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金融深度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对腾讯旗下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相关制度,财付通被警告并处罚款149万元。这是财付通第二次收到央行公开罚单。
关于“遭央行处罚款149万元”一事,财付通随后回应称,“财付通在收到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反馈的问题后,第一时间启动自查,制定并落实逐项改进计划,目前大部分事项已完成整改。
后续,财付通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将进一步加强合规管理工作,继续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支付服务。”
1、财付通非首次被罚
官网信息显示,财付通公司是中国最早的领先支付平台,是首批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的专业第三方支付大型企业。现阶段,财付通公司的支付业务类型包括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及跨境支付,客户类型包括个人客户及商户,业务范围覆盖全国。
企查查信息显示,财付通成立于2006年8月,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持股95%,深圳市世纪凯旋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深圳市世纪凯旋科技有限公司大股东为马化腾,持股54.29%。
根据艾瑞数据,2019年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55.4万亿元,其中支付宝占据53.8%的份额,腾讯财付通(含微信支付)位列第二占39.9%。
作为国内第二大线上支付平台,财付通并非首次被罚。
2017年5月,因未严格落实《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财付通被处以人民币3万元罚款,并限期改正,这也是财付通首次被央行公开处罚。
2017年11月,因未及时履行协助执行义务——协助划拨被执行人存款,财付通被陕西省岚皋县人民法院开出40万元的罚单。
2018年7月,国家外汇局在通报的外汇违规典型案件中指出,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备案程序为非居民办理跨境外汇支付业务,且未按规定报送异常风险报告等资料,违反《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处以罚款60万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被央行开出罚单的并非财付通一家,中国平安集团旗下支付机构平安付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下简称“平安付”)也于同日收到央行罚单。因存在违反支付业务规定的违法行为,央行对平安付处以罚款共计19万元。
2、第三方支付持续严监管
近两年来,监管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整治力度不断加强,不少支付机构因业务违规多次收到央行罚单。进入2019年,严监管仍在持续。
根据人民银行公开资料显示,今年1-8月共有81家支付机构收到人民银行的处罚通知,处罚金额合计超过1.2亿元。7月12日,央行开出支付业史上最高金额罚单,环迅支付合计被处罚近6000万元。
今年3月,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85号文),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85号文要求帐户“实名制”变“实人制”,可疑交易被严控转账信息、重拳出击买卖账户等违规行为。
8月份,央行支付结算司发布《关于开展加强支付结算管理督查工作的通知》(银支付【2019】177号),通知表明,央行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加强支付结算管理督查工作,现场督察2019年9月前完成。
督察重点内容是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和“断直连”工作。《通知》显示本次督查工作有三个阶段:自查自纠(2019年8月底前);现场督察阶段(2019年9月底前);问题处理阶段(2019年11月底前)。
另一方面,央行对支付牌照数量的监管也在加强。
7月9日,央行公布第七批非银行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决定。其中,涉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共有19家,西安长安通支付有限责任公司等17家成功续展,天下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天下支付”)、新疆一卡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下简称“新疆一卡通”)2家未获得续展。
8月8 日,新疆一卡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表示,因《支付业务许可证》到期,因《支付业务许可证》到期,其预付卡发行和充值业务在2019年7月10日便已停止。但持卡人可于2019年7月15日至11月15日期间在其公司特约商户正常消费。2019年11月20日至2020年1月20日期间将办理预付卡赎回登记业务。
9月11日,另一续展失败第三方支付机构“天下支付”官网发布关于商户余额清算工作的通知。通知称,为顺利完成余额清算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监管部门要求,请余额未结清的商户于2019年9月20日前通过书面方式向天下支付提供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开户许可证等相关材料。
有业内人士认为,天下支付此举是为其支付业务退出工作做铺垫。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数据,从2011年4月底签发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起,央行累计发放271张支付业务许可证。截至目前,被注销支付牌照的机构有33家(不包括新疆一卡通、天下支付),现存238张支付牌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