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南日报报道,9月27日上午,海南省“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海口专场新闻发布会在省博物馆举行。发布会现场,海口市委副书记、市长丁晖以“厚积磨砺七十载 椰城华彩耀琼州”为主题,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海口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加快江东新区建设 21个新项目今年底前开工
规划建设海口江东新区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精神系列行动的重要一环,是建设海南自贸区、自贸港的重大举措。
发布会上,丁晖介绍,目前,江东新区的整体规划已经获得省政府批复。在总体规划基础上,海口市将原先“1+4+8+16”的规划编制体系,完善为“1+6+13+16”的规划编制体系,也就是1个总规、6个重点片区规划、13个重点专项规划、16项前期研究。
为加快建设江东新区配套基础设施,海口市策划和储备了五网基础设施项目241个,总投资553.7亿元。其中,16个项目已开工,今年年底前还将陆续开工21个新项目,从海府路和国兴大道直通江东新区的主干道正在紧锣密鼓加快建设,计划于2020年3月全部通车。
推进轨道交通规划 高铁公交化向澄迈文昌延伸
近年来海口加速推进路桥、港口、机场、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四通八达、互联互通的城市交通系统。
路桥方面,中线高速海口段、海口绕城高速一期扩建工程等建成通车,正在稳步推进海口绕城公路美兰机场至演丰段、G360文临公路、农村公路六大工程等;港口方面,海口港新海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头一、二期工程、海口港马村港区二期扩建码头工程、海口港马村港区三期散货码头工程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机场方面,正在加快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枢纽站工程、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等项目建设;铁路方面,海南高铁西线与高铁东线连通形成环岛高铁。市域列车建成通车,将美兰机场、海口高铁东站和市区连接在一起,实现铁路和航空的无缝对接。
海口市常务副市长鞠磊介绍,下一步,海口将推进轨道交通规划,加快推进公交专用道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打造高效、智能、安全、便捷、绿色、创新型公共交通体系,研究扩大高铁公交化服务范围,进一步研究高铁公交化向澄迈老城、文昌延伸的可能性。
从3方面发力 加快推动项目进展
丁晖介绍,目前,海口正在抓紧谋划储备一批“11·18”集中开工项目,如高新区的海南省药物研究与开发科技园、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海口科技园区学校、国际缓控释技术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美安科技新城新厂建设等项目。
下一步,海口将从3个方面加快推动项目进展:一是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建立市领导包区调度工作机制,市领导靠前指挥,一线调研、一线服务项目建设,市政府每位领导都分片包干一个区,每个星期分管市长要到包片区召开现场办公会,市长每周末组织召开一次重点项目调度会,解决项目推进当中的具体问题。二是加强市区两级联动,发改、财政、资规、住建、水务、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全流程做好项目要素保障,落实新开工项目建设条件,加快建设进度。三是实行重点项目动态化精确管理,严格按照倒排计划进行跟踪督导,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见效。
推行建筑师负责制 提升城市颜值
海口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坚守生态底线,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根植于脑、落实于行。该市还将生态环境建设融入城市更新,坚持还绿于民、还海于民、还景于民,让老百姓共享最好的空间资源。
今年,海口启动了全长19.6公里的海口湾畅通工程,骑行道、步行道、人行道并行,邀请国内外全球知名的建筑大师设计独具海口特色的海边驿站,打造最美“城市客厅”。同时,采取土地只征不转方式,在西海岸南片区再造一个“万绿园”。
别具一格的建筑是城市的靓丽名片,其中蕴涵着城市的价值追求与发展理念。海口积极开展“彰显城市特色、践行绿色理念”建筑设计改革创新试点,在海口湾片区首推建筑师负责制,邀请21名国内顶尖建筑专家组成建筑大师工作营,提升城市颜值。
丁晖透露,最近,又有一大批知名国内外建筑师入驻海口。在海口湾驿站,即将启动全球年轻设计师比稿大赛,多位国内外规划设计大师的方案都相继在定型定稿当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