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完美人生的暴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完美人生的暴政

如果让计划统领生活,人可能沦为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

编译|宽带资本

这两天,拥有“超级简历”的5岁小男孩火了。惊羡咋舌,不屑一顾,嫉妒焦虑……各种情绪被引燃,随之而来的是对超前教育的反思。有评论形容,中国学龄前儿童的家长都处在巨大的黑暗森林中,天天担心别家的孩子在起跑线上抢跑,无形中一场集体的囚徒困境开始了。

在许多人眼里,从出生,甚至出生以前,再到中学、大学、工作、创业,人生的每一阶段貌似都存在具有普适意义的“最好的”安排。这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吗?

1974 年,出了一本书叫《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一场对价值的探索》。书中提到:人类历史中有些时代,思维的河道挖凿得太深,以至于无法修改,从而再也无法出现任何新气象,这时追求“最好的”就成了僵化的教条——但我们的现状并非如此。

或许在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谈谈是否真的存在完美人生,抑或只是一场人为制造的幻梦。如果不存在所谓的完美计划,我们又该如何向前。

来源 Charles Chu | The polymath project

编译C位君

我22岁的时候,曾花两周时间写下了我在三十岁前想达成的目标。

美其名曰“八年计划”。

那时候的我孤独、害羞,还有点儿愤世嫉俗,但心中有隐隐的渴望——好像一旦实现了这些目标,我所有的弱点将随之消失。这是一张伟大的蓝图,是牵引我走向人生巅峰的信条,包罗完美人生的一切必要组成。

不过后来我把那份计划表弄丢了——幸好弄丢了,因为那里面一半的内容,现在我都不好意思说,另外一半也不过是听来的“二手梦想”:

  • 创办一家成功的公司
  • 培养超凡的社交能力(或,撩妹技能)
  • 赚100万美元
  • 环游世界

在刚写完这份计划表的时候,我感觉特别好,虽然什么事都没做,却好像看见了梦想实现的那一刻。现在回想起来,我心心念念的梦想无非是三流“造梦大师”,所谓人生导师教的那些:

(a) 编织一个理想的未来

(b) 为此制定一份计划

那时的我没有想太多,也跟着制定了一份完美人生计划表。告诉自己,有了今天的努力,就有明天的回报。

从完美早晨开始

作家兼博主Matthew Sweet写过一篇文章叫《完美一天的暴政》,他尝试把每一天都过成最理想的样子,文章里这样写:

“在某个早晨,我发现了一套‘完美’的行动流程。日出前起床,然后冥想,接下来边喝咖啡边看书,花几个小时写作。剩余的时间安排人际交往、履行承诺,另外做一些提升自我的功课。整个过程看起来无懈可击,所以我想为什么不把每一天都过成这样呢?我确实这么做了,而且收效颇丰。副作用是我的情绪开始变得越来越差。一旦我没有按时早起,浪费时间的罪恶感就缠着我。一旦我没法静下心来冥想,就觉得整个节奏都乱了。一旦我没法专心看书,烦躁就不可抑制。一旦我坐在电脑前,却没有一点灵感,满脑袋就塞满了焦虑和恐惧混杂的念头。一旦……一旦……一旦!我一心想为我的生活找到一种可以反复实践的完美方案,没想到生活却对我竖中指?”

Sweet的故事留下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悖论。

人们期待过某一种生活,希望掌控生活,而真实的生活总会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所谓完美控制的一天,就像一个每年拜访一两回的亲戚,带来一些礼物和一些新鲜的故事——但她来得很突然,不提前通知,也不会待很久。

就像电影《土拨鼠之日》(Groundhog Day)展示给我们的,完美只存在于非常有限的一段时间内。如果说每一天都完美,很快完美就会变成庸常。然后,我们又要开始寻找新的标准来替换它。

完美人生的秩序

与完美的一天类似,追求完美人生同样意味着人为制造一种精确统一、恒常的秩序。

回望20世纪的历史,乌托邦的梦想失落,时代更替,新的技术出现。生命和历史从来都在拒绝迎合人类的一厢情愿。

政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出了一本书叫《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这些失败的共性是企图制定一种自上而下的计划,一举解决生活所有的复杂性。

举例来说,就算有好的意图,但只要有些许考虑不周,城市规划就会变成一场灾难。许多计划在纸面上看起来不错,却忽略了城市或者社区得以存在的最本质的价值:“就像人们创造一种语言一样,人们可以从零开始规划一个城市。但是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任何委员会或个人都不能穷尽所有居民生活的步调和个性。”因为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都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式,其中有漫长深厚的历史文化积累。

我曾经很喜欢用“计划生活方式”这个词——但就像城市规划有偏差,我的生活也常常不按套路出牌。

写完“八年计划”一年后,我辞掉了工作,打算用至少十年的时间环游世界。朝九晚五上班或发展一段稳定的恋爱,这些事都太平凡了,不适合我。但在短短几年后,我做了完全相反的选择:放弃旅行,选择定居,并且结了婚。

在我遇到我妻子之前,我的“理想型”是一位高智商、博学文雅而且有数理博士学位的女士。现在,我的妻子是一位舞蹈老师,不怎么爱看书,讨厌数学,也没上过大学。但在我眼里,她无人可及。

追求完美生活的前提是你了解你自己,了解你真实的需求,以及怎样满足需求。但是历史、科学和个人经历都告诉我,我不太了解我自己或是生活中我真实想要的东西。

几年前我想要的与我现在想要的完全不同。而且毫无疑问,很多需求将在十年内再次改变。

现在的问题是,成功学、媒体等等塑造了一个高大上的幻梦,而许多人把它当做了自己的真实需求。与那些遥远的理想状态一比,现实顿时惨淡起来,如果在这个梦里,不管再优秀的人都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保持进取是好事,但如果全然将人生塞在一份计划表里,不时比比对对,看看自己哪里不够好,距离目标有多远,那怎么会停止焦虑?

鱼和熊掌的老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提到了几件事:第一,追求“完美”人生需要你保持某种固定步调;第二,这类计划表弊大于利;第三,人在不同阶段看重的价值不同,完美计划永远满足不了个体多变的需求。

以上都是一个核心观点的不同侧面,即完美人生的理念是一个伪命题。“乌托邦”的原义是“不存在的地方”,也许只有在这个地方才能找到完美人生。

20世纪著名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认为,人类有多种多样的需求和价值观,而价值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人注定要不断做出选择,而有选择就意味着会有损失。

我对健康和长寿的渴望与我想从Lawson便利店吃到美味的高热量食物的愿望冲突。我对隐私的重视与Google和Facebook等工具的便利性冲突。我对独处的需求与我对朋友间的归属感和对社会认可的需求冲突。

更确切地说,人类充满了矛盾的需求和欲望,以至于完美生活的想法只能存在于想象中 ——或者,就我而言,总是存在于未来五到八年的某个时期。就这样,一直为明天的成功而努力,却永远不能生活在明天。

无解

在我沉迷于“八年计划”的时候,我变得专横、自我厌恶,非常难相处。

朋友——如果对我的个人成长无用,好像都没有继续交往下去的必要。

时间——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就是一场意志力的溃败。

我几乎不休假——如果休息了,那是因为短时间的放松能让我更好地投入工作。

我努力把自己打磨成“一柄剑”,简单、锋利、直指目标。但过度聚焦会产生“隧道视觉”*,隧道视觉让你的视野变窄,反而看不见许多近在眼前的画面。

*隧道视觉(tunnel vision),指的是驾驶员的视区收缩到前面的目标上,视野或边缘视觉范围大大减少。车辆高速行驶时,驾驶员越注视远方,视野越窄,注意随之集中于景象的中心而置两侧于不顾,容易出危险。

我想用以赛亚·伯林1988年演讲的一句话为此做个总结:“在人类问题上追求一种单一、终极、普遍的解决方案,最后难免是海市蜃楼。”

虽然伯林是在政治背景下讲了这些话,但我认为这同样适用于你我的生活。

继续向前的建议

如果人生没有一个完美计划,是不是就成了一个不思进取的人?这篇文章的意义就在于,尝试呈现一种别的可能性。

我不知道对我来说完美生活究竟如何。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参与探究、尝试,发现能让我产生共鸣和不能让我产生共鸣的事是什么。这是我努力的源动力。如果我正在倾听自己的声音,不为了将来某个结果而活。我认为这很好。

反之,如果让计划统领生活,人可能沦为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完美人生的暴政

如果让计划统领生活,人可能沦为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

编译|宽带资本

这两天,拥有“超级简历”的5岁小男孩火了。惊羡咋舌,不屑一顾,嫉妒焦虑……各种情绪被引燃,随之而来的是对超前教育的反思。有评论形容,中国学龄前儿童的家长都处在巨大的黑暗森林中,天天担心别家的孩子在起跑线上抢跑,无形中一场集体的囚徒困境开始了。

在许多人眼里,从出生,甚至出生以前,再到中学、大学、工作、创业,人生的每一阶段貌似都存在具有普适意义的“最好的”安排。这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吗?

1974 年,出了一本书叫《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一场对价值的探索》。书中提到:人类历史中有些时代,思维的河道挖凿得太深,以至于无法修改,从而再也无法出现任何新气象,这时追求“最好的”就成了僵化的教条——但我们的现状并非如此。

或许在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谈谈是否真的存在完美人生,抑或只是一场人为制造的幻梦。如果不存在所谓的完美计划,我们又该如何向前。

来源 Charles Chu | The polymath project

编译C位君

我22岁的时候,曾花两周时间写下了我在三十岁前想达成的目标。

美其名曰“八年计划”。

那时候的我孤独、害羞,还有点儿愤世嫉俗,但心中有隐隐的渴望——好像一旦实现了这些目标,我所有的弱点将随之消失。这是一张伟大的蓝图,是牵引我走向人生巅峰的信条,包罗完美人生的一切必要组成。

不过后来我把那份计划表弄丢了——幸好弄丢了,因为那里面一半的内容,现在我都不好意思说,另外一半也不过是听来的“二手梦想”:

  • 创办一家成功的公司
  • 培养超凡的社交能力(或,撩妹技能)
  • 赚100万美元
  • 环游世界

在刚写完这份计划表的时候,我感觉特别好,虽然什么事都没做,却好像看见了梦想实现的那一刻。现在回想起来,我心心念念的梦想无非是三流“造梦大师”,所谓人生导师教的那些:

(a) 编织一个理想的未来

(b) 为此制定一份计划

那时的我没有想太多,也跟着制定了一份完美人生计划表。告诉自己,有了今天的努力,就有明天的回报。

从完美早晨开始

作家兼博主Matthew Sweet写过一篇文章叫《完美一天的暴政》,他尝试把每一天都过成最理想的样子,文章里这样写:

“在某个早晨,我发现了一套‘完美’的行动流程。日出前起床,然后冥想,接下来边喝咖啡边看书,花几个小时写作。剩余的时间安排人际交往、履行承诺,另外做一些提升自我的功课。整个过程看起来无懈可击,所以我想为什么不把每一天都过成这样呢?我确实这么做了,而且收效颇丰。副作用是我的情绪开始变得越来越差。一旦我没有按时早起,浪费时间的罪恶感就缠着我。一旦我没法静下心来冥想,就觉得整个节奏都乱了。一旦我没法专心看书,烦躁就不可抑制。一旦我坐在电脑前,却没有一点灵感,满脑袋就塞满了焦虑和恐惧混杂的念头。一旦……一旦……一旦!我一心想为我的生活找到一种可以反复实践的完美方案,没想到生活却对我竖中指?”

Sweet的故事留下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悖论。

人们期待过某一种生活,希望掌控生活,而真实的生活总会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所谓完美控制的一天,就像一个每年拜访一两回的亲戚,带来一些礼物和一些新鲜的故事——但她来得很突然,不提前通知,也不会待很久。

就像电影《土拨鼠之日》(Groundhog Day)展示给我们的,完美只存在于非常有限的一段时间内。如果说每一天都完美,很快完美就会变成庸常。然后,我们又要开始寻找新的标准来替换它。

完美人生的秩序

与完美的一天类似,追求完美人生同样意味着人为制造一种精确统一、恒常的秩序。

回望20世纪的历史,乌托邦的梦想失落,时代更替,新的技术出现。生命和历史从来都在拒绝迎合人类的一厢情愿。

政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出了一本书叫《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这些失败的共性是企图制定一种自上而下的计划,一举解决生活所有的复杂性。

举例来说,就算有好的意图,但只要有些许考虑不周,城市规划就会变成一场灾难。许多计划在纸面上看起来不错,却忽略了城市或者社区得以存在的最本质的价值:“就像人们创造一种语言一样,人们可以从零开始规划一个城市。但是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任何委员会或个人都不能穷尽所有居民生活的步调和个性。”因为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都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式,其中有漫长深厚的历史文化积累。

我曾经很喜欢用“计划生活方式”这个词——但就像城市规划有偏差,我的生活也常常不按套路出牌。

写完“八年计划”一年后,我辞掉了工作,打算用至少十年的时间环游世界。朝九晚五上班或发展一段稳定的恋爱,这些事都太平凡了,不适合我。但在短短几年后,我做了完全相反的选择:放弃旅行,选择定居,并且结了婚。

在我遇到我妻子之前,我的“理想型”是一位高智商、博学文雅而且有数理博士学位的女士。现在,我的妻子是一位舞蹈老师,不怎么爱看书,讨厌数学,也没上过大学。但在我眼里,她无人可及。

追求完美生活的前提是你了解你自己,了解你真实的需求,以及怎样满足需求。但是历史、科学和个人经历都告诉我,我不太了解我自己或是生活中我真实想要的东西。

几年前我想要的与我现在想要的完全不同。而且毫无疑问,很多需求将在十年内再次改变。

现在的问题是,成功学、媒体等等塑造了一个高大上的幻梦,而许多人把它当做了自己的真实需求。与那些遥远的理想状态一比,现实顿时惨淡起来,如果在这个梦里,不管再优秀的人都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保持进取是好事,但如果全然将人生塞在一份计划表里,不时比比对对,看看自己哪里不够好,距离目标有多远,那怎么会停止焦虑?

鱼和熊掌的老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提到了几件事:第一,追求“完美”人生需要你保持某种固定步调;第二,这类计划表弊大于利;第三,人在不同阶段看重的价值不同,完美计划永远满足不了个体多变的需求。

以上都是一个核心观点的不同侧面,即完美人生的理念是一个伪命题。“乌托邦”的原义是“不存在的地方”,也许只有在这个地方才能找到完美人生。

20世纪著名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认为,人类有多种多样的需求和价值观,而价值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人注定要不断做出选择,而有选择就意味着会有损失。

我对健康和长寿的渴望与我想从Lawson便利店吃到美味的高热量食物的愿望冲突。我对隐私的重视与Google和Facebook等工具的便利性冲突。我对独处的需求与我对朋友间的归属感和对社会认可的需求冲突。

更确切地说,人类充满了矛盾的需求和欲望,以至于完美生活的想法只能存在于想象中 ——或者,就我而言,总是存在于未来五到八年的某个时期。就这样,一直为明天的成功而努力,却永远不能生活在明天。

无解

在我沉迷于“八年计划”的时候,我变得专横、自我厌恶,非常难相处。

朋友——如果对我的个人成长无用,好像都没有继续交往下去的必要。

时间——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就是一场意志力的溃败。

我几乎不休假——如果休息了,那是因为短时间的放松能让我更好地投入工作。

我努力把自己打磨成“一柄剑”,简单、锋利、直指目标。但过度聚焦会产生“隧道视觉”*,隧道视觉让你的视野变窄,反而看不见许多近在眼前的画面。

*隧道视觉(tunnel vision),指的是驾驶员的视区收缩到前面的目标上,视野或边缘视觉范围大大减少。车辆高速行驶时,驾驶员越注视远方,视野越窄,注意随之集中于景象的中心而置两侧于不顾,容易出危险。

我想用以赛亚·伯林1988年演讲的一句话为此做个总结:“在人类问题上追求一种单一、终极、普遍的解决方案,最后难免是海市蜃楼。”

虽然伯林是在政治背景下讲了这些话,但我认为这同样适用于你我的生活。

继续向前的建议

如果人生没有一个完美计划,是不是就成了一个不思进取的人?这篇文章的意义就在于,尝试呈现一种别的可能性。

我不知道对我来说完美生活究竟如何。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参与探究、尝试,发现能让我产生共鸣和不能让我产生共鸣的事是什么。这是我努力的源动力。如果我正在倾听自己的声音,不为了将来某个结果而活。我认为这很好。

反之,如果让计划统领生活,人可能沦为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