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是我国最富盛名和最有魅力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之一,海南是我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件对海南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定位,省委七届六次全会明确三亚为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功能区和引领区。三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要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突破发展瓶颈,为打造千亿级旅游产业和世界著名滨海旅游城市目标夯实基础。
主要突破
多年来,三亚一直是海南旅游发展排头兵、全国旅游创新发展的风向标,其首创的“1+3”全域旅游综合治理模式等改革创新一直处于全国前列。近一年来,三亚又取得了许多新突破。
一是三亚在海南自贸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引领区的地位更加突出。2018年,三亚接待游客2242.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14.73亿元,全省占比54.18%;旅游总收入占全年GDP的86.4%,以旅游为主体的营利性服务业全年增加值增长23.8%,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6%。三亚凤凰机场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三亚成为全国首个空港年吞吐量突破2000万的非省会地级城市。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三亚分院、三亚海棠湾太平国际医疗康养项目、大悦环城中心、亚龙湾旅游文化综合体等大批引领型项目开工建设。三亚开工重点项目数和投资额度在全省占比均超2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三亚旅游业核心支柱产业地位和三亚在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的地位更加突出。
二是入境旅游发展取得新突破,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三亚创新构建“大媒体、大平台、大渠道”等为代表的“六大”组合拳国际旅游营销体系,以入境游促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三亚市政府出台《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方案》,制定“国际化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估体系”与三亚国际化旅游发展监测体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三亚旅游国际化和旅游产业管理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凤凰机场新开通至伦敦、印尼泗水等13条境外航线,全年运行境外航线达36条,“4小时”“8小时”“12小时”航程国际市场圈渐趋成型。2018年,三亚市入境游客达到81.68万人次,全省占比64.6%;入境旅游收入全省占比76.6%。
三是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突破,成为海南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一个最直观的表现是三亚世界顶级酒店品牌和旅游项目品牌云集,截至2018年,三亚国际标准五星级酒店数量仅次于北京与上海,位居全国第三位,是国际品牌酒店布局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方向性的标志,是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发展。亚特兰蒂斯、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等一批新业态项目陆续运营,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加快建设,邮轮、游艇、游船、会展、婚庆、亲子游等旅游新产品深受市场青睐。2018年三亚接待婚纱摄影新人38万对,婚庆旅游及衍生消费额逾100亿元;举办会展活动8532个,累计接待人数209万人次。近年来,三亚市更加重视提升旅游服务软实力,让游客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三亚优质的旅游服务质量。三亚还开通了12301旅游服务热线、12345政府服务热线,延长游客消费维权期限至90天,旅游秩序逐年向好,回访客人满意率超过95%。
四是三亚全域旅游现代治理体系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成为我国全域旅游创新发展典型范例。2016年,三亚首创性提出以“旅游质监局+旅游巡回法庭、工商局旅游分局和旅游警察”为代表的“1+3”全域旅游综合治理模式。三亚构建了以市民游客服务中心、12301与12345两条服务热线和旅游警察、旅游人民调解委员会等4个旅游专项行政部门为代表的“124”旅游长效监管机制。
五是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成为引领旅游文化新时尚的范例。三亚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打造文旅融合新产品和新业态,依托黎族传统文化遗产,创作了大力神IP形象,打造了系列黎族特色演艺节目。还创新打造红色娘子军、三亚千古情、亚特兰蒂斯《C秀》等一大批立足海南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旅融合新产品,成功引爆了文旅市场。三亚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是在发展旅游中注入文化内涵和发展文化旅游,更创造了体现对美好生活、健康生活、绿色生活、快乐生活、浪漫生活等美好追求的旅游文化,引领现代旅游生活新方式和旅游文化新时尚。
创新探索
三亚旅游业要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承担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引领区”“核心区”的重大使命,必须通过改革创新突破“瓶颈”,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推进结构优化和增长动能转换,迈上依靠“质量”“品质”“服务”发展的新路。三亚近年来所取得的新突破,是因为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引领区核心目标,创新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开放旅游消费领域,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提升高端旅游消费水平,推动旅游消费提质升级,努力打造业态丰富、品牌集聚、环境舒适、特色鲜明的世界滨海旅游城市,三亚采取了十大方面创新探索,对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和全域旅游创新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价值。
一是创新全域旅游综合管理模式:构建“1+3+3”的依法治旅三亚模式。2019年,三亚基于消费升级和优质旅游发展要求,在“1+3”基础上再“+3”:“旅游法庭”+依托三亚城郊人民检察院成立“旅游消费检察部”+“三亚旅游律师服务中心”,注重切实保护旅游消费者和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由此构建了“1+3+3”全域旅游综合治理新模式,为游客提供智慧旅游服务和消费诚信保障。
二是创新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打造“旅游行业协会联合会+专业协会+品保协会”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三亚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目标要求,积极借鉴欧美旅游发达国家行业协会管理先进经验,制定和发布《三亚市关于推进旅游行业协会深化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年新设立三亚市亲子旅游协会、体育旅游协会、婚庆旅游行业协会、旅游电子商务协会等11家专业性旅游行业协会,并与三亚市旅游景区协会等5家原有的旅游行业协会组成了包含16家行业协会在内的三亚市旅游行业协会联合会,同时依托三亚市旅游行业协会联合会设立了我国首个“旅游品质保障协会”,形成了“三亚市旅游行业协会联合会+16个专业协会+三亚市旅游品质保障协会”组成的“1+16+1”的综合性旅游行业协会管理机制,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治理新格局。
三是优化内在旅游服务环境和品质:举办“发现三亚最美旅游人”主题推选活动,塑造“三亚:最美的风景是人”优质服务新风尚,从举办世界小姐总决赛宣传三亚旅游形象转化到内修品质、塑造最美人文风景。随着旅游发展逻辑的转变,发展优质旅游,以人为中心发展旅游成为发展的必然逻辑。三亚以旅游行业协会联合会为纽带,举办“发现三亚最美旅游人”主题推选活动,从旅游一线岗位员工中推选出100名“最美旅游人”,在全市服务行业中树立“诚实守信、热情友善、文明礼貌、专业有素”优质服务新风尚,在全社会树立起“三亚最美的风景是人”新理念。“发现三亚最美旅游人”主题推选活动的成功举办,大大提升了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好客度和美誉度。
四是创新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纵横联动全域推进“大三亚”旅游经济圈,打造海南南部经济增长极。结合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和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目标要求,积极推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全域旅游发展。三亚联合周边的陵水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拟定了《“大三亚”旅游经济圈联席会议及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联席会议的工作规则、主要职责和协调机制。联系会议召集人为各市分管发展改革工作的副市长(县长),各市县宣传、发改、财政、旅文等部门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大三亚”旅游经济圈7个一体化专项工作小组和“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市县推进领导小组,形成了纵横交替、无缝对接的工作推进机制,有助于实现“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内设施互通、产业互补、监督互助、政策互动的整体部署,有效推动了“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全域一体化发展,有力推动了“大三亚”地区打造海南经济增长极。
五是创新国际旅游营销体系:以入境游促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构建“大媒体、大平台、大渠道”等为代表的国际旅游营销组合拳体系,持续加大与英国BBC、凤凰欧洲台、脸书等境内外媒体平台的合作力度,积极推进全球精准营销,形成大媒体宣传的新体系;积极发挥“三亚市旅游行业协会联合会+18家专业性旅游行业协会”的整合营销优势,形成大阵容营销的新机制;与英国托马斯库克旅游集团、中旅总社及韩国哈拿多乐旅游集团和欧洲途易集团等国际旅游集团交流合作,开展“一站式整合营销活动”,设立了11个三亚旅游海外推广中心,有效推动三亚入境旅游的大渠道对接和大网点布局;搭建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平台,形成大型国际活动引爆、大国际合作平台拓展的国际营销组合拳。
六是创新推动旅游城市国际化:铸造对外开放优质平台。三亚编制旅游国际化方案,聚焦城市国际化水平提升、旅游产业提升、千亿产业园区建设、“双修”升级版行动、“十镇百村”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幸福民生行动、人才“海绵城市”建设、强区扩权行动和强基固本行动等,推出十大行动45项具体实施内容。引来喜来登、万豪、凯宾斯基、香格里拉等全球著名旅游酒店集团入驻三亚;英国汤姆斯库克旅游集团、地中海俱乐部、复兴文旅等国际知名旅游集团相继在三亚设立分公司并投资;成功举办首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世界小姐总决赛、三亚国际音乐节、Hobie16帆船邀请赛、FE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世界大学生电子竞技联赛全球总决赛等大型赛事论坛会展活动。
七是创新打造三亚总部经济基地:建设千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制定实施了《三亚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暂行办法》《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亚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建设成为国际化的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集聚区来引领发展。中信集团、平安集团、中船重工、中粮集团、华润集团、中交集团等20余家著名企业将在三亚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区建设总部大厦,还有45家意向总部或区域总部、板块总部将落户三亚。凤凰岛邮轮母港、Hello Kitty主题乐园、三亚海上运动体育特色小镇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成为三亚旅游发展的新高地,正在形成千亿级的文旅产业集群。
八是创新旅游业态产品开发机制: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三亚将全域旅游作为推动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全力推进“旅游+”创新发展。在传统“旅游+房地产”基础上,积极推动旅游与医疗、文化、商贸、商务、海洋、农业、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出台《“金融+旅游”助力三亚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实施意见》的“金旅十三条”措施,推动金融和旅游产业融合。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和业态,大力推动传统景区转型升级,满足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发展,注重培育全域旅游新业态,重点发展邮轮、游艇、会展、康养、文体、婚庆、低空、亲子等旅游新业态产品;举办首届“大三亚”旅游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以“深玩“大三亚”,旅游更精彩”为主题,针对国内外不同客源市场,围绕不同主题组织旅行商创新旅游线路,以大众创新方式推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九是创新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营造优质旅游消费保障环境。三亚依托三亚交通枢纽区域、城市休闲商区、各大度假湾区、主要旅游景区、旅游点,建设四个层级的全域旅游散客综合服务体系,既满足游客集散功能、又包括旅游吸引功能、“窗口”展示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成为城市中一个个具有旅游吸引功能的“特色景区”、全息型展示“窗口”、消费型休闲商区、集散型交通区,成为游客必到、市民常到的“三亚客厅”。为营造优质的国际旅游服务环境,三亚借助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采用企业投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从标识牌体系建设、服务网点建设、多语种翻译服务和多语种信息化系统等推进语言无障碍国际化城市建设。
十是创新文化和旅游融合方式:打造多元化旅游吸引力体系。注重文化创新,依托三亚海洋文化、黎族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创新打造文化创意产品;注重文化再造,开发文化氛围浓郁的祈福婚礼、海滨婚礼等婚庆旅游产品,引领婚庆文化新潮流;注重文化融合,把“海洋旅游”“清爽度假”“绿色旅游”、三亚民俗风情与婚庆旅游产品相结合,提炼出富有文化色彩的城市LOGO,深度诠释三亚情怀。
(课题组成员:郑新立、石培华、刘森、张毓利、陆明明、申军波,其中郑新立系课题顾问、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政策研究会执行会长;石培华系课题组长,南开大学教授、博导、现代旅游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全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刘森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研究部主任;张毓利、陆明明、申军波系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今日海南2019年第10期杂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