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海南省“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在海口举办,主题为“厚积磨砺七十载 椰城华彩耀琼州”。海口市委副书记、市长丁晖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海口从偏远渔港小镇到开放前沿都市的一系列发展和变化。
据介绍,海口的GDP由1949年的11.8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510.51亿元,增长126.8倍;人均GDP超过9900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公共预算收入由1706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450.42亿元,增长2639倍。
最年轻省会城市 高颜值海口很宜居
借力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等重大机遇,乘着改革开放浩荡东风,海口一跃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南海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海口城市人口由1949年的44.43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230.23万人,城镇化率78.64%;建成区面积由不足15平方公里拓展到151.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1%。
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海口先后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国际湿地城市、世界健康城市等诸多桂冠。
目前,海口城区、行政村光纤宽带网络和4G信号覆盖率100%,海口也是全国首批5G城市。
骑楼历史文化街区、府城七井八巷十三街、海瑞墓等古迹修复重焕光彩,观澜湖旅游综合度假区生机勃发,江东新区盛装启航蓄势待发。海口先后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世界湿地城市、世界健康城市等诸多桂冠。
全球首条环岛高铁始发站 海口进入城铁时代
交通方面,海口海陆空统筹,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联通世界,公路路网密度278公里/百平方公里,内外贸海运航线达到30条,空中航线304条、通达境内外157个城市。
海口还是全球首条环岛高铁的始发站,2018年铁路旅客运输突破2990万人次。今年7月,随着市域列车正式运营,助推海口进入“城铁时代”。
与35个国家缔结友好城市 海口“朋友圈”越来越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老少边穷”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区和欠发达地区)国防前线,海南封闭落后。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站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如今,海口已与35个国家缔结友好城市,海口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国际范”日益浓郁。
目前,海南累计引进外资企业8000余家,外资利用从1988年的2956万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2.5亿美元;2018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41.2亿元,增长62.3%,占全省40.2%。海口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离岛免税、跨境电商、汽车平行进口、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等政策效益持续释放,越来越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庆展览、论坛会议和文体赛事在这里举行。
居民存款余额增长507倍 海口改善民生有温度
近年来,海口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1万元和1.49万元,分别比1987年建省时增长31.5倍、18倍;居民存款余额1706.46亿元,增长507倍。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海口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在显著提升,人均预期寿命由建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4.3岁提到79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67平方米,平均受教育年限11.8年,汽车、移动通信、互联网宽带等进入寻常百姓家。
海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百姓福祉,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75%以上。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医保参保率均达95%以上,“新农合”参保率达99.7%以上。
教育医疗方面,海口实施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三年建设计划,持续推进“一校两园”建设,近三年新建中小学校13所,新增学位3.5万个;市属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继续实施“先看病后付费”,哈罗公学、上海世外附属海口学校、复旦大学海南儿童医院等一大批优质资源加速汇集。海口还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25个社区启动“长者饭堂”助餐服务试点。
在扶贫领域,海口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获“全省脱贫攻坚大比武”第一名,2018年获全省扶贫开发成效考核第一名,全市贫困发生率已降至2018年底的0.12%。
来源:南海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