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资本从未“退潮”,流量新时代来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资本从未“退潮”,流量新时代来临?

在商品的背后,是心甘情愿被利用的粉丝,做数据、买杂志、操销量,唯恐成绩不好、“祸”及偶像,导致偶像被资本抛弃。

电影《诛仙Ⅰ》

作者|喵喵酱

编辑|如谦

资本和流量一直是影视圈老生常谈的话题。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让观众相信自己手握“决定权”、也相信中国电影工业化时代的可能来临。“0809上海堡垒”的崩溃还未远去,大众痛骂流量、高呼着电影市场不再被资本裹挟的场面尚且历历在目。

然而打脸的时刻很快来临,中秋节《诛仙Ⅰ》上映。

《诛仙Ⅰ》

仙侠题材大IP加上新晋流量,意味着拥趸者无数,大肆的营销和粉丝自发的宣传,“内容为王”的公式很快被打破,普通观众的吐槽抵挡不住线上线下一片红红火火的热烈场景。

按照猫眼预测,制作成本不过五千万的仙侠剧《诛仙Ⅰ》将收割3.89亿票房,而主演肖战也能获得一番电影票房过亿的“实绩”。

当前任“顶流”鹿晗撑不起一部《上海堡垒》,肖战的“诛仙一战”是否再度打响了流量电影的战役?

“流量”背后的“资本”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档,电影市场综合票房成绩为7.8亿,创下了近五年来中秋档票房新高。

《诛仙Ⅰ》上映四天,首日票房1.4亿,中秋三天揽下2.69亿票房获得中秋档期冠军。按照走势大约最终票房可以在4亿左右,猫眼预测最终票房为3.89亿。

而与连连告捷的票房相对应的,是口碑的大崩盘。

在上映前服化道和造型设计就遭到了抨击,肖战、李沁、孟美岐等主演全员配音。上映后关于剧情“魔改”的质疑声更是不断。

《诛仙Ⅰ》豆瓣评分已经由开画6.7下跌至5.3,超过19万人评分。

《诛仙Ⅰ》豆瓣评分

《诛仙Ⅰ》是新丽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古装玄幻电影,由今年夏天新晋流量明星肖战、李沁以及选秀节目“创造101”的TOP孟美岐主演。

在《陈情令》暑期档大爆、资方赚得盘满钵满后,《诛仙Ⅰ》完美接过这一棒,延续热度继续吸金。主要出品公司新丽传媒,去年被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以155亿高价收购,成为腾讯泛娱乐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

至此,从IP开发到内容,再到《创造营101》、《创造2019》对偶像的输出,腾讯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全方位的内容产业链。

无独有偶,《陈情令》的另一主演王一博主演的新剧《有翡》今日开机,搭档的是一线小花赵丽颖。开拍当天,王一博的高清路透照就流传出来,从内部放料、站姐路透配合到热搜、营销号跟上,熟悉的流程,和《陈情令》如出一辙。肖战合作杨紫开拍的《余生请多指教》也是同样,路透“常驻”热搜。

《有翡》背后的出品方除了华策外,就是腾讯。而网传王一博可以出演该剧男主,也是因为腾讯的大力推荐。值得关注的是,同为偶像出身的周洁琼也参演了《有翡》。

资本与流量的关系向来紧密。可以说,从2014到2019,流量明星的五年历程,几经更新换代,成为一段从偶然到必然,不断优化操作性和功能结构的历史。

蔡徐坤、李现、肖战、王一博等新流量接过了鹿晗、吴亦凡、李易峰、杨洋的顶流大旗,一部剧、一档综艺,就能捧出一个明星。成名来得如此容易,流量更迭如此迅捷,不久前GQ十周年特写“人来人往,潮起潮落”,照片背后名利变迁暗流涌动,流量王朝悄悄变天。

但明星要面对流量周期更迭的问题,但资本不需要担心。但只要市场在那里,就永远都会有下一个“肖战”。

权威影评人的失声和被攻击的豆瓣评分体系

豆瓣国产剧的打分人数最多的剧,是8.1分的《陈情令》。评分人物远超《琅琊榜》,分数吊打7.2分的《延禧攻略》。虽然期间多次被扒皮水军刷分,却也阻挡不了《陈情令》的评分一路高歌猛进。

此次,《诛仙Ⅰ》的开画6.7更是惹怒了一众普通观众。在与普通豆瓣网友的评分均衡后,目前《诛仙Ⅰ》的评分为5.3分。然而在最开始的质疑暂时消停后,很快,《诛仙Ⅰ》又被网友扒出有水军开始刷分。或许在《陈情令》后,《诛仙Ⅰ》能够创造下一个逆转的奇迹。

电影舆论造势的渠道中,豆瓣的成本最高,这是业内的普遍共识。也曾有专业人士分析称“豆瓣刷分的产业链已经萎缩了”。

然而如今豆瓣评分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正在受到挑战。

正如豆瓣曾信誓旦旦自己的评分体系,然而粉丝和水军学会了用“养号”去攻击体系、动摇权威。

在微博上搜索一下“豆瓣养号” 的关键词,将会看到明星粉丝针对豆瓣评分机制所采取的“措施”。

微博“豆瓣养号”相关教程截图

明星粉丝个人的力量或许难以撼动评分的倾向,但在面临资本和水军介入时,情况又会如何呢?

或许评分8.1的《陈情令》已经告诉我们了答案。

豆瓣的“反水军”应对机制,又总是会落后于妄图左右舆论的刷分者和资本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体系,在商业利益之前,总是夹杂着泥沙俱下的算计,客观中立的豆瓣也无法成为绝对公正的乌托邦。

与豆瓣评分系统受到攻击相对的,是权威影评人的集体失声。稳住了口碑,就能获得第一场战役的胜利。

从票房的走势来看,《诛仙Ⅰ》依然走的是“大IP+流量明星”的老路,是一部标准的“粉丝电影”。首日报收1.4亿,上映次日票房随即腰斩,然而资方所想要的一切早已尽收囊中。

从题材、班底和投资上来看,《诛仙Ⅰ》可以说是低配版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然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遇到了《战狼2》,幸运的《诛仙Ⅰ》横扫战场。

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额投资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上海堡垒》都折戟在市场经济面前。而《诛仙Ⅰ》凭借小成本制作的前提,却能完美走通粉丝电影的路数。

在优质影片尚且面临着难上映的历史问题时,《诛仙1》低制作成本+高线上营销费用的模式,极具可操作性,这种模式的成功无疑是对电影市场的另一重打击。

资本“Ctrl C+V”

从趋向流量到试水“制造”流量

在互联网兴起不久后,“科技改变世界”、“互联网消除中介”的话语体系,曾一度风靡。然而,互联网体系在成熟化后,也难免屈服于旧的权力体制,搭建起牢靠的资本体系。

市场在下沉,互联网公司也不再青涩。掌握资本话语权的人,试图垄断流量市场,试图掌握“沉默的大多数”。在数据、流量为王的时代,缺乏约束的机制,首先崩溃的就是价值观层面。资本可以轻松破坏市场规则同时制定新的规则,电影可以配音,榜单可以注水,评分可以刷,艺人可以营销,影评人可以集体失声——然后告诉所有人“本应如此”。

从早期EXO归国成员、TFBOYS三小只崭露头角,到近两年出演耽改剧轻松收割粉丝,“追星”早已成为了一门生意。

从去年的《镇魂》时期的摸索,到《陈情令》从开拍便开始试水布局、热度不断的系列操作,资本对如何利用营销推出一个流量已经驾轻就熟,下一个流量或许已经在路上了。

而《陈情令》两位男主也不负“重”望,为资方带去了丰厚的报酬,大结局点播和OST收入上亿,以及中秋档票房冠军《诛仙Ⅰ》。资本尝到了甜头,这一次的投资回报满满,但更重要的是摸索出了套路,琢磨出了诀窍。

从2014年《古剑奇谭》开启内娱流量时代,大IP+流量明星也曾一度成为商业利器。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玩法也在不断更新。早期的资本追逐流量,资方动辄花费千万才能邀请到流量明星参与项目,明星因为粉丝而具有价值。如今,资本“制造”流量,资源+营销,就可以打造一批流水线的明星。

通过大规模投入来制造流量、占领市场,这是早期互联网公司的惯常打法。到了娱乐圈,则是利用一部热播剧、一档热综艺,通过无孔不入的营销手段,将本身特点并没有那么鲜明的偶像包装成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流量明星。

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被资本捧起来的流量,更像是一件明码标价的商品。在商品的背后,是心甘情愿被利用的粉丝,做数据、买杂志、操销量,唯恐成绩不好、“祸”及偶像,导致偶像被资本抛弃。

此类模式之所以在资本市场层出不穷,“Ctrl C+V”到各个领域,只是因为利益驱使。但这种模式真的可以在终端消费市场长久续存吗?这一波的疯狂过去后,“内容为王”的时代是否可以如期来临?

来源:话娱

原标题:资本从未“退潮”,流量新时代来临?

最新更新时间:09/17 10:0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资本从未“退潮”,流量新时代来临?

在商品的背后,是心甘情愿被利用的粉丝,做数据、买杂志、操销量,唯恐成绩不好、“祸”及偶像,导致偶像被资本抛弃。

电影《诛仙Ⅰ》

作者|喵喵酱

编辑|如谦

资本和流量一直是影视圈老生常谈的话题。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让观众相信自己手握“决定权”、也相信中国电影工业化时代的可能来临。“0809上海堡垒”的崩溃还未远去,大众痛骂流量、高呼着电影市场不再被资本裹挟的场面尚且历历在目。

然而打脸的时刻很快来临,中秋节《诛仙Ⅰ》上映。

《诛仙Ⅰ》

仙侠题材大IP加上新晋流量,意味着拥趸者无数,大肆的营销和粉丝自发的宣传,“内容为王”的公式很快被打破,普通观众的吐槽抵挡不住线上线下一片红红火火的热烈场景。

按照猫眼预测,制作成本不过五千万的仙侠剧《诛仙Ⅰ》将收割3.89亿票房,而主演肖战也能获得一番电影票房过亿的“实绩”。

当前任“顶流”鹿晗撑不起一部《上海堡垒》,肖战的“诛仙一战”是否再度打响了流量电影的战役?

“流量”背后的“资本”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档,电影市场综合票房成绩为7.8亿,创下了近五年来中秋档票房新高。

《诛仙Ⅰ》上映四天,首日票房1.4亿,中秋三天揽下2.69亿票房获得中秋档期冠军。按照走势大约最终票房可以在4亿左右,猫眼预测最终票房为3.89亿。

而与连连告捷的票房相对应的,是口碑的大崩盘。

在上映前服化道和造型设计就遭到了抨击,肖战、李沁、孟美岐等主演全员配音。上映后关于剧情“魔改”的质疑声更是不断。

《诛仙Ⅰ》豆瓣评分已经由开画6.7下跌至5.3,超过19万人评分。

《诛仙Ⅰ》豆瓣评分

《诛仙Ⅰ》是新丽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古装玄幻电影,由今年夏天新晋流量明星肖战、李沁以及选秀节目“创造101”的TOP孟美岐主演。

在《陈情令》暑期档大爆、资方赚得盘满钵满后,《诛仙Ⅰ》完美接过这一棒,延续热度继续吸金。主要出品公司新丽传媒,去年被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以155亿高价收购,成为腾讯泛娱乐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

至此,从IP开发到内容,再到《创造营101》、《创造2019》对偶像的输出,腾讯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全方位的内容产业链。

无独有偶,《陈情令》的另一主演王一博主演的新剧《有翡》今日开机,搭档的是一线小花赵丽颖。开拍当天,王一博的高清路透照就流传出来,从内部放料、站姐路透配合到热搜、营销号跟上,熟悉的流程,和《陈情令》如出一辙。肖战合作杨紫开拍的《余生请多指教》也是同样,路透“常驻”热搜。

《有翡》背后的出品方除了华策外,就是腾讯。而网传王一博可以出演该剧男主,也是因为腾讯的大力推荐。值得关注的是,同为偶像出身的周洁琼也参演了《有翡》。

资本与流量的关系向来紧密。可以说,从2014到2019,流量明星的五年历程,几经更新换代,成为一段从偶然到必然,不断优化操作性和功能结构的历史。

蔡徐坤、李现、肖战、王一博等新流量接过了鹿晗、吴亦凡、李易峰、杨洋的顶流大旗,一部剧、一档综艺,就能捧出一个明星。成名来得如此容易,流量更迭如此迅捷,不久前GQ十周年特写“人来人往,潮起潮落”,照片背后名利变迁暗流涌动,流量王朝悄悄变天。

但明星要面对流量周期更迭的问题,但资本不需要担心。但只要市场在那里,就永远都会有下一个“肖战”。

权威影评人的失声和被攻击的豆瓣评分体系

豆瓣国产剧的打分人数最多的剧,是8.1分的《陈情令》。评分人物远超《琅琊榜》,分数吊打7.2分的《延禧攻略》。虽然期间多次被扒皮水军刷分,却也阻挡不了《陈情令》的评分一路高歌猛进。

此次,《诛仙Ⅰ》的开画6.7更是惹怒了一众普通观众。在与普通豆瓣网友的评分均衡后,目前《诛仙Ⅰ》的评分为5.3分。然而在最开始的质疑暂时消停后,很快,《诛仙Ⅰ》又被网友扒出有水军开始刷分。或许在《陈情令》后,《诛仙Ⅰ》能够创造下一个逆转的奇迹。

电影舆论造势的渠道中,豆瓣的成本最高,这是业内的普遍共识。也曾有专业人士分析称“豆瓣刷分的产业链已经萎缩了”。

然而如今豆瓣评分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正在受到挑战。

正如豆瓣曾信誓旦旦自己的评分体系,然而粉丝和水军学会了用“养号”去攻击体系、动摇权威。

在微博上搜索一下“豆瓣养号” 的关键词,将会看到明星粉丝针对豆瓣评分机制所采取的“措施”。

微博“豆瓣养号”相关教程截图

明星粉丝个人的力量或许难以撼动评分的倾向,但在面临资本和水军介入时,情况又会如何呢?

或许评分8.1的《陈情令》已经告诉我们了答案。

豆瓣的“反水军”应对机制,又总是会落后于妄图左右舆论的刷分者和资本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体系,在商业利益之前,总是夹杂着泥沙俱下的算计,客观中立的豆瓣也无法成为绝对公正的乌托邦。

与豆瓣评分系统受到攻击相对的,是权威影评人的集体失声。稳住了口碑,就能获得第一场战役的胜利。

从票房的走势来看,《诛仙Ⅰ》依然走的是“大IP+流量明星”的老路,是一部标准的“粉丝电影”。首日报收1.4亿,上映次日票房随即腰斩,然而资方所想要的一切早已尽收囊中。

从题材、班底和投资上来看,《诛仙Ⅰ》可以说是低配版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然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遇到了《战狼2》,幸运的《诛仙Ⅰ》横扫战场。

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额投资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上海堡垒》都折戟在市场经济面前。而《诛仙Ⅰ》凭借小成本制作的前提,却能完美走通粉丝电影的路数。

在优质影片尚且面临着难上映的历史问题时,《诛仙1》低制作成本+高线上营销费用的模式,极具可操作性,这种模式的成功无疑是对电影市场的另一重打击。

资本“Ctrl C+V”

从趋向流量到试水“制造”流量

在互联网兴起不久后,“科技改变世界”、“互联网消除中介”的话语体系,曾一度风靡。然而,互联网体系在成熟化后,也难免屈服于旧的权力体制,搭建起牢靠的资本体系。

市场在下沉,互联网公司也不再青涩。掌握资本话语权的人,试图垄断流量市场,试图掌握“沉默的大多数”。在数据、流量为王的时代,缺乏约束的机制,首先崩溃的就是价值观层面。资本可以轻松破坏市场规则同时制定新的规则,电影可以配音,榜单可以注水,评分可以刷,艺人可以营销,影评人可以集体失声——然后告诉所有人“本应如此”。

从早期EXO归国成员、TFBOYS三小只崭露头角,到近两年出演耽改剧轻松收割粉丝,“追星”早已成为了一门生意。

从去年的《镇魂》时期的摸索,到《陈情令》从开拍便开始试水布局、热度不断的系列操作,资本对如何利用营销推出一个流量已经驾轻就熟,下一个流量或许已经在路上了。

而《陈情令》两位男主也不负“重”望,为资方带去了丰厚的报酬,大结局点播和OST收入上亿,以及中秋档票房冠军《诛仙Ⅰ》。资本尝到了甜头,这一次的投资回报满满,但更重要的是摸索出了套路,琢磨出了诀窍。

从2014年《古剑奇谭》开启内娱流量时代,大IP+流量明星也曾一度成为商业利器。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玩法也在不断更新。早期的资本追逐流量,资方动辄花费千万才能邀请到流量明星参与项目,明星因为粉丝而具有价值。如今,资本“制造”流量,资源+营销,就可以打造一批流水线的明星。

通过大规模投入来制造流量、占领市场,这是早期互联网公司的惯常打法。到了娱乐圈,则是利用一部热播剧、一档热综艺,通过无孔不入的营销手段,将本身特点并没有那么鲜明的偶像包装成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流量明星。

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被资本捧起来的流量,更像是一件明码标价的商品。在商品的背后,是心甘情愿被利用的粉丝,做数据、买杂志、操销量,唯恐成绩不好、“祸”及偶像,导致偶像被资本抛弃。

此类模式之所以在资本市场层出不穷,“Ctrl C+V”到各个领域,只是因为利益驱使。但这种模式真的可以在终端消费市场长久续存吗?这一波的疯狂过去后,“内容为王”的时代是否可以如期来临?

来源:话娱

原标题:资本从未“退潮”,流量新时代来临?

最新更新时间:09/17 10:0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