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困局,只能靠“爱的关系”解开——善经济系列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困局,只能靠“爱的关系”解开——善经济系列八

利他,是人类免于相互毁灭,或一起毁灭的最终力量。

文|何日生

责任编辑|李靖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提出著名的利益极大化个案。他比喻说:一台工作车失控从斜坡快速滑下,众人发现时已经来不及躲避,眼见这台车撞向路旁的一家五人,在那一瞬间,工作车刚好经过你,如果你顺势推一下这部失控的工作车,它不会撞上这一家人,而是会撞上对面一位中年人。这瞬间,你是推,还是不推?你要牺牲五个人,还是牺牲一个人?

这是功利主义的命题,为救五个牺牲一个?还是就牺牲这五个?

1、功利主义的选择困境比比皆是

我们无法决定究竟谁该牺牲?不只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决定到底谁的生命重要?一个或五个?

生命的价值如果可以用数量来衡量,那么二战期间美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就不会以一个班的士兵去救大兵瑞恩。瑞恩一家人已经有三个兄弟战死沙场,马歇尔无法让他母亲的第四个儿子也因战而亡,所以派出一整个班的士兵,去把瑞恩安全地带出战场。但是为了此,得牺牲其他母亲的儿子。这值得吗?

显然人命不是以数字衡量的,但是经济学却是以数字衡量生与死,决定贫与富。

一条斜坡过陡的公路,一年因车祸死亡的人数平均为15人。改善斜坡就能减少死亡人数,但是改善计划要10亿元,地方政府没有预算,无法改建公路,因此每年都有10多人死在这条路上。归结来说,人命不值10亿。

这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告诉吾人的比喻。

这说法跟迈克尔 桑德尔的案例一样,一个政策嘉惠一群人,但也必须同时牺牲一群人。取消孩童的营养午餐,去增加警察支出,以维持更好的治安?还是减少补贴重症患者的健保,将经费转到长期照护者所需?

营养午餐取消,偏远孩子无法有足够的营养,结果出现各种疾病。是偏远孩子的健康重要?还是加强警方设备保护城市居民的安全重要?

功利主义专门解决这类问题,它的模式很简单有效,就是计算利益极大化,依最大利益,来订定各种政策。

现实社会中,我们总是要牺牲一群人,来成就更大的群体,然而这是利他吗?

2、“桑德尔寓言”的答案

迈克尔 桑德尔的寓言,从吾人的角度言之,如果你真要介入,那就是你自己顶过去撞那台车,救五个人,也不牺牲另外那一个人。这才是真正的利他。

利他必须是自发的,不是由他人来决定我该不该牺牲,该不该牺牲我一个,去救其他五个人。

要么,自己牺牲,而不是决定让谁去牺牲!

现实生活中,其实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决定着该牺牲谁?去拯救谁?我要买这家产品,还是哪一家?种种决定,影响了制造这家产品的员工能拿到薪水,而另一家制造产品的员工明天将会失业。这是无法避免的日常决定。

那么,善经济是什么?

显然我们不可能买下所有的产品,好让每一家公司的员工都得到厚利。我们能做的是减少浪费,我们购买减少对环境消费的产品。我们不支持剥削劳工的公司产品,不支持破坏环境的产品。

把迈克尔·桑德尔的寓言,转化到经济学的领域,其结论是:自己牺牲一部分的利得,自发地去救人、去帮助人,而不是计算要牺牲谁去救更多的人。

自发地去救人,这是回答迈克尔 桑德尔寓言的结论。每一个人都想着去帮助其他人,政府官员如此,企业如此,专业人士如此,一般百姓如此,社会不会有贫困。

但是我们总是等着,等着看那辆车撞到谁,不要撞上我就行,或是我推一把,让他撞少数人,救多数人。但是都没有想到自己应该自发地去牺牲自我的一部分利益,去成就更多的人。

换言之,企业家自己自发地照顾员工的福利,不用等劳动基准法规定再来实施。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企业家节省各种不必要的开销,省下的,去帮助他人。自发地去照顾周围的穷苦人,不用等政府的福利救济来完成。

消费者选择对环境、对劳工照顾的“善企业”产品,哪怕致力于环境保护的产品价格更高,消费者仍然愿意牺牲自我的荷包,去支持善的企业,这就是善经济。

社会中人人都能自发地去利益他人,社会的贫富差距自然缩小,消费自然均衡,地球资源的永续就能实现。自发地去成就善的经济活动,这是回答“何谓善经济”的提问。

3、精算自我利益的缺陷

西方的经济学就是利己的经济学。从亚当 斯密以降,就是强调每个人都以私利出发,自然会有看不见的一双手,做出最好的利益分配,到公共利益的极大化。从亚当 斯密的角度言之,利己就是利他。

东方的经济思想,都是以利他为本。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老子的善利万物而不争,佛陀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都是以利他为本。

当代经济学者逐渐提出修正亚当 斯密的自利即利他的理论,为了解决人性自利所产生的冲突,逐渐发展出互惠、利他模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即是博奕理论。

从博奕理论的观点出发,合作才是双赢。

学者William Poundston所著《囚犯的两难》(Prisoner’s Dilemma),以及David McAdams的《赛局意识》(Game Changer) ,都是从博奕模式出发,分析两个囚犯彼此如能有良好合作的默契,对彼此才都最为有利:两个囚犯分隔审问,都不愿供出伙伴罪行,不是基于爱与利他,而是精心计算自我利益下的利他模式。博奕理论发展出的囚犯困境大量运用在商业谈判、危机处理、纠纷仲裁之中,以此模式让对立或伙伴关系的双方互利,这思维属“自利式的利他”。

美国的罗伯特 爱克斯德与汉弥尔顿合作的《合作的进化论》(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一样采用博奕理论探讨互惠模式,不背叛彼此,对双方的好处最大。

换言之,如果结果不利于任何一方,这“博奕理论”或其衍生的“赛局理论”及“囚犯困局理论”都会失效。

互惠是基于“自利”而行使之。结果好,这理论才有效。

因此,赛局理论的失灵会发生在无法预估对方会怎么做时。如:军备的双方不知道对方的军事预算;或在一场美元拍卖中,价格上限无法确知,买方就很难开价,赛局理论就失灵。

所以当一个个体无法预估对方是否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或者讯息不清楚之际,赛局理论就会失灵,互惠原则就会破坏。这都是基于“自利”的计算所行使的“互惠”。从其结果之利,论其利他之行。

这种模式保证利他不能害己。或者说,博奕理论的利他是以不害己为前提。因此,所浮现出来的问题是,利他如果预期会害己,还利他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博奕理论解决不了人性弱点,当面对利益冲突之际,当不利于自己的时候,人们就不会利他。

这种人性的基本反应不会产生利他的心情。利他必须基于爱、基于勇气,愿意必要出让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以成就更大的群体利益。但是这出让必须是自愿的,不是强制的。人人都有这种主动的利他精神,最终人人都得利益。

下一篇幅,吾人将以“饥饿困局”来说明,爱与利他,为何能真正成就他人与自己。

4、“饥饿困局”靠“爱的关系”才能解开

自我与他者,可以包括“爱的关系”“竞争关系”“敌对关系”“依赖关系”“剥削关系”“疏离关系”。

无论在商场上、在政坛上、在宗教上、或在任何人类活动领域里都离不开这几类关系。

本文要说明从“利他”所创造之“爱的关系”,比起任何其他关系更具备力量。特别是在经济活动当中更是如此。

在两个个体的世界中,我们该选择互助或竞争?敌对或和平?施予或剥削?分工或依赖?

我们先假设一个“饥饿困局(Starving Dilemma)”的吊诡情境,来探讨自我与他者的困局。这“饥饿困局”的情境是这样的:

假设村子里闹饥荒,有两个人已经饥饿两周,快要死了,急需食物活命。他们一路蹒跚,走到了河边。突然,看到一张饼,这张饼足够一个人吃,但这张饼吊在伸到河中央的一棵树上,而河里有无数的鳄鱼。这两位饥饿者都想要拿到这张饼,填饱肚子。

在这情况下,他们是合作好?还是对抗好?是分工好?还是依赖好?是施予好?还是剥削好?

如果他们采取对抗,两人可能都得不到这张饼。如果他们其中一人依赖另一人去取,自己无所作为,也无法拿到这张饼。因为要拿到这张饼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人将鳄鱼引开,另一个人去取,才有可能。

但是谁要当这个引开鳄鱼的人呢?

因为引开鳄鱼不但可能丧命,而且等他回头,那张饼大概已经被另一位饥饿者吃掉了。所以两人都不愿意引开鳄鱼,但结果可能是两个人都饿死。因此,如果有一个人愿意引开鳄鱼,至少有一人能活下来,或者两人平分,至少不会很快饿死。所以这两人要怎么选择?

合作分工?或是一人单独行动?

如果两人为了饼而对抗打了起来,其中一人受伤或死亡,那另一个人也拿不到饼。

如果是竞争,可能两人都掉到水里,刚好让鳄鱼果腹。

如果是依赖,只让一个人去取,鳄鱼在下方觊觎,自然也取不到饼。

唯一的方法就是互助,而互助不是互利,因为有一个人可能被牺牲。谁愿意被牺牲?那就是有爱的人,他愿意冒险牺牲。

想想如果这两个人是一对父子,或者感情至深的夫妻,他们会怎么做?一定是一个人引开鳄鱼,让另一个人去取那一张饼。这就是爱的关系。一个人涉险甚或牺牲,让一个人去得利。实际上,最后可能是一个人,甚或两个人都得利,都能免于饥饿而死。

任何一种非互助、非爱关系的自我与他者,都无法在这样的情境中生存下来。

如果两个人都是爱的关系,他们就可以理性讨论:跑得快的人去引开鳄鱼,比较会爬树的人去取饼。最终两人会合,分食这张饼。或者,至少能让其中一个人活下来。

这种互利模式不一定双赢,他们还做不做?

这个情境并非虚拟。在现实环境中,不管是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在在都充满了外在环境的风险。风险中有机会。要把握机会,就必需承担风险,但谁去承担风险?只有勇者、有爱者去承担风险。

但是这有爱的勇者或理性的智者,他得什么利益呢?就是能够救一个人,或连同也救了自己。

这个问题的答案即是:爱是理性的,爱是勇敢的。

利他是既理性又勇敢的行为。它使自己或他人都能得利。但是利他也意味着自己愿意承担风险。

这和“博奕理论”非常不同。博奕理论追求双赢,但是双赢常常是想到自己会赢,才愿意采取行动。

在真实世界之中,以经济金融言之,银行贷款给有抵押的人,是因为不愿意承担风险。要有把钱收回来的确切把握,才愿意贷款。这是博弈理论,知道自己获益,才愿意采取有益他人之举。

但是慈善家尤努斯的微型贷款却不同。贷款给穷人是极可能收不回来的,但是基于爱,尤努斯坚持给穷人贷款,以爱心和信任推动微型贷款,结果非常成功。尤努斯承担了回收不了钱的风险,但是因为利他之心推动的这项慈善企业,结果非常成功。95%的穷困者都准时还款。

微型贷款现在在全世界开展,不是在慈善界,而是在商业金融界亦是如此。小型贷款得到的利益不亚于抵押贷款。

想想引开鳄鱼的人,终于因为要让他人得到饼吃,自己最终也获益。

5、免于相互毁灭的力量

“饥饿困局”模式,让我们把人性都推到极端。当自我不愿意涉入风险时,自他都活不下来。是什么力量或思维,能一起救起他们两人?或至少救起其中一人?答案不是自利,而是利他。

利他,是人类免于相互毁灭,或一起毁灭的最终力量。

“饥饿困局”不见得只是在情感方面对利他精神的挑战,它也是理智与智慧的考验。当两人都愿意并明白只有分工互助,才能够让自己或两人都活下来,他们接下来就必须分工。

假设一人擅长快跑,一人擅长爬树,快跑的人就不应该为了避开鳄鱼追赶的风险而去爬树,而让跑不快的、会爬树的人去引开鳄鱼。这样可能没有人能活命,鳄鱼可能回头之瞬间,将两个人都吞噬。

所以“饥饿困思”格局除涉及利他之外,还要考虑角色的分工。利他是态度,而专业角色分工是求生致胜的关键。

“饥饿困思”格局中,慈悲的爱是前提,理性智慧必需同行。如同佛法所强调“悲智双运”,慈悲与智慧并行。

作者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慈济基金会主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困局,只能靠“爱的关系”解开——善经济系列八

利他,是人类免于相互毁灭,或一起毁灭的最终力量。

文|何日生

责任编辑|李靖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提出著名的利益极大化个案。他比喻说:一台工作车失控从斜坡快速滑下,众人发现时已经来不及躲避,眼见这台车撞向路旁的一家五人,在那一瞬间,工作车刚好经过你,如果你顺势推一下这部失控的工作车,它不会撞上这一家人,而是会撞上对面一位中年人。这瞬间,你是推,还是不推?你要牺牲五个人,还是牺牲一个人?

这是功利主义的命题,为救五个牺牲一个?还是就牺牲这五个?

1、功利主义的选择困境比比皆是

我们无法决定究竟谁该牺牲?不只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决定到底谁的生命重要?一个或五个?

生命的价值如果可以用数量来衡量,那么二战期间美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就不会以一个班的士兵去救大兵瑞恩。瑞恩一家人已经有三个兄弟战死沙场,马歇尔无法让他母亲的第四个儿子也因战而亡,所以派出一整个班的士兵,去把瑞恩安全地带出战场。但是为了此,得牺牲其他母亲的儿子。这值得吗?

显然人命不是以数字衡量的,但是经济学却是以数字衡量生与死,决定贫与富。

一条斜坡过陡的公路,一年因车祸死亡的人数平均为15人。改善斜坡就能减少死亡人数,但是改善计划要10亿元,地方政府没有预算,无法改建公路,因此每年都有10多人死在这条路上。归结来说,人命不值10亿。

这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告诉吾人的比喻。

这说法跟迈克尔 桑德尔的案例一样,一个政策嘉惠一群人,但也必须同时牺牲一群人。取消孩童的营养午餐,去增加警察支出,以维持更好的治安?还是减少补贴重症患者的健保,将经费转到长期照护者所需?

营养午餐取消,偏远孩子无法有足够的营养,结果出现各种疾病。是偏远孩子的健康重要?还是加强警方设备保护城市居民的安全重要?

功利主义专门解决这类问题,它的模式很简单有效,就是计算利益极大化,依最大利益,来订定各种政策。

现实社会中,我们总是要牺牲一群人,来成就更大的群体,然而这是利他吗?

2、“桑德尔寓言”的答案

迈克尔 桑德尔的寓言,从吾人的角度言之,如果你真要介入,那就是你自己顶过去撞那台车,救五个人,也不牺牲另外那一个人。这才是真正的利他。

利他必须是自发的,不是由他人来决定我该不该牺牲,该不该牺牲我一个,去救其他五个人。

要么,自己牺牲,而不是决定让谁去牺牲!

现实生活中,其实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决定着该牺牲谁?去拯救谁?我要买这家产品,还是哪一家?种种决定,影响了制造这家产品的员工能拿到薪水,而另一家制造产品的员工明天将会失业。这是无法避免的日常决定。

那么,善经济是什么?

显然我们不可能买下所有的产品,好让每一家公司的员工都得到厚利。我们能做的是减少浪费,我们购买减少对环境消费的产品。我们不支持剥削劳工的公司产品,不支持破坏环境的产品。

把迈克尔·桑德尔的寓言,转化到经济学的领域,其结论是:自己牺牲一部分的利得,自发地去救人、去帮助人,而不是计算要牺牲谁去救更多的人。

自发地去救人,这是回答迈克尔 桑德尔寓言的结论。每一个人都想着去帮助其他人,政府官员如此,企业如此,专业人士如此,一般百姓如此,社会不会有贫困。

但是我们总是等着,等着看那辆车撞到谁,不要撞上我就行,或是我推一把,让他撞少数人,救多数人。但是都没有想到自己应该自发地去牺牲自我的一部分利益,去成就更多的人。

换言之,企业家自己自发地照顾员工的福利,不用等劳动基准法规定再来实施。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企业家节省各种不必要的开销,省下的,去帮助他人。自发地去照顾周围的穷苦人,不用等政府的福利救济来完成。

消费者选择对环境、对劳工照顾的“善企业”产品,哪怕致力于环境保护的产品价格更高,消费者仍然愿意牺牲自我的荷包,去支持善的企业,这就是善经济。

社会中人人都能自发地去利益他人,社会的贫富差距自然缩小,消费自然均衡,地球资源的永续就能实现。自发地去成就善的经济活动,这是回答“何谓善经济”的提问。

3、精算自我利益的缺陷

西方的经济学就是利己的经济学。从亚当 斯密以降,就是强调每个人都以私利出发,自然会有看不见的一双手,做出最好的利益分配,到公共利益的极大化。从亚当 斯密的角度言之,利己就是利他。

东方的经济思想,都是以利他为本。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老子的善利万物而不争,佛陀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都是以利他为本。

当代经济学者逐渐提出修正亚当 斯密的自利即利他的理论,为了解决人性自利所产生的冲突,逐渐发展出互惠、利他模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即是博奕理论。

从博奕理论的观点出发,合作才是双赢。

学者William Poundston所著《囚犯的两难》(Prisoner’s Dilemma),以及David McAdams的《赛局意识》(Game Changer) ,都是从博奕模式出发,分析两个囚犯彼此如能有良好合作的默契,对彼此才都最为有利:两个囚犯分隔审问,都不愿供出伙伴罪行,不是基于爱与利他,而是精心计算自我利益下的利他模式。博奕理论发展出的囚犯困境大量运用在商业谈判、危机处理、纠纷仲裁之中,以此模式让对立或伙伴关系的双方互利,这思维属“自利式的利他”。

美国的罗伯特 爱克斯德与汉弥尔顿合作的《合作的进化论》(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一样采用博奕理论探讨互惠模式,不背叛彼此,对双方的好处最大。

换言之,如果结果不利于任何一方,这“博奕理论”或其衍生的“赛局理论”及“囚犯困局理论”都会失效。

互惠是基于“自利”而行使之。结果好,这理论才有效。

因此,赛局理论的失灵会发生在无法预估对方会怎么做时。如:军备的双方不知道对方的军事预算;或在一场美元拍卖中,价格上限无法确知,买方就很难开价,赛局理论就失灵。

所以当一个个体无法预估对方是否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或者讯息不清楚之际,赛局理论就会失灵,互惠原则就会破坏。这都是基于“自利”的计算所行使的“互惠”。从其结果之利,论其利他之行。

这种模式保证利他不能害己。或者说,博奕理论的利他是以不害己为前提。因此,所浮现出来的问题是,利他如果预期会害己,还利他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博奕理论解决不了人性弱点,当面对利益冲突之际,当不利于自己的时候,人们就不会利他。

这种人性的基本反应不会产生利他的心情。利他必须基于爱、基于勇气,愿意必要出让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以成就更大的群体利益。但是这出让必须是自愿的,不是强制的。人人都有这种主动的利他精神,最终人人都得利益。

下一篇幅,吾人将以“饥饿困局”来说明,爱与利他,为何能真正成就他人与自己。

4、“饥饿困局”靠“爱的关系”才能解开

自我与他者,可以包括“爱的关系”“竞争关系”“敌对关系”“依赖关系”“剥削关系”“疏离关系”。

无论在商场上、在政坛上、在宗教上、或在任何人类活动领域里都离不开这几类关系。

本文要说明从“利他”所创造之“爱的关系”,比起任何其他关系更具备力量。特别是在经济活动当中更是如此。

在两个个体的世界中,我们该选择互助或竞争?敌对或和平?施予或剥削?分工或依赖?

我们先假设一个“饥饿困局(Starving Dilemma)”的吊诡情境,来探讨自我与他者的困局。这“饥饿困局”的情境是这样的:

假设村子里闹饥荒,有两个人已经饥饿两周,快要死了,急需食物活命。他们一路蹒跚,走到了河边。突然,看到一张饼,这张饼足够一个人吃,但这张饼吊在伸到河中央的一棵树上,而河里有无数的鳄鱼。这两位饥饿者都想要拿到这张饼,填饱肚子。

在这情况下,他们是合作好?还是对抗好?是分工好?还是依赖好?是施予好?还是剥削好?

如果他们采取对抗,两人可能都得不到这张饼。如果他们其中一人依赖另一人去取,自己无所作为,也无法拿到这张饼。因为要拿到这张饼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人将鳄鱼引开,另一个人去取,才有可能。

但是谁要当这个引开鳄鱼的人呢?

因为引开鳄鱼不但可能丧命,而且等他回头,那张饼大概已经被另一位饥饿者吃掉了。所以两人都不愿意引开鳄鱼,但结果可能是两个人都饿死。因此,如果有一个人愿意引开鳄鱼,至少有一人能活下来,或者两人平分,至少不会很快饿死。所以这两人要怎么选择?

合作分工?或是一人单独行动?

如果两人为了饼而对抗打了起来,其中一人受伤或死亡,那另一个人也拿不到饼。

如果是竞争,可能两人都掉到水里,刚好让鳄鱼果腹。

如果是依赖,只让一个人去取,鳄鱼在下方觊觎,自然也取不到饼。

唯一的方法就是互助,而互助不是互利,因为有一个人可能被牺牲。谁愿意被牺牲?那就是有爱的人,他愿意冒险牺牲。

想想如果这两个人是一对父子,或者感情至深的夫妻,他们会怎么做?一定是一个人引开鳄鱼,让另一个人去取那一张饼。这就是爱的关系。一个人涉险甚或牺牲,让一个人去得利。实际上,最后可能是一个人,甚或两个人都得利,都能免于饥饿而死。

任何一种非互助、非爱关系的自我与他者,都无法在这样的情境中生存下来。

如果两个人都是爱的关系,他们就可以理性讨论:跑得快的人去引开鳄鱼,比较会爬树的人去取饼。最终两人会合,分食这张饼。或者,至少能让其中一个人活下来。

这种互利模式不一定双赢,他们还做不做?

这个情境并非虚拟。在现实环境中,不管是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在在都充满了外在环境的风险。风险中有机会。要把握机会,就必需承担风险,但谁去承担风险?只有勇者、有爱者去承担风险。

但是这有爱的勇者或理性的智者,他得什么利益呢?就是能够救一个人,或连同也救了自己。

这个问题的答案即是:爱是理性的,爱是勇敢的。

利他是既理性又勇敢的行为。它使自己或他人都能得利。但是利他也意味着自己愿意承担风险。

这和“博奕理论”非常不同。博奕理论追求双赢,但是双赢常常是想到自己会赢,才愿意采取行动。

在真实世界之中,以经济金融言之,银行贷款给有抵押的人,是因为不愿意承担风险。要有把钱收回来的确切把握,才愿意贷款。这是博弈理论,知道自己获益,才愿意采取有益他人之举。

但是慈善家尤努斯的微型贷款却不同。贷款给穷人是极可能收不回来的,但是基于爱,尤努斯坚持给穷人贷款,以爱心和信任推动微型贷款,结果非常成功。尤努斯承担了回收不了钱的风险,但是因为利他之心推动的这项慈善企业,结果非常成功。95%的穷困者都准时还款。

微型贷款现在在全世界开展,不是在慈善界,而是在商业金融界亦是如此。小型贷款得到的利益不亚于抵押贷款。

想想引开鳄鱼的人,终于因为要让他人得到饼吃,自己最终也获益。

5、免于相互毁灭的力量

“饥饿困局”模式,让我们把人性都推到极端。当自我不愿意涉入风险时,自他都活不下来。是什么力量或思维,能一起救起他们两人?或至少救起其中一人?答案不是自利,而是利他。

利他,是人类免于相互毁灭,或一起毁灭的最终力量。

“饥饿困局”不见得只是在情感方面对利他精神的挑战,它也是理智与智慧的考验。当两人都愿意并明白只有分工互助,才能够让自己或两人都活下来,他们接下来就必须分工。

假设一人擅长快跑,一人擅长爬树,快跑的人就不应该为了避开鳄鱼追赶的风险而去爬树,而让跑不快的、会爬树的人去引开鳄鱼。这样可能没有人能活命,鳄鱼可能回头之瞬间,将两个人都吞噬。

所以“饥饿困思”格局除涉及利他之外,还要考虑角色的分工。利他是态度,而专业角色分工是求生致胜的关键。

“饥饿困思”格局中,慈悲的爱是前提,理性智慧必需同行。如同佛法所强调“悲智双运”,慈悲与智慧并行。

作者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慈济基金会主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