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用光影讲述中国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用光影讲述中国故事

在一部部电影作品中,贾樟柯用光与影讲述着动人的中国故事。

文|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郑超

责编|马蓉蓉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在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后,重新面向社会招生。9月18日北京电影学院78级新生开学这一天,被法国《电影手册》评为“世界电影史上100个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

改革开放这一年,贾樟柯8岁,上小学一年级。

贾樟柯,1970年生于山西汾阳,1993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1995年从事电影编导工作至今,多次在威尼斯、戛纳、柏林等国际电影节获奖,被视为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一部部电影作品中,他用光与影讲述着动人的中国故事。

贾樟柯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关于小时候的记忆里面最难忘的就是饥饿感。那时父亲在县城学校当老师,母亲在糖业烟酒公司当售货员。这是县城里一个标准的市民家庭,称不上贫寒,可也不宽裕。”

在他的记忆里,饥饿的感觉到上世纪80年代初就消失了,“因为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对孩子来说首先就是白面多了,能吃饱了。”

初中时,县城有了录像厅。两角钱一张票就可以看一部香港武侠片的生活,贾樟柯一度沉醉其中。

贾樟柯的青春期在写诗、踢足球和跳霹雳舞中度过。和所有刚刚从禁锢中走出的人一样,他喜欢那个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的时代。

在他看来,那个时代氛围最好的就是让每个人可以去想,可以去尝试不保守的生活。而在他看来,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次“不知天高地厚”,就是高考落榜后,经过一段迷茫,自己最终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连考3年,23岁的小镇青年贾樟柯终于在1993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1993年,正是中国电影工业最难的时候。那时,盗版光碟、影碟机的流行几乎摧毁了中国老式电影院。

“就汾阳而言,几个电影院一个变成了卖家具的,一个变成了超市,整个县城的电影院就快消失了。”贾樟柯曾回忆。

当然,变革中,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机会。改革初期,各行各业都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

1997年,当第一次拍电影的机会摆在贾樟柯面前,他没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武侠片,反倒是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当时,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变化里,那个变化吸引着年轻的导演,他需要用严肃的方法去表现它。

2000年,贾樟柯交出了作品《站台》。这部电影斩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他被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评选为新世纪十年全球最佳导演。

贾樟柯的镜头下,有打工、游荡、相爱、争吵的农村青年;有即将废弃的三线工厂里快被遗忘的产业工人;有在海外自我放逐的、曾经的煤老板……有人说他专拍底层人物、边缘人群,但他说,恰恰相反,自己拍的是普通中国人在时代变革中的获得、失去和选择。

在《站台》等家乡三部曲中,贾樟柯的镜头深潜入城乡接合部,展现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苦乐与哀愁,让当时的人们感到耳目一新。他也觉得,自己应该去拍这样的题材,以老老实实的态度来记录时代变化的影像。

2003年,是中国电影的关键一年。《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出台,打破了过去只有国家指定的16家电影制片厂才有资格拍电影的行规,任何国有、民营企业都可以投资制作、发行和放映电影。

此后,贾樟柯佳作频出:《三峡好人》《山河故人》《江湖儿女》等电影上映后,不仅获得了观众的赞誉,也给他带来了多项电影大奖。这些电影秉承了贾樟柯电影中一贯的对现实的关注,几乎无一例外地聚焦于普通人的生活境遇。

可以说,从开始到现在,贾樟柯都在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真实的中国,记录着真实的中国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用光影讲述中国故事

在一部部电影作品中,贾樟柯用光与影讲述着动人的中国故事。

文|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郑超

责编|马蓉蓉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在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后,重新面向社会招生。9月18日北京电影学院78级新生开学这一天,被法国《电影手册》评为“世界电影史上100个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

改革开放这一年,贾樟柯8岁,上小学一年级。

贾樟柯,1970年生于山西汾阳,1993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1995年从事电影编导工作至今,多次在威尼斯、戛纳、柏林等国际电影节获奖,被视为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一部部电影作品中,他用光与影讲述着动人的中国故事。

贾樟柯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关于小时候的记忆里面最难忘的就是饥饿感。那时父亲在县城学校当老师,母亲在糖业烟酒公司当售货员。这是县城里一个标准的市民家庭,称不上贫寒,可也不宽裕。”

在他的记忆里,饥饿的感觉到上世纪80年代初就消失了,“因为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对孩子来说首先就是白面多了,能吃饱了。”

初中时,县城有了录像厅。两角钱一张票就可以看一部香港武侠片的生活,贾樟柯一度沉醉其中。

贾樟柯的青春期在写诗、踢足球和跳霹雳舞中度过。和所有刚刚从禁锢中走出的人一样,他喜欢那个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的时代。

在他看来,那个时代氛围最好的就是让每个人可以去想,可以去尝试不保守的生活。而在他看来,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次“不知天高地厚”,就是高考落榜后,经过一段迷茫,自己最终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连考3年,23岁的小镇青年贾樟柯终于在1993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1993年,正是中国电影工业最难的时候。那时,盗版光碟、影碟机的流行几乎摧毁了中国老式电影院。

“就汾阳而言,几个电影院一个变成了卖家具的,一个变成了超市,整个县城的电影院就快消失了。”贾樟柯曾回忆。

当然,变革中,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机会。改革初期,各行各业都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

1997年,当第一次拍电影的机会摆在贾樟柯面前,他没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武侠片,反倒是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当时,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变化里,那个变化吸引着年轻的导演,他需要用严肃的方法去表现它。

2000年,贾樟柯交出了作品《站台》。这部电影斩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他被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评选为新世纪十年全球最佳导演。

贾樟柯的镜头下,有打工、游荡、相爱、争吵的农村青年;有即将废弃的三线工厂里快被遗忘的产业工人;有在海外自我放逐的、曾经的煤老板……有人说他专拍底层人物、边缘人群,但他说,恰恰相反,自己拍的是普通中国人在时代变革中的获得、失去和选择。

在《站台》等家乡三部曲中,贾樟柯的镜头深潜入城乡接合部,展现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苦乐与哀愁,让当时的人们感到耳目一新。他也觉得,自己应该去拍这样的题材,以老老实实的态度来记录时代变化的影像。

2003年,是中国电影的关键一年。《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出台,打破了过去只有国家指定的16家电影制片厂才有资格拍电影的行规,任何国有、民营企业都可以投资制作、发行和放映电影。

此后,贾樟柯佳作频出:《三峡好人》《山河故人》《江湖儿女》等电影上映后,不仅获得了观众的赞誉,也给他带来了多项电影大奖。这些电影秉承了贾樟柯电影中一贯的对现实的关注,几乎无一例外地聚焦于普通人的生活境遇。

可以说,从开始到现在,贾樟柯都在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真实的中国,记录着真实的中国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