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代“鞋王”日均关店3家,布局运动鞋市场能否逆风翻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代“鞋王”日均关店3家,布局运动鞋市场能否逆风翻盘?

曾面临亏损局面的达芙妮,如今再次释放进军运动鞋领域的信号,这次的达芙妮能自救吗?

文 | 华商韬略 吴苏

9月25日晚,达芙妮国际宣布人事调整,韩炳祖被任命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等职务。重点在于,韩炳祖此前担任过361度国际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和Kappa母公司中国动向(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

韩炳祖的“入局”,被认为将助力达芙妮加快布局运动鞋市场。人事调整公布第二天,也就是9月26日,达芙妮国际股价大涨26.67%至0.475港元/股,不过截至今日收盘(9月27日),其股价又见颓势,目前5.28亿港元市值,较昨日收盘价所对应市值已经跌33.33%。

其实此次释放的信号早有苗头,今年4月,达芙妮国际董秘处负责人就向媒体透露,近年达芙妮已经在向运动休闲市场延伸。

在2019年中期财报中,达芙妮也表示,正对产品研发加大投入,推出更具时尚感的运动鞋。更早前,达芙妮还代理过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市场巨头的业务。

但达芙妮不断努力研发新品,却是竭力“自救”的无奈之举。

曾经的达芙妮风光一时,1995年,在港交所上市,进入发展“快车道”后,女装鞋类的大佬地位逐渐形成。到2012年,达芙妮拥有6881间各种品牌门店,营业收入多达105亿港元,同比增长100%。

然而,此后的达芙妮,却面临众多颓势,不仅门店“关关不休”,业绩下滑也严重拖累了达芙妮的大佬地位。

媒体报道,仅仅去年,达芙妮就关闭了接近1000家店,到了今年上半年,其每日平均关店达3家。而2019年中财报显示,其业务继续呈现下滑趋势,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14.03亿港元,同比下降37.9%,净利润亏损3.94亿港元,毛利6.51亿港元,同比下降39.7%。

面对如此困境,达芙妮如今向运动鞋市场转型,可谓一场不得不打的生死之战。达芙妮能否逆风翻盘?不得不说,胜算概率较小。

首先,从品牌的角度来说,“达芙妮”这个名字来自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公司业务也主要聚焦于女鞋,S.H.E和刘若英等明星的代言,更“强化”了这一印象。

而运动鞋市场,男性占据“主流”,不同于追随时尚的女性,很多男性受众已经对运动鞋品牌有了固有认知和消费习惯,一定层面上,男性在消费上更注重品质化。做女鞋起家的达芙妮,要想吸引男性消费者乃至让他们主动做出调整,实非易事;可即使是专注于女性消费者,达芙妮想在女性运动鞋的市场占据一定的地位,同样需要一个长久的需求细化、试错改进以及实施落地的过程。

其次,运动鞋领域早已列强环伺,市场竞争激烈日趋饱和化,耐克、阿迪达斯、李宁、安踏等牢牢把握了市场,且都已进入时尚领域。

举例来说,李宁登陆纽约时装周、巴黎时装周,走“潮牌”路线,显然是在开拓新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李宁之所以“转身”,一大原因是运动鞋市场增长空间较小,有媒体甚至直言,“增长已经触及天花板”。

这样严酷的境况下,在运动鞋领域暂无强项的达芙妮,要想站稳脚跟,分得一杯羹,颇有难度。

第三点,就要说到线上线下融合出击的问题。近几年,新零售风起云涌,线上、线下合力带来的“超能量”广受关注,在这一方面,达芙妮虽然是最早接触电商的传统企业之一,然而自营电商集团“爱携”、投资“耀点100”都以失败收场,“020计划”效果也不佳,加上达芙妮近些年不断关闭实体店的现状,其销售渠道变数日益增大。

面对媒体,达芙妮相关负责人也坦承:“达芙妮过去这些年中,电商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在5-10%之间。”线上、线下渠道,如此悬殊,积重难返。

这些问题,都是达芙妮正在面临的挑战,品牌、市场、渠道等方面,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面对强者如云的运动鞋市场,曾面临亏损局面的达芙妮,此时想借“运动鞋”自救,恐怕是“道路阻且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代“鞋王”日均关店3家,布局运动鞋市场能否逆风翻盘?

曾面临亏损局面的达芙妮,如今再次释放进军运动鞋领域的信号,这次的达芙妮能自救吗?

文 | 华商韬略 吴苏

9月25日晚,达芙妮国际宣布人事调整,韩炳祖被任命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等职务。重点在于,韩炳祖此前担任过361度国际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和Kappa母公司中国动向(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

韩炳祖的“入局”,被认为将助力达芙妮加快布局运动鞋市场。人事调整公布第二天,也就是9月26日,达芙妮国际股价大涨26.67%至0.475港元/股,不过截至今日收盘(9月27日),其股价又见颓势,目前5.28亿港元市值,较昨日收盘价所对应市值已经跌33.33%。

其实此次释放的信号早有苗头,今年4月,达芙妮国际董秘处负责人就向媒体透露,近年达芙妮已经在向运动休闲市场延伸。

在2019年中期财报中,达芙妮也表示,正对产品研发加大投入,推出更具时尚感的运动鞋。更早前,达芙妮还代理过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市场巨头的业务。

但达芙妮不断努力研发新品,却是竭力“自救”的无奈之举。

曾经的达芙妮风光一时,1995年,在港交所上市,进入发展“快车道”后,女装鞋类的大佬地位逐渐形成。到2012年,达芙妮拥有6881间各种品牌门店,营业收入多达105亿港元,同比增长100%。

然而,此后的达芙妮,却面临众多颓势,不仅门店“关关不休”,业绩下滑也严重拖累了达芙妮的大佬地位。

媒体报道,仅仅去年,达芙妮就关闭了接近1000家店,到了今年上半年,其每日平均关店达3家。而2019年中财报显示,其业务继续呈现下滑趋势,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14.03亿港元,同比下降37.9%,净利润亏损3.94亿港元,毛利6.51亿港元,同比下降39.7%。

面对如此困境,达芙妮如今向运动鞋市场转型,可谓一场不得不打的生死之战。达芙妮能否逆风翻盘?不得不说,胜算概率较小。

首先,从品牌的角度来说,“达芙妮”这个名字来自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公司业务也主要聚焦于女鞋,S.H.E和刘若英等明星的代言,更“强化”了这一印象。

而运动鞋市场,男性占据“主流”,不同于追随时尚的女性,很多男性受众已经对运动鞋品牌有了固有认知和消费习惯,一定层面上,男性在消费上更注重品质化。做女鞋起家的达芙妮,要想吸引男性消费者乃至让他们主动做出调整,实非易事;可即使是专注于女性消费者,达芙妮想在女性运动鞋的市场占据一定的地位,同样需要一个长久的需求细化、试错改进以及实施落地的过程。

其次,运动鞋领域早已列强环伺,市场竞争激烈日趋饱和化,耐克、阿迪达斯、李宁、安踏等牢牢把握了市场,且都已进入时尚领域。

举例来说,李宁登陆纽约时装周、巴黎时装周,走“潮牌”路线,显然是在开拓新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李宁之所以“转身”,一大原因是运动鞋市场增长空间较小,有媒体甚至直言,“增长已经触及天花板”。

这样严酷的境况下,在运动鞋领域暂无强项的达芙妮,要想站稳脚跟,分得一杯羹,颇有难度。

第三点,就要说到线上线下融合出击的问题。近几年,新零售风起云涌,线上、线下合力带来的“超能量”广受关注,在这一方面,达芙妮虽然是最早接触电商的传统企业之一,然而自营电商集团“爱携”、投资“耀点100”都以失败收场,“020计划”效果也不佳,加上达芙妮近些年不断关闭实体店的现状,其销售渠道变数日益增大。

面对媒体,达芙妮相关负责人也坦承:“达芙妮过去这些年中,电商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在5-10%之间。”线上、线下渠道,如此悬殊,积重难返。

这些问题,都是达芙妮正在面临的挑战,品牌、市场、渠道等方面,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面对强者如云的运动鞋市场,曾面临亏损局面的达芙妮,此时想借“运动鞋”自救,恐怕是“道路阻且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