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写】临终关怀监区:80岁服刑者半夜大喊妈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写】临终关怀监区:80岁服刑者半夜大喊妈妈

习得心理学之后,原本板着面孔的监狱警察内心变得柔软。在他们眼中,监狱也变成了容纳人间万象的浮世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妈妈!妈妈!”夜半时分,80岁的张斌(化名)又一次大声哭喊。他进入上海市南汇监狱服刑已有七八年,几年前眼睛因为白内障慢慢看不见。患上阿尔兹海默症之后,他的记忆也逐渐衰退,只依稀记得少年时光。

“好了好了,隔壁王阿姨来看你了。”主管民警倪淇耀遇到这种情况时,会轻声抚慰他。倪淇耀记得,张斌在记忆力还没有彻底衰退时,讲起过自己的故事。上中学那会儿他回到家如果没有饭吃,隔壁王阿姨就会收留他,给他饭菜。

上海市南汇监狱集中收押老病残服刑人员,倪淇耀把自己这个监区称为临终关怀监区,关押的服刑者是老病残中的老病残,他所要做的就是尽量解决他们服刑中出现的问题。

张斌的刑期还剩下两年,82岁才能出狱。像他如今这种情况,原本可以保外就医,但他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他梦中见到的母亲已被他气死,他卖掉母亲唯一的住房后,伪装成日本人来华兴办企业,以此实施诈骗,连女儿的钱也搭了进来。

自从眼睛失明后,他对周遭的信任感直线下降。别人正常的打招呼在他看来也是一种谩骂欺侮,他往往回之以谩骂。监区里有身体健康的服刑人员负责照护危重病犯,带他去上厕所的时候,他却认为对方会害他,非要转身到洗手池旁边方便。遭到众人阻止之后,张斌就会大喊:“打人啦!杀人啦!”

“他半夜三更起来不是摇床就是哭叫,因为他看不见啊,他不是故意要吵大家,因为看不见所以得抓东西。”倪淇耀说。

张斌眼睛看不见,又有老年痴呆,再加上大小便失禁,身上总有一股臭味,便不受其他服刑者待见。他的语言表述往往会出现偏差,当他表示有人打他时,可能因为他身体某些部位出现了疼痛感。

倪淇耀要完全杜绝其他服刑人员对张斌的欺侮行为,他告诉其他人:“他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或许你们还不如他。他现在无依无靠没有子女,只能靠我们去帮他。你们现在欺负他,有可能以后也有人会对你这么做。”

他为张斌安排了一位得力的看护人员,照顾他的日常起居。倪淇耀白天定时让他去上厕所,让看护人员带他多走动走动,晒晒太阳,跟他聊聊隔壁王阿姨。“让他感觉这世上还有人在关心他,这样他的情绪会好很多,晚上起夜就少了。”倪淇耀说。

摄影:刘素楠

两年前,倪淇耀开始自费学习心理学,因为心理学对监狱工作很有帮助,也能调节自己的情绪,心理学为他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新视角和方法论。

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中,有一项内容是服刑人员心理矫治,这需要监狱心理矫治专业人员和社会心理学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了解服刑人员心理状况,帮助他们调节不良情绪,改变认知,预防、改善甚至消除心理问题。

南汇监狱干警陈祥瑞去年参加了监狱系统组织的短期心理学培训,为期10天,主题为自杀干预。他所在的监区主要关押患有精障碍的服刑人员。近年来进入南汇监狱的此类服刑人员数量下降,精神障碍者不足10人。

在他的监区,有一位72岁的精神分裂症服刑人员赵虎(化名)。资料显示,他曾在外省有过一次服刑经历,后因诈骗罪再次入狱。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国家情报部门的工作人员,不管跟监狱干警谈心还是私下写信,都称自己掌握了重要情报需要上报。陈祥瑞顺着他的思维告诉他:“那你要保持隐蔽,不能暴露。”

服刑人员刚刚进入监狱时,监狱会对其进行艾森克人格测验、心理评估、狱内危险度评估和风险需求评估以及认罪悔罪评估。服刑人员入狱后,在接受教育改造的不同阶段也会接受相应的心理评估。心理测量与评估已经成为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方法。“监狱有一套服刑人员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标准流程,近两年变得更加细化和规范化。”陈祥瑞说。

但凡遇到一两个难以改造的服刑者,监狱干警在每天早上上班时,做好斗智斗勇的准备。

有一位服刑者孙柱(化名)曾和其他监狱干警发生激烈冲突,对执法者心怀芥蒂。陈祥瑞接手时,孙柱刚好生病住院,他便常去探视,问及身体恢复情况、思想变化等。医院发病重病危通知后,陈祥瑞带了他的母亲前来探望,认真倾听他的诉求。

后来,孙柱转危为安,对陈祥瑞的芥蒂也逐渐消除。陈祥瑞和他谈话时劝说道:“你自己想一想,今年已经56岁了,一直标榜在外面混得多好,现在入监服刑,生病了还得老母亲拖着病体过来看你。女儿也小,母亲帮你照顾她。你该撑起家的时候却在监狱里待着,亏欠家里太多了。服刑不是只面对警官,那么多人在帮你处理剩余的事情。平时看不清的人和事情,这时候应该看得更清楚。”

几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后,孙柱放下了对抗教育改造的想法,心态渐趋平和。孙柱的老母亲在一次接见时向陈祥瑞透露,她的肺里长了肿瘤,可能是肺癌,她不希望狱中的儿子知道而担心她。陈祥瑞不好直接告知孙柱,只能从旁敲打他:“你可以争取减刑,在这里少待一天,就意味着你把减下来的时间留给外面,好好弥补家人。”

上海市南汇监狱。摄影:刘素楠

倪淇耀遇到过一个拒不认罪的服刑者,为此他花了至少两年时间,试图改变他对服刑的看法。

李宇(化名)曾因挪用公款罪和虚开增值税发票罪被判刑十年。出狱后,他在60多岁时又因诈骗罪被判无期徒刑,移押到南汇监狱服刑。他从不认为自己有罪,几乎每天都投一封上诉信。如果一段时间没有得到回复,他便认为受到了监狱的恶意阻拦。驻监检察官每天都会来监区巡查,查看设在监房里的信箱,专门处理服刑者的申诉,以维护服刑者的合法权益。李宇常常把检察官拦住,为自己做无罪申诉。

在监房里,他把自己和其他人区分开:“我和你们不一样,我没有罪,不是罪犯。”甚至,他连囚服都不想穿。监狱开展行为规范整治活动时,要求服刑者撰写思想汇报、学习体会等报告,他直接拒绝。

再者,由于他是“二进宫”,对监狱相关的法律法规十分熟悉,平时虽不会犯大错,但小错不断。他把监狱管理的条款背得烂熟于心,试图用不认罪的态度来降低监狱干警对他的管理标准。

后来倪淇耀了解到,他也是一位可怜人。李宇首次服刑时,和前妻离婚,留下一个女儿。第二次犯罪,唯一的女儿成为了他的同案犯。在庭审时,他将所有罪责推到女儿身上,女儿当场崩溃,庭审变成了相互指责和扯皮的父女决裂现场。他们双双被投入监狱,不相往来。

“他缺少家庭的支撑和帮助,和女儿的关系也敌对,且没有收入来源,在和其他服刑人员交流时比较自卑,不愿意谈及家庭。”倪淇耀分析。甚至,受害人还曾集体致信监狱,要求不给他任何减刑、假释等司法奖励。

上海市南汇监狱。摄影:刘素楠

面对这样一个水泼不进的服刑者,倪淇耀使用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工具——OH卡牌。OH卡牌又称潜意识投射卡,素有“心镜”之说。它通过88张图卡和88张词卡的自由组合,让人们在翻开牌面的瞬间链接自己的潜意识,感受情绪、看到问题。这是一种探秘心灵的咨询技术,俗称“读心术”。

他让李宇抽一张牌代表自己,再抽一张牌代表别人眼中的自己。第一张图显示,一个人坐在巴士上,另一个人在追。第二张图是一个小丑在表演,嘴角向下,似乎有两滴眼泪。

“看到这张图,你有什么感觉?能不能告诉我?”倪淇耀引导他开口。

“这张图和我现在很像,周围人好像都在针对我,我也没有什么朋友。”李宇解释。

倪淇耀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李宇进入了这个游戏场景。

当谈到女儿时,他抽出的第一张图是一个十字路口,两人各自背对离开,第二张图是一片黑色星空,星空下面只有一条路。倪淇耀发现李宇明显出现了情绪波动,似乎在忍住某种情感。这时,李宇表示不想说话。倪淇耀说“好,那你先回去吧”。

他看似身披铠甲、无懈可击,倪淇耀却找到了他的弱点——女儿。近期,他的合理上诉被法院直接驳回。整整一个星期,他没有走出监房,只是傻愣愣的待在房间里。

倪淇耀知道他为什么不认罪。对于一个已经68岁获无期徒刑的人而言,如果认罪,意味着剩余的时光都将消耗在监狱里,即使获得减刑提前出狱,那时他也变成一个无家可归的高龄老人。在他看来,认罪不如申诉,伏法不如抵抗。

为了逃避劳动改造,他在监狱总医院开了病假单,要求休息一个月。与此同时,他又想蹭工时,时而在床上躺一躺,时而又起来参与劳动。倪淇耀想了个法子,他派专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李宇只需躺在床上休息,不能下床半步。两周以后,李宇投降:“我感觉我好了,我想要出去了。”倪淇耀并没有让步,要求他按照病假单的时间继续休息。

整整一个月,李宇没有工时,也就没有任何收入。在监狱里,服刑者最开心的莫过于用自己劳动换来的报酬购买营养餐,吃上一顿平时吃不到的食物。李宇看着别人享受美食,自己囊中羞涩。后来,他逐渐接受其他服刑者的馈赠,欠下了人情。

倪淇耀抓住机会弥合他和其他服刑者的关系:“其他人为了你,都不惜冒着违反监规纪律的风险来帮助你,你还要和别人争吵?”然后,他让那些照顾李宇的人和他结对,成为他互帮互助小组的成员。到了下一个月,李宇就不再装病了。

对于李宇最关注的申诉一事,倪淇耀从接手开始,便向他及时告知申诉流程的进度,就像快递物流单一样,申诉材料何时由何部门签字接收,都第一时间让他知悉。最后,李宇终于相信,并非监狱恶意拦截他的申诉材料。

习得心理学之后,原本板着面孔的监狱警察内心变得柔软。在他们眼中,监狱也变成了容纳人间万象的浮世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写】临终关怀监区:80岁服刑者半夜大喊妈妈

习得心理学之后,原本板着面孔的监狱警察内心变得柔软。在他们眼中,监狱也变成了容纳人间万象的浮世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妈妈!妈妈!”夜半时分,80岁的张斌(化名)又一次大声哭喊。他进入上海市南汇监狱服刑已有七八年,几年前眼睛因为白内障慢慢看不见。患上阿尔兹海默症之后,他的记忆也逐渐衰退,只依稀记得少年时光。

“好了好了,隔壁王阿姨来看你了。”主管民警倪淇耀遇到这种情况时,会轻声抚慰他。倪淇耀记得,张斌在记忆力还没有彻底衰退时,讲起过自己的故事。上中学那会儿他回到家如果没有饭吃,隔壁王阿姨就会收留他,给他饭菜。

上海市南汇监狱集中收押老病残服刑人员,倪淇耀把自己这个监区称为临终关怀监区,关押的服刑者是老病残中的老病残,他所要做的就是尽量解决他们服刑中出现的问题。

张斌的刑期还剩下两年,82岁才能出狱。像他如今这种情况,原本可以保外就医,但他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他梦中见到的母亲已被他气死,他卖掉母亲唯一的住房后,伪装成日本人来华兴办企业,以此实施诈骗,连女儿的钱也搭了进来。

自从眼睛失明后,他对周遭的信任感直线下降。别人正常的打招呼在他看来也是一种谩骂欺侮,他往往回之以谩骂。监区里有身体健康的服刑人员负责照护危重病犯,带他去上厕所的时候,他却认为对方会害他,非要转身到洗手池旁边方便。遭到众人阻止之后,张斌就会大喊:“打人啦!杀人啦!”

“他半夜三更起来不是摇床就是哭叫,因为他看不见啊,他不是故意要吵大家,因为看不见所以得抓东西。”倪淇耀说。

张斌眼睛看不见,又有老年痴呆,再加上大小便失禁,身上总有一股臭味,便不受其他服刑者待见。他的语言表述往往会出现偏差,当他表示有人打他时,可能因为他身体某些部位出现了疼痛感。

倪淇耀要完全杜绝其他服刑人员对张斌的欺侮行为,他告诉其他人:“他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或许你们还不如他。他现在无依无靠没有子女,只能靠我们去帮他。你们现在欺负他,有可能以后也有人会对你这么做。”

他为张斌安排了一位得力的看护人员,照顾他的日常起居。倪淇耀白天定时让他去上厕所,让看护人员带他多走动走动,晒晒太阳,跟他聊聊隔壁王阿姨。“让他感觉这世上还有人在关心他,这样他的情绪会好很多,晚上起夜就少了。”倪淇耀说。

摄影:刘素楠

两年前,倪淇耀开始自费学习心理学,因为心理学对监狱工作很有帮助,也能调节自己的情绪,心理学为他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新视角和方法论。

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中,有一项内容是服刑人员心理矫治,这需要监狱心理矫治专业人员和社会心理学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了解服刑人员心理状况,帮助他们调节不良情绪,改变认知,预防、改善甚至消除心理问题。

南汇监狱干警陈祥瑞去年参加了监狱系统组织的短期心理学培训,为期10天,主题为自杀干预。他所在的监区主要关押患有精障碍的服刑人员。近年来进入南汇监狱的此类服刑人员数量下降,精神障碍者不足10人。

在他的监区,有一位72岁的精神分裂症服刑人员赵虎(化名)。资料显示,他曾在外省有过一次服刑经历,后因诈骗罪再次入狱。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国家情报部门的工作人员,不管跟监狱干警谈心还是私下写信,都称自己掌握了重要情报需要上报。陈祥瑞顺着他的思维告诉他:“那你要保持隐蔽,不能暴露。”

服刑人员刚刚进入监狱时,监狱会对其进行艾森克人格测验、心理评估、狱内危险度评估和风险需求评估以及认罪悔罪评估。服刑人员入狱后,在接受教育改造的不同阶段也会接受相应的心理评估。心理测量与评估已经成为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方法。“监狱有一套服刑人员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标准流程,近两年变得更加细化和规范化。”陈祥瑞说。

但凡遇到一两个难以改造的服刑者,监狱干警在每天早上上班时,做好斗智斗勇的准备。

有一位服刑者孙柱(化名)曾和其他监狱干警发生激烈冲突,对执法者心怀芥蒂。陈祥瑞接手时,孙柱刚好生病住院,他便常去探视,问及身体恢复情况、思想变化等。医院发病重病危通知后,陈祥瑞带了他的母亲前来探望,认真倾听他的诉求。

后来,孙柱转危为安,对陈祥瑞的芥蒂也逐渐消除。陈祥瑞和他谈话时劝说道:“你自己想一想,今年已经56岁了,一直标榜在外面混得多好,现在入监服刑,生病了还得老母亲拖着病体过来看你。女儿也小,母亲帮你照顾她。你该撑起家的时候却在监狱里待着,亏欠家里太多了。服刑不是只面对警官,那么多人在帮你处理剩余的事情。平时看不清的人和事情,这时候应该看得更清楚。”

几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后,孙柱放下了对抗教育改造的想法,心态渐趋平和。孙柱的老母亲在一次接见时向陈祥瑞透露,她的肺里长了肿瘤,可能是肺癌,她不希望狱中的儿子知道而担心她。陈祥瑞不好直接告知孙柱,只能从旁敲打他:“你可以争取减刑,在这里少待一天,就意味着你把减下来的时间留给外面,好好弥补家人。”

上海市南汇监狱。摄影:刘素楠

倪淇耀遇到过一个拒不认罪的服刑者,为此他花了至少两年时间,试图改变他对服刑的看法。

李宇(化名)曾因挪用公款罪和虚开增值税发票罪被判刑十年。出狱后,他在60多岁时又因诈骗罪被判无期徒刑,移押到南汇监狱服刑。他从不认为自己有罪,几乎每天都投一封上诉信。如果一段时间没有得到回复,他便认为受到了监狱的恶意阻拦。驻监检察官每天都会来监区巡查,查看设在监房里的信箱,专门处理服刑者的申诉,以维护服刑者的合法权益。李宇常常把检察官拦住,为自己做无罪申诉。

在监房里,他把自己和其他人区分开:“我和你们不一样,我没有罪,不是罪犯。”甚至,他连囚服都不想穿。监狱开展行为规范整治活动时,要求服刑者撰写思想汇报、学习体会等报告,他直接拒绝。

再者,由于他是“二进宫”,对监狱相关的法律法规十分熟悉,平时虽不会犯大错,但小错不断。他把监狱管理的条款背得烂熟于心,试图用不认罪的态度来降低监狱干警对他的管理标准。

后来倪淇耀了解到,他也是一位可怜人。李宇首次服刑时,和前妻离婚,留下一个女儿。第二次犯罪,唯一的女儿成为了他的同案犯。在庭审时,他将所有罪责推到女儿身上,女儿当场崩溃,庭审变成了相互指责和扯皮的父女决裂现场。他们双双被投入监狱,不相往来。

“他缺少家庭的支撑和帮助,和女儿的关系也敌对,且没有收入来源,在和其他服刑人员交流时比较自卑,不愿意谈及家庭。”倪淇耀分析。甚至,受害人还曾集体致信监狱,要求不给他任何减刑、假释等司法奖励。

上海市南汇监狱。摄影:刘素楠

面对这样一个水泼不进的服刑者,倪淇耀使用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工具——OH卡牌。OH卡牌又称潜意识投射卡,素有“心镜”之说。它通过88张图卡和88张词卡的自由组合,让人们在翻开牌面的瞬间链接自己的潜意识,感受情绪、看到问题。这是一种探秘心灵的咨询技术,俗称“读心术”。

他让李宇抽一张牌代表自己,再抽一张牌代表别人眼中的自己。第一张图显示,一个人坐在巴士上,另一个人在追。第二张图是一个小丑在表演,嘴角向下,似乎有两滴眼泪。

“看到这张图,你有什么感觉?能不能告诉我?”倪淇耀引导他开口。

“这张图和我现在很像,周围人好像都在针对我,我也没有什么朋友。”李宇解释。

倪淇耀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李宇进入了这个游戏场景。

当谈到女儿时,他抽出的第一张图是一个十字路口,两人各自背对离开,第二张图是一片黑色星空,星空下面只有一条路。倪淇耀发现李宇明显出现了情绪波动,似乎在忍住某种情感。这时,李宇表示不想说话。倪淇耀说“好,那你先回去吧”。

他看似身披铠甲、无懈可击,倪淇耀却找到了他的弱点——女儿。近期,他的合理上诉被法院直接驳回。整整一个星期,他没有走出监房,只是傻愣愣的待在房间里。

倪淇耀知道他为什么不认罪。对于一个已经68岁获无期徒刑的人而言,如果认罪,意味着剩余的时光都将消耗在监狱里,即使获得减刑提前出狱,那时他也变成一个无家可归的高龄老人。在他看来,认罪不如申诉,伏法不如抵抗。

为了逃避劳动改造,他在监狱总医院开了病假单,要求休息一个月。与此同时,他又想蹭工时,时而在床上躺一躺,时而又起来参与劳动。倪淇耀想了个法子,他派专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李宇只需躺在床上休息,不能下床半步。两周以后,李宇投降:“我感觉我好了,我想要出去了。”倪淇耀并没有让步,要求他按照病假单的时间继续休息。

整整一个月,李宇没有工时,也就没有任何收入。在监狱里,服刑者最开心的莫过于用自己劳动换来的报酬购买营养餐,吃上一顿平时吃不到的食物。李宇看着别人享受美食,自己囊中羞涩。后来,他逐渐接受其他服刑者的馈赠,欠下了人情。

倪淇耀抓住机会弥合他和其他服刑者的关系:“其他人为了你,都不惜冒着违反监规纪律的风险来帮助你,你还要和别人争吵?”然后,他让那些照顾李宇的人和他结对,成为他互帮互助小组的成员。到了下一个月,李宇就不再装病了。

对于李宇最关注的申诉一事,倪淇耀从接手开始,便向他及时告知申诉流程的进度,就像快递物流单一样,申诉材料何时由何部门签字接收,都第一时间让他知悉。最后,李宇终于相信,并非监狱恶意拦截他的申诉材料。

习得心理学之后,原本板着面孔的监狱警察内心变得柔软。在他们眼中,监狱也变成了容纳人间万象的浮世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