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攀登者》:透视人内心的抉择、困境与遗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攀登者》:透视人内心的抉择、困境与遗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不同的大山,每个人都在攀越自己的心山。

文|黑白文娱 梁湘

编辑|王子之

珠穆朗玛峰,北坳雪坡,海拔7007米。

狂风呼啸,雪如子弹。

雪坡倾斜度超过了60度,数名登山队员一步步行走着,举步维艰。

珠峰旁的旗云拖尾,风速由十级加剧到了十二级。突然一下闷声响起,很快,震荡全山的爆裂声从雪坡顶发出。

雪崩。

“快跑!”

队长一声高呼,雪崩已如洪水猛兽般狂冲而下。登山队员飞快寻找巨石掩体,但是人群已如纸鸢般被滚石冰雪送下万丈深渊。

跟队的摄影师也即将跌崖,这时,一只手抓了过来,可是风雪呼啸,抓住他的那只手也难以维系。

摄影师大喊,“别管我,保住摄影机”!

只有成功登顶后,用摄影机记录下顶峰影像,才能得到世界的见证。失去了摄影机,队友们所有的付出将会变为徒劳。

救人?还是保住摄影机?

这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时遭遇的真实场景,现在,阿来编剧,由徐克监制、李仁港执导,被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等人重现在了银幕之上。

章子怡:所爱隔山可否平

剧中,章子怡所饰演的徐缨,是炙热的。

徐缨原本是个很难处理的形象:一名气候学家,在登山中是属于职能保障性的女性角色,很容易消隐在动作硬片的炫目画面中。

作为对剧本要求极高的演员,章子怡没有轻易地签约,一直在思考对角色的呈现力道。她认为,剧中人物徐缨应该具有那个年代知识女性的个性,纯净且热烈,关键时刻具有牺牲精神。

事实上,章子怡对自己,也对观众们,交付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她所饰演的徐缨,温柔而明亮,但即便安静地站在一旁也极具有力量感。

徐缨内心的山,是由现实筑成的。

剧情中,徐缨与由吴京饰演的方五洲,在学校时便已相互爱慕,但都没能真正地表达心意。方五洲是属于国家与梦想的人,肩负着使命。而徐缨,心中最渴望的仍然是家庭与爱情。

正如章子怡自己琢磨的那般,徐缨这个角色需要有知识分子的觉悟与牺牲。当方五洲的求婚被国家的一纸传令打断时,徐缨知道,两个人不可能了。于是她接受了学校的推荐,前往国外深造,临行前,匆忙而简短地与方五洲告别。

但徐缨这个角色,攀登心山,是主动的。她没有放弃,积极筹划着未来。

即便出国深造,她也要选择“气象学”,因为“气象学”是登山体系的知识里最不可缺少的一环。她仍然在等待着,与方五洲重逢,并肩作战的那一天。

影片中,方五洲与徐缨时隔多年,终于在1975年登山队重建时相见。徐缨的一句“方队长,气象组徐缨前来报到”将影片的情绪点推向了高潮,也为接下来“第三次珠峰窗口期”的逆转设定埋下了重要伏笔。

电影《攀登者》中,充满着大量的冰雪鏖战的冷酷镜头,却也不乏温情时刻。它用简单几笔的故事诠释出:爱情不是互相看着对方,而是一起看向同一个方向。

张译:山上高光山下至暗

与徐缨的炙热不同,张译所饰演的曲松林,神情永远是冷峻的。他态度强硬,说话果断,走起路来一瘸一拐——那双脚,是在1960年登顶时,失去的。

攀登珠峰需要攻克很多道关卡:冰塔林、北坳雪坡、“大风口”……冲顶的最后关卡,是一道70度左右的冰壁,没有任何攀登的支撑点,被称为“第二台阶”。当年,为了攻克“第二台阶”,曲松林与队员们组成人梯,在零下30度里脱掉了雪靴。

张译在首映现场复述了曲老先生这个决定。“曲老先生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脱掉鞋袜,有可能攀登上去,如果不脱,就一定爬不上去。”

十个脚趾+脚后跟截肢,代价付出了,珠峰攀上了,却没能得到承认:他们没有留下影像资料。

所有的努力,都被否决了,还被传为“骗子”。曲松林无法接受,他宁愿失去生命也要换回荣誉。如果失去了登顶那瞬间的高光,山下的他只是一个碌碌无为、失去双脚的中年人。这是命运玩弄般赐予的困境。曲松林无疑是愤怒的。

张译是一个注重细节的演员,他将这份愤怒,饰演得极为有力量感。

张译内心的山,是由人情筑成的。

1975年,国家重建登山队,登顶珠峰再次成为使命。面对相隔15年终于重逢的老队友,曲松林给了其他人大大的拥抱,轮到方五洲时,仅仅只是伸出了手,带笑的眼中满是挑衅。

他还是无法原谅,无法释怀。

戏骨张译单凭眼神,就在自己与吴京之间,筑就成了一座大山。

当然,电影名叫《攀登者》,而不是“登峰者”,人心间的山也需要攀登。

张译攀登心山,是被动的。心境的变化,人情的变迁,把他推到了山顶,才能看到新的世界。

当新一代登山队抱怨训练强度过大,老队员方五洲亲自上阵,用实力证明人是可以突破极限后,张译长久而意外地看着方五洲,眼神明显柔和。在最后,面对自己看重的新一代队长殉难的事实,张译爆发的一幕也极为动人。

真正的感同身受是不存在的,只有当自己也经历同样的场景,站在同样的立场上时,才能体会旁人当初的痛苦。这是现实生活中真实而晦涩的世故人情,在影片中巧妙地呈现,深戳人心。用以表现张译攀登内心高山的转变,重点反而在山下,如何攀登和化解人生的遗憾与困境。

井柏然、胡歌:两代人的伏笔与壮烈

影片《攀登者》中,为我们呈现了两个年代的登山场面:1960年与1975年。

时间在前进,新与旧相互迭代。1975年国家登山队重组,以李国梁(井柏然 饰)、杨光(胡歌 饰)等人代表的年轻队伍出场了。

两代人之间,必然是隔着大山的。这是时代的特征。

新生力量缺失经验,心态不稳,但充满潜力与无限的可能。井柏然饰演的李国梁,与藏族姑娘演绎出影片的第二条感情线,相比徐缨与方五洲,少了那份沉重的责任,在相互试探与细节的动容中,显得更为青春明快,却也因此遭到了张译的呵斥:“你们是来登山的,不是来给女同志表演节目的!”

年轻人跃跃欲试,初生牛犊不怕虎;前辈们却步步为营,如入虎穴。

为了展现两代人的矛盾,影片以训练作为第一发切入点。面对“三分钟”的达标时限,年轻人中发出了质疑:不可能有人能做到。这是一代人对权威的质疑,也是一代人的弊病与短浅。

但前辈仍然愿意给新一代人一个证明的机会。影片中,第一个“窗口期”登顶失败后,珍贵的第二个“窗口期”交棒给了李国梁作为登山队长。这是真正的临危受命。

然而,电影反套路地设置了年轻一代的剧情。

另外,胡歌饰演的杨光,也呼应着年轻人与父辈之间的情感冲突。全片最后的彩蛋里,成龙的出场完成了杨光这条线的终点,也为我们昭示了一个看似官方寻常,却无可替代的一个词:

传承。

回头重看角色设置时,井柏然认为,李国梁能够代表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英雄。

回放电影,影片第一幕里,1960年登顶时,正是老队长徐浩天(刘小峰 饰)的牺牲。新旧两名队长的牺牲,打破了两代人之间的高山,因为他们精神的核心是一致的。

这是电影结构上的精妙与对称。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流量的时代。新的讯息迎面扑来,转瞬即逝,我们追逐着刹那的欢愉,将房子与车子作为毕生梦想,轻易说出的热爱可能等不到明天。

而1960年,1975年,最困难的年代里,有一帮人,十年如一日地训练,只为了达成一个目的:登顶珠穆朗玛峰。支撑那帮人的,是最为纯粹的梦与信仰。

我们需要这份传承。

电影的其中一位人物原型,名叫屈银华。这位老先生已经过世,而他的女儿屈虹,在得知父亲的事迹也被放在电影中后,特意去父亲的牌位前告慰说:

“爸,有人在拍你们的电影。你的故事,终于有人演了。”

这是一个女儿的心愿,也是一代人的执念,或许这是一部电影想要传递和探索的核心表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不同的大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攀登者》:透视人内心的抉择、困境与遗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不同的大山,每个人都在攀越自己的心山。

文|黑白文娱 梁湘

编辑|王子之

珠穆朗玛峰,北坳雪坡,海拔7007米。

狂风呼啸,雪如子弹。

雪坡倾斜度超过了60度,数名登山队员一步步行走着,举步维艰。

珠峰旁的旗云拖尾,风速由十级加剧到了十二级。突然一下闷声响起,很快,震荡全山的爆裂声从雪坡顶发出。

雪崩。

“快跑!”

队长一声高呼,雪崩已如洪水猛兽般狂冲而下。登山队员飞快寻找巨石掩体,但是人群已如纸鸢般被滚石冰雪送下万丈深渊。

跟队的摄影师也即将跌崖,这时,一只手抓了过来,可是风雪呼啸,抓住他的那只手也难以维系。

摄影师大喊,“别管我,保住摄影机”!

只有成功登顶后,用摄影机记录下顶峰影像,才能得到世界的见证。失去了摄影机,队友们所有的付出将会变为徒劳。

救人?还是保住摄影机?

这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时遭遇的真实场景,现在,阿来编剧,由徐克监制、李仁港执导,被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等人重现在了银幕之上。

章子怡:所爱隔山可否平

剧中,章子怡所饰演的徐缨,是炙热的。

徐缨原本是个很难处理的形象:一名气候学家,在登山中是属于职能保障性的女性角色,很容易消隐在动作硬片的炫目画面中。

作为对剧本要求极高的演员,章子怡没有轻易地签约,一直在思考对角色的呈现力道。她认为,剧中人物徐缨应该具有那个年代知识女性的个性,纯净且热烈,关键时刻具有牺牲精神。

事实上,章子怡对自己,也对观众们,交付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她所饰演的徐缨,温柔而明亮,但即便安静地站在一旁也极具有力量感。

徐缨内心的山,是由现实筑成的。

剧情中,徐缨与由吴京饰演的方五洲,在学校时便已相互爱慕,但都没能真正地表达心意。方五洲是属于国家与梦想的人,肩负着使命。而徐缨,心中最渴望的仍然是家庭与爱情。

正如章子怡自己琢磨的那般,徐缨这个角色需要有知识分子的觉悟与牺牲。当方五洲的求婚被国家的一纸传令打断时,徐缨知道,两个人不可能了。于是她接受了学校的推荐,前往国外深造,临行前,匆忙而简短地与方五洲告别。

但徐缨这个角色,攀登心山,是主动的。她没有放弃,积极筹划着未来。

即便出国深造,她也要选择“气象学”,因为“气象学”是登山体系的知识里最不可缺少的一环。她仍然在等待着,与方五洲重逢,并肩作战的那一天。

影片中,方五洲与徐缨时隔多年,终于在1975年登山队重建时相见。徐缨的一句“方队长,气象组徐缨前来报到”将影片的情绪点推向了高潮,也为接下来“第三次珠峰窗口期”的逆转设定埋下了重要伏笔。

电影《攀登者》中,充满着大量的冰雪鏖战的冷酷镜头,却也不乏温情时刻。它用简单几笔的故事诠释出:爱情不是互相看着对方,而是一起看向同一个方向。

张译:山上高光山下至暗

与徐缨的炙热不同,张译所饰演的曲松林,神情永远是冷峻的。他态度强硬,说话果断,走起路来一瘸一拐——那双脚,是在1960年登顶时,失去的。

攀登珠峰需要攻克很多道关卡:冰塔林、北坳雪坡、“大风口”……冲顶的最后关卡,是一道70度左右的冰壁,没有任何攀登的支撑点,被称为“第二台阶”。当年,为了攻克“第二台阶”,曲松林与队员们组成人梯,在零下30度里脱掉了雪靴。

张译在首映现场复述了曲老先生这个决定。“曲老先生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脱掉鞋袜,有可能攀登上去,如果不脱,就一定爬不上去。”

十个脚趾+脚后跟截肢,代价付出了,珠峰攀上了,却没能得到承认:他们没有留下影像资料。

所有的努力,都被否决了,还被传为“骗子”。曲松林无法接受,他宁愿失去生命也要换回荣誉。如果失去了登顶那瞬间的高光,山下的他只是一个碌碌无为、失去双脚的中年人。这是命运玩弄般赐予的困境。曲松林无疑是愤怒的。

张译是一个注重细节的演员,他将这份愤怒,饰演得极为有力量感。

张译内心的山,是由人情筑成的。

1975年,国家重建登山队,登顶珠峰再次成为使命。面对相隔15年终于重逢的老队友,曲松林给了其他人大大的拥抱,轮到方五洲时,仅仅只是伸出了手,带笑的眼中满是挑衅。

他还是无法原谅,无法释怀。

戏骨张译单凭眼神,就在自己与吴京之间,筑就成了一座大山。

当然,电影名叫《攀登者》,而不是“登峰者”,人心间的山也需要攀登。

张译攀登心山,是被动的。心境的变化,人情的变迁,把他推到了山顶,才能看到新的世界。

当新一代登山队抱怨训练强度过大,老队员方五洲亲自上阵,用实力证明人是可以突破极限后,张译长久而意外地看着方五洲,眼神明显柔和。在最后,面对自己看重的新一代队长殉难的事实,张译爆发的一幕也极为动人。

真正的感同身受是不存在的,只有当自己也经历同样的场景,站在同样的立场上时,才能体会旁人当初的痛苦。这是现实生活中真实而晦涩的世故人情,在影片中巧妙地呈现,深戳人心。用以表现张译攀登内心高山的转变,重点反而在山下,如何攀登和化解人生的遗憾与困境。

井柏然、胡歌:两代人的伏笔与壮烈

影片《攀登者》中,为我们呈现了两个年代的登山场面:1960年与1975年。

时间在前进,新与旧相互迭代。1975年国家登山队重组,以李国梁(井柏然 饰)、杨光(胡歌 饰)等人代表的年轻队伍出场了。

两代人之间,必然是隔着大山的。这是时代的特征。

新生力量缺失经验,心态不稳,但充满潜力与无限的可能。井柏然饰演的李国梁,与藏族姑娘演绎出影片的第二条感情线,相比徐缨与方五洲,少了那份沉重的责任,在相互试探与细节的动容中,显得更为青春明快,却也因此遭到了张译的呵斥:“你们是来登山的,不是来给女同志表演节目的!”

年轻人跃跃欲试,初生牛犊不怕虎;前辈们却步步为营,如入虎穴。

为了展现两代人的矛盾,影片以训练作为第一发切入点。面对“三分钟”的达标时限,年轻人中发出了质疑:不可能有人能做到。这是一代人对权威的质疑,也是一代人的弊病与短浅。

但前辈仍然愿意给新一代人一个证明的机会。影片中,第一个“窗口期”登顶失败后,珍贵的第二个“窗口期”交棒给了李国梁作为登山队长。这是真正的临危受命。

然而,电影反套路地设置了年轻一代的剧情。

另外,胡歌饰演的杨光,也呼应着年轻人与父辈之间的情感冲突。全片最后的彩蛋里,成龙的出场完成了杨光这条线的终点,也为我们昭示了一个看似官方寻常,却无可替代的一个词:

传承。

回头重看角色设置时,井柏然认为,李国梁能够代表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英雄。

回放电影,影片第一幕里,1960年登顶时,正是老队长徐浩天(刘小峰 饰)的牺牲。新旧两名队长的牺牲,打破了两代人之间的高山,因为他们精神的核心是一致的。

这是电影结构上的精妙与对称。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流量的时代。新的讯息迎面扑来,转瞬即逝,我们追逐着刹那的欢愉,将房子与车子作为毕生梦想,轻易说出的热爱可能等不到明天。

而1960年,1975年,最困难的年代里,有一帮人,十年如一日地训练,只为了达成一个目的:登顶珠穆朗玛峰。支撑那帮人的,是最为纯粹的梦与信仰。

我们需要这份传承。

电影的其中一位人物原型,名叫屈银华。这位老先生已经过世,而他的女儿屈虹,在得知父亲的事迹也被放在电影中后,特意去父亲的牌位前告慰说:

“爸,有人在拍你们的电影。你的故事,终于有人演了。”

这是一个女儿的心愿,也是一代人的执念,或许这是一部电影想要传递和探索的核心表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不同的大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