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眼 海苔
据媒体报道,疑似咪蒙成立的银色大地MCN公司,一个抖音账号发了10个视频就涨粉百万。虽未经过官宣,但各大媒体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咪蒙欲以一家泛美妆MCN复出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
消息一出,讨论声便炸开了锅。大部分吃瓜网友愤愤然,“咪蒙三观不正,又来祸害人了。”
也有不少自媒体人感慨,咪蒙学聪明了,通过MCN孵化网红,打造几十个小“咪蒙”,分担风险,坐收渔利。
美妆业内人士有人兴奋,有人观望,咪蒙掘金美妆能否成功,对他们而言则意味着新的营销风向会不会出现。
MCN模式源于国外成熟的网红经济运作,本质就像是一个中介公司,上游对接优质内容,下游寻找推广平台进行变现。像抖音、快手、微博等都有成熟的MCN运作体系。
有人说,短视频和文字爆款的逻辑不一样,也有人说MCN短视频已经是黑海市场了,咪蒙这个时候入局,难。
即便如此,咪蒙做泛美妆MCN仍有她的优势:
其一,她不是单纯的内容创作者,而是靠方法论成功的人。
与“口红一哥”李佳琦的走红绝大部分靠努力和运气不一样,咪蒙是有方法论的。尽管她的“方法”被外界所不齿。
单从内容创作来看,她曾以炸油条形容爆款创作,认为内容的本质就是产品。“你怎么不去问一个炸油条的,你明天还能炸油条吗?”当别人问及为什么每天都能生产10W+时,她曾这样反问。归根结底,不论是短视频还是文字,内容营销的本质玩得都是人心,而咪蒙是懂游戏规则的人。
咪蒙三次创业,也算交过不少学费。2014年,曾在南方都市报担任首席编辑的马凌(咪蒙本名)选择辞职创立影视公司,但最后作品反响平平,公司以倒闭告终。
第二次创业,咪蒙开始制造图文爆款,贴近群众,煽动对立的观点让她一炮而红。但有细心的网友发现,马凌在成为咪蒙之前,也曾是根正苗红的文字创作者。用“小三”“贱人”“渣男”“金钱”等标签煽动起的焦虑感、对立情绪,是咪蒙打造内容的方法。
赢得了千万粉丝和争议引发的关注度后,她开始意识到这种方法行不通了。因《一个寒门状元之死》被封号后,咪蒙主动解散团队,就已经为转型做好了铺垫。
这一次,她选择了做平台,以美妆短视频为突破口。复出之后,她不炸油条了,她请了一些会炸油条的人,给他们提供摊位、培训、帮他们打广告,吸引客户,然后赚取中间利润。
人们抵制的从来就不是咪蒙本人,而是“咪蒙”式过猛、病态的内容生产和价值观歪楼。如今转型短视频MCN,曾以贩卖“毒药”为生的那个咪蒙或将不复存在。一方面,美妆类短视频更倾向于泛娱乐化的内容,另外,打造一个平台,内容类型将更多元化,更大程度上抵制风险。
其二,有资源、有资金、变现能力强。
在微信公众号时代,咪蒙头条广告费曾高达80万元/条,一年的广告费高达上亿元。这不仅意味着,咪蒙第三次创业不缺钱,同时也说明了她强大的变现能力。
疑似咪蒙成立的银色大地MCN公司,开号一个月就登上了抖音开屏广告,一个账号发了10个视频就涨粉100万,单视频点赞数超过600万+,播放量过亿,广告推广都能收获200万点赞,还上了抖音热门视频榜。这些数字,足够刺激眼球。
对于不懂用户、不懂广告主的短视频内容创作团队来说,MCN把这种经验或者公式打包成服务卖给他们,是很有价值的。另外,在做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咪蒙就曾孵化过多个自媒体网红,其中也包括美妆类的。
其三,核心韭菜还是同一波。
美妆行业无疑是现在热度最高的行业之一。食品、药品企业跨界案例数不胜数,淡出娱乐事业的范冰冰也卖起了自家面膜。
咪蒙选择以美妆垂直行业切入,一方面,当今短视频网红多出自这一领域,重要的是,美妆赚的是女性的钱,咪蒙恰好最懂这批女性用户的心理,曾经,咪蒙公众号就以高粘性的女性粉丝为主。
虽然这次打算洗脚上岸,但核心韭菜还是同一波。以前可以靠“贩卖焦虑”赚钱,现在也可以靠泛娱乐化的内容,搞笑、创意赚钱,对于商人“咪蒙”来说,本质没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