。

踩踏致死事故频发

就在不到一个月前的7月14日,在位于印度南部安得拉邦的拉贾蒙德里(Rajahmundry),刚刚有29人在沐浴节期间的踩踏事件中丧生。在那次事件中,一些朝圣者掉了鞋子,于是试图在人群中寻找,而这酿成了惨剧

2013年,印度中央邦的一次踩踏事件造成超过110人死亡。当时,拥挤在一座桥上的人们担心桥即将坍塌,在奔逃推搡中自相踩踏。

近10年来最大的一次惨剧发生在2005年。按照《今日印度》提供的数字,当年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的一处寺庙在一次宗教节日期间发生踩踏事件,共造成近350人丧生,超过200人受伤。

印度国家犯罪统计局(NCRB)的数据显示,2014年印度有178人死于踩踏事件,2013年的数字是400。近五年来的最大踩踏悲剧发生在2011年1月。当时,在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的Sabarimala神庙附近,一辆吉普车撞向朝圣人群并引发骚乱,共有104人丧生,50人受伤。

根据2013年的一项调研,2000-2013年间,有近2,000人死于踩踏事件,而在宗教集会和朝圣活动中发生的踩踏事件,占到总数的79%。

地形不利 管控不力

为何印度经常在大型宗教活动中发生踩踏事件?研究人员称,这是管理者对印度国家灾难管理局(NDMA)有关人群管控指导原则的执行力度不够造成的。

国家灾难管理局前副主席雷迪(M Shashidhar Reddy)对《印度斯坦时报》说:“国家灾难管理局给出过指导原则,也执行过模拟演习,让政府部门可以在发生踩踏和其他灾难时做出响应。但一些地方的应对准备仍显不足,导致踩踏事件一再发生。”

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因。喀拉拉邦国土与灾害管理研究所副教授伊利亚斯(Faisel Illiyas)说:“很多宗教节日会在河岸、山丘或是山顶这样的地方举行,这些地形缺少合适的通道,在地形上给朝圣者带来了风险。”

一项对宗教节日期间踩踏事件进行的研究显示,印度大型宗教集会通常在乡村地区举行,这加大了因场馆不足和基础设施所限所带来的风险。“场地上陡峭的斜坡、崎岖的地形、死角、湿滑泥泞的路面、狭窄的通道、人行道最终汇聚到同一个点——这些都是宗教集会场地中常见的隐患,导致踩踏的发生。”

去年,发生在孟买的一次踩踏事件造成18人死亡。当时,信徒们聚集在一起,最后一次向达伍迪·博赫拉(Dawoodi Bohra)团体的精神领袖致敬。孟买警方承认对人群管理的糟糕,并表示现场管理部门人员严重不足。

当时,孟买警察局长辛格(Satyapal Singh)对《独立报》说:“我们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而且,那是一个表达情感的场合,警方不能对人群采取严厉的措施来让他们后退。”

伊利亚斯表示,面对大密度人群,多安排几个警察对维持秩序的帮助只能是杯水车薪。“狭小的空间中很多人脚都没地方放。这些节日每年都有,但没人知道朝圣者的确切数目。”未雨绸缪,提前做足准备,才是解决之道。

踩踏事故发生机制

去过摇滚音乐节的朋友们可能有体会,在身边的人都痴迷于台上的偶像而不自觉向舞台靠近时,那种与人摩肩接踵且愈发没有移动空间的感觉。

一些“狂热分子”会玩起POGO,在人群中跑圈。不少人也会伴着音乐节奏上下跳跃,互相碰撞。这时你要小心了——不仅当心周围狂热的歌迷,更要警觉一旦出现意外,在如此紧密的人群中可能出现的骚乱和踩踏。

科学作家杰夫·怀斯(Jeff Wise)表示,踩踏事件大体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发生在人群对突然出现的正面或背面受力的改变而做出反应时。正面受力的改变,可能出于人群因遇到障碍物或是通道变窄而造成的移动受阻;背面受力的改变,则来自此前被约束的压力的释放,这通常出现在大门打开的时候。

第二种则是骚乱型踩踏,往往出现在两拨人群从不同方向汇合,或是一个静态的人群中突然出现惊慌情绪。

不过,尽管印度的宗教集会场合通常都很拥挤,但要发生踩踏事故,拥挤仍需达到一个临界密度。拥挤的人群密度会不断增大,直到达到每平方米10个人。

塔塔社会科学研究所贾姆谢特吉·塔塔灾难管理中心(Jamsetji Tata Centre for Disaster Management)副教授马尼(Shibu K Mani)说:“与西方不同,在印度,我们总相信一个地方能容纳更多的人。比方说,在美国,你不会在一平方米的地方塞下10个人,但在印度就没问题。在这些集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太小了,而当人群开始骚动时,情况就会变糟。”

伊利亚斯副教授曾在一项研究中称,踩踏是由拥挤的人群中那些率先觉出危险、或是感到丧失物理空间的一些个体的涌动所导致的。这些涌动经常会扰乱人群原本秩序的移动,造成人们出于自保而做出非理性而危险的移动,最终导致伤亡的出现。

在这些情况下,引发踩踏的多数是人们精神上的因素,比如人群中传播的流言、一个巨大的噪音或是一个突然滑倒的人。在一个已经很狭小的空间,惊慌的人们于是开始互相推搡。印度应用行为科学学会会长阿南萨拉曼(Ganesh Anantharaman)说:“物理空间的狭小,加之骚乱的行为,使人们愈发感受到威胁的存在。”

在拥挤的人群中,个体的行为有时会受到其他人行为的影响,因此可能表现得与独处时完全不同。

诊疗心理学家沙尔马(Pulkit Sharma)说:“在这种恐慌的情况下,每个人心中都响起了‘这里有危险’的警报。很多时候人们甚至不清楚危险是否真实存在,也不知道其是否会影响到自己。每个人这时只会顾及自己和家人,变得自私,把其他所有人都视作物体和障碍而已。”

如何预防悲剧重演

看过印度电影《外星醉汉PK地球神》(PK,又译为《我的个神啊》)的朋友,或许对男主角在宗教仪式中被卷入汪洋人海的镜头印象深刻。

不过,经常发生踩踏事件的,也并不止是印度。自1994年以来,在沙特阿拉伯的朝圣和宗教仪式中,有超过1,000名穆斯林因踩踏事故死在了位于麦加的加马拉桥(Jamaraat Bridge)上。

与印度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拥挤踩踏事件大都发生在宗教场所不同,在发达国家,踩踏事件通常发生在体育场、音乐会和夜店。

翻翻过去几年的报道,同样的悲剧也曾发生在世界各地,从中国到巴西,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到美国芝加哥。但相对印度,总体伤亡数字还是小得多。

伊利亚斯副教授说:“发达国家有成型的安全机制。大型集会的组织者需要向当地管理部门申请许可证。管理部门在评估场馆容量后,才会向组织者颁发许可证。而印度则缺乏安全、许可和注册机制。”

《印度斯坦时报》文章称,管理人员频频忽视国家灾难管理局对人群管控给出的指示。这些指示包括提供蛇形排队通道,为缓解过多的人群压力提供替代路线,以及拒绝那些一旦现身就会妨碍人群管理的VIP到访者的进入。

伊利亚斯说:“国家灾难管理局的指示就在那里,但我们政府的管理部门是否遵循了这些指示?我们需要计算出一处会场的容量,并将其公之于众,这样大家都能知道。”

他说:“宗教节日开始前,管理者就该早早准备人群监测机制和疏散计划,同时也应对可能发生踩踏的区域进行标记。”

而在伊利亚斯看来,大型集会的参与者也需要有更好的社会纪律,而这同样重要。“他们应被告知,在出现灾难状况时该如何行动”。

相关阅读:如何在踩踏事故中幸存以及如何避免踩踏事故发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 (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印度为何踩踏事故频发?

恐慌中,每个人心里都响起“危险”的警报。人们不清楚危险是否真实存在,也不知道其会否影响自己。人这时只会顾及自己和家人,把他人视作物体和障碍。

图片来源:Channi Anand / 东方IC

印度又一次在宗教活动期间发生了踩踏事故。

8月10日,位于印度东部贾坎德邦的迪奥加尔县(Deoghar),在一处寺院于黎明时分打开大门之际,约5,000朝圣者夺门而入。人们的争先恐后酿成了踩踏事件,造成至少11人死亡,24人受伤,死者中包括八名女性。

当地警官库马尔(Subodh Kumar)表示,目前正值印度教一个为期一月的节日,当时有数万人聚集在一座湿婆神庙附近。湿婆神(Shiva)是印度教中的毁灭之神,是印度教的主要神明之一。

每年8月,作为印度教的宗教传统,成千上万朝圣者涌向神庙,向湿婆神奉上取自恒河的圣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当地警司穆鲁根(S.Murugan)的话称,黎明前,拥挤的人群中有些人为了靠近神庙开始插队。在大门打开后,这条5万人长队的尾部突然发生混乱,人们开始推搡着前进。

事发时,正在神庙外等待进入的朝圣者库玛里(Nidhi Kumari)对美联社说,“人们突然开始推挤,我们都倒了下去”。万幸的是,库玛里挣脱了推搡的人群。

对印度来说,在宗教节日期间出现踩踏致死事件已是屡见不鲜。在宗教集会中,拥挤的人群往往在短时间内涌向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而安全和人数控制措施的缺失往往会酿成悲剧。

踩踏致死事故频发

就在不到一个月前的7月14日,在位于印度南部安得拉邦的拉贾蒙德里(Rajahmundry),刚刚有29人在沐浴节期间的踩踏事件中丧生。在那次事件中,一些朝圣者掉了鞋子,于是试图在人群中寻找,而这酿成了惨剧

2013年,印度中央邦的一次踩踏事件造成超过110人死亡。当时,拥挤在一座桥上的人们担心桥即将坍塌,在奔逃推搡中自相踩踏。

近10年来最大的一次惨剧发生在2005年。按照《今日印度》提供的数字,当年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的一处寺庙在一次宗教节日期间发生踩踏事件,共造成近350人丧生,超过200人受伤。

印度国家犯罪统计局(NCRB)的数据显示,2014年印度有178人死于踩踏事件,2013年的数字是400。近五年来的最大踩踏悲剧发生在2011年1月。当时,在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的Sabarimala神庙附近,一辆吉普车撞向朝圣人群并引发骚乱,共有104人丧生,50人受伤。

根据2013年的一项调研,2000-2013年间,有近2,000人死于踩踏事件,而在宗教集会和朝圣活动中发生的踩踏事件,占到总数的79%。

地形不利 管控不力

为何印度经常在大型宗教活动中发生踩踏事件?研究人员称,这是管理者对印度国家灾难管理局(NDMA)有关人群管控指导原则的执行力度不够造成的。

国家灾难管理局前副主席雷迪(M Shashidhar Reddy)对《印度斯坦时报》说:“国家灾难管理局给出过指导原则,也执行过模拟演习,让政府部门可以在发生踩踏和其他灾难时做出响应。但一些地方的应对准备仍显不足,导致踩踏事件一再发生。”

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因。喀拉拉邦国土与灾害管理研究所副教授伊利亚斯(Faisel Illiyas)说:“很多宗教节日会在河岸、山丘或是山顶这样的地方举行,这些地形缺少合适的通道,在地形上给朝圣者带来了风险。”

一项对宗教节日期间踩踏事件进行的研究显示,印度大型宗教集会通常在乡村地区举行,这加大了因场馆不足和基础设施所限所带来的风险。“场地上陡峭的斜坡、崎岖的地形、死角、湿滑泥泞的路面、狭窄的通道、人行道最终汇聚到同一个点——这些都是宗教集会场地中常见的隐患,导致踩踏的发生。”

去年,发生在孟买的一次踩踏事件造成18人死亡。当时,信徒们聚集在一起,最后一次向达伍迪·博赫拉(Dawoodi Bohra)团体的精神领袖致敬。孟买警方承认对人群管理的糟糕,并表示现场管理部门人员严重不足。

当时,孟买警察局长辛格(Satyapal Singh)对《独立报》说:“我们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而且,那是一个表达情感的场合,警方不能对人群采取严厉的措施来让他们后退。”

伊利亚斯表示,面对大密度人群,多安排几个警察对维持秩序的帮助只能是杯水车薪。“狭小的空间中很多人脚都没地方放。这些节日每年都有,但没人知道朝圣者的确切数目。”未雨绸缪,提前做足准备,才是解决之道。

踩踏事故发生机制

去过摇滚音乐节的朋友们可能有体会,在身边的人都痴迷于台上的偶像而不自觉向舞台靠近时,那种与人摩肩接踵且愈发没有移动空间的感觉。

一些“狂热分子”会玩起POGO,在人群中跑圈。不少人也会伴着音乐节奏上下跳跃,互相碰撞。这时你要小心了——不仅当心周围狂热的歌迷,更要警觉一旦出现意外,在如此紧密的人群中可能出现的骚乱和踩踏。

科学作家杰夫·怀斯(Jeff Wise)表示,踩踏事件大体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发生在人群对突然出现的正面或背面受力的改变而做出反应时。正面受力的改变,可能出于人群因遇到障碍物或是通道变窄而造成的移动受阻;背面受力的改变,则来自此前被约束的压力的释放,这通常出现在大门打开的时候。

第二种则是骚乱型踩踏,往往出现在两拨人群从不同方向汇合,或是一个静态的人群中突然出现惊慌情绪。

不过,尽管印度的宗教集会场合通常都很拥挤,但要发生踩踏事故,拥挤仍需达到一个临界密度。拥挤的人群密度会不断增大,直到达到每平方米10个人。

塔塔社会科学研究所贾姆谢特吉·塔塔灾难管理中心(Jamsetji Tata Centre for Disaster Management)副教授马尼(Shibu K Mani)说:“与西方不同,在印度,我们总相信一个地方能容纳更多的人。比方说,在美国,你不会在一平方米的地方塞下10个人,但在印度就没问题。在这些集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太小了,而当人群开始骚动时,情况就会变糟。”

伊利亚斯副教授曾在一项研究中称,踩踏是由拥挤的人群中那些率先觉出危险、或是感到丧失物理空间的一些个体的涌动所导致的。这些涌动经常会扰乱人群原本秩序的移动,造成人们出于自保而做出非理性而危险的移动,最终导致伤亡的出现。

在这些情况下,引发踩踏的多数是人们精神上的因素,比如人群中传播的流言、一个巨大的噪音或是一个突然滑倒的人。在一个已经很狭小的空间,惊慌的人们于是开始互相推搡。印度应用行为科学学会会长阿南萨拉曼(Ganesh Anantharaman)说:“物理空间的狭小,加之骚乱的行为,使人们愈发感受到威胁的存在。”

在拥挤的人群中,个体的行为有时会受到其他人行为的影响,因此可能表现得与独处时完全不同。

诊疗心理学家沙尔马(Pulkit Sharma)说:“在这种恐慌的情况下,每个人心中都响起了‘这里有危险’的警报。很多时候人们甚至不清楚危险是否真实存在,也不知道其是否会影响到自己。每个人这时只会顾及自己和家人,变得自私,把其他所有人都视作物体和障碍而已。”

如何预防悲剧重演

看过印度电影《外星醉汉PK地球神》(PK,又译为《我的个神啊》)的朋友,或许对男主角在宗教仪式中被卷入汪洋人海的镜头印象深刻。

不过,经常发生踩踏事件的,也并不止是印度。自1994年以来,在沙特阿拉伯的朝圣和宗教仪式中,有超过1,000名穆斯林因踩踏事故死在了位于麦加的加马拉桥(Jamaraat Bridge)上。

与印度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拥挤踩踏事件大都发生在宗教场所不同,在发达国家,踩踏事件通常发生在体育场、音乐会和夜店。

翻翻过去几年的报道,同样的悲剧也曾发生在世界各地,从中国到巴西,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到美国芝加哥。但相对印度,总体伤亡数字还是小得多。

伊利亚斯副教授说:“发达国家有成型的安全机制。大型集会的组织者需要向当地管理部门申请许可证。管理部门在评估场馆容量后,才会向组织者颁发许可证。而印度则缺乏安全、许可和注册机制。”

《印度斯坦时报》文章称,管理人员频频忽视国家灾难管理局对人群管控给出的指示。这些指示包括提供蛇形排队通道,为缓解过多的人群压力提供替代路线,以及拒绝那些一旦现身就会妨碍人群管理的VIP到访者的进入。

伊利亚斯说:“国家灾难管理局的指示就在那里,但我们政府的管理部门是否遵循了这些指示?我们需要计算出一处会场的容量,并将其公之于众,这样大家都能知道。”

他说:“宗教节日开始前,管理者就该早早准备人群监测机制和疏散计划,同时也应对可能发生踩踏的区域进行标记。”

而在伊利亚斯看来,大型集会的参与者也需要有更好的社会纪律,而这同样重要。“他们应被告知,在出现灾难状况时该如何行动”。

相关阅读:如何在踩踏事故中幸存以及如何避免踩踏事故发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 (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