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高校为何如此热衷改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高校为何如此热衷改名?

促成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其实是来自行政评价体系、社会舆论以及高校自身三者形成的合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余蕊均 程晓玲

开始今天的主题前,先给大家讲个段子——

A同学:“大家好,我本科读的是上海纺织工学院,本科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硕士就读于中国纺织大学,博士毕业于东华大学……”

公司HR:“什么情况???”

A同学:“它们是同一所大学啦!”

这种套路听起来是不是挺熟的?如此热衷“变脸”的高校,东华大学不是第一家,显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城叔大概数了数,仅今年9月以来,就有福建、广东、安徽、浙江、江苏、山西等地的16所高校,相继传出拟申请更名或更名迎来新进展的消息。以至于有网友调侃:“回家过了个暑假,开学连母校的名字都找不到了……”

有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5月底,在全国1243所本科院校中(不含港澳台),有794所高校在1981年后至少改过一次名字;剩余学校中,有324所成立于1981年后。也就是说,1981年至2017年间,仅125所大学未曾更名。

此后,在教育部2018年、2019年公布的当年“拟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名单”中,又有51所高校更名申请先后获批。

那么,为什么国内高校对更名如此趋之若鹜?

越改越“大”

在探寻原因前,有必要先搞清楚:这些高校都是怎么改名的?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三种类型:

套路1:地域范围由小及大,从最初以城市冠名,改为由省名、地理区域名,甚至“国”字当头的称号。

比如,改地名时,能用“广东”就不用“广州”,能用“河南”就不用“郑州”,要是省会名、省名审批有难度,那就争取往边界更模糊的地区名靠,能用“川北”自然要比“南充”好,“北部湾”也比“钦州”要洋气得多……总之就是,既要摒弃“土味”,又不能“偏安一隅”。

一直以来,高校都是所在地、所在城市的一张重要名片,地名的辨识度对高校发展也非常关键。通过此种方式更名成功的高校也不在少数。

举例来说,全国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从当年的“山东海洋学院”到“青岛海洋大学”,再到如今成功跻身“国”字头高校,几经易名,最后终于凭借“全国唯一”的金字招牌,走向扩校扩招的“黄金时代”。

套路2:尽量模糊或扩大专业名词,原有的专业性学校逐渐“去专业化”,向综合性学校靠拢。

据网易数读统计,1981年到2017年间,全国共有143所高校“抹去”校名中的专业名称,其中112所是师范院校。对此,教育部还曾专门规定: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现有的181所师范院校将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培养主业。

除师范院校外,一些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校,也在想方设法让校名里的“专业词汇”听起来更主流、更热门。最为典型的是,在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科技”一词共出现175次,“理工”出现98次,“财经”则出现53次。

套路3:实现从职业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的逐级晋升。

众多更名“套路”中,最典型的还是学院改大学。

分析近两年教育部公布的“拟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名单”,城叔发现,其中由“学院”更名为“大学”的高校共有20所,占比达教育部审批高校总数的39%。

教育部2018年和2019年公布的“拟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名单”中,由“学院”更名为“大学”的高校名单统计 数据来源:教育部官网

而今年9月以来,福建、广东、安徽、浙江、江苏、山西6省传出更名申请进展的18所高校中,申请类别为“更名大学”的也有12所,占比近70%。其余6所高校中,有5所为“独立学院转设”,1所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近期各地披露的部分高校更名申请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各省教育厅、各高校官网

不难看出,无论是改地域、改专业,还是更名“大学”,其趋势都是要往“大”了改,且越“大”越好。

升格扩权

众所周知,高校要发展,如何招揽优秀生源是重中之重。凭什么吸引考生,只能各凭“本事”:靠口碑、靠师资、靠历史底蕴、靠教研水平……可能,都不如靠更名来得快。

毕竟,师资、底蕴等都需要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飞跃;相比之下,一个“高大上”的校名,效果往往更加立竿见影——某种意义上,“学院”改“大学”,一字之差,不仅意味着学校行政级别“升格”,随着而来的,则是教育经费、学科设置、招生规模、师资聘用等领域的“扩权”。

而这个过程,从提出申报到教育部审批,大多只需一两年时间就能完成。更名也因此成为各个高校寻求“跨越式发展”的捷径。

2006年,重庆邮电学院、重庆交通学院双双将校名改成“大学”,次年招生即“全线飘红”。

2010年,河南财经学院与河南省政法干部学院合并,更名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当年即有部分专业纳入本科一批招生层次,其优势专业录取分数甚至直逼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

再比如,去年11月底刚刚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北部湾大学,其前身钦州学院本是一个普通市属高校,更名后即被定位为“连接广西与东南亚的重要桥梁”。而今年6月更名成功的江苏海洋大学(前身为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政府也明确提出:“这所随着连云港作为全国沿海开放城市而建校的苏北第一座综合性大学,将在海洋强国的道路上发展自己的特色,培养更多人才。”

有高校老师坦言,“学院”教授在申请科研项目时经常遇到难题,而联合其他“大学”级别的高校申报,往往就能立即批准,“其实项目是我们自己在做,别人只是挂名”。

更现实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今年1月,福建省教育厅公布普通本科高校建设目标责任书(2018-2020 年),提出每年对全省本科高校年度建设绩效实行分类考核,分类核定绩效经费。其中,多所高校的目标责任书均涉及“更名”一项。也就是说,能否更名成功,直接与高校年度经费挂钩。

对此,同济大学学者吕健相关研究也表明:“ 不管办学层次是否真的提高了,只要改了名,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就一定会增加。”

以名识校?

当然,高校更名也有“门槛”,不是想改就能改。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规定:设置普通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门类、规模、领导体制、所在地等,确定名实相符的学校名称。

其中,大学和学院均有相应设置标准——

称为大学的,须在文科、政法、财经、教育、理科、工科、农林、医药等八个学科门类中,以三个以上不同学科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五千人以上。

称为学院的,则只需以上述学科中的一个学科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三千人以上。

在高校扩招和利益驱动背景下,中国高校的名字正变得越来越雷同。用网友的话说:“华东、华北、华南、华中VS东华、西华、南华、北华……各种排列组合傻傻分不清。”

因为重名“掐架”的事情也不少——最近的例子,就是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拟申请转设为“广州工学院”,广州工业大学立马跳出来表示反对,因为这正是后者的曾用名。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促成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其实是来自行政评价体系、社会舆论以及高校自身三者形成的合力。

“在现有教育评价体系下,依然存在对于高校的等级划分观念,很多人都认为‘大学’要比‘学院’高出一等。”

熊丙奇告诉城叔,当下,社会在评价一所学校时,往往会陷入“以名识校”怪圈,习惯性地将学校教学水平、办学质量与校名联系在一起;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把推进高校更名作为一项政绩工程来做,促成以办学规模等量化指标为主的行政评价体系。就学校而言,从“学院”变为“大学”,不仅可以提升社会形象,自身办学资源、发展空间也将进一步扩展。

这种大学比学院更“高级”的观念,甚至已经影响到国外高校。“现在不仅中国高校爱改名,有些美国学校在面对中国招生时,也不再使用原来的‘college’,也就是学院,而将名字统一改成大学。”熊丙奇说。

教育部也注意到这一现象。早在2017年初,《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就明确指出:

一些高等学校定位不清,热衷于层次提升或更名,盲目增设学科专业,办学特色弱化,同质化倾向明显。各地要坚决纠正部分高等学校贪大求全,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倾向,严格依据标准审批“学院”更名“大学”,切实引导存量高等学校把精力和资源用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与内涵发展上来。

不过,面对近年来持续高涨的高校“改名热”,这样的声音,似乎已经被淹没了。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中国高校为何如此热衷改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高校为何如此热衷改名?

促成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其实是来自行政评价体系、社会舆论以及高校自身三者形成的合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余蕊均 程晓玲

开始今天的主题前,先给大家讲个段子——

A同学:“大家好,我本科读的是上海纺织工学院,本科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硕士就读于中国纺织大学,博士毕业于东华大学……”

公司HR:“什么情况???”

A同学:“它们是同一所大学啦!”

这种套路听起来是不是挺熟的?如此热衷“变脸”的高校,东华大学不是第一家,显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城叔大概数了数,仅今年9月以来,就有福建、广东、安徽、浙江、江苏、山西等地的16所高校,相继传出拟申请更名或更名迎来新进展的消息。以至于有网友调侃:“回家过了个暑假,开学连母校的名字都找不到了……”

有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5月底,在全国1243所本科院校中(不含港澳台),有794所高校在1981年后至少改过一次名字;剩余学校中,有324所成立于1981年后。也就是说,1981年至2017年间,仅125所大学未曾更名。

此后,在教育部2018年、2019年公布的当年“拟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名单”中,又有51所高校更名申请先后获批。

那么,为什么国内高校对更名如此趋之若鹜?

越改越“大”

在探寻原因前,有必要先搞清楚:这些高校都是怎么改名的?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三种类型:

套路1:地域范围由小及大,从最初以城市冠名,改为由省名、地理区域名,甚至“国”字当头的称号。

比如,改地名时,能用“广东”就不用“广州”,能用“河南”就不用“郑州”,要是省会名、省名审批有难度,那就争取往边界更模糊的地区名靠,能用“川北”自然要比“南充”好,“北部湾”也比“钦州”要洋气得多……总之就是,既要摒弃“土味”,又不能“偏安一隅”。

一直以来,高校都是所在地、所在城市的一张重要名片,地名的辨识度对高校发展也非常关键。通过此种方式更名成功的高校也不在少数。

举例来说,全国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从当年的“山东海洋学院”到“青岛海洋大学”,再到如今成功跻身“国”字头高校,几经易名,最后终于凭借“全国唯一”的金字招牌,走向扩校扩招的“黄金时代”。

套路2:尽量模糊或扩大专业名词,原有的专业性学校逐渐“去专业化”,向综合性学校靠拢。

据网易数读统计,1981年到2017年间,全国共有143所高校“抹去”校名中的专业名称,其中112所是师范院校。对此,教育部还曾专门规定: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现有的181所师范院校将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培养主业。

除师范院校外,一些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校,也在想方设法让校名里的“专业词汇”听起来更主流、更热门。最为典型的是,在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科技”一词共出现175次,“理工”出现98次,“财经”则出现53次。

套路3:实现从职业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的逐级晋升。

众多更名“套路”中,最典型的还是学院改大学。

分析近两年教育部公布的“拟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名单”,城叔发现,其中由“学院”更名为“大学”的高校共有20所,占比达教育部审批高校总数的39%。

教育部2018年和2019年公布的“拟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名单”中,由“学院”更名为“大学”的高校名单统计 数据来源:教育部官网

而今年9月以来,福建、广东、安徽、浙江、江苏、山西6省传出更名申请进展的18所高校中,申请类别为“更名大学”的也有12所,占比近70%。其余6所高校中,有5所为“独立学院转设”,1所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近期各地披露的部分高校更名申请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各省教育厅、各高校官网

不难看出,无论是改地域、改专业,还是更名“大学”,其趋势都是要往“大”了改,且越“大”越好。

升格扩权

众所周知,高校要发展,如何招揽优秀生源是重中之重。凭什么吸引考生,只能各凭“本事”:靠口碑、靠师资、靠历史底蕴、靠教研水平……可能,都不如靠更名来得快。

毕竟,师资、底蕴等都需要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飞跃;相比之下,一个“高大上”的校名,效果往往更加立竿见影——某种意义上,“学院”改“大学”,一字之差,不仅意味着学校行政级别“升格”,随着而来的,则是教育经费、学科设置、招生规模、师资聘用等领域的“扩权”。

而这个过程,从提出申报到教育部审批,大多只需一两年时间就能完成。更名也因此成为各个高校寻求“跨越式发展”的捷径。

2006年,重庆邮电学院、重庆交通学院双双将校名改成“大学”,次年招生即“全线飘红”。

2010年,河南财经学院与河南省政法干部学院合并,更名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当年即有部分专业纳入本科一批招生层次,其优势专业录取分数甚至直逼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

再比如,去年11月底刚刚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北部湾大学,其前身钦州学院本是一个普通市属高校,更名后即被定位为“连接广西与东南亚的重要桥梁”。而今年6月更名成功的江苏海洋大学(前身为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政府也明确提出:“这所随着连云港作为全国沿海开放城市而建校的苏北第一座综合性大学,将在海洋强国的道路上发展自己的特色,培养更多人才。”

有高校老师坦言,“学院”教授在申请科研项目时经常遇到难题,而联合其他“大学”级别的高校申报,往往就能立即批准,“其实项目是我们自己在做,别人只是挂名”。

更现实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今年1月,福建省教育厅公布普通本科高校建设目标责任书(2018-2020 年),提出每年对全省本科高校年度建设绩效实行分类考核,分类核定绩效经费。其中,多所高校的目标责任书均涉及“更名”一项。也就是说,能否更名成功,直接与高校年度经费挂钩。

对此,同济大学学者吕健相关研究也表明:“ 不管办学层次是否真的提高了,只要改了名,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就一定会增加。”

以名识校?

当然,高校更名也有“门槛”,不是想改就能改。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规定:设置普通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门类、规模、领导体制、所在地等,确定名实相符的学校名称。

其中,大学和学院均有相应设置标准——

称为大学的,须在文科、政法、财经、教育、理科、工科、农林、医药等八个学科门类中,以三个以上不同学科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五千人以上。

称为学院的,则只需以上述学科中的一个学科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三千人以上。

在高校扩招和利益驱动背景下,中国高校的名字正变得越来越雷同。用网友的话说:“华东、华北、华南、华中VS东华、西华、南华、北华……各种排列组合傻傻分不清。”

因为重名“掐架”的事情也不少——最近的例子,就是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拟申请转设为“广州工学院”,广州工业大学立马跳出来表示反对,因为这正是后者的曾用名。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促成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其实是来自行政评价体系、社会舆论以及高校自身三者形成的合力。

“在现有教育评价体系下,依然存在对于高校的等级划分观念,很多人都认为‘大学’要比‘学院’高出一等。”

熊丙奇告诉城叔,当下,社会在评价一所学校时,往往会陷入“以名识校”怪圈,习惯性地将学校教学水平、办学质量与校名联系在一起;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把推进高校更名作为一项政绩工程来做,促成以办学规模等量化指标为主的行政评价体系。就学校而言,从“学院”变为“大学”,不仅可以提升社会形象,自身办学资源、发展空间也将进一步扩展。

这种大学比学院更“高级”的观念,甚至已经影响到国外高校。“现在不仅中国高校爱改名,有些美国学校在面对中国招生时,也不再使用原来的‘college’,也就是学院,而将名字统一改成大学。”熊丙奇说。

教育部也注意到这一现象。早在2017年初,《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就明确指出:

一些高等学校定位不清,热衷于层次提升或更名,盲目增设学科专业,办学特色弱化,同质化倾向明显。各地要坚决纠正部分高等学校贪大求全,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倾向,严格依据标准审批“学院”更名“大学”,切实引导存量高等学校把精力和资源用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与内涵发展上来。

不过,面对近年来持续高涨的高校“改名热”,这样的声音,似乎已经被淹没了。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中国高校为何如此热衷改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