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些传统文化,正在悄悄回到年轻人的生活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些传统文化,正在悄悄回到年轻人的生活中

皮影戏、剪纸艺术、制作宫灯、品尝美食……在旅行中体验非遗,它会变得更好玩吗?

记者 | 底伊乐

听一段婉约的曲调、看一场有趣的皮影戏、吃一口甜甜的糖人、做一顿有手艺的烧麦,还可以尝试自己做一只风筝让它飞上天……

这些古老的传统和民俗文化、手工美食,能触动到很多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他们回想起小时候的生活痕迹和美好时光。但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它们又意味着什么呢?

去年,QQ浏览器同DIICH非遗大数据平台合作,共同推出了一份《2018中国互联网用户非遗认知与需求调研报告》。

从调查结果看,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非遗”,多数知道其涵义,并对传统技艺/手工艺、传统艺术、民俗类非遗认知度最高,分别占90.1%、88.2%和87.4%。但相比非遗的高认知度,在“传承人”这一概念上,知晓比例便有所下降(89.6%),但还是有66.5%的被调查者“知道”有传承人,30.4%的人“不知道但想了解”传承人。

流行综艺节目在非遗的推广中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国》、《时间的味道》、《寻找老手艺》等纪录片,以及《国家宝藏》等综艺节目意外在年轻人群体中走红,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新的“国潮”,年轻人也变得越来越愿意去了解和体验非遗。

“虽然我所了解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确不多,但我很喜欢这些文化。因为在电视上时常会看到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觉得很漂亮,想着今后能去那个地方旅行,也穿上和他们一样的服饰。”2000年出生的Lexica说道,“传统的东西,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东西,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去学习和了解,况且它们还这么漂亮。”

David是个游戏迷,虽然年纪轻轻但打游戏的技术和水平一点儿不在话下,“记忆中对非遗文化的了解,是摆放在博物馆里的藏品,感觉想要了解它们是件很严肃的事儿。”他说道,“不过现在你会发现一些手工艺作品上会使用游戏的图案作为元素点缀其中,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和我一样的游戏迷去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大家觉得还挺有趣。”

实际上,如今不少年轻人对非遗文化情有独钟,觉得那些流传下来的技艺有趣、好玩还有价值。

Leo(化名)是一位大学英语老师,他对秦腔的喜爱化作了一种行动,几乎每场秦腔大师侯红秦的剧,他都会去看。“每个人的兴趣点不同,可能我的这种行为就像00后的孩子们追星一样,我觉得传统文化这东西真的特别美。”他说。

Leo是幸运的,他找到了自己对非遗文化的兴趣点,并切身感受了它的魅力。但对大多数年轻人而言,能让他们真正接触、体验到非遗文化的平台和活动并不常见,人们总有种感觉:我熟悉非遗,但非遗它不认识我。

因此,一个能体验非遗文化的平台对年轻人来说,太重要了。

体验非遗,比知晓非遗更重要

如果想让人们对非遗文化有更透彻的了解,那么亲身体验是再好不过的老师了。

近日,爱彼迎就推出了首个非遗文化“溯·承”系列活动,找了4位不同领域的年轻艺术家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了“跨界对话”,让年轻艺术家走近非遗传承人,和他们一起交流,深度体验了一把非遗的乐趣。

其中一个组合,便是广式红木宫灯的第三代家族传承人罗敏欣与建筑师梁琛。在罗敏欣的指导下,梁琛感受了广式宫灯的制作过程,开始接触并了解这个有着600年历史的手工艺作品和手工技艺的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这次跨界,我们对话了非遗传承人罗敏欣和建筑师梁琛,分别和他们聊了聊广式宫灯作为非遗的一种类型,如今是如何传承,以及如何让年轻人真正了解它的。

界面:广式红木宫灯发展于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那么对您而言,它意味着什么?又是如何影响我们如今的生活的?

罗敏欣:对我来说,第一次接触宫灯是父亲从老工厂买回来的一批样板,当时是为了研究,我也就看到了以前老师傅做的宫灯。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整个外形和里面一张张美丽的画面,我感觉宫灯就是一个立体的画框,我可以在上面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

宫灯对我来说早已不是简单的照明工具了,它里面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是最具有价值的。实际上,一盏宫灯就像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艺术品。对我们今天的生活而言,这种文化积累和灯画背后的典故、故事是有意义的,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去了解和学习。

界面: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您觉得应不应该对它进行创新以及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拓展?

罗敏欣:这是肯定的,我们希望对传统文化挚爱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所以我们要创新,把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和传统红木宫灯相结合。比如现在平板的照明灯很流行,那么我们就将玻璃手绘画的技艺和现代平板灯结合,创新了一个新产品,它没有任何场景和装饰风格的局限,这样就带出了红木宫灯的另一种欣赏角度和运用需求。

界面:对宫灯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人大多数年龄都比较大,那么您觉得它该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罗敏欣:对年轻人而言,传统文化可能是比较枯燥无味的,他们更喜欢一些潮流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尝试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我们的设计团队中来,将他们喜欢的元素或造型进行融合。比如一些动漫卡通元素,可以融入到宫灯的制作中来,我觉得从这种形式上面还是可以专门为年轻人打造一些专属的产品的。

此外,那些学会了制作技艺的年轻人,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制作出其他工艺品和生活用品,这就不再局限于宫灯的制作了。实际上,这些相关联的手工品也是对广式宫灯制作技艺的一种延续。古老的技艺和年轻的创造力相结合,这未尝不可是对非遗文化的一种创新。

那么,在青年建筑师梁琛的眼中,非遗又是什么样的?

“我是个建筑师,广式宫灯和建筑其实有很多共鸣。从物质层面来看,宫灯其实就是传统家具的一部分。”梁琛说道。

在梁琛看来,红木宫灯更适合中式装修的风格,因此在一些传统古建筑中使用的最广泛,比如一些寺庙、道观。但随着如今中式和新中式风格的兴起,宫灯也随着家庭装饰风格的改变而去变化,适合各种不同的场景。

不知不觉中,梁琛所体验的项目已经和自己的专业产生联系了,但这次体验活动让他印象深刻的,或许是通过宫灯而产生的对广州的记忆。

“旅行对于建筑师而言是一门必修课,沿途的风景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其实也是我们获得灵感的过程。”梁琛说道,“在旅行中体验传统文化,对我而言是对记忆的一种延续,一个是技术记忆,一个是情感记忆。”

在爱彼迎体验的这个项目对于红木宫灯这种非遗手工艺的推广而言肯定大有帮助,实际上这些宫灯和平日里在电视或图片中看到的不一样,它的制作要求很高,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在他看来,或许几个小时的体验并不会做出最理想的手工艺品来,但通过触摸宫灯而感受到了它的质感,这是真正体验过才能带来的“惊喜”。

与此同时,如何让传统更紧密地与年轻人日常的生活相关联,吸引他们的注意,梁琛也有自己的看法,“传统并不应该是一个特别大的、只和集体有关的词,而应当具体到每一个地域、每一个手艺人中去。如果传统文化失去了和如今每个个体自我的链接,那么它将变成一种进入到博物馆中的文化,反而失去了生命力。”

如何让年轻人爱上非遗?

让众多的非遗传承人走到台前,作为体验达人带领海内外游客感受更地道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爱彼迎思索出的答案。

的确,对年轻人而言,旅行已经不再是品尝美食、打卡拍照那么初级的体验了,人们希望能找寻到某个目的地的记忆点,进而有更深的了解。“溯·承”的体验活动其实成了一个推手,让人们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的传统文化项目。它可能是一顿美味背后的制作手法、一个手工艺品背后的制作技艺、一种少数民族背后的文化交流……那些年轻人想象不到的非遗文化,如今能在旅行中体验到,并成为旅行中的一部分记忆存留在脑海中,是值得且有意义的。

与此同时,爱彼迎也拉近了年轻人与非遗文化的距离,让他们更容易接触到这些传统文化,让老一辈手工艺人得以和更多年轻人交流,分享心得和想法。这似乎也印证了某种“国潮回归”的态势。非遗文化重新回到了年轻人的视线中来,吸引着他们投入更多的关注度,进而产生更多连接的可能。

当人们亲身体验过非遗文化后或许还能改变对它的刻板印象和片面理解。实际上,很多非遗传承人都在进行着创新,加入更多贴近人们生活的元素,拉近跟当下生活的距离。

比如传承人罗敏欣就利用年轻人喜欢玩游戏、发表情包的行为,将更多潮流元素融入到宫灯制作中来,包括灯画、灯架、雕花图形和文字的制作等。“吸引年轻人接触非遗文化,除了像爱彼迎这类平台提供体验活动大力推广外,用年轻人容易接触到的方式和元素进入,或许更容易融入进来。”罗敏欣说道。

梁琛也表示,传统的东西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长久。“就像日本建筑师筱原一男说过的‘传统是起点,而不是终点’,我们不该把传统看成是一个成果,而应该是创造新的传统。”

爱彼迎非遗文化的体验,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让非遗手工技艺和作品更多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中,对于追溯传统、传承文化来说,是一种新的模式,它正试图让年轻人对非遗文化更感兴趣。

因为未来,更富有文化层次感、“离根更近”的旅行将更受欢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爱彼迎官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些传统文化,正在悄悄回到年轻人的生活中

皮影戏、剪纸艺术、制作宫灯、品尝美食……在旅行中体验非遗,它会变得更好玩吗?

记者 | 底伊乐

听一段婉约的曲调、看一场有趣的皮影戏、吃一口甜甜的糖人、做一顿有手艺的烧麦,还可以尝试自己做一只风筝让它飞上天……

这些古老的传统和民俗文化、手工美食,能触动到很多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他们回想起小时候的生活痕迹和美好时光。但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它们又意味着什么呢?

去年,QQ浏览器同DIICH非遗大数据平台合作,共同推出了一份《2018中国互联网用户非遗认知与需求调研报告》。

从调查结果看,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非遗”,多数知道其涵义,并对传统技艺/手工艺、传统艺术、民俗类非遗认知度最高,分别占90.1%、88.2%和87.4%。但相比非遗的高认知度,在“传承人”这一概念上,知晓比例便有所下降(89.6%),但还是有66.5%的被调查者“知道”有传承人,30.4%的人“不知道但想了解”传承人。

流行综艺节目在非遗的推广中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国》、《时间的味道》、《寻找老手艺》等纪录片,以及《国家宝藏》等综艺节目意外在年轻人群体中走红,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新的“国潮”,年轻人也变得越来越愿意去了解和体验非遗。

“虽然我所了解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确不多,但我很喜欢这些文化。因为在电视上时常会看到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觉得很漂亮,想着今后能去那个地方旅行,也穿上和他们一样的服饰。”2000年出生的Lexica说道,“传统的东西,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东西,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去学习和了解,况且它们还这么漂亮。”

David是个游戏迷,虽然年纪轻轻但打游戏的技术和水平一点儿不在话下,“记忆中对非遗文化的了解,是摆放在博物馆里的藏品,感觉想要了解它们是件很严肃的事儿。”他说道,“不过现在你会发现一些手工艺作品上会使用游戏的图案作为元素点缀其中,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和我一样的游戏迷去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大家觉得还挺有趣。”

实际上,如今不少年轻人对非遗文化情有独钟,觉得那些流传下来的技艺有趣、好玩还有价值。

Leo(化名)是一位大学英语老师,他对秦腔的喜爱化作了一种行动,几乎每场秦腔大师侯红秦的剧,他都会去看。“每个人的兴趣点不同,可能我的这种行为就像00后的孩子们追星一样,我觉得传统文化这东西真的特别美。”他说。

Leo是幸运的,他找到了自己对非遗文化的兴趣点,并切身感受了它的魅力。但对大多数年轻人而言,能让他们真正接触、体验到非遗文化的平台和活动并不常见,人们总有种感觉:我熟悉非遗,但非遗它不认识我。

因此,一个能体验非遗文化的平台对年轻人来说,太重要了。

体验非遗,比知晓非遗更重要

如果想让人们对非遗文化有更透彻的了解,那么亲身体验是再好不过的老师了。

近日,爱彼迎就推出了首个非遗文化“溯·承”系列活动,找了4位不同领域的年轻艺术家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了“跨界对话”,让年轻艺术家走近非遗传承人,和他们一起交流,深度体验了一把非遗的乐趣。

其中一个组合,便是广式红木宫灯的第三代家族传承人罗敏欣与建筑师梁琛。在罗敏欣的指导下,梁琛感受了广式宫灯的制作过程,开始接触并了解这个有着600年历史的手工艺作品和手工技艺的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这次跨界,我们对话了非遗传承人罗敏欣和建筑师梁琛,分别和他们聊了聊广式宫灯作为非遗的一种类型,如今是如何传承,以及如何让年轻人真正了解它的。

界面:广式红木宫灯发展于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那么对您而言,它意味着什么?又是如何影响我们如今的生活的?

罗敏欣:对我来说,第一次接触宫灯是父亲从老工厂买回来的一批样板,当时是为了研究,我也就看到了以前老师傅做的宫灯。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整个外形和里面一张张美丽的画面,我感觉宫灯就是一个立体的画框,我可以在上面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

宫灯对我来说早已不是简单的照明工具了,它里面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是最具有价值的。实际上,一盏宫灯就像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艺术品。对我们今天的生活而言,这种文化积累和灯画背后的典故、故事是有意义的,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去了解和学习。

界面: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您觉得应不应该对它进行创新以及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拓展?

罗敏欣:这是肯定的,我们希望对传统文化挚爱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所以我们要创新,把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和传统红木宫灯相结合。比如现在平板的照明灯很流行,那么我们就将玻璃手绘画的技艺和现代平板灯结合,创新了一个新产品,它没有任何场景和装饰风格的局限,这样就带出了红木宫灯的另一种欣赏角度和运用需求。

界面:对宫灯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人大多数年龄都比较大,那么您觉得它该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罗敏欣:对年轻人而言,传统文化可能是比较枯燥无味的,他们更喜欢一些潮流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尝试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我们的设计团队中来,将他们喜欢的元素或造型进行融合。比如一些动漫卡通元素,可以融入到宫灯的制作中来,我觉得从这种形式上面还是可以专门为年轻人打造一些专属的产品的。

此外,那些学会了制作技艺的年轻人,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制作出其他工艺品和生活用品,这就不再局限于宫灯的制作了。实际上,这些相关联的手工品也是对广式宫灯制作技艺的一种延续。古老的技艺和年轻的创造力相结合,这未尝不可是对非遗文化的一种创新。

那么,在青年建筑师梁琛的眼中,非遗又是什么样的?

“我是个建筑师,广式宫灯和建筑其实有很多共鸣。从物质层面来看,宫灯其实就是传统家具的一部分。”梁琛说道。

在梁琛看来,红木宫灯更适合中式装修的风格,因此在一些传统古建筑中使用的最广泛,比如一些寺庙、道观。但随着如今中式和新中式风格的兴起,宫灯也随着家庭装饰风格的改变而去变化,适合各种不同的场景。

不知不觉中,梁琛所体验的项目已经和自己的专业产生联系了,但这次体验活动让他印象深刻的,或许是通过宫灯而产生的对广州的记忆。

“旅行对于建筑师而言是一门必修课,沿途的风景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其实也是我们获得灵感的过程。”梁琛说道,“在旅行中体验传统文化,对我而言是对记忆的一种延续,一个是技术记忆,一个是情感记忆。”

在爱彼迎体验的这个项目对于红木宫灯这种非遗手工艺的推广而言肯定大有帮助,实际上这些宫灯和平日里在电视或图片中看到的不一样,它的制作要求很高,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在他看来,或许几个小时的体验并不会做出最理想的手工艺品来,但通过触摸宫灯而感受到了它的质感,这是真正体验过才能带来的“惊喜”。

与此同时,如何让传统更紧密地与年轻人日常的生活相关联,吸引他们的注意,梁琛也有自己的看法,“传统并不应该是一个特别大的、只和集体有关的词,而应当具体到每一个地域、每一个手艺人中去。如果传统文化失去了和如今每个个体自我的链接,那么它将变成一种进入到博物馆中的文化,反而失去了生命力。”

如何让年轻人爱上非遗?

让众多的非遗传承人走到台前,作为体验达人带领海内外游客感受更地道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爱彼迎思索出的答案。

的确,对年轻人而言,旅行已经不再是品尝美食、打卡拍照那么初级的体验了,人们希望能找寻到某个目的地的记忆点,进而有更深的了解。“溯·承”的体验活动其实成了一个推手,让人们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的传统文化项目。它可能是一顿美味背后的制作手法、一个手工艺品背后的制作技艺、一种少数民族背后的文化交流……那些年轻人想象不到的非遗文化,如今能在旅行中体验到,并成为旅行中的一部分记忆存留在脑海中,是值得且有意义的。

与此同时,爱彼迎也拉近了年轻人与非遗文化的距离,让他们更容易接触到这些传统文化,让老一辈手工艺人得以和更多年轻人交流,分享心得和想法。这似乎也印证了某种“国潮回归”的态势。非遗文化重新回到了年轻人的视线中来,吸引着他们投入更多的关注度,进而产生更多连接的可能。

当人们亲身体验过非遗文化后或许还能改变对它的刻板印象和片面理解。实际上,很多非遗传承人都在进行着创新,加入更多贴近人们生活的元素,拉近跟当下生活的距离。

比如传承人罗敏欣就利用年轻人喜欢玩游戏、发表情包的行为,将更多潮流元素融入到宫灯制作中来,包括灯画、灯架、雕花图形和文字的制作等。“吸引年轻人接触非遗文化,除了像爱彼迎这类平台提供体验活动大力推广外,用年轻人容易接触到的方式和元素进入,或许更容易融入进来。”罗敏欣说道。

梁琛也表示,传统的东西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长久。“就像日本建筑师筱原一男说过的‘传统是起点,而不是终点’,我们不该把传统看成是一个成果,而应该是创造新的传统。”

爱彼迎非遗文化的体验,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让非遗手工技艺和作品更多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中,对于追溯传统、传承文化来说,是一种新的模式,它正试图让年轻人对非遗文化更感兴趣。

因为未来,更富有文化层次感、“离根更近”的旅行将更受欢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爱彼迎官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