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财政部副部长:今年减税降费效果明显,预算绩效管理有待加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财政部副部长:今年减税降费效果明显,预算绩效管理有待加强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全年减税降费规模可能超过年初预计的2万亿元。在企业受益的同时,也使得政府收入增幅明显减缓。因此,需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把低效无效资金省出来用于急需的领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刘林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周四在“2019年预算绩效管理国际研讨会”上指出,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全年减税降费规模可能超过年初预计的2万亿元。在企业受益的同时,也使得政府收入增幅明显减缓。因此,需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把低效无效资金省出来用于急需的领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不仅如此,许宏才表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如何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他提出四个重点方面。

首先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保障。加快制定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各项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推动构建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加强预算绩效信息系统集成和深度挖掘利用,引导和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严格执业质量监督管理,使预算绩效管理有章可循。

其次是落实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充分调动行业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赋予部门更多的自主权,强化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财政部门也要对部门和单位加强指导和培训,共同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预算结果的约束性。

再次是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本身提质增效。持续改进预算绩效管理方式方法,提高科学化水平,做“优”绩效目标,做“实”绩效监控,做“真”绩效自评,做“深”外部评价,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对重大政策和项目实施全周期跟踪问效,对交叉、重叠、执行率不高、效益低下的项目和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压减,杜绝任性花钱。

四是硬化预算绩效管理监督和约束。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改进管理、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大力推动绩效信息公开,畅通社会公众参与绩效管理的渠道。通过社会公众监督,倒逼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和单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不该花的钱省下来。

许宏才表示,近年来,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中央层面,所有中央本级项目、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以及专项转移支付都实行了绩效目标管理。中央财政还建立了重点政策和项目绩效评价机制,不断加强结果应用,推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进完善政策。

在地方层面,部分地方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出现了一批可供借鉴的绩效管理新举措、新方法。比如,北京全面实施事前绩效评估,探索开展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浙江优化财政资源配置,集中财力用于急需支持的重点事项,推动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广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共性和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有五级政府,预算规模增长迅速,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既是举世创举,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许宏才说,“有些市县政府部门的预算绩效意识和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宣传培训任务还很重,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绩效目标编制不够科学合理、绩效自评不够严格规范、绩效信息向社会公开不足,绩效责任约束作用不强,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的硬约束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等。”

上述2019预算绩效管理国际研讨会由财政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财政部预算司、中国发展基金会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财政部副部长:今年减税降费效果明显,预算绩效管理有待加强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全年减税降费规模可能超过年初预计的2万亿元。在企业受益的同时,也使得政府收入增幅明显减缓。因此,需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把低效无效资金省出来用于急需的领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刘林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周四在“2019年预算绩效管理国际研讨会”上指出,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全年减税降费规模可能超过年初预计的2万亿元。在企业受益的同时,也使得政府收入增幅明显减缓。因此,需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把低效无效资金省出来用于急需的领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不仅如此,许宏才表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如何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他提出四个重点方面。

首先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保障。加快制定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各项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推动构建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加强预算绩效信息系统集成和深度挖掘利用,引导和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严格执业质量监督管理,使预算绩效管理有章可循。

其次是落实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充分调动行业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赋予部门更多的自主权,强化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财政部门也要对部门和单位加强指导和培训,共同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预算结果的约束性。

再次是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本身提质增效。持续改进预算绩效管理方式方法,提高科学化水平,做“优”绩效目标,做“实”绩效监控,做“真”绩效自评,做“深”外部评价,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对重大政策和项目实施全周期跟踪问效,对交叉、重叠、执行率不高、效益低下的项目和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压减,杜绝任性花钱。

四是硬化预算绩效管理监督和约束。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改进管理、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大力推动绩效信息公开,畅通社会公众参与绩效管理的渠道。通过社会公众监督,倒逼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和单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不该花的钱省下来。

许宏才表示,近年来,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中央层面,所有中央本级项目、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以及专项转移支付都实行了绩效目标管理。中央财政还建立了重点政策和项目绩效评价机制,不断加强结果应用,推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进完善政策。

在地方层面,部分地方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出现了一批可供借鉴的绩效管理新举措、新方法。比如,北京全面实施事前绩效评估,探索开展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浙江优化财政资源配置,集中财力用于急需支持的重点事项,推动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广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共性和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有五级政府,预算规模增长迅速,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既是举世创举,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许宏才说,“有些市县政府部门的预算绩效意识和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宣传培训任务还很重,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绩效目标编制不够科学合理、绩效自评不够严格规范、绩效信息向社会公开不足,绩效责任约束作用不强,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的硬约束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等。”

上述2019预算绩效管理国际研讨会由财政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财政部预算司、中国发展基金会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