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十连胜夺冠,如日中天的中国女排缘何成为体育界超级IP?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十连胜夺冠,如日中天的中国女排缘何成为体育界超级IP?

中国女排以3-0的比分战胜老对手塞尔维亚队,提前锁定2019年女排世界杯的冠军,成为了10连胜的“十冠王”。

文 | 文化产业新闻 金小碗

就在今天下午14点女排世界杯的赛场上,中国女排以3-0的比分战胜老对手塞尔维亚队,提前锁定2019年女排世界杯的冠军,成为了10连胜的“十冠王”,为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增色添彩。

而经历了里约奥运、世锦赛,再到今年的世界杯等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中国女排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成长为体育产业的“超级IP”。而郎平、惠若琪、朱婷等家喻户晓的女排队员也被喻公众为最有实力的“顶级流量”。

在更迭频繁,竞争激烈的体育产业里,中国女排缘何成为经久不衰的超级IP,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

今天,文化产业新闻就带您来一探究竟。

女排精神:一队人的故事,几代人的青春

不同于娱乐圈用数据速成的“流量明星”,中国女排的故事,早在互联网还未搭建时就走进了几代人的青春。

1984年8月8日,是个难以忘却的日子。

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以3:0完胜东道主美国队,夺取奥运冠军!

如果你看过《我和我的祖国》预告片,一定会发现那七个故事之一的《夺冠》再现的就是当时女排夺冠的场景。

那时候电视机还不普及,一个大院才有一台,为了观看排球比赛,不少人拖家带口,搬着板凳齐刷刷地坐在门外巷子里等。在郎平扣球的那一瞬间,无数国人欢呼鼓掌,热泪盈眶。

正如郎平在自传中所言:“女排是一面旗帜,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

而中国女排所承载的永不放弃、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也成为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最佳代言。

近年来,随着郎平回国担任女排总教练,新中国女排的表现愈发亮眼,群星璀璨。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中,朱婷、袁心玥、张常宁、李盈盈等一大批年轻球员的快速成长,构建起如今女排队伍的骨干力量。在此过程中,女排精神作为“队魂”被再次发扬,感染着新一代的年轻群体。

如今,郎平坚韧、专注、智慧的教练形象,队长朱婷频频夺得各项大赛MVP的荣耀,女排姑娘们出众的能力与人格魅力也经常成为舆论热烈讨论的对象。可以说,中国女排无愧为中国体育军团中最具感召力与影响力的团队。

一队人的故事,几代人的青春。女排精神不成于一朝一夕,而正是这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情感维系,为女排IP提供了坚实的情感认同。

据悉,由陈可辛导演执导的根据女排精神改编而来的电影《中国女排》也已定档大年初一,女排精神也将以全新的方式登上大银幕。

年轻玩法:互联网赋能突显商业价值

如果说当年观众对于中国女排的应援方式仅限于到场或在电视机前观看,如今互联网的普及则赋予了年轻的排球观众更为丰富的玩法,凸显了中国女排更为深刻的商业价值。

女排精神的感召力不再抽象“形而上”,而是形成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从众多垂直领域发挥更为广泛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电视平台、网络媒体乃至各大品牌商,都为女排IP的形成推波助澜,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平台曝光积累原始资本

作为传统的体育项目,体育节目的曝光是女排为人熟知的重要窗口。随着互联网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观看女排比赛已经正式告别当年“几十个人凑一桌”、“全直播无回放”的年代。

一方面,央视平台的正面支持让中国女排发酵出巨大的广告效应,为女排比赛的电视市场奠基坚固的堡垒。

据悉,2018女排世锦赛期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CCTV5)联合体育赛事频道(CCTV5+)进行了持续的关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对中国女排的所有13场比赛进行了现场直播,并且联合体育赛事频道还进行了多达73场次的实况录播,合计场次达86场,转播时长约为109小时。

根据中央电视台广告价值体系核算,中国女排世锦赛期间为广告主带来的曝光价值达到3714万元。

另一方面,在网络平台上,腾讯体育的入局正逐步加速着体育内容的生态布局。腾讯体育自2017年成为中国女排官方媒体合作伙伴并由旗下全资子公司赢德体育获得中国女排独家商务开发运营权后,在垂直体育IP领域不断尝试着新鲜的商业开发。从而进一步丰富女排粉丝的参与形式与接触终端。

社交网络关注度推进舆论迅速发酵

随着中国女排在国际比赛的舞台上节节升高,她们的表现每天都会在社交媒体、朋友圈、热搜上引发社会关注。

2016年里约奥运女排决赛,中国女排对阵塞尔维亚,收视份额高达59%,超过一半的中国电视观众都在观看这场比赛,夺冠时刻更飙升至近70%。百度搜索“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夺冠”,相关结果超过445万个,吸引众多品牌借势营销。

据文化产业新闻观察,在今天女排世界杯中国队夺冠的一小时后,#中国女排卫冕世界冠军#这一话题便迅速登上热搜榜榜首。短时间内收割了1.5亿阅读量,8.2万的讨论。

与此同时,很多女排队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自带“饭圈”属性的粉丝自发地为女排选手“应援”,阵势不亚于当前娱乐圈的流量明星。

短短几年中,中国女排的粉丝群体便发展衍生出新的社群经济,从分散的社交媒体渠道,形成有组织的后援会管理。

在如今的女排赛场上,不乏分发队员“手幅”的后援会管理,举着毛巾、应援棒的粉丝助威团随处可见。

这些粉丝的出现,为中国女排带来了新的传播力,也让中国女排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又有了新的可能。

品牌助力彰显商业价值

凭借近年来积累下的超高人气与赛场上的优异表现,中国女排迅速吸引了众多品牌的关注,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带货”界的常青树。

一方面,中国女排独一无二的“女排精神”自身便具备国人较高的情感认同,在多个年龄段圈粉无数。而如今多样化的传播途径,青春风暴的形象定位,给了姑娘们更多的价值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中国女排健康、积极、进取的正能量形象不仅为品牌带来很好的传播效力,也给品牌带来持续的增值。

比如,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夺金后,赞助女排的光明乳业股票率先上涨冲击涨停就是资本市场中颇具说服力的一个例子。

据统计,太平洋保险、阿迪达斯、金锣、德意电器、颜如玉及水清清等各领域的众多企业都与中国女排展开了各个层面的市场化合作,女排的影响力也推动着这些企业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2018年9月,连续9年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太平洋保险在赢德体育运作下,宣布成为中国女排官方主赞助商。

凭借女排比赛服胸口显目的品牌logo,太平洋保险借由女排频繁的国际征战,获得了巨大的品牌曝光。依托于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这一营销载体,太平洋保险有效提升了品牌好感度,强化了“诚信、稳健”的行业地位。

结语

体育的核心正是国民的“精气神”所在,而优秀运动员对品牌美誉度与长期形象价值的提升是娱乐明星无法比拟的。优异的赛场成绩、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年轻并富有朝气的球员,中国女排全新的风貌正吸引着体育市场的注意。

而在东京奥运会到来之际,中国女排又能如何释放出更强的辐射能量,为中国体育产业在世界级赛事中创造更高的市场价值与营销收益?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十连胜夺冠,如日中天的中国女排缘何成为体育界超级IP?

中国女排以3-0的比分战胜老对手塞尔维亚队,提前锁定2019年女排世界杯的冠军,成为了10连胜的“十冠王”。

文 | 文化产业新闻 金小碗

就在今天下午14点女排世界杯的赛场上,中国女排以3-0的比分战胜老对手塞尔维亚队,提前锁定2019年女排世界杯的冠军,成为了10连胜的“十冠王”,为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增色添彩。

而经历了里约奥运、世锦赛,再到今年的世界杯等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中国女排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成长为体育产业的“超级IP”。而郎平、惠若琪、朱婷等家喻户晓的女排队员也被喻公众为最有实力的“顶级流量”。

在更迭频繁,竞争激烈的体育产业里,中国女排缘何成为经久不衰的超级IP,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

今天,文化产业新闻就带您来一探究竟。

女排精神:一队人的故事,几代人的青春

不同于娱乐圈用数据速成的“流量明星”,中国女排的故事,早在互联网还未搭建时就走进了几代人的青春。

1984年8月8日,是个难以忘却的日子。

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以3:0完胜东道主美国队,夺取奥运冠军!

如果你看过《我和我的祖国》预告片,一定会发现那七个故事之一的《夺冠》再现的就是当时女排夺冠的场景。

那时候电视机还不普及,一个大院才有一台,为了观看排球比赛,不少人拖家带口,搬着板凳齐刷刷地坐在门外巷子里等。在郎平扣球的那一瞬间,无数国人欢呼鼓掌,热泪盈眶。

正如郎平在自传中所言:“女排是一面旗帜,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

而中国女排所承载的永不放弃、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也成为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最佳代言。

近年来,随着郎平回国担任女排总教练,新中国女排的表现愈发亮眼,群星璀璨。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中,朱婷、袁心玥、张常宁、李盈盈等一大批年轻球员的快速成长,构建起如今女排队伍的骨干力量。在此过程中,女排精神作为“队魂”被再次发扬,感染着新一代的年轻群体。

如今,郎平坚韧、专注、智慧的教练形象,队长朱婷频频夺得各项大赛MVP的荣耀,女排姑娘们出众的能力与人格魅力也经常成为舆论热烈讨论的对象。可以说,中国女排无愧为中国体育军团中最具感召力与影响力的团队。

一队人的故事,几代人的青春。女排精神不成于一朝一夕,而正是这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情感维系,为女排IP提供了坚实的情感认同。

据悉,由陈可辛导演执导的根据女排精神改编而来的电影《中国女排》也已定档大年初一,女排精神也将以全新的方式登上大银幕。

年轻玩法:互联网赋能突显商业价值

如果说当年观众对于中国女排的应援方式仅限于到场或在电视机前观看,如今互联网的普及则赋予了年轻的排球观众更为丰富的玩法,凸显了中国女排更为深刻的商业价值。

女排精神的感召力不再抽象“形而上”,而是形成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从众多垂直领域发挥更为广泛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电视平台、网络媒体乃至各大品牌商,都为女排IP的形成推波助澜,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平台曝光积累原始资本

作为传统的体育项目,体育节目的曝光是女排为人熟知的重要窗口。随着互联网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观看女排比赛已经正式告别当年“几十个人凑一桌”、“全直播无回放”的年代。

一方面,央视平台的正面支持让中国女排发酵出巨大的广告效应,为女排比赛的电视市场奠基坚固的堡垒。

据悉,2018女排世锦赛期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CCTV5)联合体育赛事频道(CCTV5+)进行了持续的关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对中国女排的所有13场比赛进行了现场直播,并且联合体育赛事频道还进行了多达73场次的实况录播,合计场次达86场,转播时长约为109小时。

根据中央电视台广告价值体系核算,中国女排世锦赛期间为广告主带来的曝光价值达到3714万元。

另一方面,在网络平台上,腾讯体育的入局正逐步加速着体育内容的生态布局。腾讯体育自2017年成为中国女排官方媒体合作伙伴并由旗下全资子公司赢德体育获得中国女排独家商务开发运营权后,在垂直体育IP领域不断尝试着新鲜的商业开发。从而进一步丰富女排粉丝的参与形式与接触终端。

社交网络关注度推进舆论迅速发酵

随着中国女排在国际比赛的舞台上节节升高,她们的表现每天都会在社交媒体、朋友圈、热搜上引发社会关注。

2016年里约奥运女排决赛,中国女排对阵塞尔维亚,收视份额高达59%,超过一半的中国电视观众都在观看这场比赛,夺冠时刻更飙升至近70%。百度搜索“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夺冠”,相关结果超过445万个,吸引众多品牌借势营销。

据文化产业新闻观察,在今天女排世界杯中国队夺冠的一小时后,#中国女排卫冕世界冠军#这一话题便迅速登上热搜榜榜首。短时间内收割了1.5亿阅读量,8.2万的讨论。

与此同时,很多女排队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自带“饭圈”属性的粉丝自发地为女排选手“应援”,阵势不亚于当前娱乐圈的流量明星。

短短几年中,中国女排的粉丝群体便发展衍生出新的社群经济,从分散的社交媒体渠道,形成有组织的后援会管理。

在如今的女排赛场上,不乏分发队员“手幅”的后援会管理,举着毛巾、应援棒的粉丝助威团随处可见。

这些粉丝的出现,为中国女排带来了新的传播力,也让中国女排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又有了新的可能。

品牌助力彰显商业价值

凭借近年来积累下的超高人气与赛场上的优异表现,中国女排迅速吸引了众多品牌的关注,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带货”界的常青树。

一方面,中国女排独一无二的“女排精神”自身便具备国人较高的情感认同,在多个年龄段圈粉无数。而如今多样化的传播途径,青春风暴的形象定位,给了姑娘们更多的价值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中国女排健康、积极、进取的正能量形象不仅为品牌带来很好的传播效力,也给品牌带来持续的增值。

比如,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夺金后,赞助女排的光明乳业股票率先上涨冲击涨停就是资本市场中颇具说服力的一个例子。

据统计,太平洋保险、阿迪达斯、金锣、德意电器、颜如玉及水清清等各领域的众多企业都与中国女排展开了各个层面的市场化合作,女排的影响力也推动着这些企业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2018年9月,连续9年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太平洋保险在赢德体育运作下,宣布成为中国女排官方主赞助商。

凭借女排比赛服胸口显目的品牌logo,太平洋保险借由女排频繁的国际征战,获得了巨大的品牌曝光。依托于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这一营销载体,太平洋保险有效提升了品牌好感度,强化了“诚信、稳健”的行业地位。

结语

体育的核心正是国民的“精气神”所在,而优秀运动员对品牌美誉度与长期形象价值的提升是娱乐明星无法比拟的。优异的赛场成绩、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年轻并富有朝气的球员,中国女排全新的风貌正吸引着体育市场的注意。

而在东京奥运会到来之际,中国女排又能如何释放出更强的辐射能量,为中国体育产业在世界级赛事中创造更高的市场价值与营销收益?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