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以心换心:三代监狱民警的回忆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以心换心:三代监狱民警的回忆录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南汇监狱的农场回沪民警回忆了“60、70、80后”三代监狱人的故事。上海市南汇监狱是集中收押老病残罪犯的特色功能性监狱,于2007年成立,当时很多民警是从白茅岭和军天湖农场调来的,在改造老病残罪犯的新岗位上,民警们继续发扬着“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红烛”精神。

图片来源:pexels

上海市南汇监狱是集中收押老病残罪犯的特色功能性监狱。南汇监狱的民警平均年龄38岁,每年都有十余名民警到农场实习锻炼,这是他们的必修课,也是传承“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红烛”精神的方式。

南汇监狱一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蔡卫国,出生于1963年3月,19岁那年,他和168名同事们来到军天湖农场(也称上海市第三劳动改造管教总队)工作。

蔡卫国所在的大队从事的是大田班劳动,长期在野外工作,种水稻、种蔬菜、养鱼、养鸡、养鸭,开荒山,修水利,修公路。每年夏天是繁忙的抢收抢种(双抢)季节,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蔡卫国最长一次三个月都没有回家。

当时,农场生活艰苦,交通不便、信息封闭、任务繁重。蔡卫国回忆起曾有一名罪犯用蔬菜和附近的村民进行“地下交易”,来换取食品和生活用品,结果人赃俱获,受到中队的严肃处理。民警们就这样一边密切关注和看管罪犯,一边干农活,在那片土地上度过了整整24年。

到了2005年,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对罪犯实行“分类关押、分类管理”的要求,上海监狱筹建了集中收押老病残罪犯的特色功能性监狱——南汇监狱。2007年8月,南汇监狱建成并投入使用,蔡卫国服从组织安排随着移押的罪犯返沪。

在集中收押精神病犯的监区,由于当时上海监狱系统对于精神病犯的集中管理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监区民警又是从全市多所监管系统抽调来的,蔡卫国只能带着民警们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干一边总结。

令蔡卫国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名精神病犯突然发病,用头去撞床头栏杆,民警发现及时制止之后,由于监狱总医院未设置心理(精神)科门诊,大家缺乏经验,不知如何是好。为安全起见,只能几个民警一起控制住发病罪犯,整整一个中午连饭也顾不上吃。得知这个情况后,监狱领导立即安排卫生所与监狱附近的民政第二精神病医院接洽,安排社会医院的医生进行巡诊,并对民警进行培训。

之后南汇监狱逐渐建立起“发病阶段一级管理、缓解阶段二级管理、康复阶段三级管理”的精神病犯分级管理模式,总结应对精神病犯危机状态的“防范六法”,制定了精神病犯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精神病犯就医护理等一系列特色管理制度,实现了上海监狱系统精神病犯集中管理的从无到有、从粗到细,摸索出了一整套对精神病罪犯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和模式。

图源:Pixabay

六监区主管民警丁振华是一名“70后”,他同样见证了上海监狱系统的变迁。

他所在的白茅岭农场也是条件艰苦,由于地处大山深处,总场和分场的距离较远,坐大巴车也要赶半个小时,考虑到罪犯家属来会见一次不容易,监狱发出的会见单有效期是两个月。

丁振华记得有一名罪犯钱某因为琐事与他发生了争执和肢体冲突,在接受违纪处理。不料,第二天,他的家人出现在监狱会见厅门前。原来,两个月前收到会见单,钱某家人就从福建赶过来,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允许罪犯钱某与家人会见?民警们一时进退两难。

监区领导召集民警开了一个紧急会议,民警们各抒己见。根据钱某的日常表现来看,他这次违纪是偶然现象,应当客观地分析处理,其家人收到会见单在前,而钱某违纪在后,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外省籍罪犯会见家人路途遥远确实不易,抓住这次亲情会见的契机对钱某进行教育,也许能够更好地促进他悔改。最终,与会民警一致同意了罪犯钱某与家属会见。

会见室内,当毫不知情的家人询问钱某的改造成绩时,他神情尴尬紧张。为了安慰钱某白发苍苍、痛哭不止的老母亲,丁振华用赞许的口气对她说:“你儿子在这里表现很好,放心吧!”

会见结束之后,钱某望着家人离去的背影,蹲在地上痛哭起来,十多分钟后,他哽咽着对丁振华连声表示感谢,并表示以后一定要好好改造。

像这样以心换心的故事还有很多,在南汇监狱期间,因为管理对象的特殊性,对老病残罪犯的管理采用的是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丁振华所在的六监区是集中关押老年罪犯的监区,在这里,罪犯的病情就是警情。

丁振华曾遇到一名肠癌晚期的罪犯孙某如厕时发现马桶里有血迹,在报告总值班之后他立即将罪犯送至监狱总医院就诊,经诊断发现情况危急,又转至社会医院急诊。丁振华和同事们奔进奔出推着他配合医生检查治疗,一宿没合眼。担架床上的孙某眼含泪水,神情羞愧。他年轻时做生意亏本,离开老婆孩子远走他乡,犯罪入狱之后,年老多病的他孤苦无依,此时只有民警守在他身旁。

图片来源:pexels

一批老民警在岗位坚守,一批新民警又进来。“80后”民警田佳在2010年来到军天湖监狱农场,住在新建的民警天湖警苑,那时生活条件已经改善许多,但民警们依旧认真踏实地做好工作。

田佳还记得第一次值班时,农场的夜晚非常寂静,初冬天气,山里的气温已经很低了。她和师父正在值班,发现一名罪犯李某坐在床边,一直不躺下睡觉。经过耐心询问,田佳才知道,原来这名罪犯家在外省,近期突然收到一封家信,得知父亲去世了,想到父亲至死都不肯原谅他,悲痛至极,一时有些想不开。田佳隔着铁门和他谈心,聊怎样用悔罪行为让家人重新接纳自己,一宿过去,李某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

在老民警手把手的带教下,田佳在监管改造岗位上一天天成长起来。事隔多年,农场老民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田佳仍铭记在心。

2015年,田佳来到南汇监狱,在二监区从事管教工作,她深刻地感受到老病残罪犯病情形势的严峻性:年龄大、病情重,罪犯的刑期长、心理状态差。客观地讲,老病残罪犯的管理工作比农场要更加艰巨。

第一天上岗,一名残疾罪犯刘某和同监组的罪犯因琐事争吵,田佳教育他时,刘某的态度强硬。田佳决定对他采取处罚措施,但是师父劝说田佳要善于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来教育,想方设法化解与他们之间的矛盾,采取什么方法让他认识并改正错误的是问题的关键。随后,监区进行了集体批评教育,将个别罪犯的问题放到集体中去解决,保护了罪犯的自尊心,结果坐着轮椅的罪犯刘某在大会上做了深刻检查,会后满怀惭愧地当面向田佳认了错。

“把大墙内的人改造好,让大墙外的人生活好。”这是三代监狱民警一直坚持的工作理念。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以心换心:三代监狱民警的回忆录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南汇监狱的农场回沪民警回忆了“60、70、80后”三代监狱人的故事。上海市南汇监狱是集中收押老病残罪犯的特色功能性监狱,于2007年成立,当时很多民警是从白茅岭和军天湖农场调来的,在改造老病残罪犯的新岗位上,民警们继续发扬着“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红烛”精神。

图片来源:pexels

上海市南汇监狱是集中收押老病残罪犯的特色功能性监狱。南汇监狱的民警平均年龄38岁,每年都有十余名民警到农场实习锻炼,这是他们的必修课,也是传承“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红烛”精神的方式。

南汇监狱一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蔡卫国,出生于1963年3月,19岁那年,他和168名同事们来到军天湖农场(也称上海市第三劳动改造管教总队)工作。

蔡卫国所在的大队从事的是大田班劳动,长期在野外工作,种水稻、种蔬菜、养鱼、养鸡、养鸭,开荒山,修水利,修公路。每年夏天是繁忙的抢收抢种(双抢)季节,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蔡卫国最长一次三个月都没有回家。

当时,农场生活艰苦,交通不便、信息封闭、任务繁重。蔡卫国回忆起曾有一名罪犯用蔬菜和附近的村民进行“地下交易”,来换取食品和生活用品,结果人赃俱获,受到中队的严肃处理。民警们就这样一边密切关注和看管罪犯,一边干农活,在那片土地上度过了整整24年。

到了2005年,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对罪犯实行“分类关押、分类管理”的要求,上海监狱筹建了集中收押老病残罪犯的特色功能性监狱——南汇监狱。2007年8月,南汇监狱建成并投入使用,蔡卫国服从组织安排随着移押的罪犯返沪。

在集中收押精神病犯的监区,由于当时上海监狱系统对于精神病犯的集中管理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监区民警又是从全市多所监管系统抽调来的,蔡卫国只能带着民警们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干一边总结。

令蔡卫国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名精神病犯突然发病,用头去撞床头栏杆,民警发现及时制止之后,由于监狱总医院未设置心理(精神)科门诊,大家缺乏经验,不知如何是好。为安全起见,只能几个民警一起控制住发病罪犯,整整一个中午连饭也顾不上吃。得知这个情况后,监狱领导立即安排卫生所与监狱附近的民政第二精神病医院接洽,安排社会医院的医生进行巡诊,并对民警进行培训。

之后南汇监狱逐渐建立起“发病阶段一级管理、缓解阶段二级管理、康复阶段三级管理”的精神病犯分级管理模式,总结应对精神病犯危机状态的“防范六法”,制定了精神病犯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精神病犯就医护理等一系列特色管理制度,实现了上海监狱系统精神病犯集中管理的从无到有、从粗到细,摸索出了一整套对精神病罪犯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和模式。

图源:Pixabay

六监区主管民警丁振华是一名“70后”,他同样见证了上海监狱系统的变迁。

他所在的白茅岭农场也是条件艰苦,由于地处大山深处,总场和分场的距离较远,坐大巴车也要赶半个小时,考虑到罪犯家属来会见一次不容易,监狱发出的会见单有效期是两个月。

丁振华记得有一名罪犯钱某因为琐事与他发生了争执和肢体冲突,在接受违纪处理。不料,第二天,他的家人出现在监狱会见厅门前。原来,两个月前收到会见单,钱某家人就从福建赶过来,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允许罪犯钱某与家人会见?民警们一时进退两难。

监区领导召集民警开了一个紧急会议,民警们各抒己见。根据钱某的日常表现来看,他这次违纪是偶然现象,应当客观地分析处理,其家人收到会见单在前,而钱某违纪在后,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外省籍罪犯会见家人路途遥远确实不易,抓住这次亲情会见的契机对钱某进行教育,也许能够更好地促进他悔改。最终,与会民警一致同意了罪犯钱某与家属会见。

会见室内,当毫不知情的家人询问钱某的改造成绩时,他神情尴尬紧张。为了安慰钱某白发苍苍、痛哭不止的老母亲,丁振华用赞许的口气对她说:“你儿子在这里表现很好,放心吧!”

会见结束之后,钱某望着家人离去的背影,蹲在地上痛哭起来,十多分钟后,他哽咽着对丁振华连声表示感谢,并表示以后一定要好好改造。

像这样以心换心的故事还有很多,在南汇监狱期间,因为管理对象的特殊性,对老病残罪犯的管理采用的是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丁振华所在的六监区是集中关押老年罪犯的监区,在这里,罪犯的病情就是警情。

丁振华曾遇到一名肠癌晚期的罪犯孙某如厕时发现马桶里有血迹,在报告总值班之后他立即将罪犯送至监狱总医院就诊,经诊断发现情况危急,又转至社会医院急诊。丁振华和同事们奔进奔出推着他配合医生检查治疗,一宿没合眼。担架床上的孙某眼含泪水,神情羞愧。他年轻时做生意亏本,离开老婆孩子远走他乡,犯罪入狱之后,年老多病的他孤苦无依,此时只有民警守在他身旁。

图片来源:pexels

一批老民警在岗位坚守,一批新民警又进来。“80后”民警田佳在2010年来到军天湖监狱农场,住在新建的民警天湖警苑,那时生活条件已经改善许多,但民警们依旧认真踏实地做好工作。

田佳还记得第一次值班时,农场的夜晚非常寂静,初冬天气,山里的气温已经很低了。她和师父正在值班,发现一名罪犯李某坐在床边,一直不躺下睡觉。经过耐心询问,田佳才知道,原来这名罪犯家在外省,近期突然收到一封家信,得知父亲去世了,想到父亲至死都不肯原谅他,悲痛至极,一时有些想不开。田佳隔着铁门和他谈心,聊怎样用悔罪行为让家人重新接纳自己,一宿过去,李某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

在老民警手把手的带教下,田佳在监管改造岗位上一天天成长起来。事隔多年,农场老民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田佳仍铭记在心。

2015年,田佳来到南汇监狱,在二监区从事管教工作,她深刻地感受到老病残罪犯病情形势的严峻性:年龄大、病情重,罪犯的刑期长、心理状态差。客观地讲,老病残罪犯的管理工作比农场要更加艰巨。

第一天上岗,一名残疾罪犯刘某和同监组的罪犯因琐事争吵,田佳教育他时,刘某的态度强硬。田佳决定对他采取处罚措施,但是师父劝说田佳要善于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来教育,想方设法化解与他们之间的矛盾,采取什么方法让他认识并改正错误的是问题的关键。随后,监区进行了集体批评教育,将个别罪犯的问题放到集体中去解决,保护了罪犯的自尊心,结果坐着轮椅的罪犯刘某在大会上做了深刻检查,会后满怀惭愧地当面向田佳认了错。

“把大墙内的人改造好,让大墙外的人生活好。”这是三代监狱民警一直坚持的工作理念。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