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专门针对年轻人的土豆映像季来说,《说话时间》的三位现场嘉宾可能是两天活动中年纪最大的,逼格最高的,但是他们却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目光。
8月15日下午,梁文道、陈丹青和马世芳在上海世博会举办了《说话时间》分享会,而这场分享会是他们的线上节目《看理想》系列线下和网友互动的专场活动。
《看理想》是由梁文道、马世芳和陈丹青携手呈现的读书、音乐与艺术定制的视频系列栏目,包括了《一千零一夜》、《听说》和《局部》,今年6月15日登陆优酷土豆平台以来收获了百万点击。梁文道的深夜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首期首日播放量达63.3万,而首次做网络节目的陈丹青主讲的《局部》上线当天就破200万,一举超过《晓说》曾经的上线成绩,马世芳讲解台湾音乐与文化的《听说》18日直冲150万。
对于制作《看理想》系列,陈丹青自称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看他的节目,本来就是梁文道和几个朋友拉着他一起做的。在他预期中,只要有300个人来看他的节目他已经就很高兴了,现在的点击率确实很让他吃惊。
上台前,陈丹青收到了两件特别的礼物——一封来自95后女孩的诗以及一位男观众的毛笔字集。陈丹青曾经在节目中提到的如果年轻人23、24岁什么都干不出来就没戏的话,现场的一位网友针对此事提问,他自我介绍现在正当24岁,刚刚写完了一篇自认为还不错的论文,但是他也知道这篇论文也不会有多少人看。他就是那一个资质平庸,但是心里还有一些小理想的年轻人,他想问问他该怎么办。
陈丹青感到有些抱歉,“请原谅我有时候说的话并不是很认真的。”
陈丹青说他在24岁的时候还在插队,他很想去应聘一家南京机关的装卸工,但是由于他是上海知青,如果人家要他了就会少一个南京的知青回城,于是他被刷下来了。那个时候的他还在到处求人看能不能让他去,他并不知道他的未来会怎样。陈丹青说年轻是最好的,不要想那么多悲观的事情。
对梁文道对于这档节目不对很多人看的预期不同,梁文道对于《看理想》慎重很多,他与土豆总裁兼优酷土豆集团高级副总裁杨伟东探讨了一年的时间。结论是电视台已经无法诞生像《看理想》这样小众的节目了,也许互联网可以让他们“任性”一把。
现场有位做游戏的女性听众提问说她现在觉得中国的电视节目都很low,她很极端的去排斥一切国内媒体的节目,只看国外的节目。她想问为什么中国不能制作出国外那样高端的节目出来?
对于这个问题,陈丹青似乎很高兴,他说他等了这么久就相等一个牛逼的观众出来,这个问题就很牛逼,“我们就是想制作这样的节目给你这样牛逼的观众看。”
梁文道对于这个问题很有话讲,在他这个做了很多年电视的专业人士来看,电视台来做低幼年龄人看得懂的节目是有他们的商业逻辑的:“如果制作一档大学生能看懂的节目,可能网络的人群只有一部分,但如果制作一档观众不需要小学毕业的节目,网络的可能是整个的13亿人群,就会赚更多的钱。”所以很多观众觉得很多节目比较低幼就因为现在电视台要往下“收割”观众才能得到最大的商业利益。
而这也是梁文道为什么要做这样一档互联网的《看理想》节目,在他看来,只有互联网也许会有一部分细分观众会喜欢看他们的节目,在他的理想状态中就是希望能开发出一个社群出来,而这样的社群是以一圈一圈的朋友为主,这些朋友的数量可大可小,但是它的向心度、忠诚度、对外封闭的程度是非常高的。
这其中有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在电视台做了很多年的资深制作人想要跟梁文道求职,他的理由是梁文道现在做的事情让他感受到了做节目的尊严。
现场专门来跟马世芳讨论的一些现场观众似乎就是梁文道想要的那个社群。马世芳的《听说》主要以讲台湾流行音乐为主,而现场就来了很多喜欢台湾流行音乐的观众。一位观众谈到很多台湾的流行音乐人来大陆参加选秀节目是不是因为台湾音乐的没落。对于这个问题,马世芳认为确实是这样,台湾这十几年以来只产生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巨星就是周杰伦,而现在台湾现在流行音乐的生态开始被瓦解,新的生态还没有重建,所以现在的台湾音乐人就来大陆来上选秀节目,因为大陆的市场好,可以得到更多的走穴机会。
对于这样高逼格的节目,梁文道说他会经常去看网友的留言,他认为很好看,“我最喜欢看的就是网友说,这是什么东西!我是被封面骗进来!”而除了很多网友的牢骚声之外,还有一些网友会对他的节目内容进行讨论甚至争吵,而有些争吵的水平都非常高,这让他感到很意外。
评论