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颜书三稿:大唐书魂颜真卿铁骨与悲情的凝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颜书三稿:大唐书魂颜真卿铁骨与悲情的凝结

为纪念在这场长达将近八年的叛乱战争中壮烈捐躯的侄子颜季明、伯父颜元孙,颜真卿写下了著名的《祭侄文稿》和《祭伯文稿》。

文 | 探墨

大唐,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时代;大唐,又是一个让人冰火两重天的时代。无上的荣光交织着哀愁与悲屈,四下无言,空留一声叹息。

将近三百年的时空沧桑,唐朝经历了属于它的辉煌,也见证了自身的迟暮。

铮铮铁骨的颜真卿处于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节点,他的快意恩仇,他的赤胆柔情,早已化作丝丝烟缕,无声地向我们诉说着一千三百年前的衰荣......

颜真卿像

颜真卿(709——784),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万,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举进士第,曾官至平原太守、太子太保,授鲁郡开国公衔,故又世称“颜平原”、“颜太保”、“颜鲁公”等。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开创“颜体”,为“楷书四大家”之一。

河南洛阳偃师的颜真卿墓

说起唐朝,总能让人联想起开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高宗的永徽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三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将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疆域等各个方面推向鼎盛。

唐高宗时期的唐朝疆域全图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及至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雄汉盛唐”的称号深深地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每每提及满是自豪。时至今日,“唐”逐渐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代称,海外多称华人为“唐人”,华人在海外寓居的地区称为“唐人街”。

安史之乱爆发前的唐朝疆域全图

在唐朝昌盛的背景下,潜藏着一股凛冽的杀机,当最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落下时,噩梦随之袭来。

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玄宗密诏讨伐当朝宰相杨国忠为借口,发动部下各级军队十五万,对外号称二十万,在范阳(今河北涿州)正式起兵,史称“安史之乱”。

叛乱带给唐朝的伤害是难以想像的,“万国来朝”的景象不复存在,领土疆域大幅度缩水,开国百年来的歌舞升平带给官兵的是作战的不适应,眼看叛军兵锋所指已经是狼烟千里,直逼中原、关外而来。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疆域全图

在国厦将倾的危急时刻,唐朝的爱国人士如郭子仪、李光弼等扛起大旗,与叛军浴血奋战,书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此时正在平原郡(今山东德州市陵县)担任太守的颜真卿,及其颜氏族人也纷纷加入到各地的反击叛军的战斗中。

为纪念在这场长达将近八年的叛乱战争中壮烈捐躯的侄子颜季明、伯父颜元孙,颜真卿写下了著名的《祭侄文稿》和《祭伯文稿》。

它们和在“安史之乱”结束一年后为恢复礼仪秩序而书写的《争座位帖》,并称“颜氏三稿”,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颜真卿磊落不屈的真实性情。

《祭侄文稿》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如岩浆迸裂般爆发的“安史之乱”席卷大唐半壁江山,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迅速与正在常山郡(今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任太守的堂兄颜杲卿取得联络,共同组建防御连线,抵抗叛军的进攻。

次年正月,叛军将领史思明率军攻陷常山郡,太守颜杲卿及其少子颜季明等颜氏一门三十余口被俘,先后被叛军斩首杀害。

堂兄一家被害后,颜真卿托人寻访遗骸进行安葬,可唯独堂侄颜季明的头骨不见踪影。在坚持不懈的搜访下,终于在两年后的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寻获颜季明的头骨携归安葬。

此时“安史之乱”尚未结束,唐玄宗避难巴蜀,联想到国家命运和堂侄的惨痛遭遇,悲愤交加的颜真卿情难自禁,提笔作书,一气呵成此文稿,以祭堂侄的在天之灵。

颜真卿《祭侄文稿》全图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九月书写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全文内容是追祭堂侄颜季明的草稿,通过用笔之间可以感如身受颜真卿当时的情如潮涌,真情的流露令人动容。

《祭侄文稿》局部

通篇圆转的笔法,内含笔锋,入木三分,外拓遒劲的线条浑圆饱满,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

不同以往其他行草书札的方头清瘦,《祭侄文稿》以中锋使转提按,浓重的古朴淳厚气息给作品增添了一种庄重感。

圆润、浑厚的笔致和凝练遒劲的篆籀线条,得益于篆籀气的运用,使“其顿,沉着有力,其起,迅速利落,显出一种坚决果断,一种绝对的自信”。

《祭侄文稿》局部

字距、行距时疏时密,随心所欲而又浑然天成,章法的安排完全取决于情感的自然抒发。

前半段书写情绪尚属平稳而沉重,毛笔稍缓,线条凝重。

后半段逐渐越写越激愤,久抑的情感开始爆发出来,章法左右飘忽不定,字局、行距变化较大,形成跳跃性的变化。

《祭侄文稿》局部

墨迹的干湿变化非常强烈,墨色由浓变淡,笔画由粗变细。苍润处流畅自然,干枯处燥而无润。

短短二百多字,只蘸了七次墨,非难以控制的伤痛不足以留下满目的干枯压痕。反复涂抹修改的文稿,传达出颜真卿在书写时是如何的愤笔泣书。

颜真卿以极度悲愤的心情书写出如此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的佳作,故《祭侄文稿》又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受到万世瞻仰。

《祭侄文稿》局部

《祭伯文稿》

在书写《祭侄文稿》的同年十月,颜真卿被御史唐旻弹劾诬陷,被贬官至饶州(今江西鄱阳县)任刺史。在途经洛阳之时,仓促祭拜伯父墓前,书就此文。

全文共三十六行,共计四百一十字,原作及原石均己佚,现仅存拓本。

《祭伯文稿》局部

《祭伯文稿》局部

在书祭堂侄的一个月后,颜真卿就被朝中的奸佞小人弹劾,被贬官而出。在赴任的途中恰好跟过伯父的墓前,国难当头的紧迫感和家门不幸的哀痛再一次席卷颜真卿的心头,提笔而书一吐胸中不快。

《祭伯文稿》局部

《祭伯文稿》局部

《祭伯文稿》行、草并用,刚劲圆熟,用笔再取中锋一路运转,溢盈篆籀气息,看起来沉着而凛然。

随着感情的真实流淌而自然地布置章法,用笔沉和郁勃,不计具体工拙,以稳而密的平实笔触吐露心扉。

《祭伯文稿》局部

活泼圆动的气息不时迸出,行气流畅而连贯,与《祭侄文稿》相比,少了一分顿挫郁勃之气,而多了一分洒脱的奕奕风神。

《祭伯文稿》局部

《争座位帖》

“安史之乱”结束后不久,山河凋弊,遍野哀鸿。朝外有藩镇势力拥兵自重,朝内有宦官污吏结党营私,曾经荣极一时的唐王朝早已是礼崩乐坏、日薄西山。

定襄王郭英乂为了巴结当朝宦官鱼朝恩,在菩提寺行及兴道之会上,两次把鱼朝恩的座次安排在尚书之前,在讲究纲常礼仪秩序的古代是非常忌讳的。

众人皆不敢明言,毕竟那鱼朝恩是什么人?“安史之乱”时曾随唐玄宗避难巴蜀,见证了杨贵妃的缢死,也服侍了新帝唐肃宗,备受两朝皇帝的恩宠,可谓风光一时无二,身为一名宦官已经是显赦无比。

别人不敢,但是颜真卿敢!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十一月,出于对朝廷纪纲的维护、对功臣秉义的佑护、对奸佞骄横的摧折,颜真卿致书定襄王郭英乂,在书信中颜真卿围绕文武百官在朝廷宴会中的座次问题据理力争。

颜真卿《争座位帖》全图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全文约六十四行,共计一千余字,匡护秩序、恪守纲常的正义感,使通篇刚烈之气跃然纸上,气势充沛,劲挺豁达,字里行间横溢着粲然忠义之气。千余年后的今天,读起来依然令人肃然起敬。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字里行间充沛着豪宕飞动之气,昂扬有节,虎虎而有生气,不时映衬着颜真卿敢于仗义执言,刚正不阿的形象。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敢于向当朝“恶势力”抗争是需要胆气的,因此奋笔疾书写下《争座位帖》的颜真卿靠的是勇绝当朝的一怒,怒气凝于笔端,方能跃正气于纸上。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全文行草大小间杂,错落有致,笔锋朴素,以颜氏篆籀气闻名的中锋开路,八方逞威。宋代米芾就评价此帖为“颜书第一”,放在今天来看也隐隐蕴含了颜真卿的正义怒气。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世间万物更替,千年沧海桑田,人既是渺小的,又是伟大的。我们今天透过颜真卿的“三稿”,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荣辱兴衰,更是书法、历史精华的结晶,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铁骨铮铮的精神,矗立起心中的钢铁长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颜书三稿:大唐书魂颜真卿铁骨与悲情的凝结

为纪念在这场长达将近八年的叛乱战争中壮烈捐躯的侄子颜季明、伯父颜元孙,颜真卿写下了著名的《祭侄文稿》和《祭伯文稿》。

文 | 探墨

大唐,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时代;大唐,又是一个让人冰火两重天的时代。无上的荣光交织着哀愁与悲屈,四下无言,空留一声叹息。

将近三百年的时空沧桑,唐朝经历了属于它的辉煌,也见证了自身的迟暮。

铮铮铁骨的颜真卿处于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节点,他的快意恩仇,他的赤胆柔情,早已化作丝丝烟缕,无声地向我们诉说着一千三百年前的衰荣......

颜真卿像

颜真卿(709——784),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万,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举进士第,曾官至平原太守、太子太保,授鲁郡开国公衔,故又世称“颜平原”、“颜太保”、“颜鲁公”等。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开创“颜体”,为“楷书四大家”之一。

河南洛阳偃师的颜真卿墓

说起唐朝,总能让人联想起开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高宗的永徽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三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将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疆域等各个方面推向鼎盛。

唐高宗时期的唐朝疆域全图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及至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雄汉盛唐”的称号深深地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每每提及满是自豪。时至今日,“唐”逐渐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代称,海外多称华人为“唐人”,华人在海外寓居的地区称为“唐人街”。

安史之乱爆发前的唐朝疆域全图

在唐朝昌盛的背景下,潜藏着一股凛冽的杀机,当最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落下时,噩梦随之袭来。

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玄宗密诏讨伐当朝宰相杨国忠为借口,发动部下各级军队十五万,对外号称二十万,在范阳(今河北涿州)正式起兵,史称“安史之乱”。

叛乱带给唐朝的伤害是难以想像的,“万国来朝”的景象不复存在,领土疆域大幅度缩水,开国百年来的歌舞升平带给官兵的是作战的不适应,眼看叛军兵锋所指已经是狼烟千里,直逼中原、关外而来。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疆域全图

在国厦将倾的危急时刻,唐朝的爱国人士如郭子仪、李光弼等扛起大旗,与叛军浴血奋战,书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此时正在平原郡(今山东德州市陵县)担任太守的颜真卿,及其颜氏族人也纷纷加入到各地的反击叛军的战斗中。

为纪念在这场长达将近八年的叛乱战争中壮烈捐躯的侄子颜季明、伯父颜元孙,颜真卿写下了著名的《祭侄文稿》和《祭伯文稿》。

它们和在“安史之乱”结束一年后为恢复礼仪秩序而书写的《争座位帖》,并称“颜氏三稿”,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颜真卿磊落不屈的真实性情。

《祭侄文稿》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如岩浆迸裂般爆发的“安史之乱”席卷大唐半壁江山,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迅速与正在常山郡(今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任太守的堂兄颜杲卿取得联络,共同组建防御连线,抵抗叛军的进攻。

次年正月,叛军将领史思明率军攻陷常山郡,太守颜杲卿及其少子颜季明等颜氏一门三十余口被俘,先后被叛军斩首杀害。

堂兄一家被害后,颜真卿托人寻访遗骸进行安葬,可唯独堂侄颜季明的头骨不见踪影。在坚持不懈的搜访下,终于在两年后的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寻获颜季明的头骨携归安葬。

此时“安史之乱”尚未结束,唐玄宗避难巴蜀,联想到国家命运和堂侄的惨痛遭遇,悲愤交加的颜真卿情难自禁,提笔作书,一气呵成此文稿,以祭堂侄的在天之灵。

颜真卿《祭侄文稿》全图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九月书写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全文内容是追祭堂侄颜季明的草稿,通过用笔之间可以感如身受颜真卿当时的情如潮涌,真情的流露令人动容。

《祭侄文稿》局部

通篇圆转的笔法,内含笔锋,入木三分,外拓遒劲的线条浑圆饱满,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

不同以往其他行草书札的方头清瘦,《祭侄文稿》以中锋使转提按,浓重的古朴淳厚气息给作品增添了一种庄重感。

圆润、浑厚的笔致和凝练遒劲的篆籀线条,得益于篆籀气的运用,使“其顿,沉着有力,其起,迅速利落,显出一种坚决果断,一种绝对的自信”。

《祭侄文稿》局部

字距、行距时疏时密,随心所欲而又浑然天成,章法的安排完全取决于情感的自然抒发。

前半段书写情绪尚属平稳而沉重,毛笔稍缓,线条凝重。

后半段逐渐越写越激愤,久抑的情感开始爆发出来,章法左右飘忽不定,字局、行距变化较大,形成跳跃性的变化。

《祭侄文稿》局部

墨迹的干湿变化非常强烈,墨色由浓变淡,笔画由粗变细。苍润处流畅自然,干枯处燥而无润。

短短二百多字,只蘸了七次墨,非难以控制的伤痛不足以留下满目的干枯压痕。反复涂抹修改的文稿,传达出颜真卿在书写时是如何的愤笔泣书。

颜真卿以极度悲愤的心情书写出如此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的佳作,故《祭侄文稿》又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受到万世瞻仰。

《祭侄文稿》局部

《祭伯文稿》

在书写《祭侄文稿》的同年十月,颜真卿被御史唐旻弹劾诬陷,被贬官至饶州(今江西鄱阳县)任刺史。在途经洛阳之时,仓促祭拜伯父墓前,书就此文。

全文共三十六行,共计四百一十字,原作及原石均己佚,现仅存拓本。

《祭伯文稿》局部

《祭伯文稿》局部

在书祭堂侄的一个月后,颜真卿就被朝中的奸佞小人弹劾,被贬官而出。在赴任的途中恰好跟过伯父的墓前,国难当头的紧迫感和家门不幸的哀痛再一次席卷颜真卿的心头,提笔而书一吐胸中不快。

《祭伯文稿》局部

《祭伯文稿》局部

《祭伯文稿》行、草并用,刚劲圆熟,用笔再取中锋一路运转,溢盈篆籀气息,看起来沉着而凛然。

随着感情的真实流淌而自然地布置章法,用笔沉和郁勃,不计具体工拙,以稳而密的平实笔触吐露心扉。

《祭伯文稿》局部

活泼圆动的气息不时迸出,行气流畅而连贯,与《祭侄文稿》相比,少了一分顿挫郁勃之气,而多了一分洒脱的奕奕风神。

《祭伯文稿》局部

《争座位帖》

“安史之乱”结束后不久,山河凋弊,遍野哀鸿。朝外有藩镇势力拥兵自重,朝内有宦官污吏结党营私,曾经荣极一时的唐王朝早已是礼崩乐坏、日薄西山。

定襄王郭英乂为了巴结当朝宦官鱼朝恩,在菩提寺行及兴道之会上,两次把鱼朝恩的座次安排在尚书之前,在讲究纲常礼仪秩序的古代是非常忌讳的。

众人皆不敢明言,毕竟那鱼朝恩是什么人?“安史之乱”时曾随唐玄宗避难巴蜀,见证了杨贵妃的缢死,也服侍了新帝唐肃宗,备受两朝皇帝的恩宠,可谓风光一时无二,身为一名宦官已经是显赦无比。

别人不敢,但是颜真卿敢!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十一月,出于对朝廷纪纲的维护、对功臣秉义的佑护、对奸佞骄横的摧折,颜真卿致书定襄王郭英乂,在书信中颜真卿围绕文武百官在朝廷宴会中的座次问题据理力争。

颜真卿《争座位帖》全图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全文约六十四行,共计一千余字,匡护秩序、恪守纲常的正义感,使通篇刚烈之气跃然纸上,气势充沛,劲挺豁达,字里行间横溢着粲然忠义之气。千余年后的今天,读起来依然令人肃然起敬。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字里行间充沛着豪宕飞动之气,昂扬有节,虎虎而有生气,不时映衬着颜真卿敢于仗义执言,刚正不阿的形象。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敢于向当朝“恶势力”抗争是需要胆气的,因此奋笔疾书写下《争座位帖》的颜真卿靠的是勇绝当朝的一怒,怒气凝于笔端,方能跃正气于纸上。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全文行草大小间杂,错落有致,笔锋朴素,以颜氏篆籀气闻名的中锋开路,八方逞威。宋代米芾就评价此帖为“颜书第一”,放在今天来看也隐隐蕴含了颜真卿的正义怒气。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争座位帖》局部

世间万物更替,千年沧海桑田,人既是渺小的,又是伟大的。我们今天透过颜真卿的“三稿”,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荣辱兴衰,更是书法、历史精华的结晶,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铁骨铮铮的精神,矗立起心中的钢铁长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